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聶魯達·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第14首)
每日你與宇宙的光一起遊戲。
嫻雅的客人,你與鮮花和流水共臨。
你遠勝我緊緊捧住的,每天,在我手間,
一束花中的每朵白色的花蕾。
自從我愛上你,你就與眾不同。
讓我把你撒在黃色的花環中。
誰在南方的群星中用煙雲的字母寫下你的名字?
啊,讓我記住你存在之前的你吧。
突然大風狂吼敲打我緊閉的窗口。
天空是一張網填塞虛幻的魚。
八方的風從這裏出發,或早或晚,所有的風。
雨脫下了她的衣裳。
鳥兒們掠過,逃跑般地。
風啊,風。
我孤獨一人能對抗男人們的力量。
風暴卷起黑色的樹葉
翻散了昨夜停泊在天空裏的所有的船。
你在這裏。啊,你沒逃開。
你將回答我的最後的哭喊。
環抱住我吧好像你真的害怕。
即使如此,一道陰影仍掠過你的雙眼。
現在,就是現在,小寶貝,你把忍冬花帶給了我。
你的乳房甚至散發著她的芬芳。
當淒厲的風去追殺蝴蝶時
我愛你,我的幸福咬住你嘴唇的紅櫻。
適應我會使你遭受多少痛苦,
我的粗野的,孤獨的心靈,我那令人逃避的名字。
多少次我們註視著晨星的燃燒,親吻著我們的眼睛。
我們頭頂上灰色的光芒散開它旋轉的扇。
我的詞語雨一樣地落向你,敲擊你。
許久以來我一直愛著你閃爍著珍珠光澤的身體。
我甚至相信你是宇宙的主人。
我將從群山中帶給你幸福的花,藍色的風鈴花,
黑色的榛子,和一籃籃淳樸的吻。
我要
在你身上去做春天在櫻桃樹上做的事。
沈睿 譯
Tags:
Albums: 人體彩繪藝術 Body Painting Arts
Comment
卡爾·奧韋·克瑙斯高《在春天》~~當代文學大師、觀察與內省的天才卡爾·奧韋·克瑙斯高(Karl Ove Knausgård,1968),以四季為基調創作的四部曲作品第三卷。
克瑙斯高以四季為主題的四部曲文學計劃,在全新的《在春天》中呈現出一個完全不同的形態。這一次他拋棄了一切寫作的噱頭或設計,完全以一個父親的身份審視自己的家庭與生活,為剛剛出世的女兒記下這個她尚且一無所知的世界——她是在怎樣的期盼之下住進媽媽的肚子里,曾經和媽媽一起遭遇過怎樣的磨難,她的到來是如何治愈了這個家庭中的創傷,而在來到這個世上沒有多久之後,又在父親的照顧下經歷了怎樣忙亂疲憊的一天。
《在春天》是克瑙斯高敏銳、誠實、充滿思辨的寫作風格的又一次集中呈現,也是四部曲當中情感最為豐沛的一部。他在瑣碎的日常事務里反思自己與世界的關係,為剛剛出生的女兒講述人與世界的羈絆為何物,同時也引領我們重新發現人之生存於世的意義。
一改詞條的形式,記錄新生兒生命中的第一個春天,酸楚詼諧的旅途沉思錄,卡爾·奧韋·克瑙斯高四季隨筆第三卷
——你對現在的一切不會有任何記憶,一絲一毫都沒有,所以我會把我們生活的每一天替你記錄下來,把你度過的第一個春天告訴你。
與前兩部不同的是,克瑙斯高不再以詞條的形式講述世間萬物,而是以一個丈夫和父親的身份,講述新生命對於這個家庭的意義,她所代表的承諾和開始,以及在她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個春天里,一場充滿意外的長途旅行。這是一波三折的一天,也是充滿回憶與思考的一天,是滿懷沉思與自省的生活的切片。
拋棄一切噱頭與技巧,用精確的細節呈現人與世間瑣事的羈絆:在一趟好笑又心酸的公路之旅中感悟愛與死、生命與自毀、傷害與療愈
克瑙斯高在這本書里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春日,從日出到日落,沒有逃避任何細節。女主人缺席的房子里處處故障,燈管壞了,拉鏈卡住,水管堵塞。四個孩子陸續醒來,中年男人給嬰兒換好尿布,繳清積壓的賬單,把年幼的姐弟送到日托中心,給大女兒凖備好早餐,接受兒童福利機構的問詢,然後帶著剛出生不久的女兒一起驅車前往赫爾辛堡探望住院的妻子,途中短暫拜訪了鄰居,在解決種種意外之後回返家中,和孩子們一起參加五朔節游行。在種種日常的瑣碎事務里,克瑙斯高向剛出生的女兒講述自己對於世界的思考:愛是什麼,生命的意義,性格的含義,真正的孤獨是怎樣的……
Amazon編輯選書,4.6高分好評,克瑙斯高寫作天賦高度升華之作,特別收錄瑞典藝術家安娜·比耶格爾精美插畫。
克瑙斯高獨特寫作天賦的高度升華,可與《我的奮斗》六部曲參照閱讀。挪威語原文直譯,全彩復刻瑞典藝術家安娜·比耶格爾精美插畫。
作者 | 卡爾·奧韋·克瑙斯高(Karl Ove Knausgård)1968年生於挪威奧斯陸。1998年以首部小說《出離世界》(Ute av verden)獲得挪威文學評論獎,2004年第二部小說《萬物皆有時》(En tid for alt)又獲得北歐文學獎。2009年至2011年間,克瑙斯高出版了六卷本自傳小說《我的奮斗》(Min Kamp),獲得挪威最高文學獎項布拉哥文學獎。在挪威,每十個人就有一人讀過《我的奮斗》。知名作家莉迪亞·戴維斯、扎迪·史密斯、傑弗里·尤金尼德斯、喬納森·勒瑟姆等也表示讀《我的奮斗》成癮,迫不及待地一本接一本讀下去。2015年9月,克瑙斯高獲得德國《世界報》文學獎(Welt-Literaturpreis,2014年得主是村上春樹)。2015年—2016年,陸續出版隨筆集四部曲《在秋天》《在冬天》《在春天》《在夏天》。2020年10月,最新小說《晨星》(Morgenstjernen)系列出版。
插畫 | 安娜·比耶格爾(Anna Bjerger)
瑞典畫家、藝術家,畢業於倫敦皇家藝術學院,作品收藏於路易斯安那現代藝術博物館、當代美術館、丹麥國立美術館、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等。她的畫作常常取材於絕版書籍、旅行手冊和過期的雜誌與目錄中的大量攝影檔案,注重「從歷史中拯救圖像」,其繪畫主題則作為一種微妙的情緒,隱匿於風景與人物之中。
譯者 | 沈贇璐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專業博士,現任上海外國語大學瑞典語專業負責人,挪威南森研究所訪問學者,瑞典於默奧大學訪問學者,上海高校優秀青年教師。曾獲挪威文學推廣基金會資助赴挪進行交流,擔任國內多家電視台挪威影視作品審譯工作,譯有《時代的女性見證者》《流浪》《迪娜之書》等挪威文學作品。
愛墾APP:托卡爾丘克(Olga Tokarczuk, 1962 )在2007年的小說《逃逸》(Flights)中充滿了對人類情感的深刻捕捉,以下是一些引人深思的片段:
1. 關於語言與孤獨
「有些國家的人說英語。但不像我們——我們把自己的語言藏在隨身行李和化妝包裡,只有在旅行時才使用英語,而且僅限於在外國,對外國人。很難想像,但英語是他們的母語!通常是他們唯一的語言。他們在世界上該有多麼迷失啊,所有的指示、所有最愚蠢歌曲的歌詞、所有的菜單、所有令人痛苦的小冊子和宣傳冊——甚至電梯裡的按鈕!——都是他們的私人語言。」
這段話探討了語言與身份的關係,以及僅有單一語言的人在多元文化世界中的孤獨感。
2.關於運動與靜止
「站在堤岸上,凝視著流水,我意識到——盡管存在風險——運動的事物總比靜止的事物更好;變化總是比永恆更高尚;靜止的事物會退化、腐朽,化為灰燼,而運動的事物能夠永存。」
這反映了作者對變化與永恆的思考,強調運動和變化的重要性。
3.關於描述與存在:
「描述就像使用——它會破壞;顏色褪去,邊角失去定義,最終,被描述的事物開始消失。這尤其適用於地方。旅行文學造成了巨大的破壞——真正的災難,一場流行病。指南書以數百萬冊的版本出版,使用多種語言,它們削弱了地方,將它們釘死並命名,模糊了它們的輪廓。」
這段文字表達了對過度描述可能導致事物本質消失的擔憂,提醒人們保持對地方和事物的敬畏之心。
這些片段展示了托卡爾丘克對人類情感和存在狀態的敏銳洞察,以及她在作品中對這些主題的深刻探討。
[聰明]
神甫的心靈經驗最為豐富,他們最能原諒他們本人所不會犯的罪孽,同樣,天才具有最豐富的智力經驗,最能理解與他們本人作品的基本思想最為對立的思想。出類拔萃者的善意所得到的後果,往往是平庸者的不理解和敵意。大作家的和藹(至少在作品里可以找到)所給予人的快樂,遠遠不如女人的敵意(人們愛上她不是因為她聰明,而是因為她使人沒法不愛)所給予人的快樂。
一個沙龍的才智價值往往與風雅成反比,然而,既然斯萬認為邦當夫人討人喜歡,那就是說一個人沉淪而被迫與另一類人為伍時,他對他們不再苛求,對他們的才智及其他不再挑剔。如果這一點是真的,那麼,個人和民族一樣,在失去獨立性的同時也失去自己的文化修養,甚至語言。這種容忍態度的後果之一,便是從某個年齡開始,人們越來越喜歡聽別人贊揚和鼓勵自己的才智和氣質,例如,大藝術家不再和具有獨特性的天才來往,而只和學生來往,後者和他唯一的共同語言是他的教條,他們對他唯命是從、頂禮膜拜,又例如,在聚會中某位唯愛情至上的、卓越的男士或女士會認為,那位雖然才智平庸,但話語之間對風流韻事表示理解和贊同的人才是最聰明的,因為他的話使情人或情婦的情慾本能得到愉快。
在好些聰明人的眼里,這位太太根本算不了什麼,既然現在已經沒有了公爵領地或親王封邑,那麼德·蓋爾忙特公爵夫人這個名頭也就毫無意義了。可是我對公爵親王也好,城堡封地也好,都有另一種不同的看法。這位不分晴雨都穿著皮大衣的太太,當年她作為公爵夫人、親王夫人、女子爵所擁有過的那些城堡采地,在我眼里似乎還在她手里,就如建築物巨石門楣上鐫刻著的那些人物擎著他們所建造的大教堂或者他們所保護的城市。……公爵夫人整天掛在嘴邊的,還有一句:「我可太窮啦。」讓人分不清她這麼說,是因為她覺得作為一個有錢人,說說自己很窮挺有趣,還是因為她覺得作為一個貴族(盡管裝得像一個鄉下人似的)不像那些有了幾個錢就看不起窮人的暴發戶似的視錢如命,自有一種瀟灑的意味。但也可能這只不過是她在某個生活階段的一種習慣,她挺富有,但相對於支撐這個場面的開銷來說又不夠富有,總難免感到錢不夠用,而她又不願意讓人覺得她想瞞著人家,於是就干脆自己放在嘴上說了。一個人用開玩笑的口吻說的事,往往正是使他感到心煩意亂的事,只是他不願意顯出煩惱的樣子,而且暗地里也許還懷有一種僥幸心理,指望談話的對方聽出自己開玩笑的口吻,也就以為這事不能當真了。
(摘自:《追憶似水年華》[法語: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英语:In Search of Lost Time: The Prisoner and the Fugitive],[法国]馬塞爾·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1871年—1922年] 的作品,出版時間:1913–1927,共7卷)
特拉克爾(Trakl)詩選·人的悲苦
時鐘,在陽光前敲擊五聲——
驚起孤獨的人們黑暗的戰栗,
枯樹在黃昏的花園里呼嘯。
窗畔浮現死者的面容。
但願,這一時分靜靜駐留。
模糊的眼前藍色的圖像起伏
伴著河邊小舟晃悠的節奏。
姐妹的行進隨風吹過碼頭。
榛樹林間游戲的女孩蒼白而盲目,
猶如熟眠中緊緊糾纏的戀人。
也許,那邊的蒼蠅圍繞腐屍唱歌
亦或小孩在母親的懷抱里痛哭。
手中掉下紫箢藍色紅色,
滑過年輕人的嘴唇陌生聰明;
而眼瞼因紛亂的恐懼輕輕跳動;
熾熱的黑暗中面包的香氣拂面而過。
仿佛,人們也聽到了可怖的嘶喊;
枯骨的微光穿過坍塌的牆。
一顆邪惡的心在美麗的小屋里暢笑;
入夢者的身邊跑過一條狗。
一具空空的棺材消失於黑暗。
凶手唯願房間黯然明亮,
當深夜的風暴撕碎燈籠。
高貴者白色的雙鬢飾以桂冠。
譯者:pyrrhon
【熟悉的與反常的】
誠然,從我們最熟悉的現實中抽象出來的藝術確實是存在的,而且它們的領域可能是最為廣闊的。但是同樣確實的是,一樣強烈的興趣——有時它就是美感——也可能來自某種氣質導致的活動,它們跟我們所能感覺和相信的東西相去太遠,以致我們根本無法理解它們,以致當我們看到它們展示在面前時只覺得那是一種無端憑空而來的場景。薛西斯,那位大流士之子,命令用笞鞭去抽打吞噬了他的船隊的大海,難道還有比這更氣勢磅礴的詩篇嗎?
【賭咒發誓】
妒意的乖張、輕信的盲目,都要比我們鍾愛的這個女人所能想像的程度強烈得多。她主動對我們詛咒發誓說某人只是她的一個朋友,我們暗中卻不由得吃了一驚,因為我們這才知道——先前簡直就沒想到過——那個男子居然會是她的朋友。她為了表白自己的誠意,還一五一十講給我們聽,當天下午他倆是怎麼一起喝茶的,聽著聽著,我們原來沒法看到的場景、沒法猜到的情狀,仿佛都在眼前顯現了出來。她承認說,那人要她當他的情婦,使我們感到揪心的是她居然若無其事地聽著他說這種話。她說她拒絕了。可是這會兒,當我們回想起她告訴我們的這番話的時候,我們不禁要忖度一下這種拒絕是否真誠,因為在她絮絮叨叨講給我們聽的事情中間,缺乏一種必要的、邏輯的聯系,而這種聯系恰恰是比一個人所說的許許多多話更能表明它們的真實性的。隨後她又用一種鄙夷不屑的口氣說:「我挺乾脆,對他說這事沒門。」無論哪一個社會階層的女人,每當她要說謊時,往往都是用的這種口氣。可我們還得感謝她拒絕了那人,還得用我們的誠意鼓勵她今後繼續向我們作這種殘酷的表白。我們至多添上這麼一句:「不過,既然他已經提了這種建議,您怎麼還能跟他一塊兒喝茶呢?」「我不想讓他記恨我,說我不夠朋友。」我們不敢對她說,她要是拒絕跟他一起喝茶,或許就是對我們更夠朋友。……但我們仍能在心里感覺得到,她們一准對那些男人信誓旦旦地說過:「我絕不會說的。誰也甭想從我嘴里問出半句話來,我會守口如瓶。」
(摘自:《追憶似水年華》[法語: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英语:In Search of Lost Time: The Prisoner and the Fugitive],[法国]馬塞爾·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1871年—1922年] 的作品,出版時間:1913–1927,共7卷)
中國泰極猫·彩繪
彩繪的運用愈來愈發的廣泛,我所常見的就有牆體彩繪,家居彩繪,戶外彩繪,殊不知還有人體彩繪呢。下面我們泰極貓工作室帶大家來認識一下人體彩繪吧
為了祈禱平安、幸福,古印第安人發明了文身術;出於同樣的目的,古代非洲、中東等地的人們用各種顏料將自己的身體涂抹得五顏六色。就有了最好人體彩繪的雛形。
人體彩繪作為一個新聞事件引起人們的關注是2000年5月份的事情。一名年輕貌美的模特被枯枝、枯草包圍著安坐在舞台中央,臉上及裸露的胸脯上用紅、白兩色勾勒出炫目的圖案,這是發生在江城武漢的一幕。
人體彩繪的雛形是源於土著人身上的圖案;而中國的國粹京劇裡的人物的面譜也可以說是最早期的人體繪畫傑作之一。
用圖案裝飾自己的身體,彩繪或者刺青,應該是和裸體一樣久遠而古老的一種傳統吧,在衣不蔽體的祖先那裡,在一直保有自身古老傳統的原始部落那裡,那些身上的,臉上的抽象的,有著謎一般神秘的美麗圖案,是有著圖騰的尊奉和祈福的膜拜在其中化身的。的確,在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裸露的人體正是造物的恩寵。
現而今,人體彩繪作為一種新興的藝術形式,已經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了。滿街都是所謂的人體彩繪表演。攝影比賽,展覽開幕,甚至商家促銷都紛紛組織「人體彩繪」助陣。藝術是無界的,所以只要是有益我們的就去發展。藝術正如學習,學無止境,藝術也無止境。所以人體彩繪的發展作為一種新奇的藝術,同樣是值得被發展被支持被鼓勵,這樣才能讓彩繪這門藝術毫無保留地一直發展下去
我們泰極貓工作室告訴要大家在進行人體彩繪時人的皮膚多少會吸收一些染料,刺激到皮膚,還可能會引起紅腫、瘙癢等過敏症狀,如果繪的面積過大,還會引起全身反應,如果出現不良反應,及時去看醫生。因此,進行人體彩繪時也應當慎重。(泰極貓)
(Indigo by free0ne on DeviantArt)
[月光]
月光像建築師於貝·羅貝那樣,給每家花園裡點綴上白石台階、噴水池和半掩的柵門,但是它偏偏把電報局大樓吞噬掉了,只給它留下一根攔腰截斷的柱子,虧得柱子上還保存下了不朽遺跡的壯美。。
[無辜]
人們覺得有欲望是無辜的,但他人也有欲望則是殘忍的。……有什麼比這類謊言更為常見的呢?那是保存自身最必要和最常見的工具。然而我們卻試圖把謊言排斥在我們愛戀的女人的生活之外,它正是我們到處窺伺、偵查和憎惡的東西。它使我們心煩意亂,足以導致一種決裂,在我們看來它似乎隱瞞了最嚴重的缺陷,除非它隱瞞得極其巧妙使我們完全沒有任何懷疑。我們正處於這樣古怪的境地:我們對一種病原是那樣的敏感,這種病原到處迅速而又大量的繁殖使它對於其他人變成無害的,而對不再有免疫力的不幸之人卻變得十分危險!
(摘自:《追憶似水年華》[法語: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英语:In Search of Lost Time: The Prisoner and the Fugitive],[法国]馬塞爾·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1871年—1922年] 的作品,出版時間:1913–1927,共7卷)
布爾迪厄·合法性的暴力~~競爭的群體被差別分開,這些差別基本上處於時間順序中。這個系統給予信用這樣一個地位並非偶然:通過競爭的斗爭實現的對合法性的規定,被所有傳佈文化信仰的熱忱行動強化,這種對合法性的規定,乃溫和的暴力,依靠受害者的同謀得到實施,並且能夠賦予對需要的隨意規定以一種由遭受暴力的人所要求的解放使命的外表,所以,這種對合法性的規定傾向於產生作為需要的奢望,這種奢望先於完全實現自我滿足的手段而存在… —— 引自章節:第二章 社會空間極其變化
(摘自:布爾迪厄的《區分副標題: 判斷力的社會批判》(Distinction); 副標題: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作者: Pierre Bourdieu 皮埃爾·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 [1930年-2002年];出版年: 2010-04-23;出版社: Routledge;頁數: 640;中文版譯者: 劉暉;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出版年: 2015-10頁數: 943)
勒內·夏爾《圖書館著火——給喬治.布拉克》(上)
通過炮筒的嘴,下起了雪。這是我們頭顱中的地獄。同時,這是我們指端的春天。這是重新被允諾的步伐,熱戀的土地,茂盛的草。
精神,像每一件事物,戰栗了。
鷹在未來。
每一次進入靈魂的行動,盡管對靈魂一無所知,都以遺憾或痛苦為結局。必須答允它!
作品是怎麼來的?就像冬天,一根羽毛落在我的窗玻璃上。馬上,壁爐裡升起了劈柴之戰,至今尚未結束。
日常目光的絲一般的城市,坐落在其他城市之間,在只有我們足跡的大道上,在閃電的翅翼下,閃電應和著我們的期望。
我們身上的一切,只該是一個歡快的節日,當我們料想不到的事物,當我們未曾照亮的事物,向我們的心宣講,並且通過它們僅有的方式,完成自身。
讓我們繼續投擲我們的探測器吧,讓我們繼續用平等的口氣說話,通過集結的詞,我們最終迫使這群狗啞默,使它們同牧草混合;我們用冒煙的獨眼相互監視,當牧場上的瘋,抹去狗群的脊背。
閃電令我存在下去。
只有與我相似的人,妻子或丈夫,能將我從昏沉中喚醒,掀起詩,把我拋給古老荒漠的尺頭,讓我去戰勝,決不是其他人。不是天空,不是幸運的土地,也不是讓我們戰栗的事物。
龜,我只伴你起舞。
人們不會這樣開始一首詩:沒有他自身或世界的一塊錯誤的土地,沒有最先那些詞的無知的稻草。
在詩中,每個字,或幾乎每個字,必須在它原初的意義上被使用。有些字松動,成為多意義的。遺忘症患者的字。孤獨之星高高舉起。
詩,從我身上盜走了我的死。
為什麼「消滅的詩」?因為駛向祖國的旅程結束之後,因為誕生的黑暗和土地的嚴酷以後,詩的完成就是光,存在對生命的支撐。
詩人不牢記他所發現的:一經記錄,消失在即。但其中有他的創新,他的無限,以及他的危險。
勒內·夏爾《圖書館著火——給喬治.布拉克》(下)
我的職業是絕對的職業。
我們在人群中誕生;我們死時,未曾得到神的撫慰。
迎來種子的土地是憂郁的。面臨艱難險阻的種子是幸福的。
有一種不幸,不像任何其他不幸。它在怠惰裏閃爍,有著可愛的品質,構成一張令人安心的臉。但怎樣的動力,騙局已過,怎麽的攫取終點的狂奔!可能,因為它疊起的影子是兇惡的,地域是純粹秘密的;它躲避召喚,總是及時溜走。它在天空的帆上描繪那些可怕的預言的英明。
沒有運動的書。但書在今天有彈性地被接納,激起一種牢騷,舉行一些舞會。
如何說出我的自由,我的驚異,在千百次迂迴後;沒有底,沒有極限。
有時,一匹馬的年輕的影子,一個孩子的遙遠的影子,光明地駛向我的額頭,跨過我的擔憂。為此,泉水在樹下重又吟唱。
我們渴望對愛我們的人的好奇心保持陌生。我們愛他們。
光有年齡。夜沒有。但什麽是這整個源泉的瞬間?
不需要懸掛的,好像覆蓋著雪的好幾個死者。只需一個,裹著細紗。而沒有復活。
讓我們停步在那些能夠切斷自己源泉的靈魂旁,盡管對它們來說,不為深度而存在。等待,在它們身上挖掘一種令人眩暈的失眠。美,為它們戴上花冠。
鳥群,把你們的纖弱,你們危險的睡眠,委托給蘆葦!寒冷來臨,我們與你們多麽相似!
我贊嘆盛滿的手,並且,為了吻合,為了貼緊另一只,手指拒絕骰子。
我有時想,我們存在的水流很少能被抓住,因為我們不僅承受其變幻不定的性質,而且承受其四肢的簡單運動,後者將我們帶向我們想去的地方,垂涎的岸邊,不同的愛豐富著我們;這一運動從未完成,很快,形象被忽略,像我們思想中球形的芳香。
渴望,渴望它知道,我們從我們的黑暗中並不拽出更多,除非從一些帶著不可見的火焰和鏈索的絕對精神出發,後者慢慢浮現,一步一步,讓我們發出光。
美,獨自造就它卓越的床,奇異地在眾人間樹立它的名譽,在眾人旁邊,但隔著距離。
讓我們種下蘆葦,讓我們在山丘上,在我們精神的傷口邊緣種植葡萄。殘酷的手指,謹慎的手,這可笑的地點是吉利的。
發明者,與發現者不同,僅僅給事物,僅僅給靈魂帶來面具,模棱兩可,一種鐵的粥。
整個一生,當我至你至深的愛的真實中扯掉溫柔。
請靠近雲朵。請守住工具。每一顆種子都被憎恨。
人們的善心,一些尖利的清晨。在狂熱的雲堆中,我飛升,我閉合自己,一條未被吞進的昆蟲,被追蹤著,堅持著。面對這些水,堅硬的形狀,整座綠色大山的花束散落著從中流過,神聖的時辰貼緊神。
清澈的太陽,我是它的藤。
樹才(譯)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3 Comments 83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