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心's Blog (215)

海因里希·伯爾《女士及眾生相》(12)

萊尼進入這個將持續一年又三個季度的時期。她被稱為美女, 特批領到了駕駛執照, 喜歡駕駛汽車、打網球, 陪父親出席各種會議和出差。萊尼在把一個男人等待, “一個她愛的男人, 願意無條件地委身於他”, 她為了這男人已經“想出種種大膽的親昵動作——我要讓他快樂, 他要讓我快樂”( 瑪格蕾特語) 。任何萊尼不放過一次跳舞的機會。這一年夏天, 一到晚上, 她喜歡在平臺上坐著, 喝著冰咖啡, 擺出一些“上流婦女”的派頭。她有一些在這個時期拍的驚人照片: 她仍有可能爭取“全市最標準的德意志少女”的稱號, 甚至是全區的, 也許是全省或那個以德意志國的名字而聞名於世的政治——歷史——地理實體的冠軍稱號。在奇跡劇中她可以扮演聖女( 也能扮演抹大拉的馬利亞) , 為潤膚膏做廣告, 甚至可能在電影中扮演角色; 她的眼睛顏色現在變得很深了, 幾乎成黑色; 她留著一頭濃密的金髮, 正像本書第一頁所描寫的那樣。連蓋世太保的短暫審訊和那個格萊特馬雷克被關押兩個月, 她的自信心也沒能大大的動搖。…

Continue

Added by 寧靜心 on December 17, 2018 at 6:26pm — No Comments

海因里希·伯爾《女士及眾生相》(11)

每次萊尼例假時都大吃一驚, 而拉黑爾向她詳盡講解了房事的過程, 無需采取任何不合適的象徵手法, 無論是萊尼或拉黑爾都用不著有一絲臉紅。只是這種講解必須保密, 因為拉黑爾這樣做, 自然就將她的職權范圍超越了。也許這就是萊尼一年半以後聽到正式宣講“草莓摜奶油”時氣得滿臉通紅的原因。甚至拉黑爾不惜使用“古典建築”這一概念來形容排便的形狀( B. H. T.語) 。

在寄宿學校的第一個月萊尼還結識了另一位終生好友瑪格蕾特蔡斯特。當時瑪格蕾特就已背上了“蕩婦”的名聲。她是一對極其虔誠的夫婦的桀驁不馴的女兒。對她, 如同所有教過她的老師一樣, 父母也不知“怎麽辦”才好。整天瑪格蕾特樂呵呵的, 外號“樂天派”。她黑髮, 身體矮小, 同萊尼相比顯得嘴快話多。

對瑪格蕾特的皮膚( 肩膀和上臂) , 拉黑爾觀察了十四天後說,…

Continue

Added by 寧靜心 on December 17, 2018 at 6:25pm — No Comments

海因里希·伯爾《女士及眾生相》(10)

如果准許拉黑爾到一所只收男生的寄宿學校去, 給男孩子們幹同樣的工作, 察看他們的糞便, 就像她對女孩子們習以為常的那樣, 哪怕只去幹上一個星期, 大概她就會欣喜若狂的( 筆者假設) 。當時由於有關男女消化差異的著作寥寥無幾, 她只能進行推測, 後來逐漸形成了一種偏見: 她認為差不多所有男人都是“大便乾燥的人”。她的這種願望如被羅馬或其他什麽地方獲悉, 當然, 她會被立即革出教門的。

她每天早晨以觀察馬桶的同樣熱情觀察受她管的女孩們的眼睛, 規定她們洗眼, 為此準備了好幾種洗眼杯和一罐礦泉水。她能立即發現任何炎癥或沙眼的哪怕是最細小的癥狀; 她向女孩們講解, 視網膜大致有卷煙紙那樣厚薄, 卻由三層細胞組成, 即雙極細胞、感覺細胞、神經節細胞, 單是第一層———約有卷煙紙三分之一那樣厚薄———就有大約六百萬個錐體和一億個桿狀體, 而且它們並不是均勻的, 而是不均勻地分布在視網膜表層。每次這都會使她如醉如迷。她告誡女孩子們說,…

Continue

Added by 寧靜心 on December 16, 2018 at 3:15pm — No Comments

海因里希·伯爾《女士及眾生相》(9)

她在修道院的地位是不明確的。大多數修女把她看作是一名介乎廁所女工和清潔工之間的人物, 即使她是前者, 那也夠卑賤的了。許多人對她尊敬, 有些人害怕她。她同女校長保持著一種“永遠敬而遠之”( B. H. T.語) 的關係。女校長是一個嚴厲聰慧的金灰色頭髮的美女, 她在萊尼離校一年後脫下法衣, 自願到一個納粹婦女組織去服務。她甚至沒有反對過拉黑爾在美容問題上違背修道院精神的主張。這位女校長外號“母老虎”, 她教的主課是數學, 副課是法語和地理, 這就不難理解, 她認為腸卜僧的所作所為不過是一種“糞便神秘教”, 沒有什麽危險性, 只是令人可笑而已。她認為, 對一位淑女來說, 對自己的糞便即使看一眼也有失身份( B. H. T.語) , 認為那一套多少是“邪門歪道”, 盡管( 又是B. H. T.的話) 正是“邪門歪道”才使她投入了那個納粹婦女組織的懷抱。說句公道話( 完全按B. H. T.的話) , 她在離開修道院之後也沒有出賣拉黑爾。萊尼、瑪格蕾特和B. H. T.都說她是個“高傲的人”。根據所有能夠搞到的介紹,…

Continue

Added by 寧靜心 on September 27, 2018 at 10:44pm — No Comments

海因里希·伯爾《女士及眾生相》(8)

此外宗教課一再向她灌輸但始終沒能激發她的熱情的, 還有西方世界的三座名山: 各各地、雅典衛城、古羅馬朱庇特神殿。不過她並不喜歡各各地, 她從聖經課上得知這座山只是一個小丘, 並且根本就不在西方世界。盡管萊尼如此記得《主禱文》和《萬福馬利亞》, 甚至還使用這些祈禱文。她還掌握了幾段唸珠禱告, 與聖母馬利亞交往覺得是天經地義的。考慮到, 這些情況。這里也許可以說: 萊尼的宗教才能如同她的感應才能一樣沒有被人們認識。從她這個人, 從她身上, 也許能發掘和造就出一個偉大的神秘主義者哩。

終於如今開始為一位女性樹碑立傳起草輪廓了。可惜此人已不能作為證人接受採訪或傳喚傳訊了。她已死於一九四二年底, 死因至今不明。她並非直接死於暴力, 而是死於直接暴力的威脅和周圍世界對她的忽視。大概只有那個B. H. T.和萊尼兩人曾經受過這位女性疼愛的。盡管進行了仔細的調查, 她的俗名、籍貫和家庭出身; 還是沒有找到, 只知道———這一點有足夠的證人:…

Continue

Added by 寧靜心 on September 27, 2018 at 10:41pm — No Comments

海因里希·伯爾《女士及眾生相》(7)

也許人們會認為, 一生講究美食的萊尼當年學習烹飪課時成績優良, 一定是家政課她最喜愛的課程, 事實並非如此。雖然烹飪課是在爐竈和廚桌旁上課, 用的是聞得到、嚐得到、摸得到、看得見的材料, 但萊尼覺得( 如果筆者對采齊莉婭修女的一些議論理解正確的話) 比數學這門課程更抽象, 像宗教課那樣不可感知。很難斷言, 萊尼是否能成為一名出色的女廚師, 更不能肯定, 修女們對香料的簡直玄而又玄的畏懼,是否使萊尼覺得烹飪課上做出的飯菜太“平淡無味”。

可惜, 無可否認, 如今她不是一名優秀廚師。只是有時做湯菜她還行, 還有飯後點心也可以。此外她還是———決非理所當然———煮咖啡的能手。她從前還是一個體貼入微的嬰兒廚師( 有馬爾婭范多爾恩為證) , 然而她永遠也開不出一份正規的菜單。猶如一種調味汁的命運完全取決於某人添加某種調料時,既無規律又無規定可言的手的快速動作一樣, 萊尼的宗教教育也徹底失敗了( 或者寧可說幸虧沒有成功)…

Continue

Added by 寧靜心 on September 27, 2018 at 10:24pm — No Comments

海因里希·伯爾《女士及眾生相》(6)第二章

第二章



當然萊尼並非總是四十八歲, 有必要回首往事。

看萊尼年輕時的照片, 完全可以說她是一個俊俏活潑的少女; 甚至在穿上納粹少女組織制服即十三歲到十五歲的時候, 萊尼也是討人喜歡的的模樣。沒有一個男人見到她會對她的優美身段作出低於以下的評價: “嘿, 長得真不賴!”人的交配要求是從一見鐘情開始的, 進而產生與一位異性或同性交歡的自發願望而並不打算結合永久。這種要求會發展成火燒火燎、不可抑制的熾熱情感, 使心靈和肉體不得到安寧。種種表現形式既無規律又不合法, 每一種表現形式———從最表面的一直到最深沈的———都有可能由萊尼引起, 而且也確實被她引起。她十七歲那一年完成了從俊俏到美麗的飛躍,…

Continue

Added by 寧靜心 on September 27, 2018 at 10:22pm — No Comments

海因里希·伯爾《女士及眾生相》(5)

“萊尼, 你只要稍許打起精神, 穿上一件時髦的粉色連衣裙, 給你漂亮的腿套上一雙時髦的絲襪, 你馬上就會發現你還是多麽富有吸引力。”萊尼聽了只是搖搖頭, 她遭受太重了的傷害。

她再也不去那家食品店了, 請格蕾特幫她把東西買回, 漢斯則替她每天清早跑麵包鋪, 趕在上班前( 他是道路工程局技術員, 格蕾特是美容師, 願為萊尼免費服務, 但至今萊尼沒有答應) 給她買來必不可少的兩個新鮮小麵包。這兩個麵包對於萊尼來說比別人的什麽聖餐都重要。

當然萊尼的壁掛不全是生物掛圖。她在墻上也掛了一些照片, 主要是死者的照片。有一張照片是一九四三年四十一歲時去世的母親生前照的, 照片上是一個面帶病容的婦人, 頭髮斑白稀疏, 一雙大眼睛, 一條毛毯在身上裹著, 坐在萊茵河畔赫澤爾一個碼頭附近的長凳上, 碼頭上標著那個地名, 背景是修道院的圍墻。看得出來,…

Continue

Added by 寧靜心 on September 27, 2018 at 10:20pm — No Comments

海因里希·伯爾《女士及眾生相》(7)

就像下文還要詳細介紹的那個蘇聯人一樣, 有一個已故的修女, 對萊尼所受的教育起了重大的作用。

在為她樹碑立傳之前, 這里先得提到三名還健在的修女證人。她們雖然與萊尼相遇是在三十四年和三十二年之前, 但對萊尼她們仍記憶猶新。當筆者帶著鉛筆和筆記本在三個不同的地方分別進行採訪時, 一提到萊尼, 她們就全都脫口而出: “嗯啊, 格魯伊滕家那個姑娘呀!”這一不約而同的感嘆, 筆者認為意味深長, 因為這證明了, 萊尼給她們留下的印象是多麽深刻。

不僅是“嗯啊, 格魯伊滕家那個姑娘呀!”這句感嘆句, 還有一些身體特徵, 也是這三個修女共有的。因此, 為節省篇幅起見, 可以同時說明一些細節。三人都是所謂羊皮紙皮膚, 柔嫩地繃緊在瘦小的顴骨上, 淡黃色, 有一些淺細的皺紋; 三人都向筆者敬上( 或叫人敬上) 一杯香茗, 筆者不得不說, 三家的茶都不很濃,…

Continue

Added by 寧靜心 on September 27, 2018 at 10:00pm — No Comments

海因里希·伯爾《女士及眾生相》(4)

一隻人眼的精確放大掛圖是她最心愛的, 懸掛在她的鋼琴上方( 為了贖回這架已被抵押多次的鋼琴, 不讓它被執法人員搬走, 萊尼不惜降低自己的身份, 向她父母生前的老相識乞哀告憐, 向她的三房客預收房租, 向她的小叔海因里希借錢, 更多的則是去找老霍伊澤。他表面上像一家人似的親熱態度使萊尼感到不是滋味。根據三個最可靠的證人瑪格蕾特馬爾婭和洛蒂的說法, 她甚至聲稱: 為了這架鋼琴, 她願意“去賣笑”———對萊尼來說這是極為大膽的表態) 。諸如人體內臟這種被認為不那麽重要的器官的掛圖, 萊尼房間的墻上也裝飾著, 甚至還有精確闡明其全部功能的人體生殖器官放大平面圖, 早在色情神學推廣它們之前很久, 這些圖片就已掛在萊尼的家里了。萊尼和馬爾婭當年曾為這些掛圖進行過激烈爭論, 馬爾婭認為它們有傷風化, 但萊尼始終態度強硬, 堅持己見。考慮到遲早總要談到萊尼同形而上學的關系, 這里一開始應先說明: 萊尼對形而上學一點也不感到困難。她同聖母馬利亞關系親密, 天天幾乎都在電視屏幕上看到她, 每次都感到意外,…

Continue

Added by 寧靜心 on September 26, 2018 at 7:33pm — No Comments

海因里希·伯爾《女士及眾生相》(3)

音樂評論家黑爾韋格席爾滕施泰因博士在提供情況的人物中占有特殊地位。四十年來他一直住在一幢房子的後半部分, 這幢房子在八十年前可算是豪華府第,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就降了級, 被一分為二。他在底層住, 房子朝著院子的那一部分挨著萊尼的住宅, 這使他有可能細心聆聽萊尼的鋼琴聲達數十年之久。但他始終不知道, 從她開始練琴, 繼而有所長進, 以至後來升堂入室, 彈鋼琴的是萊尼。萊尼的面孔他雖然認得, 四十年來有時在街上遇見她( 萊尼玩跳房子遊戲甚至很有可能看過, 因為他對兒童遊戲非常感興趣, 曾以《兒童遊戲中的音樂》為題寫論文獲得博士學位) , 由於他並非無動於衷於女性魅力, 這些年一定留心觀察過萊尼的儀表舉止, 肯定有時還點頭表示贊賞, 甚或可能動過慾念。但是, 必須指出, 他認為萊尼———和所有那些曾同席爾滕施泰因同床共枕過的女人相比———“有點俗氣”, 因而未予認真考慮。如果他當時知道那個彈鋼琴的人就是萊尼, 她在無師自通的情況下經過多年勤學苦練, 盡管只是出色地掌握了舒伯特的兩支樂曲,…

Continue

Added by 寧靜心 on September 11, 2018 at 10:33pm — No Comments

海因里希·伯爾《女士及眾生相》(2)

關於萊尼的生活習慣, 還得提供幾點細節。她愛吃, 但適可而止。她的主餐是早餐, 必不可少的是兩個鬆脆新鮮的小麵包、一隻煮得很嫩的新鮮雞蛋、少許黃油、一匙或兩匙果醬( 具體地說, 就是在別的地方叫波維德的那種李子醬) 、放很少糖並將熱牛奶的濃咖啡兌上。她對所謂午餐的那一頓不太講究: 湯和少許點心水果就夠了。她晚上吃冷餐: 兩三片麵包, 少量色拉、香腸和肉,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話。萊尼最講求的是新鮮的小麵包。她不讓別人代買, 而是親自去挑選, 她並不是用手去摸, 只是仔細察看麵包的色澤。什麽東西也沒有———至少是在吃的方面———像不新鮮的小麵包那樣更叫她討厭了。為了小麵包, 也由於每天的早餐是她的節日盛宴, 她甚至清早出門, 到人群中去, 不管人們的壞話、辱罵和侮慢。

萊尼十七歲開始抽煙, 每天通常八支, 決不會超過, 有時還要少一些; 她戰時曾一度戒煙, 為的是把香煙偷偷地塞給心上人。( 不是她的丈夫!)…

Continue

Added by 寧靜心 on September 11, 2018 at 10:32pm — No Comments

海因里希·伯爾《女士及眾生相》(1)

第一章



一個四十八歲的婦人是一本書第一部分的女主角, 德國人, 身高一米七一, 體重六十八點八公斤( 穿便服) , 比標準體重只少三四百克。長著一對時而深藍時而烏黑的眼睛, 一頭濃密的金髮, 幾絲白髮夾雜其中, 蓬松地在腦後垂著, 像一頂頭盔緊緊地套在她頭上。這個女人名叫萊尼普法伊弗, 娘家姓格魯伊滕。她有過歷時三十二年( 當然有中斷) 、人們稱為工作經歷的奇特經歷。先在她父親的公司當過五年辦事員, 後來又當了二十七年花圃工人, 事先都未經過職業培訓。她本來在新市區擁有一幢堅固的公寓樓房, 這是一筆可觀的不動產, 今天至少價值四十萬馬克, 可是她滿不在乎地在通貨膨脹的年頭把它出手了。因此, 自從她既非因病亦非因年老而毫無道理地停止工作以後, 就幾乎一無所有了。她由於在一九四一年曾和德國國防軍的一名職業軍士結婚, 共同生活過三天, 如今領取一份陣亡士兵家屬撫恤金,…

Continue

Added by 寧靜心 on September 11, 2018 at 10:30pm — No Comments

大衛·艾普特·80年代發生的60年代運動(5)

記者:那麽,在這次運動中,這些年激進派或外圍支持者一直沒有什麽損失嗎?…

Continue

Added by 寧靜心 on March 27, 2018 at 10:17am — No Comments

斯坦利·阿倫奧維治:新左派何時是新的(11)

革命青年組織的另一個分支倒退到了30年代。它強調工人階級和黑人,而不是青年,應該作為革命的先鋒隊。在“學生爭取民主社會組織”副主席卡爾·戴維森(Carl avidson)、麥克爾·克朗斯基(MichaelKlonsky)和鮑伯·埃維肯(Bob Avakian)的領導下,這一組織痛斥新左派的美國觀,而代之以毛派和斯大林派的人物及第三共產國際的政策,也就是說,采取與社會民主黨和左派自由黨對立的態度。黨的組織形式也遵循相應的路線。這是對早期新左派的徹底反駁,是進步工人黨的鏡像。組織里沒有任何自由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的位置;它故意不動聲色地吹捧老左派自以為是的風格。有一段時間,我們像是看一部重拍的老電影,但像所有的重放電影一樣,它已經失去了原始的語境。

在1969年分裂之前,業已存在的主流派作為第二個傾向逐漸回到了左派自由主義政治,雖然當初他們吸收了新左派的思想。下面這些人是社團的組織者:麥克·安撒拉(Mike…

Continue

Added by 寧靜心 on October 12, 2017 at 9:00pm — No Comments

斯坦利·阿倫奧維治:新左派何時是新的(12)

作了一年的計劃開發者之後,我成了下東區就業計劃的負責人,作為一個社區活動分子和行政管理人員,我又打發了隨後兩年的時光。黨派或工會組織陶醉於激進派的道路,我選擇的是取而代之的另一條道路。作為公民的行動,下東區不能夠沿著同樣的路線進行組織,其大多數活動已經在白人中產階級和工人階級選民中組織起來。當我們為抵制戴維·洛克菲勒在曼哈頓下區建設高速公路而展開鬥爭的時候;當我們試圖在貧民區開展合作公寓運動並在60年代末的一個炎熱的金季里與警察搏鬥的時候;當我們向城市當局和聯邦政府施加壓力,為年輕人爭取更多的就業機會而奔走的時候,所有活動以當地的意大利人為同盟軍,以窮人和工人階級的波多黎各人為基礎的。組織者是從分散於社區各處多個社會機構中招募來的。這是社區活動的黃金時代,我們通過為尼克松設計窮人收入保障計劃以取代約翰遜漫天邊際的反貧窮運動,促使莫尼漢(Daniel PatrickMoynihan)就社會混亂和下層社會組織問題發表了講話。…

Continue

Added by 寧靜心 on October 12, 2017 at 8:30pm — No Comments

斯坦利·阿倫奧維治:新左派何時是新的(10)

然而,在60年代以後,林德和海登不再是知識分子,而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政治活躍分子。像其他很多人一樣,他們看不破激進運動兩派日益擴大的分歧,最終傾向於當時流行的反知識主義潮流,我們則變得日益以對理論的需求來解釋一切。對海登來說,理論貶低了具體的經驗。另一方面,我們對自己所稱的理論到底是什麽也不甚了了。維因斯坦幾乎算不上一個理論家;基諾維斯關於理論話語的觀念又太過傳統,不足以讓對手嚴肅對待。事實上,左派研究的大部分作家都是經驗主義的歷史學家。不過,雜志也的確刊登過真正理論方面的文章。詹姆斯·奧康納(James O’Connor)有兩篇文章是關於作為新社會鬥爭形式的社區聯盟的,它們極大地推動了我們對當時形勢的認識。哈羅德·克魯茲(Harold Cruse)對共產黨在黑人中的作用提出了雖然片面但卻精彩的歷史性的批評。馬丁·斯克拉盡管已不再參與雜志的日常事物,但他的幾篇文章中仍然從歷史的角度成功地闡述了社團自由主義。…

Continue

Added by 寧靜心 on October 12, 2017 at 8:00pm — No Comments

斯坦利·阿倫奧維治:新左派何時是新的(9)

林德和海登與舊左派有分歧,主要不在於具體問題,而是在於後者依賴政府行動、立法方法以及機構組織等等。此外,同其他的很多新激進分子一樣,他們更感興趣的是新型的社會文化關系,而不是重組經濟所有制原則。在這一點上,他們是早期的政治經濟權利下放、創建非官僚形式、“讓人民決定”與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以及用“社團”代替“社會”報p遵循托尼斯對於這兩個詞的著名的界定的倡導者,政府應該被視為一個為爭取社團、和平以及有關“人民”的其他問題而奮鬥的場所,而不是一個達成社會公正和平等的工具。不過,最終的目標仍然是在最大程度上廢除政府的權力。…

Continue

Added by 寧靜心 on October 12, 2017 at 7:30pm — No Comments

斯坦利·阿倫奧維治:新左派何時是新的(8)

Continue

Added by 寧靜心 on October 12, 2017 at 7:00pm — No Comments

斯坦利·阿倫奧維治:新左派何時是新的(7)

這一項目歷時七年,以提綱挈領的方法對美國歷史和現代政治進行的一次具體的考察。維因斯坦擔任領導,其中一部分是因為他幾乎為雜志提供了所有必需的金錢,另外也因為他對威廉斯和米爾斯起草和制定的主要原則最忠誠。在他所研究的美國社會主義歷史的領域里,他采用了這些思想來研究歷史上團結的和分裂的左派:選舉與直接行動,蘇聯的問題,階級與區域政治,民主黨內的社會主義運動與改革鬥爭,群眾黨與先鋒黨。雖然他以前是一個共產主義者,但是,也許正因為此,他發現左派右派對戴伯斯黨的背叛導致了美國左派的失敗。態度堅決地抨擊戰前老一輩社會主義者的立場。確實,從一開始,《左派研究》就試圖在美國重建一個多傾向的社會主義團體,以便能夠成功地爭取到選區席位,為教育和文化的發展提供天地,在今日和平事業以及公民權利和其他社會運動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在60年代的語境中,美國左派分裂為兩派。一派想恢覆列寧主義,使列寧主義人道化;而另一派則認為社會主義過時了,希望以不折不扣的民主來取代它。威廉斯一米爾斯一線因斯坦的立場似乎是一個嚴肅而又站得住腳的選擇。…

Continue

Added by 寧靜心 on October 12, 2017 at 6:30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