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garet Hsing's Blog (228)

雙休挖野菜 休閑又健身

人生就像一顆流星,倏然劃亮夜空,隨即便消失了。多麼絢爛的瞬間,可惜就是一生!

  人的一生,總是被一個禮拜7天7天地丈量完。在這7天中,有5天是在忙忙碌碌中度過,好不容易有2天休息。然而,可嘆的是很多人並不利用這2天好好地調養身體,反而使身體在應酬中頻頻負累,惘度時光,如整日打麻將,通宵醉酒等。 

  雙休日調養身體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每個人有自己的愛好和選擇。我喜歡上山挖野菜。將心交給大自然,讓山川草木之氣過濾繁雜的思緒,讓平日工作中沈積的屙疾消除殆盡。寄情山野,漸而虛懷若谷,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間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une 24, 2016 at 3:22pm — No Comments

承德風味小吃趣談

承德的地方傳統風味小吃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特別是清朝把承德作為夏都後,全國各地及宮廷禦膳的烹飪技術相繼流入承德,促進了承德飲食文化的繁榮,加之承德素有“野味之鄉”的美稱,山珍野味的獨到之處與宮廷禦膳相結合,“陽春白雪”與“下裏巴人”兩種烹飪技藝的切磋交融,使承德的飲食魅力無窮。到承德旅遊,品嘗獨特的小吃,了解其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你會覺得別有一番風味的。

  來到承德,不可不嘗改刀肉。改刀肉以豬肉和竹筍為主料,切成絲翻炒,邊炒邊加入雞鴨湯、口蘑湯、醬油、紹興酒、香油等。待肉、筍成金黃色後,澆上汁水,盛入盤中。成品改刀肉外形猶如一座金字塔,筍絲柔韌,肉絲筋硬,味道鮮美,爽口而不膩人。 …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une 16, 2016 at 8:51am — No Comments

風味小吃:也是城市的招牌

今夏赴臺灣,空中管制在香港機場晚點四小時,加上一小時二十分飛行,五個小時的時間段,我吃了三餐飯,沒有多少胃口了。但深夜飛抵高雄,依然抵不住美食的誘惑,車一停,就到了六合夜市的小街。已近午夜,卻少有攤位打烊,燈火照耀,人來人往,滿眼美食,目不暇接,直接掉落吃喝陷阱。…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une 7, 2016 at 5:19pm — No Comments

一帶一路美食:餐飲業要發展 首先改造自我

當前,由於非典型性肺炎的傳播,餐飲業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許多人害怕在進餐的過程中受到疾病的傳染,拒絕到餐館裏就餐,從而導致餐飲業經營狀況急劇下降。其實,這種顧慮是沒有必要的,國內尚無一例患者是由於進餐而引起非典型肺炎發生的。但是,現在沒有,是不是可以保證在以後的進餐過程中不會出現,這誰也不能保證,而且還有其他通過飲食傳染的疾病。所以說我們的餐飲業要發展,首先就必須改造自我。 



  2003年4月20日,中國商業聯合會緊急通知,要求全國所有飯店、酒店等餐飲場所積極推行分餐制,以降低疾病的交叉汙染。所有工作人員必須戴口罩上崗,並保證身體無病。這些都為我們的餐飲業進一步改革指明了方向。然而,對已存在一千多年的合食制進行改革,就使得我們不僅要了解合食制的歷史,還要研究它的未來發展方向。 

   …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May 31, 2016 at 10:51am — No Comments

仟荷樓 老茶館裏的春日茶話

陪都時期的重慶茶館是個談生意、“吃講茶”的地方,

  如今這項特色在重慶茶樓中已很少見, 

  然而仟荷樓卻獨辟蹊徑辦了一個“吃講茶”的地方。 

  仟荷樓有一位奇人焦老師, 

  他既是仟荷樓的第一茶藝師, 

  也是半個心理專家, 

  只要他淺淺一品, 

  即可道出此刻烹茶人的心情。 …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May 28, 2016 at 8:19am — No Comments

飲食業與創新之風

長期以來,各地飲食業幾乎都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習慣。隨著改革開放與經濟發展,如今已開始關註“時尚風雲”,突破地域局限,使城市的餐桌刮起一輪輪的時尚季風。 

  消費者,跟著感覺走,尋找新鮮感 

   

  中國有句古訓:“民以食為天”。為“天”者,以此為大也。人類的飲食是一種文化,是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積澱。如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已不再只是為了填飽肚皮,更有滿足心理、註重審美等多方面的需求。對飲食消費而言,也不再滿足傳統的單一的飲食方式,而是在追求不斷地變化。 …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May 17, 2016 at 10:49am — No Comments

小吃大補的海南農家風味飯

海南農家傳統風味飯適口誘人,營養豐富,補療價值高。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很講究吃補,城裏不少酒家餐廳現在也興起煮制農家風味飯,以此招攬食客。 



   

  味道異香的椰奶飯 

   

  海南盛產椰子,民間用椰子煮制飯食,種類很多,如椰絲芋飯、椰絲米飯、椰絲薯幹飯、椰奶飯等。這些風味飯各具特色,吃起來都滿口噴香,回味無窮,其中椰奶飯更是味道異香,令人垂涎欲滴。 …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May 11, 2016 at 8:31am — No Comments

貳樓老茶館,青泥窪的慢生活

兩年前的秋天,我采訪過王爽的貳樓老茶館。那時我曾寫下這樣的品飲體會:“在老茶館喝茶,窗外是鬧市叢林,窗內是雋永渾然、幽靜平和的禪意空間。青花燈下,老茶幽香四溢;植物叢中,秋蟬聲聲,令人忘憂。有些喝茶之所仿佛世外桃園,在這樣的地方喝茶,似乎容易抵達禪境,然而喝完茶出來,置身蒸騰的車水馬流之中,會有片刻的迷惑,會對眼前的現實產生一絲不耐,需要攢點力氣才能從剛才喝茶的情境中抽身而出。”

  “慢生活” 

  青泥窪橋是大連著名的商業圈,這裏老店新店林林總總,構築了大連商業發展的最繁華區域。位於中山大酒店的貳樓老茶館,是這片商圈裏難覓的清靜之所。人們以為開在酒店裏的茶館都屬於高消費,而實際上老茶館裏的大多數消費都很大眾化。 …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May 7, 2016 at 3:49pm — No Comments

家常風味小吃三例

白豌豆糕 

  原料:白豌豆750 g,堿面100 g,白糖400 g,金糕少許。 

  制法:把豌豆加工成顆粒狀,去皮放在砂鍋內加1 000 ml開水,並加堿燒開,然後撇去浮沫,用小火熬2 h左右,再用筷子不斷的攪動,待豆粥成稠糊狀的時候,舀起放在預先準備的鋁制長方形盒子裏冷卻,凝固後用刀劃成小菱形狀,每一塊上面放一粒金糕丁,最後在盤內擺成形上席。 

  特點:清涼甜細,入口即化。 …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May 3, 2016 at 6:53pm — No Comments

繁花過後

繁花過後。已是秋涼。微風乍起。曾經美麗的花瓣,四散飄零。這個時節。惟有隨風流浪。 



曾經的歲月,終於被遙望成一片遠去的風景。隔著亙古的距離。存在於另外的時空。 

那些在晨風中搖曳著花香的詩句,隨著青春的季風,悄悄遠逸了。那些在冷雨中浸淫著憂郁的往事,隨著歲月的河流。靜靜地流淌著…… 

許多許多的事情都在記憶裏失去了色彩,惟有年少時懸在枝頭的那枚青澀的果子,依舊在渴望著成熟。許許多多的往事都隨記憶的河流漂走,留下的惟有那個溫馨的名字。 

那個羞澀的影子在黃昏雨中,獨行在寂寥無人的古巷,依舊在期盼著什麽。等待著什麽。 …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April 28, 2016 at 4:02pm — No Comments

山珍黑木耳

黑木耳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用菌,由菌絲體和子實體兩部分組成。菌絲體生長在朽木或其他基質裏面,是黑木耳的營養器官,也是人們看不到的部分。子實體則側生在木材或培養料的表面,是它的繁殖器官,也是人們的食用部分。子實體初生時像一個小環,在不斷地生長發育中,舒展成波浪狀的個體,正面凹而光滑並有脈絡組織,背面凸起,邊緣稍上卷,整個外形頗似人耳,故此得名。它的別名也很多,因為味道有如雞肉般鮮美,故又名樹雞、木機(古南楚人謂雞為機);重瓣的木耳在樹上互相鑲嵌,宛如片片浮雲,又有雲耳之稱。

   

  人體的“清道夫” 

   …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April 25, 2016 at 11:24pm — No Comments

絲綢之路上的老茶館

新疆喀什噶爾是中西亞交通的要塞和樞紐,又是亞歐大陸包括絲綢、陶瓷、玉器在內的各種商品集散地和中轉站。喀什的老茶館,是絲綢之路那個時代留下來的不多的遺跡勝景之一。

  老茶館代表了喀什噶爾的地域文化特色,人們在這裏品茶食饢,說國家大事,聊家長裏短,延續著絲綢之路上的故事。

  2010年的時候,喀什噶爾大約只剩下四五家老茶館了。隨著現代生活的侵入和城市化迅速擴張,老喀什人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沖擊,這些老茶館更成為了古老邊城的人文活化石。喀什市中心的阿熱亞路路口有一家老茶館,這裏靠近交通要道,人流較多。43歲的胡大拜爾迪是這個茶館惟一的一名服務員。

  靠近茶館的路邊鋪張地毯,來客席地而坐。喝午茶吃饢是茶客們必點的習慣性搭配,這種饢叫“Girde”,喀什特色。…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April 23, 2016 at 10:13pm — No Comments

杜鵑花滿山飄香

當我們的車子停在兩樵山腳下時隱隱約約可以看到山上萬綠叢中不時閃過一抹火紅,聞到春風帶來縷縷花香。火紅的是杜鵑的身影,花香是杜鵑的清香。 

沿著登山路開車慢慢往上走,杜鵑花撲面而來,路兩邊竟放著一簇簇、一叢叢艷麗奪目的杜鵑花。有火紅、淡紅、雪白、粉紅、淡黃等多種顏色。花影重叠,枝葉相交,望之若霞,染得群山重巒春光蓬勃而灼熱。

越往上走,花越密,香越濃感覺自己不在車上,而是在杜鵑花叢中。把車泊在一邊,大家歡呼著隱入花叢中。西樵杜鵑有毛鵑、夏鵑、西洋鵑、羊躑躅、迎紅、馬銀花、雲銀等幾十個品種,都不圖虛名,不願孤居暖室點綴人為的美景而是植根山野置身人自然的懷抱中。 …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April 23, 2016 at 9:00pm — No Comments

五月白馬湖

三月間,白馬湖從枯萎逐漸豐滿,到了四月,所有的柳樹像希望一樣,暖意盎然。春天與我,有幸目睹這一切,卻上心頭。總想對她說些什麽,這是一個機會, 

兩年物是人非,白馬湖仍毫發無損。譬如關於她的流言蜚語也消失殆盡,發生在她面龐或臂膀上的一段段故事,都泛起波浪般的皺紋,已經默默老去。而白馬湖與我,總有種薄如蟬翼卻牢不可破的淵源之情,汩汩不絕。屈原在《九歌,少司命》裏曾提及“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滿堂兮美人,忽獨與余兮目成”,將這一些迷離甚至曖昧的幻覺捅破,雜糅,重組,春逝之傷便渾然天成。三步之內。盡是燦爛消亡的陰影,柳葉飄落下來追隨時,我想那便是五月的大舉入侵了。宋人有詞描述她的傲然姿態,“東皇笑道,江河原是我底”,所以白馬湖也要隨波逐流。 …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April 19, 2016 at 11:51am — No Comments

蔣介石主題深度旅遊

奉厝慈湖,他棺木不入土,只盼落葉能歸根。 

他在清明去世。 

他要是還活著,今年滿整120歲, 

如今,臺灣同胞回鄉一定要去溪口,南京大陸遊人赴臺一定要看慈湖、中正堂。年初,臺灣旅遊機構更針對大陸遊客的興致設計開通了“蔣公生活一日遊或二日遊”套裝旅遊行程。 

蔣介石,一個在大陸和臺灣都留下了深深印跡的人物。 

   

溪口 …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April 12, 2016 at 12:34pm — No Comments

在白馬湖一棵樹上睡去

昨日接待完客人,回到家正是午休時間,卻翻來覆去睡不著。可以讀些書的,卻又不想讀。孤獨像潮水一樣漫上來,差點淹沒了我。我隨水漂流。我無處可停泊。哪裏可以找到可安頓我的地方呢? 

我想遍了家鄉所有可去的地方。一個也不想去。對了,去臨邑的一個地方!可是,一個人去,我怕我會更孤獨。找友人一起去。我試著給松子發了一條短信。他回信說,在外面。我說你過來吧,過來救我。其實,我只是要他陪我去一趟白馬湖。 

白馬湖,我念了十年了,卻一直沒去。我說我沒準備好,也是實話。因為敬畏。敬畏什麽,我也說不好。 …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April 5, 2016 at 9:05pm — No Comments

方世教·著意繪秋景,閑筆出真情

古往今來,對於“秋”,或謳歌,或詛咒;或因它而寓之以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但時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深淺,情有厚薄,於是“秋”也就顯示不同的姿、色、聲、味來。郁達夫寫的《故都的秋》,通過獨特的表現手法,表現出了它獨特的風姿,獨特的彩色,獨特的音響,獨特的韻味,獨特的意境。

(一)…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April 2, 2016 at 10:41pm — No Comments

疏勒河,我的生命之水

翻過無數的山 

淌過無數的河

到你身邊時,才覺得

你是我的生命之水

每天早上,只要洗過

整天都會神清目明

猶如母親的奶水,喝過一次

就會生出一生的力量

在河邊住過三年,就會把它

認作故鄉。河裏的水…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March 31, 2016 at 10:33am — No Comments

仰望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雖然老了,絲綢還活著。

站在絲綢之路身旁,仰望頭頂的西天流雲,有點夢裏飛翔的幻覺。我慶幸自己是西路上一名商旅過客。流沙早已將許多樓蘭古城悄然湮沒。我發現,那些消逝在古絲綢之路上的商賈駝隊們不僅是為了賺取商業利潤,他們身上有一種好奇與冒險的性格,久而久之,便成為一種追求與信仰。



1

中國是絲綢的故鄉。那種絲滑柔爽的感覺常常會讓我聯想到歐洲貴婦人的奢華生活。…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March 30, 2016 at 10:09am — No Comments

碎片化時代,品牌如何搶占消費者的時間?

當品牌日漸成為消費者的生活方式時,自然也就長時間占據了他們的時間,成功營銷指日可待。

近年,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智能移動客戶端的普及,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也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每天打開電腦或手機,新鮮多樣的信息充斥在消費者面前,分散著他們的註意力,快餐式的瀏覽已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接受信息的方式。當消費者的時間被各種新聞、視頻、遊戲、社交等應用分割成碎片時,品牌又該以何種方式持續吸引他們呢?

以前,我們說成功的品牌營銷在於搶占消費者的心智,現在,隨著消費者時間碎片化的分割,留給品牌營銷的時間則越來越分散。在快速消費時代,我認為誰能更多搶占消費者的時間,誰就更能贏得消費者的心。那麼如何在有限的碎片化時間內吸引消費者?如何更多地搶占消費者的碎片化時間?如何深入影響消費者心智?…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March 28, 2016 at 2:17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