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概論(44)

拓兆農男,漢族,1963年生,中衛市沙坡頭區人。1984年寧夏大學中文系畢業。系中衛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寧夏作家協會會員。多年從事新聞宣傳工作,歷任中衛市電視臺副臺長、中衛市圖書館館長。現任中衛日報社副總編輯。發表散文、詩歌等作品數十篇,總量達到60余萬字。出版發行長篇小說《猛虎連》(與張曉磊合著)、《黃河風云》。

李文華男,漢族,1967年生,中衛市沙坡頭區人。本科學歷,中共黨員,知名企業家。出任總經理,成功創辦了中衛市應理城鄉市政產業(集團)公司。歷任中衛市職工德育教育公益講師團副團長、中衛市收藏家協會副會長等職,現任寧夏房地產集團公司總經理。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改革開放30年企業管理英才獎”“寧夏十大傑出青年”“寧夏十大傑出青年企業家”等榮譽稱號。其學養深厚,勤於思考,勇於創新,提出“傳承千年應理文化,關愛百姓美好生活”企業願景並潛心打造,被評為寧夏企業文化創建先進集體,從而使應理集團成為西部地區企業文化的代表,吸引全國各地諸多企業家前來參觀學習。先後主編出版“應理之光”系列文化叢書《星光燦爛》《傳承與踐行應理文化》《市政產業十年》等20多部,內容涵蓋中華國學、企業管理、企業文化等方面,豐富了地方文庫。致力於推進地方文化建設和公益慈善事業發展,建樹卓越,深受好評。作為一名資深撲克收藏家,藏品數量達到2萬余副,涉獵紅色文化、國學文化、歷史文化、科普文化等多個種類,位居全國前列,享有較高聲望。

靳萬農男,漢族,1962年生。大專學歷。文化學者,書法家。中華國學推廣人。曾為寧夏書法家協會三、四、五屆理事,現任中衛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衛市收藏家協會副會長,中衛市德林書院院長,中衛市總工會德育講師團副團長、講師。書法作品多次在省級展覽中獲得獎項,並參加河南寧夏書法家聯展、北京寧夏書法家聯展。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沈鵬對其書法作品予以好評,為《靳萬農書法作品》著作題寫了書名。2000年起,致力於國學教育,發起成立中衛市德林書院,引領廣大青少年開展“讀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示范活動,導讀背誦《論語》《大學》《弟子規》《老子》等國學名篇。先後以“弘揚中華文化,做有道德之人”為主題,在部隊、黨政機關、企業、學校、鄉村義務舉辦中華傳統文化講座百余場次,贈送德育教材數萬冊,其善行得到社會廣泛贊譽。寧夏電視臺“盧佳相約”“世界華人網”“人民網”做了專題采訪報道。2005年被評為中衛市“德藝雙馨”書法家。

周生平男,漢族,1961年3月生,中衛市沙坡頭區柔遠鎮磚塔村人。高級工程師,寧夏知名儒商,中衛市第一、二屆人大代表。現任寧夏錦虹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業績卓著。多年來,勇於擔當社會責任,帶頭捐資並號召本地諸多企業家共參盛舉,禮請老子、孔子等聖賢鎏金銅像,布施捐建磚塔佛寺,資助修葺龍宮道觀,為恢復中衛儒釋道道場做出了重要貢獻。為文化公益事業捐款捐物累計達到幾百萬元,致力於中華傳統文化弘揚和民風化育,支持舉辦了中衛市第二、三屆公民道德公益論壇,中衛市第三、四、五期中華女德公益培訓班。同時,心系困難學子,捐款43萬元,先後資助海原縣貧困大學生50名,每人4000元,研究生10名,每人5000元;建立中衛一中錦虹宏志班,資助困難高中生50名,每人1200元。慷慨解囊40萬元,援建中衛市孤兒院,致使100多個無家可歸的孩童得以保障。其學習聖賢、踐行道德、知行合一的品格,深受廣大民眾景仰,並樹立了大仁、大義、大愛的美好形象和道德風范。

曹廣江男,漢族,1964年生,中衛市沙坡頭區人。著名企業家,自治區勞動模范。兼任中衛市工商業聯合會(民間商會)副主席、寧夏經濟學會常務理事。系中衛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十多年前,近40歲的曹廣江放棄安逸舒適生活,拿出多年經營液氨積累的全部家當,收購中衛縣鐵廠,從此拉開有鐵變鋼的序幕,創造了本地民營企業發展的奇跡,成為現擁有7家公司、20億元資產的寧夏鋼鐵集團公司董事長。特別令人稱道的是,睿智自信、善於經營管理的曹廣江,在生鐵產量和效益不斷躍升景況下並沒有停滯,而是審時度勢、大膽決策,歷經奮發進取,把一個破產倒閉的鐵廠建設成為現代化鋼鐵聯合企業,從此一個年產120萬噸鋼材、產值50億元的集團公司便屹立在了中衛大地上。同時,本企業在生產三級螺紋鋼基礎上,2012年底又完成國內級別最高的建築用抗震鋼筋生產和認證工作,當屬西北地區第一家,實現了中衛人的鋼鐵夢想。多年來,他勤勉儉樸,把“以人為本”作為企業核心價值觀,實施“幸福寧鋼”戰略,高起點規劃並全方位打造企業文化,以“薪車房股”四輪驅動全體員工與寧鋼同成長共命運,建立“幸福基金”救助大病大難,消除後顧之憂,增強了員工的使命感和歸屬感。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被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關愛農民工優秀企業”榮譽稱號。先後為公益慈善事業捐款600萬元,被中衛市委、政府評為“慈善企業家”。

張曉磊男,漢族,1971年8月生,中衛市沙坡頭區鎮羅鎮人。興趣廣泛,涉獵新聞通訊、隨筆散文、詩詞楹聯、攝影,出版《解讀沙坡頭》《企謀》《寧夏酒文化》《香山湖畔》《神奇中衛》《忽悠》《猛虎連》(合著)等著作。創作近200萬字,發表各類作品800多篇(首)。現為中國民主同盟沙坡頭區副主委、中國企業文化專家委員會委員、政協中衛市第三屆委員會委員、寧夏巖畫協會副秘書長、寧夏紅枸杞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助理。

李進興男,回族,1966年生,中衛市海原縣人。現任海原縣文化旅遊廣播電視局副局長,系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中衛市收藏家協會副會長、海原縣政協常委、中衛市政協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屆政協委員。出版《西夏天都海原文史》《西夏陶模》《西夏瓷器》《回族文物與回族歷史初探》《臨羌寨考記》《虎夫耶涼州莊門宦道統志》《涼州莊道統傳承史》等著作,參編《奇遺之鄉一海原》《花兒之鄉一海原》《920海原大地震》《西征紅軍在海原》《蒙元文化與海原》《文化海原》《海原花兒》等書籍,撰寫發表論文百余篇。涉足西夏學、回族學、蒙古學研究領域多年,潛心探索,成果豐碩。獲得創建自治區級文明旅遊行業先進個人、自治區宣傳思想文化先進工作者等榮譽。

陸巖男,漢族,1964年生,中衛市中寧縣白馬鄉人。山西財經學院會計專業肄業。曾任中寧縣文聯副主席,現任中寧縣文化旅遊局副局長,兼任《紅枸杞》文學期刊主編、寧夏杞芽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宣傳部部長,系杞鄉文化學者。

2002年,在中寧縣文聯從事組聯工作,成功創辦《中寧文苑》。2005年又創辦成《紅枸杞》文學雙月刊,為杞鄉人民默默堅守了一片精神家園。2008年,任中寧縣文聯副主席。面對中寧縣文學創作隊伍年齡老化、後繼乏人等問題,與劉國祥、吳宏鑫、詹玉瑞等政協委員聯手,發起成立“中寧縣青少年文學獎勵基金會”,在中寧二中開辦了青少年文學藝術創作講習班,學員零學費入學,培養文藝骨干86名,掀起崇尚文學的良好氛圍。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向全縣各文藝家協會發起捐助倡議,舉辦書畫名家賑災義賣、企業界賑災義捐、文化界賑災義演活動。先後策劃主辦公益文化活動50場次,共募集款項20余萬元。代表作有《中華杞鄉賦》。

戲劇名流中衛文化由在外的、本土的兩個方面文化藝術群體共同支撐著,涵蓋教育教學、科學研究、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等領域,尤其地方戲劇名流值得一書,他們多年扎根桑梓沃土,德藝雙馨,家喻戶曉,以堅韌執著精神開創了中衛戲劇藝術事業繁榮局面,共同構築並延續了生生不息的地方文脈。

洪宇宙男,回族,1958年6月生,中衛市中寧縣喊叫水鄉石泉洪崗子人。中共黨員,著名影視演員、導演、制品人。出身名門,曾祖父洪壽林,祖父洪清國,父親洪維宗,姑母洪梅香,胞弟洪洋,皆為頗具影響力的愛國愛教人士。

1984年,洪宇宙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分配到甘肅省話劇院工作。其間整整10年,學習研究大量古今中外的戲劇、藝術理論,向名師名家請教,汲取藝術營養,陶冶思想情操,不斷修煉藝術功底。主演了《初戀時不懂愛》《十五的月亮》等話劇,以及《陰陽間》《追逐墨爾本》《老旦是一棵樹》《關西無極刀》等影視作品,奠定了堅實表演基礎。特別是1993年出演《三國演義》劇中“周瑜”並隨著該電視連續劇熱播而名聲大振,達到影視表演新高峰。嗣後,獨立導演了第一部電視劇《他那一片天》,並成立了宇宙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擔綱《黑冰》《黑霧》《黑洞》《再說人蟲》《熱血忠魂之獨立行侍衛》《汗血寶馬》等多部電視劇制片人,主演了《野人》《一個女演員的夢》《他們正年輕》《最後一個冬日》《歡樂英雄》《死里逃生》《聯手警探》《天出血》《滄海雄風》《情陷》等影視劇。1996年,王振舉先進事跡在媒體上報道後,懷著對家鄉濃厚情感,導演了《他那一片天》4集電視連續劇,演繹了一個清廉正派且富有人情味的寧夏當代稅官故事,中央電視臺熱播後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往後歲月里,四處奔波,憑借自身聲望,充分利用演藝圈人文資源,幫助寧夏電視臺與影視大腕們聯手,先後親自出演並與寧夏電視臺合作拍攝了《大漠豪情》《黑血》《人蟲一小人物的故事》等電視連續劇。致力於宣傳家鄉,幫助寧夏順利競得中國第十三屆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權,得以於2004年9月在銀川成功舉辦,被組委會特別授予“銀川人最喜愛的男影星”榮譽稱號。2007年7月,被靈武市人民政府聘任為“靈武長棗”品牌形象代言人。

Views: 10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