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前,我們全國高等院校一批有志於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學者,成立了一個詩教學會,每年舉辦一次世界範圍的大學生、研究生的詩詞大賽,目前已成功地舉辦了很多屆。參賽的國家、地區、學校和同學越來越多。在參賽並獲獎者中,竟然還出現了一位日本同學——不是華人,不是華裔,而是地地道道的日本人!中華詩詞的魅力,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有一年,我應邀赴廣西桂平採風,在當地的龍潭森林公園里看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一群野生獼猴組成的“丐幫”,“攔路搶劫”遊客手里的純淨水,並且喝得有滋有味。於是即興冩了一首七言絶句:

縋壁投崖跳擲輕,諸猴可哂是精靈。

清溪滿谷礦泉水,偏劫遊人唾剩瓶!

明眼人一讀就明白,這僅僅是在笑猴兒嗎?當然不是!筆者的用意,主要是藉這件趣事爲由頭,用比興手法來善意批評那些對中國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熟視無睹,不知道珍惜、開發和利用的人。比如,那些從中小學語文教科書里刪除或削減古詩文名篇的人。

各位詩友都是中華詩詞這一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基因的傳承者。我們承擔着中華詩詞繼往開來、發揚光大的歷史使命,任重道遠。我們必須努力,創作出更多、更好、無愧於時代的作品來!

説到這一點,我覺得有兩種偏頗的傾向是必須克服的。

一種偏頗的傾向是,一味強調繼承,而忽視創新。有人以爲,當代詩詞創作的最高境界,是放到唐宋人的詩詞集里可以亂真。我覺得,這是沒有出息的。就算你冩得再像古人,能做到“高仿真”,也是贗品,價值不大。我們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應是:即便放到唐宋優秀作家的詩詞集里去,你的作品也能夠活蹦亂跳地“竄”出來,一看就是“當代”詩詞,而且是優秀的“當代”詩詞。不説勝過古人吧,至少也不應是古人的“優孟衣冠”。況且,古人是人,我們也是人,爲什麼不能後來居上?“一生低首謝宣城”,應該是“戰術行爲”,而絶不是我們的“戰略目標”!

另一種偏頗的傾向是,只顧埋頭創作,而忽視繼承。不熟讀歷代詩詞,你怎麼知道古人的詩詞創作已經達到了怎樣的高度?你怎麼知道古人有哪些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詩詞創作的要訣,筆者以爲只是三個字——“識好歹”。識得好歹,創作便有標準,成竹在胸,出手自然不凡。不識好歹,冩一萬首也只是原地踏步,低水平重復勞動。這三個字,説起來容易,要做到很難,很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每天堅持,以七分的時間和精力閱讀,三分的時間和精力習作,“寒”他個十年八年,讀他個千卷萬卷,而且不只是讀,更要“思”,更要“悟”,那麼終會有豁然開朗的一天。到那時,自然“下筆如有神”。這就叫做“觀千劍而後識器,操千曲而後曉聲”!

筆者自十一二歲起讀詩冩詩,迄今已近六十年,悟出這三個字來,一生受用不儘。老生常談,獻芹獻曝,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詩友批評指正。

(原題:[鍾振振雜談詩詞創作(六):中華詩詞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基因];2020-11-23 來源:江南時報

Views: 3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