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草小斗櫃·隨筆小品:從“羅惹”到“叻沙”文化

我們這個小紅點早就被人譏為“運動王國”了,建國短短四十多年來,大大小小的“運動”每年都有好幾個。我認為其中一個“常年”的,最引起各方注意的就是“講華語運動”了;因為除了講華語社群,它也帶動講英語社群討論阿明和阿蓮的“新語”(新加坡式英語Singlish) 和標準英語的問題;這或許就是我們“移民社會”還不能擺脫的困境吧?

從工藝技術來看,華語的“提純”與化學工程的提純原理似乎相似。例如加入了“哩、啰、呵”的混合物,可用直接過濾法除去;但是加入了生動且有生活性的復合物,則不是普通實驗室能應付的,例如:阿燦在竹腳組屋巴剎附近為了趕去買4D而闖紅燈中了“三萬”,要如何“提純”而不失其韻味呢?

文化則更不簡單了。我們移民社會文化從混合(“羅惹”式)到融合(“叻沙”式)在博物館就處處見端倪。早期本地電影如漢都亞、油鬼子是華族的資本,印度族的科技和馬來族演技的綜合體;我國第二任總統夫人則巧妙地融合華族旗袍,馬來族卡芭雅及西式裁剪,把智慧、政治、潮流集於一身。

整百年來我國社會的婚姻、家庭結構和模式的進展,從混合到融合的例子在攝影藝術館裏到處可見。進入美食館,我們這個“美食紅點”肯定是“文化雜燴”的佼佼者:有印度美食羊肉湯Soup Kambing(英語的湯+馬來語的羊),馬來美食炸豆腐Tohu Goreng (華文的豆腐+馬來語的炸),還有帶泰國名的“米暹”和由華族引入豬肉和黃梨漿的回教燒肉串“沙爹”,不勝枚舉。而把本地特有的飲食文化從混合,綜合帶到更高層次的融合,則應該是那濃稠香郁的“叻沙”了,它融合了波斯,葡萄牙,馬六甲,本土華人的飲食文化和東南亞的特有香料才煮成呢!

要在移民社會創造一種特有文化不是件易事。娘惹與峇峇文化本可發揚光大但卻可惜的沒能及時現代化。印度聖雄甘地就說過:排外的文化定不能持久;他似乎已指引了融合文化之道。

讓我在此略改法國荒謬戲劇大師尤金.伊永列斯可(Eugene Ionesco) 對戲劇的評語,向所有為文化獻身的朋友致敬:文化(原文是戲劇)是沒有用處的,但是不能缺少,而無用和多餘的東西卻往往正是人類所需要的。(新加坡聮合早報 03 Jan 2009)

Views: 11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