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很後現代's Blog – June 2022 Archive (8)

程志華:基於開放性的創造性——傅偉勛“創造的詮釋學”的價值(8)

傅偉勛說:“道理所能具有的哲理強制性與普遍接受性(但絕不是客觀真確性),本質上是建立在相互主體性脈絡意義的合情合理與共識共認。合情合理指謂道理的強制性;共識共認則指道理的普遍性,意謂相互主體的可體認性與可接受性。”(傅偉勛,1989年,第242頁)基於“相互主體性的詮釋強度”所獲得的真理屬於“相互主體性真理”,而不是“客觀真理”。正因為如此,他還說:

創造的詮釋學雖然重視詮釋的創造性,但絕不作主觀任意的層次跳躍;雖不承認有所謂詮釋的絕對客觀性,卻十分強調相互主體性的詮釋強度或強制性。(傅偉勛,1990年,第45頁)…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une 17, 2022 at 5:00pm — No Comments

程志華:基於開放性的創造性——傅偉勛“創造的詮釋學”的價值(7)

不過,傅偉勛認為,這兩種方法的區分不是絕對的,它們只是適用功能的不同而已,因此可以互相轉化。他說:“一般的哲學方法論有時可能轉變成為特殊的哲學方法論,反之亦然。”(同上,第7頁)那麼,如何將“特殊的方法論”提升為“一般的方法論”呢?關鍵在於它是否具有“擴充的可能性(extendability)”與“普遍化的可能性(universalizability)”(同上,第8頁)。在傅偉勛看來,迦達默爾的“哲學詮釋學”即具有這種“轉化而為極具普遍適用性的一般方法論的理論潛能與開放性格”(同上)。因此,他說:

我自己的哲學論著也多次試過這些特殊方法論的一般化,吸納進來之後變成自己的哲學方法論建構嘗試所需要的理論資糧。(同上)…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une 15, 2022 at 5:00pm — No Comments

程志華:基於開放性的創造性——傅偉勛“創造的詮釋學”的價值(6)

第四個層次是“當謂”,指“原思想家(本來)應當說出什麼”或“創造的詮釋學者應當為原思想家說出什麼”(同上,第10頁)。傅偉勛認為,通過上面三個層次,不僅了解了文本語句的脈絡意義與層面義涵,而且也了解了已有的詮釋進路,進而了解了文本的深層義理。在此基礎之上,“當謂”層次是進而追問:如果原作者面對今天的世界,他會如何思考?是堅持、修正還是放棄原來的觀點?具體來講,在“當謂”層次,詮釋者要對種種已有詮釋進路和深層義理進行“批判的比較”,依據思想史的探討與詮釋學的方法論鑽研,從而提出具有獨創性的詮釋學洞見與判斷。即,“批判地考察在‘蘊謂’層次所找到的種種可能義蘊(meanings)或蘊涵…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une 13, 2022 at 5:00pm — No Comments

程志華:基於開放性的創造性——傅偉勛“創造的詮釋學”的價值(5)

在傅偉勛,其詮釋學研究的重點不在於由“誤讀”到“再誤讀”所體現出的“開放性,而在於以“必謂”為核心的“五謂”所體現出“創造性”。傅偉勛的“五謂”依次如下:

第一個層次為“實謂”,即“原思想家(或原典)實際上說了什麼”(傅偉勛,1990年,第10頁)。傅偉勛認為,這個層次的主要任務是考證、訓詁、版本辨析,目的在於了解文本的字面意義,亦即作者實際所說的內容。他說:“正因‘實謂’屬於純粹客觀而不可推翻的原初資料,在原典研究(textual…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une 12, 2022 at 5:00pm — No Comments

程志華:基於開放性的創造性——傅偉勛“創造的詮釋學”的價值(4)

在厘清了哲學的對象之後,傅偉勛進而認為,哲學的使命並不在於闡明文本“所已然說出”的“道理”,而在於揭示背後隱而不顯的“道理”;前者是詮釋對象的“表面結構”(surface structure),後者則是詮釋對象的“深層結構”(deep structure)。在他看來,“表面結構”與“深層結構”的區分是實現“創造的”詮釋的前提:對“表面結構”盡管可能有不同的解釋,但通過分析、比較,可以從中判定“最客觀而最可取”的解釋,即最符合文本原義的解釋。然而,“深層結構”因其潛藏在“表面結構”之下,故屬於原作者“意料不到”的“道理”;既然“深層結構”是原作者“意料不到”的思想,因此它一旦被發掘出來,詮釋者就可以超越原作者的範閾和層次,從而“開拓”出新的理論意義。…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une 11, 2022 at 4:30pm — No Comments

程志華:基於開放性的創造性——傅偉勛“創造的詮釋學”的價值(3)

此即是說,每當意識到“傳統”在解釋中發揮作用時,每個後續的對於“傳統”的使用都是不同的。因此,在理解過程中就會出現前後兩種“視域”的張力:一種是開始閱讀時的受歷史影響的“視域”,另一種則是進入閱讀後的受歷史影響的“視域”;隨著閱讀的進行,“新”“舊”兩種“視域”之間也一仍存在張力。然而,在迦達默爾,存在張力的“視域”之間表現為一個不斷的融合過程,否則理解和解釋便不可能產生。他認為,無論人們承認與否,在解釋過程中“視域的融合”是一個事實,而且這種融合會伴隨著整個閱讀過程的始終,因此,“理解其實是一種自在的視域的不斷融合過程”(ibid.,p.305)。迦達默爾說:

在一個傳統中,這種融合的過程不斷地進行著,因為無論是老的還是新的,總是融進現存的價值物中,而不是一種明顯地比另一種更好。(ibid.)…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une 10, 2022 at 4:30pm — No Comments

程志華:基於開放性的創造性——傅偉勛“創造的詮釋學”的價值(2)

他說:“所有的書寫都是一種異化的談話,這些符號需要轉換回談話和意義,因為意義在書寫的過程中經歷了自我異化。”(ibid.,p.394-395)這裏,“異化”一詞強調了“文本”的“他者”地位。迦達默爾舉例說:當人在書架上看到一本書時,在閱讀之前的認識只是其外在印象,對文本的意義不會有任何認識。同樣,對於墻上的一幅畫,直到人見到它並賦予它意義前,它也僅僅是一幅畫而已,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意義。迦達默爾的意思是:“文本”作為一種“異化”的存在與它的起源、表達的情感因素甚至和作者都是分離的,是人的理解活動才使得“文本”由“他者”變為“為我的存在”。在此意義上,如果沒有解釋,就沒有文本。或者說,沒有解釋者,就沒有文本。他說:…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une 9, 2022 at 5:00pm — No Comments

程志華:基於開放性的創造性——傅偉勛“創造的詮釋學”的價值(1)

摘要:施萊爾馬赫和狄爾泰的傳統詮釋學強調謀求“絕對客觀”的真理,而迦達默爾對此卻不以為然。他認為,解釋並非是一種純客觀的活動,而是解釋者與文本的“對話”。不過,解釋並非主觀隨意的,因為“傳統”的“權威”避免了詮釋的主觀任意性。由於“視域的融合”的無限性,故不存在單一的、最終的、“最好的”解釋,即文本解釋具有“開放性”。傅偉勛繼承了迦達默爾的“開放性”的思想,但認為迦達默爾仍具有“保守性”。為了實現“創造的詮釋”,傅偉勛基於“表層結構”與“深層結構”的區分,以“五謂”為核心,建構起“創造的詮釋學”。對照地看,傅偉勛的“創造的詮釋學”所體現的是基於“開放性”的“創造性”。

詮釋學作為一門關於理解和解釋的學問,最初是由施萊爾馬赫(Friedrich Daniel Ernst…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une 8, 2022 at 4:30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