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恭瑞 ·藝術的創造力初探 (3)

羅洛.梅以為:「想像是心智的延伸。它是個人接受有意識的心智衝擊之能耐,伴隨此一心智而來的是觀念、衝動、意象……想像是擺脫停泊的繩索,冒險航向開闊的未來,而不能確知將會找到新的停泊碼頭。」20勇於面對渾沌不明的心理狀態、精神上無所依靠的懸浮感,有著直接面對的耐力與勇氣。他們往往不思考整個過程有何實質的回饋或任何形式的肯定,它所憑藉的是無止境的自覺自省,可謂人類精神意識領域的冒險家。希望從以下幾點探討,能有助於對藝術創造活動的了解。

(一) 傳統與限制

我們在藝術領域的學習或是在創作過程中,經常遭遇創作思維上的模糊區
域,常常造成學習的延宕,其中最常令人困擾的問題是,如何面對看似阻力又似乎是助力的傳統?如何從中滋養我們的創作能力?這點可能是每一位藝術創作者所關心的!如何看待傳統?傳統對於創作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此處所要探討的重點。

余秋雨在《藝術創造論》說:「一個能夠自由流瀉自己天性的藝術家是不可能沒有傳統意識的,因為他要尋找自由就必須先要尋找到自己,要尋找到自已就必須尋找到自已的時空立足點。」21伽達瑪(Hans-Georg Gadamer)說:「傳統並不只是我們繼承得來的一宗現成之物,而是我們自己把它生產出來的,因為我們理解著傳統的進展並且參與在傳統的進展之中,從而也就靠我們自己進一步地規定了傳統。」22也許「人」就是一種活在當下的生物,似乎任何知識總是隨社會當時之需要而進行的建構,以建構一個能讓當時社會得以「安心」,當然這種情形也是有某種客觀的平衡機制。對於既有的知識(傳統)與四處流竄的當下訊息(新知)間的相對關係,洪蘭曾有一段精彩的描述,她說:

背景知識就像一個篩網,網越細密,新知識越不會流失。……最主要的
原因是語音像一陣風,只有綿密的網才可以兜住它。背景知識又像一個架構,有了架子,新進來的知識才知道往哪兒放,當每個格子都放滿了,一個完整的圖形就會顯現出來,一個新的概念於是誕生。23

由此一妙喻,似乎可以對於藝術創作的探求過程裡,對於「漸悟」與「頓悟」
24有了較踏實的理解,從這段描述裡,可以理解境界的提升是有賴於較全面性的知識累積,待蓄積到一定的成熟狀態,才可能有「頓悟」的發生,而「頓悟」次數多就可能引發另一層面的「頓悟」,如此無止境地運行不息,這點對於藝術創作的過程也是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對於心性、知識、靈感等多面向之互相生發。

葉朗也曾提及:「構想是在當前知覺和以往知覺經驗(記憶)的基礎上展開的。
要進行審美構想,必須有豐富的記憶材料。」25所以絕大部分的藝術家都會承認,一個畫家若不一再地審視以往的藝術,不知道別的藝術家和評論家認定什麼藝術是好是壞,就不會有任何貢獻。26因為任何一位創作者,他們必須在短暫的生命歷程中,儘快釐清自己身處的環境與時代方位,才能找到個人的施力點。這種情境有如在茫茫大海之中給自己先找到一個座標,然後他才能進行有意識、有計畫的探索。或許我們在學習的過程裡,也曾經試圖反叛和排除一切傳統、規範、法度,但是往往其結果是,換來深度的惶恐與焦躁不安,逐漸陷入虛無的黑洞之中。

幾經掙扎與辨證之後,逐漸體認到為「人」的某種分寸。也就正如藝術創作中的某種法度、傳統。

羅洛.梅(Rollo May)更提醒我們對於「限制」所思考的角度,他說:
「人的意識是我們的存在之關鍵特色;若是沒有限制,我們根本無從讓它發展。意識即是這樣的覺察,它源生於可能性與限制性之間辯證的張力。……如果沒有任何限制,就不可能出現意識。」一個在成長中的人,他的藝術或早或晚都會牽連於一種辯證的張力,這種張力來自於面對限制,……此一性質使這些作品遠遠超出「有趣的」範圍,達到偉大的程度。藝術作品中所呈現的那種控制得宜又予以超越的張力,正是藝術家成功地與限制搏鬥的結果。27

創作過程中所遭遇的「限制」往往是以往的政治環境、社會規範、時代思潮、
種族文化等等,所相磨互盪而歸納形成的框架。然而時代不斷地在改變,人們內心所渴望的撫慰形式當然也就會跟著改變,然而敏銳地嗅到時代的新氣象,往往是藝術家,優秀的藝術家有如先行者,自然而然地提出新的美感形式或者是揭發了新的人類精神領域,這種先行者的揭舉內容,當然就會挑動另一群人的審美習慣(在原有的審美情境優遊自在)。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872-1944 )描述了近似的情況是:

「在過去的人看來是美和藝術的東西,對未來的人則不再是美和藝術、
因為人改變了,他的觀念也會改變。不過,人不可能一下子改變很多,否則將無人會演奏和欣賞過去的音樂。民眾之間的不平等性造成了一種風格不可能適用所有人的局面,這也證明了舊藝術和新藝術共存的現象是合理的。」28

這也提醒我們,面對大力鼓動某種風格流派、時尚風潮、前衛創新、……,
固然要了解吸收,以擴展自己思維的廣度,然而更要捫心自問、反覆辨證。所以容格(Carl G. Jung)說:「生活的新的形式是從需要和苦悶中產生出來的,而不是從純粹的願望或者我們理想的需要中產生出來的。」29因為藝術創作趨向永遠伴隨著人性的變化而調整。所以生活環境多元化,審美角度也會隨之多元化,藝術創作活動的動力源頭,應該是來自自己內心真切的需要。

譬如水天中就說:「哲學理論和宗教教義在特定的條件下,可能對藝術家個人的修養、氣質和藝術思想產生間接的影響,但頭腦清醒的畫家是不會把這些東西當做“創作指導思想"的。」30所以我們也可試圖以這個角度,來觀察、檢視藝術作品和創作活動。

20 羅洛.梅(Rollo May) 傅佩榮譯《創造的勇氣》,頁 154。
21 余秋雨著《藝術創造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年 5 月,頁 217。
22 轉引自余秋雨著《藝術創造論》,頁 215。
23 史提夫‧姜生(Steven Johnson)著 洪蘭譯《心思大開──「我」在腦中顯影》,臺北,遠流
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 年 8 月,頁 6。
24 佛家語。對頓悟而言。眾生雖都具有佛性,但因多生障惑,必須逐漸、累世的修行,才能悟道,達到成佛的境界。劉振強發行人《大辭典》,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5 年 8
月,頁 2751。
25 葉朗主編《現代美學體系》,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6 年 3 月,頁 190。
26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Mihaly Csikszentmihalyi)著 杜明城譯《創造力》,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 年 11 月,頁 62。
27 羅洛.梅(Rollo May) 傅佩榮譯《創造的勇氣》,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 年 1
月,頁 146、149。
28 徐沛君編著《蒙德里安論藝》,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 年 1 月,頁 32。
29 容格(Carl G. Jung)著 蘇克譯《尋求靈魂的現代人》,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
年 5 月,頁 231。
30 水天中〈進新世紀的水墨畫〉《朵云第 51 集‧現代水墨畫研究》,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9年 9 月,頁 133。

 

Views: 13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