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觀察(1)

一 中衛建置考辨

寧夏現擁有5個直轄市,中衛市屬於其中之一。它於2003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是在原中衛縣基礎上,並人中寧、海原二縣和同心縣的喊叫水,原州區的李旺、黑城等鄉鎮而重新組建的地級市。2004年4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現轄中寧縣、海原縣和沙坡頭區,共40個鄉鎮446個行政村,版圖面積1.74萬平方公里,人口121.46萬人。然而,原中衛縣與中寧縣實為一體,於民國22年(1933年)分置。其後,又於民國30年(1941年)4月,在中衛縣境黃河南岸之山區分設了香山設置局,治所設在香巖寺山下的官莊村,為準縣級單位,任務是籌備成立一個新縣,後因時局動蕩而無果。

中衛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3萬多年前就有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春秋時期為羌族、戎族雜居之地,秦並六國後將中衛納人版圖,自此有10代王朝設郡建縣。秦屬北地郡,設置富平縣,治所在今吳忠市利通區西北部;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設置眴卷縣,屬安定郡,本地始有獨立的縣級政權建制,治所在今中寧縣古城鄉;南北朝設置鳴沙縣,屬靈州,治所在今中寧縣鳴沙鎮;隋唐屬雄州,設置豐安縣,治所在今中寧縣石空鎮石空堡村;北宋屬昌化鎮,治所在今中衛市區附近。西夏建國後,境內設置應吉里寨,為準縣級建制,後升格為應理州,治所在今中衛市。元朝仍設置應理州。明朝永樂元年(1403年)建置寧夏中衛,系軍政合一體制,隸屬寧夏鎮。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中央廢除衛所制,設置府、州、縣(廳)行政體制,改“寧夏中衛”為“中衛縣”,系單一行政體制。寧夏府當時轄屬一州四縣一廳,即靈州,寧夏縣、寧朔縣、平羅縣、中衛縣,寧靈廳。直到民國22年(1933年)以勝金關、清水河為界,將中衛縣分置為中衛、中寧二縣。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年),設置海城縣,民國3年(1914年)更名為海原。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中衛、中寧兩縣隸屬寧夏省,海原縣隸屬甘肅省。1954年,寧夏並入甘肅省,中衛、中寧兩縣隸屬甘肅省銀川專署,海原縣隸屬甘肅省平涼專署。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中衛、中寧、海原三縣屬之。1972年設置銀南行政公署、固原行政公署,中衛縣、中寧縣隸屬銀南行政公署,海原縣隸屬固原行政公署。1998年,銀南行政公署建制撤銷,設立地級吳忠市,中衛縣、中寧縣屬之。2002年7月,固原行政公署建制撤銷,設立地級固原市,海原縣屬之。2003年12月,國務院批準成立地級中衛市,轄屬兩縣一區,即中寧縣、海原縣和沙坡頭區,自此中衛的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有史以來,民間流傳著明朝寧夏設置前衛、後衛、中衛、左衛、右衛之說,雖便於記,但並不準確。如果就此而言,那麽當時正確的稱謂及其領地應為:寧夏前衛,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置,今賀蘭縣、平羅縣屬之;寧夏後衛,明正德元年(1506年)由花馬池守禦千戶所升置,今鹽池縣和同心縣東南部地區屬之;寧夏左屯衛,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今吳忠市利通區、靈武市和同心縣東北部地區屬之;寧夏右屯衛,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今永寧縣和青銅峽市分守嶺以東地區屬之;寧夏中衛,明永樂元年(1403年)由寧夏右護衛改置,今沙坡頭區、中寧縣和青銅峽市分守嶺以西地區屬之,治所設於今中衛城。當時的中衛,轄地范圍為今青銅峽市廣武及其往西之整個衛寧地區,設有十三堡——柔遠堡、鎮靖堡、鎮虜堡、石空寺堡、棗園堡、常樂堡、永康堡、宣和堡、寧安堡、寧安新堡、威武堡、古水井堡、控夷堡,領烽堠75個。

明朝在今寧夏地區實行軍政合一體制,不設府、州、縣等地方政府而只設寧夏鎮,鎮下轄屬7個衛,即寧夏衛、寧夏左屯衛、寧夏右屯衛、寧夏中屯衛和寧夏前衛、寧夏中衛、寧夏後衛。衛下設所,所下管堡。寧夏鎮的轄地相當於今同心縣、鹽池縣及其北部的沿黃河兩岸各市、縣、區。概而論之,“衛”屬於軍政合一組織“護衛”屬於警衛單位,“屯衛”屬於軍墾部隊。“衛”“屯衛”多由“護衛”轉並改置而來,三者之間雖有邏輯關系,但隨著政權建設需要和體制變革,有的同時存在,有的因時而異,有的此消彼長。

“寧夏中衛”本屬軍事建制單位,並非一級地方行政建置的名稱,更不是地名。那麽,“寧夏中衛”究竟是怎麽來的呢?下面,就據宮廷密檔《明實錄》所記加以考辨。

明朝建立之初,實行分封罔替制度,開國皇帝朱元璋將自己的十多個兒子以“親王”爵位安置到了全國各地,終明一朝,先後有24個兒子和1個孫子得以分封,被世人稱為藩王,分別擁有自己的王府和軍隊。每個“王”都有左護衛、中護衛、右護衛三支部隊,總兵力達到9000~15000人,其中勢力較大者從東北到西北分別是遼王、寧王、燕王、谷王、代王、晉王、秦王、慶王、肅王,如同九大軍區,分別擔負著守護邊界的任務。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中央朝廷給寧夏慶王朱栴配設中護衛,性質為“警衛部隊”,不管地方政事;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朝廷在寧夏鎮設置左屯衛、右屯衛、中屯衛,性質為“軍屯部隊”,地方上管不了,直接隸屬於陜西都指揮使司統領。軍屯是明朝初期創設的一種特殊制度,通俗點說就是當兵的自己養活自己,打仗的時候當兵,沒戰事的時候當農民,自己種糧種菜,還時不時養幾頭豬改善夥食,剩余的糧食交給國家。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朝廷調甘州親王左護衛改為寧夏衛,因為這支左護衛部隊中多由“罪徒”構成,政治上不可靠,不適合擔任寧夏慶王的“警衛部隊”;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朝廷又改調陜西慶陽衛增設為寧夏慶王左護衛,同時降改寧夏衛為慶王右護衛(左貴右次);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增設寧夏前衛,至此寧夏有左、右、中、前四屯衛而缺寧夏衛;明朝永樂元年(1403年),改寧夏左護衛為寧夏衛,改寧夏右護衛為寧夏中衛。這時,寧夏鎮下轄單位增至7個衛,即寧夏衛、寧夏中衛和寧夏左、右、中、前、後五屯衛。顯然,到了明永樂朝,只給親王們保留了一支中護衛,這是有深層次原因的。因為,永樂皇帝朱棣是慶王朱栴的四哥,稱帝之前被封為燕王,駐今北京市,轄制河北全省,朱栴鎮守西北,朱棣鎮守北方。但朱元璋死後,皇長子、太子朱標已先死,太祖又改立朱標之長子、皇長孫朱允炊為繼承人。朱允炊合法繼承皇位後,改元為建文年號,是為明惠帝。但燕王朱棣不服,便以“清君側”為名,發動“靖難事變”,從侄兒手中奪取皇位,改元為永樂年號,是為明成祖。自己是以親王奪取皇帝位的,登上帝位後,當然害怕其他親王也學他的樣子,與他爭皇位,所以上臺後就改朱元璋“以同姓制異姓”基本國策為“以異姓治同姓”,即委派心腹太監到全國各大軍鎮去監邊、監軍,實際上主要是監視各封地的親王。同時,采取釜底抽薪的辦法,削弱各親王的護衛部隊。在這種背景下,寧夏慶王朱栴原有的三支警衛部隊,只能保留一個就在情理之中了。慶王右護衛改為寧夏中衛,從軍事建制改變為軍政合一的地方混合建制,這就是“寧夏中衛”的來歷。誠然,它的前身,就是原以“府軍前衛將士之有罪者”發往邊地新組成的甘州親王的左護衛,於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調改為寧夏衛,後又經過改造、整編,於二十八年(1395年)再改為寧夏慶王右護衛,明永樂元年(1403年)正月,改為寧夏中衛。據此,“寧夏中衛”的歷史淵源是:府軍前衛罪貶者-甘州親王左護衛-寧夏衛-慶王右護衛-寧夏中衛。

Views: 7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