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
台灣柚子創生
解決大果文旦產銷困擾,台首大研發柚子麵、柚子果醬及柚子酥。
台灣首府大學透過高教深耕計畫,研發柚見麵、柚子醬及柚子酥3項新產品,26日舉行發表會。(劉秀芬攝)
為協助地方解決大果文旦產銷問題,位於台南麻豆區的台灣首府大學透過高教深耕計畫,研發柚見麵、柚子醬及柚子酥3項新產品,26日舉行發表會,邀地方代表來品嘗。校長戴文雄強調,3項產品中各具特色,柚子麵更是台首大首創,未來除推出自有品牌外,也歡迎廠商技轉合作,一起活絡地方的產業。
為穩定文旦市場價格,農業委員會自去年起收購大果文旦,由農會及加工廠製成果醬、清潔用品等加工品。戴文雄表示,與麻豆區農會總幹事孫慈敏聊天時得知,地方對大果文旦的處理很困擾,因此由麻豆農會及陳老師文旦園提供大果,由烘焙系師生進產品研發,希望解決地方的困擾
烘焙系楊國欣及龔靜宜老師經過3個多月的研發,開發出以柚子入麵的「柚見麵」、可調配飲料及搭配烘焙產品使用的「柚子醬」,同時將曾獲舊振南糕餅烘焙比賽得獎的「柚子酥」產品化,26日同時亮相。
研發柚見麵的楊國欣表示,柚見麵配方除了麵粉比例經過多次調配,每100克中加入10克的特製的柚皮粉,經過多道手續,去除柚皮的苦澀味,保留柚子獨有香味;研發過程中也推出有顆粒口感、加入柚汁的配方。
龔靜宜則帶領多位有乙級證照的學生一起研發大果柚子醬,同樣將柚皮經過十多道程序去除柚皮精油及苦澀味再去熬煮。戴文雄表示,相關產品將先將由學校推出自有品牌於蓮潭國際會館等自有通路銷售,未來農會、廠商想要合作技轉,都可以向學校洽談。(2020/11/26 中時 劉秀芬)
賴怡潔《飲食書寫與敘事》
消費文化浪潮促發飲食消費相關議題。此傳播飲食文化之活動透露一種社會傳播現象的異變,另也觸發了「跨感官」傳播的命題:如何得以「望文生味」?以視覺或聽覺之傳播行為促發味覺想像之過程如何可能?本研究希望透過敘事分析比較「結合飲食知識與個人生命、味覺經驗故事」的敘事方式,與「純淨提供飲食資訊」的敘事方式有何不同,並進一步探究那令人 「望文生味」之飲食書寫的敘事策略。研究結果顯示,兩者敘事方式最大不同在 於前者之敘事方式結合生命故事與文化情懷因而能形構、擬真味覺體驗,於此也 透露出「望文生味」之關鍵在於敘事中所流露的「人文情感」。(賴怡潔·「寫」一道料理:飲食書寫之敘事分析 (1))
喬布斯《窮,但懂得何謂好滋味》
喬布斯 (Steve Jobs)自里德學院(Reed College)休學後,再也不用上他沒興趣的必修課,便把時間拿去聽那些他感到有興趣的課。
他說:“這一點也不浪漫。我沒宿舍,睡在友人家裡的地板上,靠著回收一個可樂空罐退費五分錢買吃的。
”每個星期天晚上,走七哩的路,繞過大半個市鎮,去印度教的Hare Krishna神廟吃頓好餐。我喜歡那里的料理。見《Steve Jobs2005年6月12日對史丹佛大學畢業生演講全文》
重點推薦 》
愛墾雲端藝廊: 小時代趣味主題館
愛墾雲端藝廊: 中藥故事館
愛墾雲端藝廊: 藝·攝影館
愛墾雲端藝廊: 戀戀情詩館
愛墾雲端藝廊: 族群和解主題館
愛懇雲端藝廊:設計故事館
愛墾雲端藝廊:花卉攝影館
愛墾雲端藝廊:美食主題館
愛墾雲端藝廊: 戀戀·文物館
愛墾雲端藝廊: 藝·攝影館
(Feature Photo: Woman's Reborn by Valentina Eleonora Costa, www.facebook.com/pages/Valentina-Eleonora-Costa-Photography/1442858...)
魯迅《記憶上,還有舊來的意味》
我有一時,曾經屢次憶起兒時在故鄉所吃的蔬果:
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鄉的蠱惑。後來,我在久別之後嚐到了,也不過如此;唯獨在記憶上,還有舊來的意味留存。他們也許要哄騙我一生,使我時時反顧。(魯迅:《朝花夕拾》小引,見〈沈從文·由冰心到廢名〉小題本網编者附加)
陳明發《美祿 Milo》
在1950年代獨立前後誕生的我們這一群,大多數生在物質貧乏的生活環境。美祿大概是我們所認識的第一種奢侈的“健康飲品”。每年,他們公司的宣傳車都會開到各小學去,給需要“進補”的鄉下孩子派飲料。同學們可開心了,一班接一班,一位接一位,排隊去領一小杯這巧克力味的冰冷飲料。那是難忘的快樂時光;排隊既不用上課,又可以喝到甜的、冰冷的東西。活在不常吃到糖果、家裏更沒冰箱的村子裏,那份回味,真像引頸久盼的年度的盛事。說起來,當時有能力到店裏去買這東西的家庭,给孩子補充營養的,也多數是買個現在小鐵罐的半罐裝。大人還得盯緊,有的小孩趁大人不留意,打開蓋子,拿枝湯匙盛一口美祿粉放進嘴,就是享受巧克力了。沒幾天,罐子就見底。追問起来,發現拔腿就跑的,居然跑得更有力氣。(愛墾圖:砂拉越第一代美祿罐)(17.12.2020 臉書)
新加坡小販文化申遺成功
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在國人兩年來的殷切期盼下,新加坡小販文化終於申遺成功,成為我國首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中的項目。
這也我國繼植物園2015年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後,第二次申遺成功。
(照片来源:新浪網)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IGC)今天召開第15屆會議。IGC是在它所委任的國際專家評估團所做積極推薦下,於今天(12月16日)新加坡時間晚上10時許,正式宣布我國小販文化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兼律政部第二部長唐振輝在消息宣布後,通過一段線上播放的預錄視頻,對新加坡申遺成功表示榮幸,並對所有本地小販和新加坡人對申遺工作的支持,表示感激。
“新加坡小販文化是新加坡和所有新加坡人的榮耀。它反映了我們活生生的文化遺產和多元文化社會特色,也是各種族、年齡和階層新加坡人日常生活的重要一部分。”
唐振輝指出,新加坡小販文化成功申遺也提醒了新加坡人有關韌性、應變和團結等價值觀的重要。他也感謝國際評估團和IGC對新加坡申遺項目的推薦和支持,並承諾會持續維護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遵循《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精神,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關對話及合作做出貢獻。
新加坡是在前年2月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締約國,並在去年3月底正式提呈申遺文件。負責審核申遺項目的國際評估團上個月中向IGC提呈報告,基於我國小販文化滿足所有申遺條件,推薦讓它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評估團認為新加坡小販文化是新加坡人生活的一部分,在我國城市化發展進程中,為世代的新加坡人提供了身份認同感和延續性。
共有42個申遺項目爭取列入今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其中25個項目獲評估團推薦,包括我國的小販文化。目前超過400個項目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2020年12月16日 新加坡早報)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61 Promotions
Added by 譚志國 0 Comments 90 Promotions
Added by Morioka 1 Comment 87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0 Comments 8 Promotions
Posted by Covid-19 Narrative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22 Comments 3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4 Comments 4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9 Comments 2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0 Comments 1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1 Comment 44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4 Comments 43 Promotions
Posted by moooi on August 20, 2013 at 6:00pm 45 Comments 57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September 16, 2010 at 9:30pm 13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April 10, 2015 at 4:30pm 99 Comments 43 Promotions
© 2021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