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思維與中國文論的詩性智慧

《原始思維與中國文論的詩性智慧》是2008年7月1日中國社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內容簡介:中國古代文論到底有哪些民族特性,這是中外學術界長期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原始思維與中國文論的詩性智慧》以人類學為框架,以詩性哲學為進路,清晰地描繪了中國古代文論的原始思維特徵與其中藴含的詩性智慧,尤其注意並善於運用歷史與邏輯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很多傳統的,人們習焉不察的問題,都有自己的判斷且頗有創新之處。

“詩性智慧”是意大利著名學者維柯《新科學》中的核心概唸。在維柯看來,詩性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詩性是世界各民族所共有的本性。既然如此,為什麼後來的西方文論偏重邏輯理性而中國古代文論卻詩性依舊呢?這個問題比較複雜,不過至少可以從先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傳承等諸多方面來探討這一問題。

中國民族的先民們一直過着採集、狩獵、農耕為主的生活。以這種生產和生活方式為基礎,中國文化(包括文論)自然生成與天地同春、與萬物共感的思維方式。從文化傳承來説,作為漢民族文化重要載體的漢字對民族思維方式產生了重要影響。漢字體現了天地萬物之神髓,藴含了中國人的生活經驗和生命體驗,其極富詩性的思維特徵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中國文化包括文論的思維方式。

中國古代文論的詩性智慧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整體性觀照。在詩性思維看來,天地一氣,萬物一體。由此一氣,萬物生生不息;由此一體,天地血脈相連。這是一種整體地把握、領悟世界的思維方式,是中國文化也是中國古代文論思維的重要特點。文學之道與天地精神相往來,文之為德,與天地並生,天道、人道、詩文之道相通相協。天地間萬物形質千差萬別,但根源處則渾然一片,不分你我,道生萬物,物異而道存。

二是對象的生命化、人格化。人類文化學研究表明,詩性思維的重要特徵就是萬物有靈。山水有情,草木有意,一飛一走,一動一植,皆是生機妙流的生命體。它們如人一樣,能説能笑,有愛有恨。這是富於詩性特徵的中國文學的生動表達。中國古代文論視文學為人身,有頭有足,有皮有骨,有血有肉,有神有脈,活脫脫一個生機盎然的生命體。

三是感悟式思維。詩性思維的一個重要的基原性特點就是感覺至上,感覺即真理。承傳着深厚詩性文化的中國古代文論,“憑感覺”也是第一原則。不尚理性之知,而重直覺體悟,以心會心。中國古代大量的詩話、詞話、曲話、小説點評,都是在直覺狀態下迸發出來的思想火花。這是一種感悟式品評,感其真,悟其神。

四是具象性言説。詩性的語言是一種動作語言、實物語言,如列維·布留爾所説的是一種“繪聲繪影”的語言。中國古代文論就有“繪”的特點,既繪聲又繪影,如畫一般地把看不見摸不着的文思文理形象地呈現在人們的眼前,使之可見可感、可觸可摸。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文神與物形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形質異而神氣通。

中國古代文論的詩性智慧一如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全球化時代,審視一國的文化需要全球視野、他者眼光和本土經驗。從“詩性智慧”的理念來審視中國古代文論,本身就是一種全球視野和他者眼光。突出中國古代文論之“詩性”,正是基於本土經驗和民族文化根性。探討和堅守中國古代文論的詩性智慧,可以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中堅持文化(包括文論)的多元並存;可以在他者眼光中堅守住本土文論的鮮明個性;可以在欣賞他者的同時有文化持有者的恆久自信。(百度百科)

Views: 3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