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七)實踐與創作
每一次創造的遭遇都是一次「新的」事件;每一次都需要勇氣去再度肯定。……而遭遇「經驗、真實的狀態」當然是一切創造力的基礎。75
塔皮埃斯〈圖 9〉(Antoni Tapies,1923- ):「面對著白色的畫布,是絕對孤立無援的。他所面臨的是藝術特有的問題。藝術有它特殊的規律。……為了給他孤獨的體驗指明方向,他只能依靠跟自己的材料進行肉博戰,依靠日復一日的探索。……如果僅有思想,而沒有跟物質進行拼搏,人們很快就會發現那個所謂的藝術家根本就沒有往前邁出一步。他的作品,不過是毫無價值的胡思亂想,和任何空泛的格言或理論沒有兩樣。」76「有創造力的遭遇確實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自我與世界的關係。我們感受的焦慮,是在一段時間中變得失去根源與失去方向;那是對虛無之焦慮。」77所以石濤說:「法自畫生,障自畫退。法障不參,而乾旋坤轉之意得矣,」78沈宗騫則提出:「筆以發意,意以發筆。筆、意相發之機,即作者亦不自知所以然。」79清.迮朗於《繪事雕蟲》說:「心不靜,則乏領悟之神;手不動、則短活潑之機。」80克利(Paul Klee,1879-1940)也認為:
根據法則進行創作,其目的不是為了表現法則,而是為了在規則的基礎上創造一個更自由的形式。……在藝術中,至關重要的是根據規則而不限於規則,心中有規則但又能創造不同於規則的東西。太拘泥於規則,你就會陷入困境。81
克利這段描述也可以詮釋石濤的一個看法:「凡事有經必有權,有法必有化。一知其經,即變其權;一知其法,即功於化。」82從以上的描述,我們可以瞭解藝術創造思維的培養,是不能只依據某一學科的深入研究即可,它是活生生的現在進行式,
如果少了深刻的創作經驗所提供思辨的基礎,沒有足夠的經驗來進行交互驗證、相互延伸,那就有如一個行走的人,無健全的雙腳(一、學理與思想,二、實踐與創作)而想行萬里路,是有絕對的困難。
四、 藝術創作者的態度
(一)謙與誠
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不斷地考驗、逼現創作者內心的謙虛與誠懇,直到創作生命結束。它似乎永無止境,弔詭的是,在很多情境裡,一般創作者以為自己夠謙夠誠,卻往往是被自己有限的學養或警覺度不足,所矇蔽而不自知。所以《易.謙.象》:「謙謙君子,卑以自牧。」83《禮記.大學》:「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
圖 9 塔皮埃斯 麥秸 1969 年 銅版畫 麥秸 拼貼畫 48×78cm
也。」《朱熹.中庸》:「誠者,真實無妄之謂。」84《禮記.中庸》:「誠者,自
誠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
誠是自己完成人格的要件;道是導引自己所當行的路徑。誠是萬事萬物的始終本末,不誠便就虛妄無物了。所以君子能做到誠是最可貴的。85因為不謙不誠者,就很難聽見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當然創作行為就容易失去藝術創作的真正動力與本質。這個心法的體現與落實,可以從以下兩則畫論獲得印證。石濤說:「故至人無法,非無法也。無法而法乃為至法。凡事有經必有權有法必有化,一知其經即變其權,一知其法即功於化。」86
真正的藝術創作者不會偏守一法,而「法必有化」是根源於創作者擁有謙與誠之心,方能化解諸法為己所用。因為終究是法為人所用,而創作者本身的學養與外在變化的環境,多少都有各個面向的磨合、調整。所以創作者的謙誠之心便扮演著創新的關鍵角色。而清代鄭燮〈圖 10〉則提到:
「未畫以前,不立一格,既畫以後,不留一格。」87
此「不立一格」、「不留一格」的關鍵也是因為謙與誠的創作態度,使創作者不過度
預設立場,更不過度留戀自己所辛苦創作出來的風格和特色!時時傾聽內心。
對於「誠」在《淮南子.齊俗》裡有一段描述:
「且喜怒哀樂,有感而自然者也。故哭之發於口,涕之出於目,此皆憤於中而形於外者也,……故強哭者雖病不哀,強親者雖笑不和。情發於中而聲應於外,……故禮豐不足以效愛,而誠心可以懷遠。」
「所以歌聲從口中發出,淚水從眼中流出,這都是內心有憤悶的情感而表現出來,……所以勉強表現痛苦的人即使哭得很累也沒有悲哀的感情,勉強對人親切的人即使笑也顯得不和氣。情感從內心發出而聲音在外應和,……所以禮物豐厚並不足以表現一個人的愛心,而誠摯的心情卻能夠安撫遠方之人。」88 雖然文中所言是待人處世,然而藝術創作者與自己作品的關係不也是如此嗎?
圖 10 清 鄭燮 竹石蘭花圖 立軸 紙本 208.7×
139.3cm 上海博物館藏
74 邵彥編著,《中國繪畫欣賞》,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 年 8 月,頁 493。
75 羅洛.梅(Rollo May) 傅佩榮譯《創造的勇氣》,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 年 1月,頁 21。
76 李黎陽編著,《塔皮埃斯論藝》,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 年 1 月,頁 43。。
77 羅洛.梅(Rollo May) 傅佩榮譯《創造的勇氣》,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 年 1月,頁 114。
78(清)原濟〈大滌子題畫詩跋〉,《中國書畫全書》,第 8 册,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 年12 月,頁 583。
79 顧俊發行《中國繪畫美學史稿》,臺北,木鐸出版社,1986 年 6 月,頁 457。
80 周積寅編著《畫論輯要》,江蘇美術出版社,1993 年 10 月,頁 441。
81 王美欽編著《克利論藝》,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 年 4 月,頁 95。
82(清)原濟〈大滌子題畫詩跋〉,《中國書畫全書》,第 8 册,頁 583。
83 明‧來知德註,《來註易經圖解》,臺北,武陵出版社,1987 年 9 月,頁 220。
84 宋.朱熹 蔣伯潛譯註《四書讀本‧學庸》,頁 30。
85 謝冰瑩等編譯《四書讀本》,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頁 50。
86(清)原濟〈大滌子題畫詩跋〉,《中國書畫全書》,第 8 册,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 年
12 月,頁 583。
87 周積寅編著《畫論輯要》,江蘇美術出版社,1993 年 10 月,頁 264。
88 熊禮匯注譯《新譯淮南子》,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1 年 1 月,頁 528-53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