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潮 庫's Blog – September 2023 Archive (9)

吴子林·「畢達哥拉斯文體」——維特根斯坦與錢鍾書的對話 3

維柯以「詩性智慧」跟「知性智慧」相抗衡。卡西爾說得好,在維柯那里,邏輯學首度突破了數學和自然科學的範圍,並把自身的世界建構為一個人文科學的邏輯,作為語言的、詩歌的和歷史的邏輯。維柯的思想是超越理性主義傳統的一種努力,其終極目標是制限西方近代文明的片面走向,回溯、重造人類心智的原始整一性和完滿性。

柏格森認識到了語言、符號的局限:用語言符號只能得到相對的知識,憑借理性邏輯僅能獲得表面的知識,至於「生命意志」的「綿延」——柏格森稱之為「唯一的實在」——是無法由邏輯、符號來尋找的。為此,柏格森充分肯定了直覺、悟性的重要。M.懷特評述柏格森時說:「理性最多也不過是能夠在一座預先構造的科學房屋四周『環行』,而直覺則有進入這座生命、感覺和經驗大廈的高貴特權。」…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September 30, 2023 at 6:00pm — No Comments

吴子林·「畢達哥拉斯文體」——維特根斯坦與錢鍾書的對話 2

 

 

表面上看,由於「理論」在文學、歷史、哲學、社會學、人類學等諸多話語領域中的「勝利」,以及著者對於「理論」的過於「迷戀」,導致了時下「述學文體」的千人一面;深層次地看,則是人們出於本質主義的尋求,「對一般性的渴求」,而沈湎在「科學」的方法之中。

 

著者往往不是順著歷史或現實中有關事實的發展,而是順著理論結構寫下來。他們或用齊澤克來讀解余華,或用德勒茲來剖析孫甘露,或用薩義德來解釋《小團圓》,或運用並未吃透的德里達、波德里亞、拉康等人的學說四處出擊。仿佛這些「大師」的理論是百試不爽的「試金石」,諸如此類懸擬、虛構的論著,大面積地「過度引用」西方「理論」,實無多少個人有獨到見地。

 

「理論」原本並不具有頤指氣使、君臨天下的「權勢」。伽達默爾追溯過「理論」(theory)一詞的原初意義:

 

「理論」一詞的希臘文是theoria,它表現出人的存在這種宇宙間脆弱的和從屬的現象的明晰性,盡管在範圍上微弱有限,他仍然能夠純理論地思考宇宙。但是根據希臘人的…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September 30, 2023 at 10:00am — No Comments

吴子林·「畢達哥拉斯文體」——維特根斯坦與錢鍾書的對話 1

摘要:學術研究是一項個性化的事業,是一門創造性的藝術;述學文體不僅關涉學術表達形式,而且關涉學術思想的創造;學界普遍缺乏述學文體的自覺,至今充斥著乾癟的概念演繹和空洞的體系構架,蔓延著畸形的「學院語言」——「反黑格爾主義」是重建「述學文體」的核心主題。維特根斯坦、錢鍾書等人的述學文體,徹底改變了「講理論的態度」,由對象化之思轉為有我之思,由「知性智慧」轉為「詩性智慧」;在以語言思考的過程中,他們打通古今中西,打通人文各學科,動態地立體呈現獨創性灼見和個人化風格:這種述學文體,可命名為「畢達哥拉斯文體」,是對古代道說傳統的回望。

關鍵詞:述學文體;黑格爾主義;維特根斯坦;錢鍾書;畢達哥拉斯文體

作者簡介:吳子林,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September 30, 2023 at 8:00am — No Comments

蒙曼:中華詩歌:塑造民族共同化性格 4

記者:現在我們熟讀的詩詞,有不少來自於少數民族詩人的創作,比如元好問、耶律楚材等。詩詞爲什麼能夠突破民族的壁壘?民族的交往交融是如何推動産生新的詩詞傑作和新的詩詞精神的?

蒙曼:詩詞代表着中華民族共同的審美取向和價值追求,這才能超越民族的壁壘。舉兩個最經典的例子。…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September 30, 2023 at 7:30am — No Comments

蒙曼:中華詩歌:塑造民族共同化性格 3

那麼,爲什麼會有這麼多“思鄉”的意象呢?因爲思鄉和我們剛剛提到過的愛國一樣,就是我們中國人共同的情感追求。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五湖四海的人們匯聚到中國這片土地上,形成共同的中華民族。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有人離開故鄉,東奔西走,這才走出了中國的廣袤疆域和燦爛文明。



站在中國這個大舞台上回望自己故鄉的時候,會慢慢發現,作爲中國人的集體記憶,思鄉之情是永恆的,但是與此同時,故鄉的範圍也會越來越大,一代代中國人“反認他鄉是故鄉”,最後才奠定了中國這個共同的故鄉。我們今天説要探尋中華文明,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理解中國人的鄉愁,這個鄉愁是“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同時也是“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記者:唐代是詩歌發展的鼎盛時期,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爲隋唐盛世注入了質樸雄厚的氣質,這與盛唐詩歌風格的形成有何關係?對唐詩的發展産生了怎樣的影響?…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September 26, 2023 at 6:00am — No Comments

蒙曼:中華詩歌:塑造民族共同化性格 2

詩不僅是衡量中國人文學才能的重要標尺,也是中國人表達情感的基本方式。中國人主要不是藉助宗教,而是藉助詩來實現對現實的超越,實現情感的滿足。就以我們每天舉頭仰望的那輪明月來説吧,我們用詩賦予它各種情感內涵,這里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團圓,也有“舉盃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孤獨;有“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清雅,也有“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的磅礴;有“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的深沉,更有“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的豪情。我們中國人不僅用詩歌唱自己的生活,撫慰自己的心靈,也用詩來啟蒙自己的孩子,塑造他們的精神世界,這就是最具活力的“詩禮傳家”。



開筆禮。(圖片來源:新華網)…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September 25, 2023 at 7:30am — No Comments

蒙曼:中華詩歌:塑造民族共同化性格 1

1900年,敦煌藏經石室打開。就像藏有絶世武功秘笈的暗室被開啟一樣,無數珍貴的文獻重見天日,其中包括大量的唐代詩歌冩本。這里不乏鼎鼎大名的詩人的作品,包括劉希夷、陳子昂、孟浩然、李白、高適、岑參、白居易,等等。

有許多發現都彌足珍貴,比如韋莊的長篇敘事詩《秦婦吟》,描冩唐末黃巢起義時的大亂局面,韋莊當年因此名聲大噪,號稱“秦婦吟秀才”。但這首長詩到宋朝就亡佚了,直至在敦煌被發現,世人才有緣重睹了這首詩的真容。還有李白的《惜樽空》,有學者認爲,相較於傳世的《將進酒》,更能體現出李白的“狂”,是更加接近李白創作的原版。



敦煌藏經洞《惜罇空》。(圖片來源:新華網)…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September 25, 2023 at 12:00am — No Comments

鍾振振·中華:詩性民族 上

中華詩詞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基因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中華民族是詩性的民族,是有詩意的民族。傳統詩歌(廣義的詩歌包括詞在內)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基因。

詩是什麼?詩是一種表達方式。説得通俗一點,就是“説話”。你有思想,有感情,有生活,有喜怒哀樂,願意與他人交流,願意與他人分享,就要“説話”;或者,你有意見、建議與訴求,也要“説話”。不同的是,普通的“説話”,我説,你聽;我説清楚了,你聽明白了,“説話”的任務就完成了。而詩,則是用更凝煉、更審美、更優雅、更睿智、更有技術含量,從而也更高級的語言或方式來“説話”。能用詩來“説話”的民族,一定是更文明、更有智慧、更有文化修養和文化品位的民族。…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September 20, 2023 at 7:30pm — No Comments

鍾振振·中華:詩性民族 下

若干年前,我們全國高等院校一批有志於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學者,成立了一個詩教學會,每年舉辦一次世界範圍的大學生、研究生的詩詞大賽,目前已成功地舉辦了很多屆。參賽的國家、地區、學校和同學越來越多。在參賽並獲獎者中,竟然還出現了一位日本同學——不是華人,不是華裔,而是地地道道的日本人!中華詩詞的魅力,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有一年,我應邀赴廣西桂平採風,在當地的龍潭森林公園里看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一群野生獼猴組成的“丐幫”,“攔路搶劫”遊客手里的純淨水,並且喝得有滋有味。於是即興冩了一首七言絶句:

縋壁投崖跳擲輕,諸猴可哂是精靈。

清溪滿谷礦泉水,偏劫遊人唾剩瓶!…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September 12, 2023 at 11:30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