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783)

余光中·借錢的境界

一提起借錢,沒有幾個人不膽戰心驚的。有限的幾張鈔票,好端端地隱居在自己口袋裏,忽然一只手伸過來把它帶走,真教人一點安全感都沒有。借錢的威脅不下於核子戰爭:後者畢竟不常發生,而且同難者眾,前者的命中率卻是百分之百,天下之大,那只手卻是朝你一個人伸過來的。

借錢,實在是一件緊張的事,富於戲劇性。借錢是一種神經戰,緊張的程度,可比求婚,因為兩者都是秘密進行,而面臨的答復,至少有一半可能是“不肯”。不同的是,成功的求婚人留下,永遠留下,失敗的求婚人離去,永遠離去;可是借錢的人,無論成功或失敗,永遠有去無回,除非他再來借錢。…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December 14, 2017 at 10:57pm — No Comments

余光中·催魂鈴

一百年前發明電話的那人,什麽不好姓,偏偏姓“鈴”(Alexander Bell),真是一大巧合。電話之來,總是從顫顫的一串鈴聲開始,那高調,那頻率,那精確而間歇的發作,那一疊連聲的催促,凡有耳神經的人,沒有誰不悚然驚魂,一躍而起的。最嚇人的,該是深夜空宅,萬籟齊寂,正自杯弓蛇影之際,忽然電話鈴聲大作,像恐怖電影裏那樣。舊小說的所謂“催魂鈴”,想來也不過如此了。王維的輞川別墅裏,要是裝了一架電話,他那些靜絕清絕的五言絕句,只怕一句也吟不出了。電話,真是現代生活的催魂鈴。電話線的天網恢恢,無遠弗屆,只要一線裊裊相牽,株連所及,我們不但遭人催魂,更往往催人之魂,彼此相催,殆無已時。古典詩人常愛誇張杜鵑的鳴聲與猿啼之類,說得能催人老。於今猿鳥去人日遠,倒是格凜凜不絕於耳的電話鈴聲,把現代人給催老了。…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December 14, 2017 at 10:56pm — No Comments

余光中·猛虎和薔薇

英國當代詩人西格夫裏·薩松(Siegfried Sassoon1886——)曾寫過一行不朽的警句:“In me the tiger sniffe the rose.”勉強把它譯成中文,便是:“我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

如果一行詩句可以代表一種詩派(有一本英國文學史曾舉柯立治“忽必烈汗” 中的三行詩句:“好一處蠻荒的所在!如此的聖潔、鬼怪,像在那殘月之下,有一個女人在哭她幽冥的歡愛!”為浪漫詩派的代表),我就願舉這行詩為象征詩派藝術的代表。每次念及,我不禁想起法國現代畫家昂利·盧梭(Henri Rousseau,18 44——1910)的傑作“沈睡的吉普賽人”。假使盧梭當日所畫的不是雄獅逼視著夢中的浪子,而是猛虎在細嗅含苞的薔薇,我相信,這幅畫同樣會成為傑作。借乎盧梭逝世,而薩松尚未成名。…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December 14, 2017 at 10:55pm — No Comments

余光中·四月,在古戰場(下)

四月的太陽,清清冷冷地照在他的頸背上,若亡母成灰的手。他想。他想。他想。他永遠只能一個人想。他不能對那些無憂的美國孩子說,因為他們不懂,因為中國的一年等於美國的一世紀,因為黃河飲過的血揚子江飲過的淚多於他們飲過的牛奶飲過的可口可樂,因為中國的孩子被烽火烽火的煙薰成早熟的薰魚,周幽王的烽火,盧溝橋的烽火。他只能獨咽五十個世紀乘一千萬平方公裏的淒涼,中秋前夕的月光中,像一只孤單的鷗鳥,他飛來太平洋的東岸。從那時起,他曾經駛過八千多英裏,越過九個州界,闖過芝加哥的湖濱大道,紐約的四十二街和百老匯,穿過大風雪和死亡的霧。然而無論去何去,他總是在演獨角的啞劇。在漫長而無紅燈的四線超級公路上,七十哩時速的疾駛,可以超龐然而長的廿輪卡車,太保式的野豹,雍容華貴的凱地賴克,但永遠擺不脫寂寞的尾巴。十四小時,漢姆萊特的喃喃獨白,東半球可有人為他燒耳朵,打噴嚏?偶或駛出冰雪的險境,太陽迎他於鄰州的上空,也會逸興遄飛,豪氣幹雲,朗吟李白的辭白帝或杜甫的下襄陽,但大半總是低吟…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December 14, 2017 at 10:51pm — No Comments

余光中·四月,在古戰場(上)

熄了引擎,旋下左側的玻璃窗,早春的空氣遂漫進窗來。岑寂中,前面的橡樹林傳來低沈而嘶啞的鳥聲,在這一帶的山裏,蕩起幽幽的回聲。是老鴉呢,他想。他將頭向後靠去,閉起眼睛,仔細聽了一會,直到他感到自己已經屬於這片荒廢。然後他推開車門,跨出駕駛座,投入四月的料峭之中。…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December 14, 2017 at 10:51pm — No Comments

余光中·焚鶴人(下)

“用勁一拉就下來了,爸爸!”

“不行不行!你不看它纏在兩股電線中間去了?一拉會拉破的。”

“會掉到水裏去的。”雅雅說。

“你這個死電線!”真真哭了起來。

他站在田埂頭上,茫然掛著松弛的線,看那狼狽而襤褸的負傷之鶴倒掛在高壓線上,僅有的一只腳倒折過來,覆在破翅上面。那樣子又悲慘又滑稽。

“死電線!死電線!”佩佩附和著姐姐。…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December 14, 2017 at 10:47pm — No Comments

余光中·焚鶴人(中)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December 14, 2017 at 10:47pm — No Comments

余光中·焚鶴人(上)

一連三個下午,他守在後院子裏那叢月季花的旁邊,聚精會神做那只風箏。全家都很興奮。全家,那就是說,包括他,雅雅,真真,和佩佩。一放學回家,三個女孩子等不及卸下書包,立刻奔到後院子裏來,圍住工作中的爸爸。三個孩子對這只能飛的東西寄托很高的幻想。它已經成為她們的話題,甚至爭論的中心。對於她們,這件事的重要性不下於太陽神八號的訪月之行,而爸爸,滿身紙屑,左手漿糊右手剪刀的那個爸爸,簡直有點太空人的味道了。…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December 14, 2017 at 10:47pm — No Comments

尤金·收集心情

每每旅行回來,將沿途收集的心情取出來細細把玩,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啊!

兩人靠著字典,你一頁,我一頁地翻來翻去,“談”至幽默處,還會發出驚天動地的笑聲呢!

年輕時旅行,醉心於搜集紀念品;年齡稍長,大量搜購明信片;現在呢,著重收集的是心情。

紀念品會壞、明信片會舊,唯有心情,萬古常青。

在旅途上收集而來的心情,繽紛多彩,悲、歡、驚、懼。兼而有之。

在印度恒河看火葬,收的是“悲愴”的心情。…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December 14, 2017 at 10:29pm — No Comments

尤金·紡織

在南美洲秘魯高山區庫士科,一當我第一次看到印第安婦女坐在原始的紡織機旁慢慢地織一幅五彩的地毯時,我的心,立刻起了。種溫柔的震撼。

那婦人,坐在戶外明晃晃的陽光底下;周圍,是一爿又一爿遼闊的草原。那極端簡陋的織布機,便悠然自得地橫躺在綠油油的草地上,婦人有著一張黧黑淳樸的臉,缺乏亮澤的黑發,粗粗地打成一條麻花辮。她低著頭,全神貫註的利用染了色的駱羊毛來織一條溫暖的大毛毯。她的十根手指,好似藏了十個小靈精,在織布機上一來一去、一上一下,忙忙碌碌地拉線、扯線、結線頭、起新線,敏捷萬分。毛毯雛形初具,婦人闊闊的嘴巴,流出了淡淡的恬然的微笑。這織布機,織出的,不單單是色澤鮮麗的毛毯,還織出了一家大小的糧食。早晨的陽光、落在毛毯上面,細細碎碎的,閃閃爍爍的,反射到婦人黑黑大大的瞳孔裏,好似為婦人的眸子髹上了一喚作“希望”的亮光。…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December 14, 2017 at 10:21pm — No Comments

尤金·西米

一直都有個錯誤的概念,以為西米(SAGO)是像稻米一樣,沈沈累累地長在稻穗上的。然而,沙勞越之行,卻使我茅塞大開。

西米棕櫚(SAGO PALM)樹高達九米,產於低窪沼澤地,樹幹極粗,成熟後長出花穗,莖髓樹幹充滿了澱粉。當果實成熟後,便吸取澱粉,使莖中空,而樹,就在果實成熟後壯烈地死去。

制作西米者,往往在西米棕櫚長出花穗而果實未出時,便把它砍斷,把樹於劈開,取出含澱粉的髓來研磨成粉。

我是在沙勞越首府古晉的文化村看到百米的整個制作過程的。…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December 14, 2017 at 10:18pm — No Comments

尤金·假象

有些地方,旅人必須用心眼去讀它,因為在肉眼能及的表面,它充滿了叫人心生疑惑的假象。

幾年前,在到阿根廷去旅行以前,我曾讀了許多有關的資料,知悉這是一個外債極重的國家。可是,到了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落入我眼裏的,卻是令我難以置信的景象。

大街小巷,燈火通明;三步一食肆、五步一餐館,處處客滿,座無虛席。

探戈舞大行其道,樂聲響起時,行人便在廣場上活潑地跳起舞來,喜氣洋洋,一片國泰民安、歌舞升平的快樂景象。

然而,和當地百姓深入地交談的結果,發現這一切居然只是“鏡花水月”的假象。…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December 14, 2017 at 10:17pm — No Comments

尤金·吃在旅途

有一位朋友,到歐洲去作為期一個月的旅行。臨行前,特地買了一公斤肉乾、一公斤肉絲,沿途準備以此夾面包,當午餐和晚餐。

另一位朋友,一口氣買了好幾十包快熟面,放在手提旅行袋裏;旅途上,一日三餐,都有了著落。

“有備而去”的這些朋友,一方面想在飲食上節省一些不必要的開支。另一方面,最主要的,是擔心自己腸胃適應不了異鄉異國的食物。

然而,就我個人認為:飲食也算是異國文化的一環,倘若入其門而不嘗其食,未免遺憾。當然,話說回來,要讓異國一些古靈精怪的食物“堂而皇之”地進入口腔,是需要一定的勇氣的。萬一適應不來,上吐下瀉,大好的一趟旅行,便會因此而搞得烏煙瘴氣。…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December 14, 2017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尤金·快樂的雞蛋花

在大溪地,肥肥白白的雞蛋花,是浪漫與快樂的象征。

人人愛它、人人戴它。

在舞會裏,青春少女把它做成花串,掛在胸前;在婚宴上,新娘子把它做成花冠,戴在頭上;在辦公室內,職業婦女把花插在耳鬢,終日與它長相伴。

豐滿的雞蛋花,香氣襲人。當地居民利用它來提煉香油、香精,制造香水、香皂。它的香味,清而不俗、濃而”不膩;幽幽忽忽、纏纏綿綿。…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December 14, 2017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喬治.奧威爾:書店軼事

我曾經在一個賣舊書的書店裏工作,如果你沒有在書店工作的經歷,很可能會認為這裏是天堂,會認為光顧書店的顧客有很多上了年紀的紳士,風度翩翩地翻看著裝有牛皮封面的書籍。但是真相卻讓我吃驚,因為這裏幾乎沒有幾個真正熱愛讀書的人。我們的書店藏書豐富,但是顧客中懂得讀書的人還不到百分之十。最常見的顧客是一些婦女,她們沒有什麽目標,只是買本舊書送給孩子當做生日禮物;其次是一些買廉價教科書的亞洲學生;還有只想買頭版的假內行,而真正熱愛文學的人卻是少之又少。…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December 14, 2017 at 8:15pm — No Comments

鹿鳴之什: 唐納德·巴塞爾姆的後現代碎片遊樂園

喜歡文本遊戲的讀者有福了,因為後現代作家、遊戲文本的大師唐納德·巴塞爾姆的作品被引進了。這個作家不像約翰·巴斯、托馬斯·品欽那樣知名, 因為他的文本更加破碎,體量也沒有其他作家的作品那麼長。他的小說段與段之間沒有很強的聯系,而是馬賽克似地將各個色塊拼接,從中組成一幅幅畫面,這些畫 面像萬花筒般,隨著角度的不同呈現出不一樣的景致。閱讀巴塞爾姆需要的不是理解(對文本邏輯的理性認識),而是意識(從碎片化的語段中發現突然的機巧智 性)。

唐納德·巴塞爾姆1931年生於美國費城,在高中時就開始寫詩歌和散文。中學畢業後,進入休斯頓大學,曾任《休斯頓郵報》記者,並曾是休斯頓當代藝術博物館最年輕的館長。他創辦了文學刊物《論壇》,出版了《白雪公主》《死去的父親》《天堂》《國王》4部中長篇,輯錄了數十本短篇小說集,其中以 《60篇故事》(中譯本譯為《巴塞爾姆的60個故事》,以下提到均按中譯本)和《40篇故事》最為著名。…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December 14, 2017 at 8:09pm — No Comments

西西·浮生不斷記

一切煩惱的起源,不外是由於對某一件事物過分的註意罷了。這個道理,我是絕對明白的。所以,這麼多年來,我能夠和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人與物相處得平靜無事,完全因為我已經不企圖去了解任何一個人,也不對任何事物作最起碼的關註。我這樣做,仍是依循經驗的指引,類此的經驗,我是數也數不盡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若是我過分註意了我居住地方天花板上的一個角落,那麼,我會發現在墻角與墻角的交接處竟無聲無息地凝聚了一道道裊裊的灰塵條子,而這樣,我就不得不手提接駁好了的竹管與鐵條之類瘦削身段物體去進行一次積極的打掃;這樣的工作必定會花掉我假日下午的良辰美景。使我不能夠到郊野去散步遠足好為我的肺腔沐浴;再說,實行一次清理墻角塵埃的壯舉,必定使我的雙肩疲乏得有如參加過一場劇烈的網球比賽,這樣,我在第二天上班時就不能輕松地埋頭我的工作了。…

Continue

Added by 風華正茂 on December 14, 2017 at 7:52pm — No Comments

西西·美麗大廈

你寫信來

仍把我的地址寫錯了

我住的地方

叫美利大廈

你寫的卻是

美麗

但我是歡喜的

所以不更正

而且…

Continue

Added by 風華正茂 on December 14, 2017 at 7:47pm — No Comments

西西·城遇

忽然

身在城裏了

我說

就是在這個城裏

可以找到

白頭鴉

五花馬

他們都笑我傻

原來他們對…

Continue

Added by 風華正茂 on December 14, 2017 at 7:46pm — No Comments

西西·那個秋天

那個秋天

蒲公英開花的那個秋天

有一只

有一只眼睛兩個嘴巴喜歡吃菊花的妖怪

跟在我背後

誰叫我去蹲在田裏聽一枝艾講故事的呢

跟在我背後的妖怪

吃罷刺薊

要吃蕨…

Continue

Added by 風華正茂 on December 14, 2017 at 7:44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