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 庫's Blog – February 2018 Archive (59)

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觀察(9)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6:19pm — No Comments

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觀察(8)

中衛和平解放後,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人民幣很快在群眾中取得信用,流通於全縣市場。人民幣面額為壹佰圓、貳佰圓、伍佰圓、壹仟圓、貳仟圓、伍仟圓、壹萬圓、貳萬圓、伍萬圓、拾萬圓。因面額太大,使用不方便,遂於1955年3月1日發行新人民幣,並以每元新幣兌換舊人民幣1萬元的比價限期全部收兌。新紙幣面額有壹圓、貳圓、叁圓、伍圓、拾圓、壹角、貳角、伍角和壹分、貳分、伍分,共計11種。1957年末,招合金質金屬輔幣開始流通本縣,有壹分、貳分、伍分3種,與紙幣等值。1964年初,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指示,又限期收兌了1953年版蘇聯代印的黑色“工農”圖案的拾圓券、深赭色“各民族大團結”圖案的伍圓券和深綠色“井岡山”圖案的叁圓券。往後本縣市場流通的人民幣共有13種,其中全套紙幣面額計18元8角8分,全套硬幣面額8分。其信譽昭著,在中衛市場長期平穩流通,發揮著應有作用。



九…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6:19pm — No Comments

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觀察(7)

沙毛皮將產後30天左右、毛股長7~8厘米時的羔羊宰殺所剝之皮,經鞣質加工而成,俗稱沙毛裘皮、山羊羔皮。其特點是皮板致密,毛股緊實,花穗美觀,色澤光潤,輕暖柔軟。毛股具有波狀彎曲,一般在4個以上,最多可達6個,排列錯落有致,構成素雅清麗花案。沙毛皮系制作各式裘裝、皮褥的上好原料,堪與灘羊二毛皮相媲美,同為寧夏兩大“輕裘”品系。

猾子皮系早產或產後不足30天、毛股短於7厘米時所獲羔羊之皮,精心鞣制而成,外觀與灘羊二毛皮極為相似。具有皮板輕薄,質地柔軟,被毛纖細,毛股緊實的特點。毛股彎曲多為2~3個,花穗清晰美觀。大多為制作童衣、童帽之理想原料。…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6:16pm — No Comments

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觀察(6)

七 中衛山羊央話



中衛山羊屬於國家名、優、特、稀家畜良種,系裘皮用羊種,曾有狙貍、沙羊、山羊、羔皮山羊、沙毛山羊等稱謂。其品種形成歷史久遠,種群分布地域廣闊,品種性能穩定,產品品質優良,與寧夏灘羊共同享有“塞上明珠”之譽並蜚聲中外。

品種形成中衛山羊出產於寧夏、甘肅和內蒙古的部分地區,香山為優良品種中心產區。香山地區群峰嵯峨,溝壑縱橫,地域遼闊,海拔1300-2356.8米,四季分明,大部屬荒漠草原類型,自古以來即為優良牧場。中衛山羊在這里孕育並經過勞動人民長期辛勤培育方形成。關於它的形成歷史,史志經傳均可略窺一斑。…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6:15pm — No Comments

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觀察(5)

婚姻乃人生大事,然而回漢青年男女在進入婚齡後是否及時婚配,受到當時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制約。舊時,中衛人口的婚配,一方面普遍早婚,男子納妾現象屢見不鮮;另一方面,不少窮家子弟因貧困成不了家,甚至光棍一生。隨著國家“一夫一妻”婚姻制度得到遵守,早婚習俗也隨著提倡“晚婚”而得到根本轉變,因貧困而打光棍的現象不復存在,社會平等在婚姻領域得到充分體現。回族由於在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上的特殊性,與周圍漢民哪怕是同村漢民一般不發生聯姻關系,特別是女子嫁給漢民更不為家庭和社會輿論所接受。至於漢族女子嫁給回族男子,歷來都有,但必須履行“入教”儀式,並且必須適從回族生活習慣,本村人稱之為“嘎角”媳婦。如今情況完全不同,由於民族交往機會的增多,致使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隔閡心理減弱,打破民族界限而自由戀愛這一新的婚姻觀念,正得到愈來愈多的人的贊同。…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6:14pm — No Comments

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觀察(4)

相親。即男方得到佳音後,父母和媒人一道領著兒子、帶上禮物到女方家“驗女婿”。女方家長愉快接“色倆目”,則表明正式同意兩家聯姻,女兒不得再許與他人。從此,雙方當事人可以經常見面。此屬小夥子跟姑娘的正式見面,通常贈送見面禮。…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6:13pm — No Comments

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觀察(3)

四 裹腳·女人·天足

懶婆娘的裹腳布——又長又臭,原本用來比喻文章內容空洞貧乏,篇幅太長,或譏諷啰唆高調的談吐,卻又著實道明了里三層外三層纏裹著的整天與腳為伍的這一什物的性征。無獨有偶,小腳女人走路——裹足不前,同樣是歇後語,說的卻是因纏足而腳小,走起路來悠悠然,循規蹈矩,邁不開大步的樣子。凡此種種,皆與女人的腳相連相系。在今天看來,裹腳因纏足而成就,女人深受這一習俗的摧殘,不能不說是受害者。

誠然,裹腳是舊時代女性艱辛和血淚的“傑作”,而成就它的卻是封建禮教。正如“買牛看角(方言讀作ge),娶婆看腳”的中衛世俗那樣,作為民族時風,姑娘在出嫁之前若能修得一雙“秀腳”,的確引以為榮,抑或視作資本,而作為男人若能娶到長有被時尚推崇為“三寸金蓮”的媳婦,則是前世修來的福分。…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6:06pm — No Comments

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觀察(2)

二 牌坊·女人·志乘

歷史上的中衛女人,同男子一道推進著社會文明的進步,一般表現為恭順賢良、勤勉持家、吃苦耐勞,具備華夏民族的傳統素養和美德良風。但是,作為女人卻時常更多地受制於民族宗教的同化、封建禮教的桎梏、地方風俗的洗禮,毫不吝嗇地付出並吞咽了各自的無奈,鄭重地給了她們各自人生一個血性的交代。揭開歷史的封塵,時光雖已卷走了歲月滄桑,卻珍藏了諸如以“貞節牌坊”為載體的許多關於中衛女人的史話。…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6:04pm — No Comments

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觀察(1)

一 中衛建置考辨

寧夏現擁有5個直轄市,中衛市屬於其中之一。它於2003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是在原中衛縣基礎上,並人中寧、海原二縣和同心縣的喊叫水,原州區的李旺、黑城等鄉鎮而重新組建的地級市。2004年4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現轄中寧縣、海原縣和沙坡頭區,共40個鄉鎮446個行政村,版圖面積1.74萬平方公里,人口121.46萬人。然而,原中衛縣與中寧縣實為一體,於民國22年(1933年)分置。其後,又於民國30年(1941年)4月,在中衛縣境黃河南岸之山區分設了香山設置局,治所設在香巖寺山下的官莊村,為準縣級單位,任務是籌備成立一個新縣,後因時局動蕩而無果。…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6:02pm — No Comments

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概論(46)

張秀英女,漢族,1942年生,中衛市沙坡頭區人。從藝30年,藝術行當為青衣。1957年至1987年在中衛縣劇團工作,從事演藝和編導工作,培養了許多戲劇人才。

任新民男,漢族,1941年生,中衛市沙坡頭區人。從藝36年,藝術行當為武生。編導、主演過《盜扇》《三岔口》《三滴血》等多部劇目,培養出胡玉德、王英、李瑛等優秀文藝人才。

田秀蘭女,漢族,1945年生,中衛市沙坡頭區人。從藝30年,藝術行當為武旦。13歲開始學藝,主演過《且救兄》《三滴血》《火焰駒》等劇目,20世紀80年代主要從事文藝教練和輔導工作。…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6:01pm — No Comments

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概論(45)

張保和中衛市沙坡頭區人,1971年人伍,因藝術才華橫溢,後被調人蘭州軍區文工團任演員,所創作演出的曲藝節目深受觀眾喜愛,被譽為“西部笑星”。嗣後,調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警總隊文工團副團長,現定居北京。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3年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2000年被中國文聯評為“德藝雙馨”藝術家,2009年被中國文聯樹為“送歡樂下基層”先進典型,同年10月又被中國曲藝家協會授予“新中國60年優秀中青年曲藝藝術家”稱號。2004年4月28日,適逢中衛市成立慶典,應邀回到家鄉,把方言快板劇《中衛頌》奉獻給父老鄉親。多年來,潛心創作,擅長方言劇目,出版發行了系列音像影視專集。…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5:59pm — No Comments

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概論(44)

拓兆農男,漢族,1963年生,中衛市沙坡頭區人。1984年寧夏大學中文系畢業。系中衛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寧夏作家協會會員。多年從事新聞宣傳工作,歷任中衛市電視臺副臺長、中衛市圖書館館長。現任中衛日報社副總編輯。發表散文、詩歌等作品數十篇,總量達到60余萬字。出版發行長篇小說《猛虎連》(與張曉磊合著)、《黃河風云》。…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5:57pm — No Comments

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概論(43)

伏兆娥女,漢族,1960年生,中衛市沙坡頭區興仁鎮人。著名民間剪紙藝術家,被譽為“西北第一剪”。系中華剪紙促進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剪紙研究會會員、寧夏美術家協會理事、寧夏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兼剪紙協會副會長、東西方藝術家協會(紐約)剪紙協會常務理事。被評為寧夏首屆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特聘為南京大學民俗藝術研究室民間剪紙藝術家。因在文化保護傳承和創作方面成績卓著,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5:57pm — No Comments

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概論(42)

馬克利男,回族,1958年8月生,中衛市沙坡頭區人。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主任編輯職稱。創辦了《蘭州晨報》,現任甘肅日報社總編輯,中國都市報研究會顧問。系名將馬福祿、馬鴻賓的後人,自小接受良好教育,長期從事新聞出版工作,擅長油畫,尤善楷書,德藝倶佳。曾榮獲“韜奮新聞獎”。2010年被評為全國新聞出版系統“三個一百”優秀人物。出版發行《克利風景》著作。…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5:56pm — No Comments

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概論(41)

閏云霞女,漢族,1953年生,中衛市沙坡頭區人。畢業於東北大學。高級工程師。先後在中衛鐵廠、科委、建設銀行銀川支行從事技術、科技管理、企業管理工作。曾獲國家科委星火計劃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現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寧夏詩詞學會副會長、中衛市詩詞學會名譽會長、《夏風》詩刊副主編。擅長詩詞歌賦,業余創作頗豐,部分作品發表於《中華詩詞》等刊物,並入選《中國西部開發詩詞大典》《中國當代微型文學作品選》《陜西當代散曲選》《中華詩詞文庫》(寧夏卷)等,榮獲首屆國際“古城金榜”詩詞大賽二等獎、中華詩詞學會2007年度會員作品一等獎。整個作品講韻律,重對仗,運用寧夏、中衛特色文化元素駕輕就熟,比喻奇特,意象優美,情景交融,時代感強。主編了《星海之光》詩詞集、《傳承與發展——寧夏詩詞學會成立二十周年剪影》大型攝影畫冊等書刊。有《應理之光》《云霞韻語》《沙坡頭詠懷》著作出版發行。…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5:56pm — No Comments

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概論(40)

楊兆興筆名沙垣。1949年生,男,漢族,中衛市沙坡頭區宣和鎮人。中共黨員。1969年應征入伍,1985年轉業,先後在中衛縣委任專職新聞干事、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任副主任。1987年通過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獲漢語言文學大專學歷。1991年進入寧夏日報社,歷任記者、編輯和專刊部副主任。1982年開始發表文藝作品。200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兼任寧夏報紙副刊研究會副會長、寧夏詩詞學會秘書長。著有長篇報告文學《沙坡頭世界奇跡》,紀實文學《黑色備忘錄》《無花的薔薇》《拯救生命之樹》,電影文學劇本《天沙》等。《沙坡頭世界奇跡》系記錄世界治沙奇跡誕生和崛起的力作,分別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於1990年、寧夏人民出版社於2013年出版發行,獲第二屆中國紀實文學創作獎、寧夏文學創作一等獎。…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5:54pm — No Comments

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概論(38)

孟長有中衛中學學生。抗日戰爭時期毅然投身革命,奔赴延安,在抗日軍政大學讀書。之後,由黨組織派回寧夏從事地下革命和抗日宣傳活動,被國民黨反動軍閥馬鴻逵抓捕後,寧死不屈,大義凜然,壯烈犧牲,用年輕生命詮釋了一個學子、革命者的高尚品格。系寧夏最早的著名革命烈士之一。

徐良曾參加了紅軍長征和平津、淮海兩大戰役。在50多年的革命斗爭生涯中屢立戰功,被授予上校軍銜,任廣東省公安總隊副隊長、廣州軍管會主任,多次負責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在廣州的安全保衛工作,成為中衛籍革命干部中受到毛澤東、周恩來接見最多的人。

楊正喜新中國成立中衛首任縣委書記兼縣長,1949年9月下旬受命在中衛正式組建縣級人民政權。…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5:51pm — No Comments

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概論(37)

汪潮明朝嘉靖年間選貢,任江蘇沭陽縣丞。在任期間為政清廉,功績顯著,淮上百姓時稱“汪青天”。

黃元會明朝萬歷年間貢士,授山西武鄉知縣。為官清正廉明,政聲卓著,武鄉列入名宦。

李彩明代中衛古水營守備,率軍響應李自成起義,反抗清兵而罹難。

李日榮清代名將。曾率軍平息吳三桂叛亂。

李景隆清代名將。轉戰東南沿海抵禦帝國主義侵略,軍功卓著。

黃允清清代舉人。1895年4月,在京參與康有為的聯名“公車上書”光緒皇帝,寧夏籍唯此一人。…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5:51pm — No Comments

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概論(36)

蒿籽面制作技藝在衛寧地區廣泛流傳、經久不衰的原因,一是古時中衛、中寧兩縣佛教盛行,居士僧侶及素食者較多,制作蒿籽面能豐富食譜,調劑口味;二是衛寧兩地北靠騰格里沙漠,采集蒿籽條件優越。

蒿籽面系純手工制作,面粉、蒿面、蓬灰等原料講究,摻配比例合理,經過和面、揉面、餳面、搟面、晾面、疊面、切面、放面等八道工序,澆湯所用的臊子也經過選、洗、切、淘、抄五道工序,再經過煮面、撈面、過面、盛面、澆臊子五道工序後,一碗香氣撲鼻的蒿籽面方可端上餐桌。蒿籽面的原料搭配十分講究,特別是蒿面的含量。手工蒿籽面揉面、搟面、切面都是一件非常費體力的活。多年來,隨著於振玲制作蒿籽面的名聲遠播,前來拜師學藝者絡繹不絕。



十九 中衛童趣追憶…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5:50pm — No Comments

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概論(35)

皮筏制作技藝項目中國的皮筏歷史悠久。《水經注·葉榆水篇》載:“漢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王遣兵乘船南下。”據考,這里的“船”即指皮筏。《日唐書·東女國傳》以牛皮為船以渡。”《宋史·王延德傳》“以羊皮為囊,吹氣實之浮於水。”中衛皮筏俗稱“排子”。元代因漕運而發輛,以牛皮實之。清代光緒年間,采用羊皮制作,系黃河水運工具。…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6, 2018 at 5:49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