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多次被搬上屏幕的經典聖經故事「出埃及記」(或稱「十誡」)於2014年以1.4億美金的巨資再上銀屏,由好萊塢擅長展現宏大場面的雷德利‧斯科特導演,試圖以現代最新技術打造一部新的史詩經典。
影片上映後,得到毀譽參半的評價。讚的是影片的3D視覺效果,毀的是劇本與角色的單薄、乏味、缺乏說服力。而這兩面正是導演斯科特的長項與弱點。
曾執導過《角鬥士》與《諾亞方舟》的斯科特,擅長拍攝宏大場面,在《法老與眾神》(Exodus: Gods and Kings)中,斯科特以現代電影技術所表現出來的戰爭、天降十災、希伯來人橫渡紅海的場面都十分壯觀,是以前各版的「出埃及記」無法比擬的。 但同時斯科特又是一個無神論者,對他來講,《聖經》中所描述的人、神、事跡是他無法理解的,因此他執導的《法老與眾神》,基點就變成儘力把神人性化、把神跡自然化。…
Added by 思潮 庫 on February 24, 2016 at 11:00am — No Comments
「忠孝仁義」就像一根極其柔韌的琴弦,歷經風雨重重苦難,再大的邪與惡也難以把它砍斷。「捨生取義、精忠報國」這些用鮮血鑄就的詞語,也久經戰火的熔煉,註入神州大地。—— 香港影片《忠烈楊家將》
鹹陽古道,雁門關外,曾經飄揚過楊門七子的少將風采;屍橫遍野、血染沙場,每一寸故土留下保家衛國、誓死而戰的忠魂之絕響。正是無數英烈、忠魂的守護,使得神州血脈代代相傳,令中土巍巍雄鼎天下。
2013年,由於仁泰執導,知名藝人鄭少秋、鄭伊健、周渝民、李晨、吳尊等聯袂主演的香港影片《忠烈楊家將》全球上映後,獲得一眾影迷的青睞。這部根據北宋楊家名將改編的影片,詮釋的忠孝仁義,以「無懼、無悔、無我」的情節撼動影迷的心際。…
Added by 思潮 庫 on February 24, 2016 at 11:00am — No Comments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堅不可摧》(Unbroken,又譯作:永不屈服)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勵志影片。該片於2014年12月25日在美國上映,得到不錯的票房記錄。曾獲2014年美國電影學會「年度十佳電影獎」。
電影由安吉麗娜.朱莉導演,改編自勞拉.希倫布蘭德的小說《堅不可摧:一個關於生命、韌性、救贖的二戰故事》。
《堅不可摧》描述的是一位意大利裔美國人路易.讚貝里尼一生傳奇而曲折的經歷。…
Added by 思潮 庫 on February 24, 2016 at 10:10am — No Comments
凡聖之間:哥大羅桑教授講解《岩間聖母》
按語:意大利是西方人文主義傳統的發源地,但丁、彼得拉克和薄伽丘作為文學界的先驅,擁有「文壇三傑」之美譽;到了16世紀的文藝復興盛期,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三位巨匠則寫下了西方藝術史上最輝煌的篇章,並稱「畫壇三傑」。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著名藝術史家大衛‧羅桑(David Rosand)教授,生前曾受大紀元記者之邀講述三大師創作精髓。今就存世錄音資料編譯為四講,和讀者分享。達‧芬奇的《岩間聖母》有兩個存世版本,今分別收藏於倫敦國家畫廊和巴黎盧浮宮。羅桑教授講解的是較早創作的盧浮宮版本。
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岩間聖母》(Virgin of the…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February 18, 2016 at 12:28pm — No Comments
文藝復興畫壇三傑背後是神的身影
按語:意大利是西方人文主義傳統的發源地,但丁、彼得拉克和薄伽丘作為文學界的先驅,擁有「文壇三傑」之美譽;到了16世紀的文藝復興盛期,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三位巨匠則寫下了西方藝術史上最輝煌的篇章,並稱「畫壇三傑」。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著名藝術史家大衛‧羅桑(David Rosand)教授,生前曾受大紀元記者之邀講述三大師創作精髓,配合以代表作的賞析。今就存世錄音資料編譯為四講,和讀者分享。標題均為記者所加。
從瓦薩里的《大畫家傳》說起…
Added by 思潮 庫 on February 18, 2016 at 12:25pm — No Comments
「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人也會用甚麼量器量給你」,所以請以仁愛、寬恕做你的量器;「如果有人打你的右臉,你連左臉也讓他打」,忍辱的心會為你結下善緣和善果;「百合花,它不勞苦,也不紡織,所羅門王最榮華的時候,他的穿戴也比不上這朵花。」,因為百合花仰望著上天,在自由的土地上,沐浴著上天的恩露。——美國影片《上帝之子》
2014年,二十世紀福克斯推出聖經史詩《上帝之子》(Son of God)。影片以濃縮的語言和震撼的畫面,再現耶穌光輝的一生。…
Added by 思潮 庫 on February 15, 2016 at 10:02am — No Comments
為行為辯護
理由、關系和行為是如何結盟的?它們實際上構成了下面這種三角形關系
在大部分情況下,將理由與關系匹配起來並非難事。麻煩發生在下面這兩種情況:給定的理由暗示了某種一方不承認的關系,或者其中一方借助於這條理由為有爭議的行為辯護。謝利拒絕了前男友給出的理由,因為這些理由對雙方關系的界定是她無法接受的;她的拒絕表現了第一種情況。但作為主記長,我發現了反對支付薪水的有法可依的條文,這給了我說不的理由。我屬於第二種情況:為有爭議的行為作出辯護。…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February 12, 2016 at 5:56pm — No Comments
戰爭計劃中的理由
這種三角關系同樣適用於規模更大的場合,其後果甚至比上述愛情、急診室、兵役和流產診所的故事更為嚴重。它影響了美國的戰爭計劃。在一本論證復雜但發人深省的書中,斯坦福大學社會學家和軍事分析專家林恩·伊登(LynnEden)研究了二戰以來美國核戰計劃中對火災損失的考量。從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爆炸開始,專業觀察家發現,在城鎮地區,炸彈引發火災所造成的死傷和破壞甚至高於初始的爆炸本身。但時至今日,在計算原子彈所造成的損傷時,大多數軍事指揮官都將火災損傷排除在外,而不將它納入核戰計劃中。在計算可能的損傷時,他們只考慮最初的爆炸損傷。除了其他諸多後果,這種排除將特定程度的破壞所要求的火力估算至少翻了一番。一個可能的推論是,軍方所要求的武器裝備比實現給定核戰計劃所需要的實際裝備高了至少一倍——耗資也相應翻番。身為納稅人的你和我支付了這筆費用。…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February 11, 2016 at 6:00pm — No Comments
一位年約五六歲的男童,蒙著雙眼,在一群衣著奢華的達官貴人的注視下,流利地彈奏著鋼琴。
這是美國電影《莫扎特傳》(《Amadeus》)中,音樂神童莫扎特第一次出現時的鏡頭。
三歲彈琴、四歲識譜、六歲開始作曲、八歲創作交響曲、十一歲寫出第一部歌劇《阿波羅與希亞欽杜斯》、十二歲創作另兩部歌劇《牧羊人與牧羊女》和《善意的謊言》,後被薩爾茨堡大主教任命為樂團首席。
這就是被後人譽為空前絕後的音樂奇才、神童莫扎特。…
Added by 思潮 庫 on February 11, 2016 at 5:30pm — No Comments
急診室工作人員如何使用理由
在許多組織中,理由給定對於優劣的分配舉足輕重。1970年前後,朱利葉斯·羅思(Julius Roth)和他的研究團隊對美國東北部和西海岸六家醫院的急診室進行了觀察。他們試圖了解,急診室工作人員對病人道德品行的判斷如何影響到這些病人所接受的治療。他們發現,歸類現象(categorizing)隨處可見——例如,對被認為是酒鬼和流浪漢的不同治療措施。如果曾經是醫院的病人,受到及時、有效關註的機會將大大提高。
羅思與合作者還發現,醫務人員在屬於和不屬於他們的職責間——患者的合理要求與不合理要求間——劃分了嚴格的界限。“當患者給人印象不佳,又提出不合理要求時,”羅思指出,“對患者的負面評價就達到了頂點。從而,一個在不合適的時間看小病的人,如果他是福利救助的對象,而不是‘體面的公民’(respectable…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February 10, 2016 at 9:01am — No Comments
慣例如何起作用
慣例在兩個方面有別於其他理由:對它們的接受不需要太多(甚至完全不需要)專業知識;它們遵循適當性規則,而非因果充分性。它們依賴於社會的普遍認知。通常來說,基於其特有的簡單性以及深入討論的缺乏,我們能夠識別出慣例式理由的給定和接收。當出現挑戰時,往往不在於給出的理由在因果關系上不充分,而是由於接收者認為這一理由不適用於相對應的社會關系——例如,當精神科醫生拒絕一個患者對其住院的常態化理由時。此時,理由的接收者並不說“別跟我說這些”,而是說“別跟我說這些!”
禮儀、挽回臉面的啞劇、入住精神病院、智障者的策略,這些都告訴我們,慣例是如何通過以下四點發揮作用的:…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February 4, 2016 at 7:17pm — No Comments
全書結構
為了闡明我的主張,下面的章節將逐一討論不同種類的理由。可能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本書為理由尋找理由。第二章至第五章依次討論慣例、故事、準則與專業表述。第六章對包括社會科學家在內的專業人士提出建議,探討他們如何使自己的理由給定被人理解,尤其對於不熟悉專業問題的公眾而言。
作為歷史學和社會科學從業者,我對歷史分析與社會科學分析的關註難免多於其他思潮。但我希望,即便對於歷史與社會科學的解釋力心存疑慮的讀者,這本書也能幫他們厘清一個問題:當人們在各自的天地中給定、接收和協商理由時,後果將會如何?這正是這本書的理由。
《為什麼》…
Added by 思潮 庫 on February 4, 2016 at 7:16pm — No Comments
解釋理由
我的宗旨並非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相互給出的一切理由做出全面的、有說服力的解釋。這本小書只求對下面三個問題給出初步答案:
理由的社會給定是否存在通俗與專業、程式與因果表述之間的系統差異(如上文所說的一樣)?如果確實如此,我們可以推論,盡管在文化意涵上千差萬別,慣例具有族類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s),並與專業表述截然不同。
給予者和接收者之間的社會關系是否(同樣如上文所述)強烈地影響到他們提出、接受或抗拒的理由?如果確實如此,我們可以推論,職業人士和客戶之間的理由給定與配偶之間的理由給定將大相徑庭。因此,如果服務對象是自己的配偶,職業人士將難以找到適當的溝通模式。…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February 2, 2016 at 6:11pm — No Comments
不同的理由
不管是公職人員、緊急救援人員還是社區學院學生,人們給自己或他人找理由,並不是出於對真相或自圓其說的某種普遍渴求。他們給出的理由常常是膚淺的、矛盾的、虛偽的,或——至少從旁觀者的角度看——牽強的。不管給定理由的同時在做什麽其他事情,人們顯然是在協商自己的社會生活。他們在講述自己和理由傾聽者之間的關系。給予者和接收者在確認、協商或修復他們之間的適當關系。
人們通常給定的理由可以劃分為四個互有重疊的類別。
1.慣例:人們對瀆職、差錯、榮譽或好運所給出的慣常理由:火車晚點了,終於輪到你了,她有家學淵源,他一向運氣好,諸如此類…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February 2, 2016 at 6:10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6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2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2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