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概論(35)

皮筏制作技藝項目中國的皮筏歷史悠久。《水經注·葉榆水篇》載:“漢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王遣兵乘船南下。”據考,這里的“船”即指皮筏。《日唐書·東女國傳》以牛皮為船以渡。”《宋史·王延德傳》“以羊皮為囊,吹氣實之浮於水。”中衛皮筏俗稱“排子”。元代因漕運而發輛,以牛皮實之。清代光緒年間,采用羊皮制作,系黃河水運工具。

“黃河弄筏”是中衛歷史上的一大景觀。明代中衛十景中“黃河曉渡”有其一。清朝乾隆年間,中衛知縣黃恩錫於案牘形勞之余,采風問俗。乘筏追浪,時見鳧鷗嘹鳴,舞於河洲蘆浦;蓑笠漁人,坐於葦篷皮筏之上。加之河邊堤柳亦入綠,岸上桃花映水紅,村舍隱約如畫,令人流連忘返。黃恩錫便將勝景“黃河曉渡”更標為“黃河泛舟”。後來,歷經歲月孕育洗禮,又被“黃河弄筏”替代而名列中衛新的勝景之中,成為沙坡頭旅遊品牌項目。明代文學家李開先在《塞上曲》中稱頌道:“不用輕帆與短棹,渾脫飛渡只須臾。”表達的就是乘坐羊皮筏子的感受。

中衛皮筏素有牛皮、羊皮兩類,清朝後期以來多為羊皮筏。整個皮筏由13副“渾脫”皮囊組成,重20多斤,能載5人。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副“渾脫”組成,載重15噸。“渾脫”以山羊皮為原料,宰殺後不開膛,由頸部開口,將羊皮囫圇脫下,用水浸泡3-4天取出晾曬一日,去毛洗凈即成原皮。然後灌入食鹽半斤及清水少許浸泡,再灌入胡麻油半斤,將皮的頸部、四肢用繩扎緊,曝曬於烈日之下4-5日,致使油質浸透,防腐耐久,一般皮囊呈紅褐色即可充氣制藤組筏。皮筏的木架用厚2厘米、寬8-10厘米木板,組成長約2.5米、寬約2米的長方形框架,中間用柳條綁結成方格狀,並將皮囊排序用麻繩扎結在木條下面,一副羊皮筏子就這樣告成。羊皮筏子浮力極好,排子匠用短槳劃水,容易操作控制。乘坐羊皮筏子有很多講究,忌諱“破”“沈”“斷”等字眼,排子匠首次出行還要掛紅、放炮、焚香、祭河神,以圖吉祥。

放河燈項目在中衛年俗文化之中,素有“放河燈”項目,已被整理載入《中國節日志·寧夏春節》。在每年農歷正月初八晚上,位於市區黃河沿岸的福星寺、圓通寺等廟宇都舉行“順星”活動,“放河燈”為主要儀式。它屬於傳統文化習俗,具有廣泛的傳承性,人們通過放河燈來表達對亡故親人的哀思和悼念。

據考,放河燈風俗於明代由江南水鄉傳人中衛。明代洪武初年,中央集權無力控制邊陲,便將寧夏府、靈州、鳴沙、寧夏中衛等地居民遷往關中,遺留者編人衛所與軍余共同屯墾。至洪武三十二年(1399年),國力恢復,陟“五方之人實之”。後又“實以齊魯燕晉周楚之民,而吳越居多,故彬彬然有江左之風”。江南人在河里放燈,以表達“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明”的思鄉之情。

關於“順星”,民間相傳,地上的每個人都對應著天上的一顆星,逢農歷正月初七、初八,人們來到寺廟參加誦經、過關等儀式,則會福星高照,平安吉祥。於是,每當這天,中衛太平寺、福星寺等都會舉行盛大的“順星”儀式。人們懷著美好心願到此祈福,老人多求增福增壽、家庭和順,中年人多求工作順利、事業有成,年輕人多求出人平安、學業有成。從所禱念的“順星”誦文里,充分反映出祈福者的美好心願:“盼星星,盼月亮,盼來了龍年大吉祥。北斗七星細觀望,尋找人間孝兒郎。道一句心聲,日夜保佑安康……”之後,人群開始通過裝飾華麗的“關口”。關口貼有消災關、平安關、智慧關字樣,以及“眾善奉行年年如意,諸惡莫做歲歲平安”對聯。

放河燈習俗在中衛由來已久,清朝道光二十四年(844年)《重修新墩廟碑記》記載,乾隆時期新墩渡口船運、商貿兩旺。宣統三年(1911年)七月,黃河中衛水運正式通航,由西寧、蘭州至中衛多用牛皮筏,再以木船運抵包頭。當時人們劃著皮筏木船出發之前,或途經暗礁險灘時,在供案上置祭品,點燃燈盞放入河中任其漂流,祈求一路平安無事。同時,黃河水面上作業十分危險,一旦落水屍體難尋,於是親人用放河燈來招魂,祭奠亡靈。久之,放河燈便成為一種水上祭奠儀式並得以沿襲。

過關之後,人們便手持河燈,浩浩蕩蕩前往河邊放燈。所謂“河燈”,多以藍邊陶瓷碗為燈座,周邊糊上一圈約20厘米高的彩紙做防風圍罩,並裝飾象征高潔的蓮花剪紙紋樣,故亦稱“蓮花燈”。燈盞里點燃蠟燭,或添放香油。燈盞外邊供奉亡靈牌位。河燈顏色很有講究,以五色紙裝飾而成,紅色代表吉祥如意,黃色代表學業有成,綠色和藍色代表發財致富等。

河邊設有靈堂,陰陽道士誦經超度,鼓樂聲、鞭炮聲、招魂祈禱聲交相呼應。黃昏時,男女老少根據各自的心願,精心選取河燈,魚貫而行,聚集河邊。放河燈之前,由陰陽領誦祭河詞:“萬山之祖,巍巍昆侖。黃河之源,巴顏喀拉。物轉星移,桑田滄海。人類發祥,百萬年前。上古文明,一脈相承。文字記載,泱泱五千。人之軀體,地水風火。人之靈魂,神閑氣定。三皇五帝,古聖先賢……”然後,人們便把一個個滿載寄願的“蓮花燈”依次緩緩放入河中。放在水面上的河燈,猶如天上銀河降至人間,燭光閃閃,信水由燈,由近及遠,帶著哀思和寄托,漂流在滔滔黃河水中,直至消失在人們的視野。有的地方還在放河燈的同時,在河灘上點燃篝火,舉行舞龍活動。大人小孩們手托五彩河燈,歡快地從龍頭鉆到龍尾,或蹦蹦跳跳地從火堆跨過,祈求一年平安吉祥。

蒿籽面制作技藝項目“長脖子雁,扯紅線,一扯扯到中寧縣。中寧的丫頭會搟面,搟得薄,切得細,提起來,一根線,下到鍋里嘟嚕嚕轉,撈到碗里賽絲線。爹一碗,媽一碗,女婿子不再留一碗……”這是數百年來流傳說於中衛地區的一首歌謠。蒿籽面民間稱為“手工長面”,2007年被確定為寧夏回族自治區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12年3月,受毛里求斯中國文化中心邀請,經中寧縣文化館推薦選送,自治區文化廳組織派遣,蒿籽面制作技藝傳承人於振玲赴毛里求斯參加第八屆唐人街美食文化藝術節展演,贏得了該國政界、商界、文藝界和觀眾的極大好評。蒿籽面制作技藝獨特,用料講究,工序復雜,具有健胃清熱、護肝明目、延年益壽功用,並蘊含著“寄托情思”“祈福安康”等文化內涵。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在其《隆平集·西夏傳》中記載其民春食鼓子蔓、堿蓬子;夏食蓯蓉苗、小蕪(荑);秋食席雞子、地黃葉、登廂草;冬則蓄沙蔥、野韭、拒霜、灰條子、白蒿、堿松子,以為歲計。”可見,蒿籽約在宋代至西夏時就以食品添加劑的面目走進了百姓生活。起初,人們采蒿籽是為了度荒,並在充饑過程中發現其潛在優點,後逐漸將其作為一種飲食習俗沿襲下來。據載,明朝朱元璋之子朱旃鎮守寧夏時,隨遷親鄰中有宮廷退役禦廚,將蒿籽面制作技藝傳授到居所一恩和鎮,從此,蒿籽面便在中衛地區流傳開來。至今,沙坡頭區、中寧縣民間仍保留著制作蒿籽面的傳統習俗。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生日宴會、迎接賓客時,主人都以蒿籽面款待。譬如,為老人祝壽時吃的蒿籽面稱為“長壽面”,意寓健康長壽;在新婚第二天吃的蒿籽面叫“喜面”,意寓情絲不斷;值孩子出生百天或滿月時吃的蒿籽面叫“吉利面”,意寓長命百歲;逢正月初七日吃的蒿籽面叫“拉魂面”,意寓幸福長久;等等。

Views: 8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