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恭瑞 ·藝術的創造力初探 (5)

(三) 自由與移情


此處所談的自由有兩個面向:一、外在環境的氛圍。二、創作者的內心。
當然我們不禁要思索,人為何需要自由?朱光潛於《文藝心理學》提及:人類要求自由的活動,也是一件耐人玩味的事實。人是有生氣的。「生氣」的定義可以說就是「自由的活動」。……亞理斯多德在「倫理學」裏說,人生的最後目的在求幸福,而幸福就是「不受阻撓的活動」。38

把「不受阻撓的活動」放入現代大都會的生活中顯然是有問題的,因為社會的公
平、秩序需要依賴諸多法律規範,當然這樣的措施是不得已,社會民眾多少必然受到了壓抑。既然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之一,那要如何獲得自由?席勒認為:「觀照(思索)是人對他周圍世界的第一種自由的關係。如果說慾望是直接抓住它的對象,那麼觀照就是把自己的對象推到遠處,使其不受熱情的干擾,從而把它變成自己真正的和不會喪失的財富。」39卡西爾(Ernst Cassirer )也曾說:

作為一個整體的人類文化,可以被稱之為人不斷自我解放的歷程。語言、藝術、宗教、科學,這一歷程中的不同階段。在所有這些階段中,人都發現並且證實了一種新的力量──建設一個人自己的世界,一個「理想」世界的力量。40

從卡西爾的論述中發現,人類文化的整體運轉動力,正呼應了亞理斯多德「不受
阻撓的活動」之觀點,如醫療科技、太空科技、環境研究……等等,其中任何一項莫不展現,人類追求自由意識的終極奮鬥過程!凌嵩郎於《藝術概論》:

移情作用其所以能引起美感,是因它給「自我」以自由伸張的機會,因為自
我尋常都囚在自己的軀殼裡面,在移情作用中它能打破這種限制,進到「非自我」裡活動,外物的形相無窮,生命無窮,自我伸張的領域也就因而無窮,所以移情作用可以說是由有限到無限,由固定到自由,由無生命到有生命,由無情到有情,這是一種大的解脫。41

此處描述的自由較傾向心靈精神上的滌清作用,雖然不是社會制度、法律、現實生活上的有形解脫,然而藝術創造過程中常常衍生出許多實際效應,其中或多或少必然會對社會有所影響。因為「創造力所必須具備、不可或缺的條件,是藝術家的自由,……詩人無可避免的是一個政權的批評者。他說詩人見證了啟示之可能性。而這正是一切極權僵化的政體所無法忍受的。」42馬自毅提到:「所謂移情作用』,王國維稱之為『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此時所關涉的實際不是外物,而是自我感覺形象。由於閱歷、境遇、氣質、心情等等的差異,即使對同一景物,也會有不同的觀感,引發不同的聯想。」43

席勒《美育書簡》:「人在與感性的結合中是自由的,正如自由的概念本身所
說明的,自由是某種絕對的和超感性的東西,……」44黑格爾(Hegel, 1770-1831)
他在美學講義中,指明:

「人的存在,是被限制,有限性的東西。人是被安放在缺乏、不安、痛苦
的狀態,而常陷於矛盾之中。美或藝術,作為從壓迫、危機中,回復人的生命力;並作為主體的自由的希求,是非常重要的。」45

黑格爾提到「回復人的生命力」,尤其面對現代大都會的生活型態中,人們處處遭受繁瑣的法律與道德規範制約,人性遭受扭曲,往往呈現冷漠、壓抑、躁鬱等等現象,身心或多或少呈現失衡。藝術此時即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重新點燃人性的火苗,舒緩工商社會生活所造成的精神壓力。正如《論語.陽貨》:「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藝術是自由的象徵,是理想人生的先期直觀,是人的精神優勢的感性吐露,是世俗情感的審美淨化。藝術對生活的塑造,都以此為目標。」46所以我們欲了解任何時代、地區、民族的精神意識,往往從其藝術作品中,即可得到大致的體認。


(四) 想像與直覺

「想像」(imagination)是心理學名詞。基於過去經驗,加上現時的推測,而對事物持有未經證實的觀念與看法。而想像力是聯想力的一種。聯絡變化舊觀念,以構成新觀念的能力。47「因此藝術家的想像不能只是知性的,而同時又是感性的;因為它是感性的,故容有藝術家的自我的存在。……因此不同的藝術家通過他自身的血肉和心靈,必然會塑造出不同的藝術品。是故藝術家的想像不同於科學家的想像,不能純然自知性來解釋它。」48《美學與美育詞典》對於藝術想像有這樣的描述:「藝術想像在於突破各別事物的局限和直覺經驗的束縛,調動藝術家的一切知識和經驗為創造獨特的藝術形象服務。……要遵循創作意圖,概括藝術形象的特點,在已有生活機累的基礎上去想像。所以藝術想像是有條件、有方向、有原則的心理活動。」49值得注意的是突破「直覺經驗的束縛」,因為直覺往往造成個人感知與思維方式的侷限性,如果欲化解這個束縛,就有賴「創造的想像」。朱光潛提到:

既是「想像」,就不能從無中生有,因為它不能離開意象,而意象是由經驗得來的。既是「創造的」,就不能祇是複演舊經驗,必須含有新成分。……凡是藝術創造都是平常材料的不平常綜合,創造的想像就是這種綜合作用所必須的心靈活動。50

凌嵩郎於《藝術概論》表示:「所謂想像,是思想在涉及具體物像所經驗的一組
意識境,而加以新的綜合者謂之。」51他又說:

「真正創造力的想像與其他型態的想像力不同,是很少會自動產生的,
……實在仍是由於我們已經企圖使他活動才活動的,尋常的幻想是散漫零亂的,……創造的想像,卻須把散漫零亂的意向融成一氣,……創造的想像是意志及努力不可分割的一種想像。」52

卡西爾(Ernst Cassire)認為:「我們可以說動物具有實踐的想像力和智慧,
而只有人才發展了一種新的形式:符號化的想像力和智慧。」53所以「想像」是需要有知識與經驗為基礎,並且有主題性的努力思索和組織,方可逐漸構成新的觀念。

「直覺」(intuition)哲學名詞。亦稱直觀。指直接的領會和覺察。不經推理
與經驗的間接手段,而獲致的認知。54 赫伯特.里德( Herbert Read)認為:「儘管我們可以把造形在智識層面上加以分析,例如其度量,平衡感、韻律與合諧感;但是它其實來自一種直覺,而不是一種智識上的產物。它是一種在情緒指導策定下所產生的結果。當我們提到『藝術是由意志促成的造形』時,所指的並不是絕對的智識活勤,而完全是一種直覺。」「藝術並不在訴諸有意識的感受,而在於一種直覺性的理解。一件藝術作品並不存在於我們的思維之間,而存在於我們的感覺中;它是一種象徵性的表現,而不是對真理的直接陳述。」55

余秋雨說:「直覺是指一種掙脫了理性分析而能直捷、整体、本能地把握世界精神和人類意識的能力。……不管是藝術家還是欣賞者的直覺,初一看,確實顯得匆促、偶然、草率、任性、莫名其妙。一下子滿眼明亮,一下子滿耳轟鳴,無端的厭惡,瞬間的傾心,……」,「對藝術來說,一切理解都溶化在感覺之中。……

即時直覺,實際上已經包含著他們的全部理性能力。……柏格森說,直覺是真正
與對象化成一體、打成一片的,而分析則只是借助于一些人所共知的普遍因素的組合來“包圍"對象,而實際上並不能抵達對象。」56 在我們欣賞藝術品的過程中,經常有類似的經驗,即精闢的論述固然可以擴展觀賞過程的深度、廣度。但是它似乎無法取代當初第一眼接觸時剎那間的感動。高更就曾說過:「我愈年老,我更堅持通過文學以外的東西來傳達我的思想。在“直覺"這一詞裡是一切。」57 

石濤認為:「受與識,先受而後識也;識然後受也。古今至明之士,藉其識
而發其所受,知其受而發其所識。」朱季海認為「受」和「識」交替為用,相互影響。必須受、識輾轉相發,才能變「小受小識」為「大受大識」,才能「識一畫之權,擴而大之」。58 在輾轉相發,由小逐步擴大的過程分析,是否也說明著,「直覺」能力是可以培養、調整的!另外余秋雨的《藝術創造論》中有提到類似的分析,頗有探索的空間:

藝術欣賞中的直覺可分為兩個層次:發現式的直 覺和頓悟式的直覺。
發現式的直覺也可稱為淺層直覺,頓悟式的直覺也可稱為深層直覺。……兩種直覺都不顯現出理性筋脈,而表露為一種震撼狀態。淺層直覺憑藉著感覺器官,而深層直覺則改造了感覺器官。深層直覺是心靈深處的本體精神的自然釋放,這種釋放能奇跡般地改變平日的感官慣性,發現別人發現不了、感應別人感應不了的許多內容。也可以說,淺層直覺是在定勢化了的感覺器官中產生的,而深層直覺則是靠激發感覺器官功能的調整而產生的。59

文中「深層直覺」改造了感覺器官,調整了感覺的慣性,由此回顧許多專業領域反覆的訓練、培養,不就是重塑學生原有的直覺能力,以提升感官的敏銳度?

(五) 靈感


一般人以為創作上的靈感,似乎是飄忽不定,難以掌握。也有人認為是與生
俱來、天生的。後天難以培養、改善。例如法融禪師:「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60然而我們在唐代王昌齡《詩格》中,對於詩歌意境的產生有了精采的分析,他認為詩有三格:「一曰生思。二曰感思。

三曰取思。生思: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志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
而生。」61王昌齡對於「生思」此精闢的描述,似乎近代心理學家,對此相關的論述,也並未超越此一範疇,我們把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對於靈感的說明做個參照。
靈感有兩個重要的特徵。第一、它是突如其來的。我們在表面尋不出預備的痕跡,它往往出於作者自己的意科之外。根據靈感的作品大半都成得極快。第二、它是不由自主的。希望它來時它偏不來,沒有期待它來時,它卻驀然出現。……依近代心理學家說,靈感大半是由於在潛意識 62中所醞釀成的東西猛然湧現意識63。……靈感也要有預備,……費過一番心血之後,就可以把它丟開不去再想,姑且去玩幾天或是改做旁的事,讓所想的東西在潛意識中去醞釀,到了成熱時期,它自會突然湧現。」64

朱光潛對於靈感做了深入淺出的說明,但是論述的觀點與王昌齡所言「生思」的內容大致相同。很多的創作者,為了造成這種特殊的心境,想方設法用自己喜
歡的方式進行刺激。……這各種各樣的刺激,可以激發某種特殊的心境,從而使精神高度集中而產生靈感。朱光潛也提到:「文藝的創造還有一件有趣的事實,就是意象的旁通。這也有時起於潛意識的醞釀。詩人和藝術家尋求靈感,往往不在自已『本行』的範圍之內而走到別種藝術範圍裡去。他在別種藝術範圍之中得到一種意象,讓它在潛意識中醞釀一番,再用自已的特別的藝術把它翻譯出來。」65


我們從北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得到印證:

開元中,將軍裴旻居喪,詣吳道子請於東都天宮寺畫神鬼數壁,以資冥助。道子答日:“吾畫筆久廢,若將軍有意,為吾纏結舞劍一曲,庶因猛勵以通幽冥。"旻於是脫去縗服,若常時裝束,走馬如飛,左旋右轉,擲劍入雲,高數十丈,若電光下射,旻引手執鞘承之,劍透室而入,觀者數千人,無不驚栗。道子於是援毫圖壁,颯然風起,為天下之壯觀。道子平生繪事得意,無出於此。66

此處有幾點值得留意的是,「吾畫筆久廢」顯示吳道子顯然已蓄積豐沛的創作能
量,「因猛勵以通幽冥」這表示吳道子胸中塊壘需要某種外力的引爆,「道子平生繪事得意,無出於此」或許是因為裴旻的高超劍術,再加上兩人高手相逢,更能激發裴旻舞劍之豪盪感激之情,這種微妙的相互感發,無形中更激發出吳道子豪放不限、出奇無窮的本質。許多傑出的藝術家,往往具有遇強則強、勇於挑戰的性格特質,所以吳道子〈圖 3〉才有此加乘之表現。

圖 3 四大天王 木函彩畫 五代 124×42.5 cm 蘇州博物館藏
筆法用蒓菜條,在敷彩方法上亦承「淺絳吳裝」,從四天王
像中可以看到吳道子的風格。

38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 年 3 月,頁 231。
39 席勒(J. F. C. Schiller)徐恆醇譯《美育書簡》,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 年 2 月,頁173。「觀照」(contemplation)也譯作靜觀。對於人生的各種事情,用冥想的態度,深深地去領略、體驗的意思。文藝家就是用這種態度去觀察人生,從事創作。劉振強發行人《大辭典》,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5 年 8 月,頁 4386。「移情作用」等於「靜觀」。凌嵩郎著《藝術概論》,臺北,1986 年 9 月,頁 131。
40 卡西爾(Ernst Cassire)著 結構群譯《人論》,臺北,結構群,1989 年 9 月,頁 353。
41 凌嵩郎著《藝術概論》,頁 134。
42 羅洛.梅(Rollo May) 傅佩榮譯《創造的勇氣》,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 年 1月,頁 87。
43 馬自毅注譯,《新譯人間詞話》,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 年 10 月,頁42。「移情作用」(empathy)心理學名詞。為德國心理學家李普斯(T. Lipps, 1851-1914)所提的概念。係將周圍環境所引發的感受或態度歸諸某一自然物體或藝術作品,而覺得該物體或作品也有同樣的感受或態度。劉振強發行人《大辭典》,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5 年 8 月,頁3454。
44 席勒(J. F. C. Schiller)徐恆醇譯《美育書簡》,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 年 2 月,頁178。
45 轉引自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年 10 月,頁 61。
46 余秋雨著《藝術創造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年 5 月,頁 209。
47 劉振強發行人《大辭典》,頁 1664。
48 姚一葦《藝術的奧秘》,臺北,台灣開明書店,1985 年 10 月,頁 38。
49 顧建華、張占國主編《美學與美育詞典》,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 年 2 月,頁 392。
50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 年 3 月,頁 240。
51 凌嵩郎著《藝術概論》,臺北,1986 年 9 月,頁 97。
52 想像所給我們人類的利益是極大的:第一想像為知識進步之利器……。第二想像可以助無人
之理解力……。第三發明與創作等皆係想像之所賜。凌嵩郎著《藝術概論》,頁 105。
53 卡西爾(Ernst Cassire)著 結構群譯《人論》,臺北,結構群,1989 年 9 月,頁 52。
54 劉振強發行人《大辭典》,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5 年 8 月,頁 3265。
55 赫伯特.里德( Herbert Read)著 梁錦鋆譯《藝術的意義》,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
司,2006 年 2 月,頁 37、81。
56 余秋雨著《藝術創造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年 5 月,頁 114、116。
57 轉引自余秋雨著《藝術創造論》,頁 120。
58 石濤著 朱季海注釋《石濤畫譜》,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90 年 9 月,頁 17-18。與〈知不足齋本〉異,為「受與識,先受而後識也,識然後受,非受也。」尚有議論之處。(清)原濟〈大滌子題畫詩跋〉,《中國書畫全書》,第 8 册,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 年 12 月,頁 583。
59 余秋雨著《藝術創造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年 5 月,頁 126。
60 顧宏義注譯《新譯景德傳燈錄(上)》,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 年 5 月,頁 164。
61 葉朗著《中國美學史大綱》,臺北,:滄浪出版社,1986 年 9 月,頁 270。
62 潛意識:(subconsciousness)心理學名詞。潛伏於意識狀態以下,長久不為個人所覺知,只能
在催眠時追憶,或在夢境中表現。劉振強發行人《大辭典》,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5 年 8 月,頁 2778。
63 意識:(consciousness)心理學名詞。自覺的心理活動,即對客觀的自覺反映,也就是有意識的反映。如知覺、想像等。劉振強發行人《大辭典》,頁 1657。
64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 年 3 月,頁 252-255。「靈感」:。當人在實踐基礎上進行由淺入深、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醞釀思考時,由於有關事物的啟發,茅塞頓開,引起認識上的質的飛躍,使所探索的主要環節突然得到明確的解決。……靈感是敏銳的感受和深入的思考相結合,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交互作用的產物,不是停留於感性認識階段的感覺印象。靈感的表現形式與藝術家的主觀因素緊密聯繫,常常有不可重複性。顧俊《美學辭典》,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 年 12 月,頁 489-490。
65 日,恩田彰等著 陸祖昆譯《創造性心理學》,臺北,五洲出版社,1988 年 7 月,頁 130。招邀靈感的方法也很可注意。意大利戲劇家阿爾非芮(Alfieri)在聽音樂時想像像力最盛,……李白在飲酒時創作力最大,……法國的福爾特(Voltaire)和巴爾薩克(Balzac)都藉助於珈琲,……德國詩人席洛在創作時喜歡嗅爛蘋果的氣味,……尼釆要在散步時思想纔容易湧現,……。這些招致靈感的方法的目的不同,有些是在提起精神,但是大部分是要造成夢境,使僭意識中的意象容易湧現。朱光潛《文藝心理學》,頁 257。
66 (宋)郭若虛著 俞劍華注釋《圖畫見聞志》,江蘇美術出版社,2007 年 8 月,頁 193-194。

Views: 26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