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述往事,思來者”。每個歷史的經歷者都有責任為後人存史。然而,每一個存史者或史學者在記錄、敘述或者研究歷史事件產生、發展變化的過程中,都不可能處於歷史之外,以一個絕對客觀的態度進行記錄和敘述,而是以不同的存史角度或方式,如文體、表達形式、研究空間等,自覺不自覺地在敘述中打上時代或敘述者本人的烙印。因此,能否以及如何提供一個真實的歷史樣本,一直是存史者和研究者面對與思考的問題。
回憶錄作為一種存史文體,最適宜保存歷史發生過程中的情態,它是歷史現場目擊證人的證詞。
回憶錄:當代人負有存史責任
中共中央黨校黨史部·王海光…
Continue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April 29, 2016 at 3:15pm — No Comments
——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的“碎片化”問題筆談
最近一段時間,中國歷史學界關於“碎片化”的討論多了起來,不少學者開始擔心越來越多的研究集中在一些沒有“歷史意義”的小問題上,註重細節,忽視整體。其實,這種憂慮在西方歷史學界出現更早。在西方,過去史學家在德國史學大師利奧波德•馮•蘭克(Leopold Von Ranke)的影響下,主張歷史的客觀性,認為歷史學家的基本職責是探索歷史的真相,因此他們熱衷於大歷史的研究。但西方歷史學界隨後出現了“語言學轉向”( Linguistic turn)和“敘述轉向”(narratlve tum),特別是1970年代海登•懷特(Hayden…
Continue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April 26, 2016 at 7:59pm — No Comments
“整體”與“區域”關系之惑——關於中國社會史、文化史研究現狀的若干思考
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的“碎片化”問題筆談…
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April 19, 2016 at 11:35am — No Comments
——兼論歷史評價問題
摘要 “敘事本位”是中國史學的優良傳統,然而近代以來的新史學,尤其是1949年以後的史學卻日趨與中國固有的歷史敘事傳統漸行漸遠,由此導致了史學的空框化。當代的史學危機實質上是敘事功能退化所引發的傳播性危機,而所謂歷史評價也往往表現為非敘事的當下意識形態評判或價值評判,故真正的歷史評價也有賴於歷史敘事本位觀的確立。
近年,《探索與爭鳴》雜誌一直在討論歷史人物評價問題,作為一個對史學有著多年關注和涉獵的人,我自然有些興趣,幾乎一篇不落地看過。但恕我直言,真正有新意的文章不多。我認為,中國史學界有著太多的程式,太多的畫地為牢,太多的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而很少有人關註一個根本問題,即史學功能的退化。 …
Continue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April 16, 2016 at 6:3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April 13, 2016 at 8:30pm — No Comments
全球角色
身處以日益個人化為標誌的後現代,個人身份破碎成無數亞身份(sub-identity)和元身份(meta-identity);重新融合進生物圈整體或許是唯一具有足夠涵蓋面的解毒劑,能夠保障個人不喪失他或她的一切支柱,避免解體成虛無。…
Continue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April 12, 2016 at 1:03pm — No Comments
小引
歐洲已經變成了新的山巔之城。世界正矚目於這項跨國治理的宏偉新實驗,希望它能夠提供某些迫切需要的指導,指出在全球化的世界裏,人類將走向何方。強調包容性、多樣性、生活質量、可持續性、深度遊戲、普遍人權、自然權利以及和平的歐洲夢,對於渴求既與全球聯系又同時植根鄉土的一代人來說,吸引力與日俱增。
盡管斷言歐洲合眾國最終將如何成功還為時過早,但我認為可以肯定的是,在一個時空迅速消失、身份認同日益多重化和全球化的時代裏,未來25年內將沒有哪個國家能夠自行其是。歐洲國家率先認識到世界正變得彼此倚賴的現實,並遵照它行事。其他國家將跟隨其後。
出口歐盟模式…
Continue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April 8, 2016 at 9:40pm — No Comments
言行一致
歐盟正著手於一系列提案,有些是次要的,有些則更加氣魄恢宏,體現出它看待科學和技術的方式的突破。所有這些提案都分享了共同的主題。它們都對生態敏感,其設計和執行都著眼於系統思維和可持續發展。它們共同構成了第二次啟蒙運動科學的先鋒計劃。…
Continue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April 8, 2016 at 6:36pm — No Comments
質疑不受羈絆的科學追求
馬丁芮斯爵士(Sir Martin Rees)是世界上最傑出的天文學家之一。這位著名的劍橋大學教授在2003年出版了他的著作《時終》(Our Final Hour),在科學界激起一陣波瀾。芮斯警告,一種新型的高風險科學實驗和研究威脅到一切地球生命的生存,甚至宇宙本身的生存。他說,他認為我們目前的地球文明將生存到本世紀末的概率不超過五十比五十[1]。通常,這種驚人之語都根本不會被理睬,或被看做傻瓜的胡言亂語,但這回,這一警告獲得了媒體的重視,並成為科學界一些爭論的主題,因為它來自一位德高望重的使者。…
Continue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April 6, 2016 at 11:07am — No Comments
新型軍事
歐洲的對外和安全政策建立在兩根操作性的支柱上:第一,重新定義軍事接觸的角色,脫離舊民族國家的地域性防禦概念,而朝向新的維和及人道主義幹預的跨國界概念;第二,采用經濟援助作為外交政策工具,來保障民族和國家間更廣泛的合作。
解決危機和沖突乃是歐洲軍事準備的中心。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裏,歐盟成員國已經提供了全世界發生的沖突裏80%的維和力量,還有70%的重建經費[49]。歐洲軍事行動的目標被某些人稱作強力維和或第二代維和,目的是為了阻止交戰雙方的暴力事件,為達成可行的和平協議創造條件。這類軍事幹涉要求對軍事戰略進行徹底反思。近年來,安全區、禁飛區和人道主義走廊等新軍事詞匯已經進入了詞典。…
Continue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April 4, 2016 at 11:04pm — No Comments
小引
美國的強硬派們大概會說,盡管歐盟可能是經濟的超級強權,但當涉及全球地緣政治的混戰世界時,它就成了政治侏儒。公平說來,保守右翼,包括多數布什白宮內部人士,都厭惡布魯塞爾思維。有人覺得歐盟軟弱,甚至本性陰柔,不能也不願為自己而戰鬥。在華盛頓,不論什麽時候討論轉到地緣政治時,都不可避免地有人評論:布魯塞爾抱怨美國動用武力的戰略以及以強淩弱的行徑,但卻似乎很心安理得地讓我們犧牲自己的青年男女,讓他們滿世界穿著制服,來保護歐盟的安全利益。…
Continue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April 1, 2016 at 10:45pm — No Comments
2024
2023
2020
2018
2017
2016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