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言行一致
歐盟正著手於一系列提案,有些是次要的,有些則更加氣魄恢宏,體現出它看待科學和技術的方式的突破。所有這些提案都分享了共同的主題。它們都對生態敏感,其設計和執行都著眼於系統思維和可持續發展。它們共同構成了第二次啟蒙運動科學的先鋒計劃。
這些項目裏最首要的,就是歐洲最新計劃在世紀中葉成為完全一體化的、以可再生的氫能源為基礎的經濟體。歐盟領導全世界支持有關氣候變化的《京都議定書》。為了保證遵守《京都議定書》的條款和最後期限,歐盟已經承諾,在2010年以前實現電力的22%和所有能量的12%使用可再生能源[47]。盡管令布魯塞爾驚愕的是,許多成員國都遲遲無法達到可再生能源目標,但歐盟畢竟已經設定了基準,這一事實本身就足以令它們在從化石燃料到可再生能源的轉型上遠遠超過美國。布什政府一直抵制美國國會的嘗試,即建立類似的基準,推動美國可再生能源制度的建立。
2003年6月,歐盟宣布了一項大膽的計劃,要在世紀中葉變成清潔氫能源經濟體[48]。有趣的是,當美國企業界聽到歐洲這項計劃的風聲時,他們遊說白宮通過一項美國提案,原因是他們擔心歐盟可能在未來的氫能源競賽中超越美國。在2003年美國國會報告裏,布什總統宣布了他的政府領導世界進入氫能源經濟時代的意向。但是,布什總統對待氫能源的態度與歐盟的事業大相徑庭。
氫是宇宙的基本元素,也是現知最輕的元素,分解後只釋放兩種副產品:純水和熱量。然而,它在自然界可不是唾手可得的,而是必須從其他資源裏提取出來。氫能夠提取自化石燃料,特別是天然氣和煤,但這樣我們還是會剩下釋放出來的二氧化碳。核能同樣能夠被馴服,服務於這項目的,但那樣我們就會剩下核廢料,它的運輸充滿危險,甚至填埋也不安全。另一種方法是使用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力、水力、地熱來發電,然後用某些剩余電力來電解水,把氫分解出來,儲存起來然後用於運輸需要,或者用來為能源網提供備用能源。氫還能提取自可再生的農作物能源和垃圾。換言之,根據提取氫的來源不同,有黑色氫(blackhy drogen)和綠色氫(greenhy drogen)之分。
這就是問題所在。歐洲致力於創造綠色氫的未來,而布什的白宮則計劃推廣黑色氫的未來,偏愛使用煤和核能來作為提取氫的手段。批評家指責政府利用氫來作為特洛伊木馬,目的是支撐舊能源工業的利益。這並不是說歐洲不再使用舊能源,但它的目標是讓這片大陸迅速擺脫化石燃料和核能,推動它朝向以可再生的氫能為基礎的經濟前進。
在2003年6月歐盟氫能源經濟會議的開幕式講話裏,普羅迪主席警告道:我們目前的能源方案過度依賴化石燃料和核燃料。這是不可能永遠延續下去的。[49]普羅迪觀察到,真正的問題是我們是否有足夠的空氣、土地和海洋來處理化石燃料和核燃料被用於能源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氣體、液體和固體廢料。答案是清楚的不。[50]合理的解決方案,普羅迪說,將是堅決地轉向可再生能源並以氫作為儲存手段[51]。普羅迪承認,其他國家正向從舊能源裏提取氫的方向發展,但是他說,他希望明白宣示,是什麼令歐洲的氫能計劃真正具有遠見。我們宣布的目標是在本世紀中葉實現向氫能經濟的逐步轉型,這種經濟將是完全一體化的,並以可再生能源為基礎[52]。
普羅迪主席宣布歐洲氫能提案時,他說這將是在歐元誕生之後,歐洲一體化的下一關鍵步驟。他把這種努力比作美國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空間計劃,後者的增值效應幫助了20世紀八九十年代高科技經濟的誕生。
歐洲實施這項競賽方案時,頭腦中帶著某種歷史感。19世紀大不列顛成為世界的頭號強國,這是因為它率先用蒸汽能量馴化了本國巨大的煤炭儲藏。隨後,美國在20世紀成為世界頭號強國,這是因為它率先用內燃機馴化了本國巨大的石油儲藏。兩次能源革命的增值效應都是非同尋常的。歐盟決意帶領世界進入現代的第三次能源大革命,希望能夠把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和新的商機結合在一起,適應它新的作為超級強權的勃勃雄心。
歐盟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和對待科技應用的系統化態度表現在一系列領域和嘗試之中。不奇怪的是,對鄉村生活和食物抱有深厚文化認同感的歐洲,正在率先轉向可持續農業勞動和有機食品生產。盡管美國誇耀自己的有機食品部門正在增長它代表了食品工業裏增長最快的部門在鼓勵有機食品生產和可持續農業勞動方面,美國政府卻幾乎無所作為。雖然美國農業部開展了一項小型的有機食品研究計劃,但它的撥款只有300萬美元,占農業部740億美元總預算的不到0.004%,幾乎算不上是次嚴肅的嘗試。此外,盡管美國消費者購買的有機食品日益增加,但目前,美國的全部農業用地裏依然只有不到0.3%的面積用於有機食品生產[53]。
相比之下,歐盟許多成員國都已經把向有機農業的轉型當做它們經濟發展計劃裏關鍵的部分,並為之設立了基準,正如歐盟為了把可再生能源提上日程所做的一樣。長期以來都是歐洲經濟發動機的德國,在多數情況下都成為為歐洲設定新環境目標的領導者;它已經宣布,希望在2020年把德國農業總產量的20%都轉變成有機食品生產(目前德國的有機農業產量為農業總產量的3.2%)[54]。
荷蘭、瑞典、英國、芬蘭、挪威、瑞士、丹麥、法國和奧地利同樣制定了推動向有機食品生產過渡的國家計劃[55]。丹麥和瑞典享受著全歐洲最高的有機蔬菜消費,並且兩國估計,它們國內的有機食品市場將很快達到或超過國內消費額的10%[56]。
瑞典已經確定一項目標:在2005年實現全部耕地的20%用來進行有機食品生產。意大利已經有7.2%的耕地用於有機食品生產,而丹麥稍稍落後,是7%[57]。
2002年,英國的有機食品產量翻番,它如今誇耀自己是僅次於德國的歐洲有機食品第二大銷售國。根據最新調查顯示,80%的英國家庭購買過有機食品[58]。相比之下,只有33%的美國消費者買過任何某種有機食品[59]。
美國人和歐洲人對待未來農業的態度對比,突出了舊的啟蒙主義科學觀和新的生物圈視角之間的差異。如我們本章前面提到的,在美國,過半的農業用地已經過渡給了轉基因農作物的生產。批評家說,轉基因農作物代表了培根主義科學觀的極端表達,強調發動戰爭、對抗自然,日益拉開人類和自然世界之間的距離。轉基因農作物就像田地裏的微型武士。它們用基因全副武裝,抵擋害蟲和病毒,並能容忍大劑量的除草劑,目標就是防範自然力如果願意,也可以說是創造人工秩序的孤島,不受自然侵犯。
有機農業是按照另一套完全不同的原則組織的。要點在於:借助一系列農業措施,把農業生產重新融入當地環境之中去。其目標不是自主,而是交融。為了確保這一結果,農場主們采用了一種系統的觀點對待農業,它的基礎是建立莊稼、昆蟲、鳥類、微生物和土壤之間的共生、互助的關系。有機農場采用的是有機肥料而非化肥,其利用自然控制害蟲的方法正與產生毒素的基因、殺蟲劑和農藥相反。有機農場把土地當做生命共同體對待,使用尖端技術來培養微生物居民(它們釋放、轉化、轉移營養),永遠著眼於和自然合作而非圍困自然。有機農場主還采用間作和輪作的方法來阻止野草、昆蟲和致病微生物損害田地。他們還使用了各種手段來吸引益蟲和鳥類來遏制害蟲。有機農場主種植擁有和當地生態系統力量相適應的染色體結構的作物品種,並密切註意自然的輪回韻律。有機農業采取系統視角,集合了植物病理學家、昆蟲學家、微生物學家、植物遺傳學家、飼養員和其他人員,把可耕的土地重新塑造成由共生關系網絡組成的微型生態系統,它們共同活動,有如完整的共同體。
有機農業科學挑戰了一切我們所知的啟蒙主義科學應當如何發揮作用的方式。我們傳統上把科學看做是一種開發自然資源的工具,但新一代的研究者所思考的卻是另一條途徑用科學來重新創造環境關系、建立自然共同體。
動物權利
新科學對待自然的態度並不排除理性和功利,但它用移情和內在價值部分限制了這些價值觀。這一點最明顯地體現在了歐盟對待我們動物同胞的態度上。甘地(Mohandas Gandhi)曾經評論道:一個國家及其道德進步的偉大能夠通過它如何對待動物的方式判斷出來。[60]他的觀點與笛卡爾形成尖銳對比,後者相信動物只是沒有靈魂的自動裝置,是有待於使用或消費的資源,無需對它們的福祉過於介懷。自是,地球生物的處境幾無改觀。某些人說它們的命運更悲慘了。盡管這難以想像,但科學家告訴我們,地球生命經過千百萬年後,我們正在逼近荒野的絕對盡頭。用不了一個世紀,就不會有任何嚴格意義上的荒野留下來了,只有公園。
倘若喪失荒野的念頭想起來過於傷感,那麼我們同胞物種的大規模滅絕就更加令人憂慮。2004年,《自然》(Nature)雜誌刊登了一項由國際科學家小組進行的調查結果:2050年,15%~37%的地球上現存所有動植物物種可能瀕臨滅絕。物種如今正以令人擔憂的速度走向滅絕比過去快了成百乃至上千倍[61]。這一回輪到人類自己,而不是外太空隕石或火山爆發,要為大規模的死亡負責。開展這項調查的研究人員說,全球變暖是滅絕率上升的罪魁禍首。
盡管野生動物正經歷著棲居地的縮小和數量的急劇下降,試驗動物和家養農場動物卻或許面臨著地球上所有生物裏最嚴酷的生存處境。屈從於實驗室裏野蠻的實驗,飼養在養殖場可怕的條件下,這些動物忍受著殘酷的命運。
如今,歐盟及其成員國已經開始著手於一系列提案,目的是為野生動物以及科學實驗所使用的或為了人類的消費而被飼養的動物創造更加人性化的環境。新的歐洲計劃擴展了普遍權利的概念盡管還是試探性的將普遍權利賦予我們的生物同胞;僅僅在一二十年前,這還是被看做是無法想像的公共政策。
發達工業國家早就有了紙面上的法令,保護動物福利並給動物提供人道待遇。不幸的是,它們最多只是個粗略的方案,沒有多少執行力度。這一切都在歐盟開始改變。隨著兩個詞被加進了《阿姆斯特丹條約》附帶的動物福利協議,思維方式發生了巨大突破。歐盟成員國宣布,把動物視為有感覺能力的生命(sentient beings),保證提高對它們福利的保護和尊重,他們同意不遺余力地關註動物的福利需求[62]。關鍵詞是有感覺能力的生命。從來沒有過哪個政府承認其他生物是有感覺能力的生命,具有情感和意識。隨後,2002年3月,德國聯邦議會震驚了世界它成為世界上首個在憲法裏保證動物權利的議會。通過一次壓倒性的投票:543票比15票,立法者在一項要求政府尊重、保護人類尊嚴的條款裏,加進了動物的字眼[63]。新德國法律寫道:為了未來世代的利益,國家負責保護生命和動物的自然基礎。[64]新法律將要求德國政府首次在動物權利和其他權利間進行權衡,後者包括進行研究和宗教實踐的權利(例如,許多宗教在典禮上進行儀式性的殺戮)。
拓展基本權利、把它們賦予給動物,這一觀念將會在美國公共政策圈內引起困惑。歐洲人瘋了嗎?我們聽見的就是這類反響,它們特別來自美國研究者和農業企業代表。然而,奇特的是,科學家開展的最新行為研究正在證明這一觀念,即動物的確是有感覺能力的生命,應該受到尊重和法律對它們基本權利的保護。更奇特的是,許多這類有關動物行為的新研究是由快餐公司資助的,如麥當勞、漢堡王、肯德基等等。
受到動物權利活動分子以及公眾越來越支持對動物加以人道待遇的壓力,這些公司特別資助了對動物情感、思想、行為狀態的研究。研究者們的發現是令人不安的。似乎,許多動物種類都比我們想像的更類似我們自己。它們感受到痛苦和不幸,經歷著壓力、溫情、激動甚至愛。例如,美國普渡大學對豬的社會行為的研究發現,它們渴求溫情,並且倘若被剝奪了和夥伴相處或玩耍的時間,會容易感到沮喪。缺乏精神或身體的刺激會導致健康惡化、各種患病幾率增加。歐盟認真對待這些研究,並規定在2012年非人道地隔絕豬圈的行為應當受到禁止,命令用露天的豬圈取代它們。在德國,政府鼓勵養豬場主每天給每頭豬20秒鐘的人類接觸,並給每頭豬提供兩到三個玩具,以防止和其他豬打架[65]。
對豬的研究還只是迅速發展的對動物情感和認知能力的新研究領域裏種種事件的冰山一角。《科學》雜誌上最近刊登的一篇文章報導了新蘇格蘭烏鴉的概念思維能力,這令研究者們吃了一驚。在受控制的實驗中,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報告兩只名為伯蒂和艾伯的鳥被給予了在兩種工具間進行選擇的權利,一種是筆直的金屬絲,另一種是鉤形的金屬絲,用其一來從管子裏取出一片肉。兩只鳥都選擇了鉤形的金屬絲。然而沒想到的是,艾伯作為更占主導地位的雄性,偷走了伯蒂的鉤子,只給她留下筆直的金屬絲。出乎人們意料的是,伯蒂用她的喙夾住金屬絲,敲打它,然後用她的喙把它扭曲,做成了一個鉤子,就和從她那兒偷去的那個一模一樣了。然後她從管子裏取出了食物。研究者10次重復了這個實驗,只給她直的金屬絲,而她9次用金屬絲做成了鉤子,展示出復雜的制造工具的能力。
然後就是非洲灰鸚鵡阿列克斯的故事,它能夠掌握過去被認為專門為人類保留的任務。阿列克斯能夠分辨出40余種物體、7種顏色,還能夠把物體歸進、區別為不同的類型。他甚至能夠學會相同、不同這樣的抽象概念,利用提供給他的信息來解決問題[66]。
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科科,一只300磅重的大猩猩,她被教會了手語,掌握了1,000多種手勢,能夠懂得2,000多個英文單詞。在人類的IQ測試裏,她的得分在70到95之間,相當於學習遲緩但並非低智商的類型[67]。
制作工具和復雜語言技巧的發展只是我們認為專屬於我們人類的許多特性裏的兩種。自我意識是另一種。長期以來,哲學家和動物行為學家都認為其他動物不具備自我意識,因為它們缺乏個人主義觀念。但根據大量最新調查,並非如此。在華盛頓國家公園,得到鏡子的猩猩會用來觀察自己身體的某些用其他方式無法看見的部分,顯示出自我觀念。一只住在亞特蘭大公園的叫做坎泰克的猩猩顯示出驚人的自我意識。他的訓練員說,他用鏡子來清潔牙齒、調整太陽鏡[68]。
當涉及人之有別於其他生物的根本檢測時,科學家長期以來相信,哀悼死者代表了真正的界限所在。其他動物對它們的死者沒有感覺,無法理解它們自己死亡的觀念。但事實並非絕對如此。似乎,動物也體驗著哀傷。大象常常會連續幾天站在它們死亡的親屬身邊,沈默著,偶爾用長鼻觸碰屍體。肯尼亞生物學家喬伊斯普爾(JoycePool)已經用了25年的時間來研究非洲大象,他說,大象對它們死者的行為使我幾乎不再懷疑,它們能夠體驗深刻的情感,並且多少能夠理解死亡[69]。
我們還知道,差不多所有的動物都會玩耍,特別是幼獸。任何觀察過小狗、小貓和小熊滑稽動作的人,都會不由自主地意識到,它們和我們自己的孩子玩耍的方式多麼相像。
註意到人類和其他動物大腦解剖學和化學之間的相似之處,賓西法尼亞州匹茲堡大學的一位行為科學家斯蒂芬西維伊(Stephen Siviy)問出了一個在其他研究者腦海中日益清晰的問題:倘若你相信自然選擇的進化論,你怎能相信情感會隨著人類的誕生而突然出現,無中生有?[70]
研究者們的新發現離正統科學所支持的觀念相去甚遠。直到相當晚近,科學家們還在提出這種想法,即多數生物只依賴純粹的直覺行動,那些看起來是習得的行為都不過是受基因刺激的活動。如今我們知道,野鵝必須教會幼鵝遷徙的路線。事實上,我們正在發現,知識多數情況下是由父母教授給後代的,多數動物都擁有各種習得的經驗,從不斷的試驗、通過嘗試和錯誤來解決問題中獲得。
這些給我們對待動物同胞的方式帶來了怎樣的啟示?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動物在實驗室裏被用於痛苦的試驗,這意味著什麼?還有那千百萬的家養動物,在最不人道的環境下長大,命中註定要被屠宰、被人類食用?我們是否應該禁止捕獸夾,勸阻毛皮大衣的銷售和購買?
為了體育運動而屠殺動物又如何呢?英國鄉村的獵狐,西班牙的鬥牛,墨西哥的鬥雞?娛樂卻又如何?野生獅子是否應當被囚禁在動物園的牢籠裏?大象是否應該被訓練在馬戲團裏表演?
全世界的司法和立法中都正在提出這些問題。如今,僅在美國就有哈佛和其他25所法學院開設了有關動物權利的法律課程,越來越多的代表動物權利的案件也正在進入司法系統。
但是,代表動物的戰役推進最深的還是在歐洲。2003年6月,英國下議院以壓倒性的投票決定禁止古老的獵狐活動[71]。這項法案在上議院還遭到了強硬的反對,後者的貴族成員長期以來把這項運動看做是英國皇家的民族性消遣。然而,據觀察家說,即便是伊麗莎白女王如今也產生了疑慮。英國《鏡報》報道,女王已經要求查爾斯王子放棄這項運動,以避免媒體的進一步敵意宣傳和民眾的反對之情[72]。
既然已經作出可持續發展和監管全球環境的承諾,歐盟對動物處境日益增長的興趣就只是邏輯的必然結果。保護生物圈意味著照料所有其他和我們一起居住在地球上的生物。並且,如果構成我們生物圈的所有生命共同體網絡的確是以無數種共生關系聯系、交融在一起,那麼對任何特定物種的傷害都可能對其他物種產生負面反響,人類也不例外。顯然,當涉及對農場動物的人道待遇時,情況正是如此。例如,牛群裏瘋牛病的爆發是因為農場主用牛的身體雜碎餵養牛,來節省成本。用牛來餵牛某種牛的同類相食導致了這種大腦衰退的疾病。最終,食用患病牛肉的人類死於克雅氏病。
對其他動物有害的做法也會傷害到我們自身,這一格言最好的當前證據就是抗生素的濫用。因為牛、豬、雞和其他農場動物被關在養殖場密閉的容身設備裏,心理壓力削弱了它們的免疫系統,使它們更容易患病。而後疾病又會迅速地在擁擠的畜禽間傳播。結果就是需要更多的抗生素。抗生素的增加導致細菌耐藥性的加強,削弱了現有抗生素的療效。如今,我們人類面對著衛生官員所說的嚴重健康危險,因為我們現有抗生素消滅致命細菌的效果下降。現在已經有新的細菌具有能夠抵抗市場上幾乎所有已知抗生素的耐藥性,這帶來了全球流行性疾病的緊迫危險。
當涉及疾病從動物向人類傳播的問題時,所有生命彼此關聯、彼此交融的概念就變得清晰有力起來。歐盟新的動物保護立法很大程度上是希望創造動物和人類之間的良性循環,它理解:倘若動物在我們手裏被疾病所折磨,這種對健康的影響能夠並且常常的確反過來困擾我們自身。
比如說,想想家禽的問題。全世界47億產蛋的母雞裏,絕大多數都關閉在狹小的格子籠裏,小到它們甚至都不能拍拍翅膀,更不用說為產蛋留下築窩的空間了[73]。空間如此擁擠,以至於鳥骨變得脆弱不堪,常常最微小的擾動就能把它折斷。養殖場裏對母雞非人道的待遇導致了沙門氏菌和空腸彎曲桿菌在蛋和雞群間的周期性爆發,也導致了人群食物中毒的爆發。歐盟作為僅次於中國的世界上第二大雞蛋生產者,已經同意在2012年禁止使用格子籠[74]。美國政府尚未通過類似立法,而它可能通過的前景是暗淡的。
或許沒有哪個動物保護領域能比用於藥物研究的動物實驗引發更加激烈的爭論。這是因為在科學家和許多民眾頭腦裏,這個問題常常變成動物權利與人類權利的對立。藥物研究者爭論道,如果他們不能在動物身上試驗新的藥品或手術步驟,這就可能意味著治療嚴重人類疾病的手段無法及時發現,而生命將會毫無必要地喪失。動物權利活動分子反駁說,在這些試驗裏犧牲的動物遠遠超過了實際需要;首先在動物身上進行臨床研究,然後把結果應用於人類,這種類推的嘗試往往收效甚微。並且,即使某些動物實驗的確帶來了醫學上的突破,這也不能證明為了人類生命而犧牲(比方說)黑猩猩生命的合理性。此外,如今已經有了動物實驗的替代選擇,特別是有了尖端的計算機模擬技術後這使得此類野蠻做法既過時、又沒有必要。
歐盟是最先發出指示宣布必須采取努力,用替代性方法代替動物實驗[75]。當沒有替代性模型時,歐盟委員會指示研究者在兩類試驗間進行選擇:一類使用最低數量或最低神經生理敏感度水平的動物,產生最少量的痛苦、苦難、抑郁或持續的傷害;另一類則最有可能產生令人滿意的結果[76]。委員會甚至建議設定基準和時間表,規定用替代模型取代50%的動物實驗的期限[77]。盡管這一基準尚未被接受,提出這項建議本身就讓歐盟的公共決策意識在這個問題上遠遠領先於美國。
歐盟已經同意禁止為了化妝品進行的動物實驗,而為此美國的動物權利活動分子已經奮鬥多年卻毫無成效。歐盟的禁令不僅覆蓋了各成員國內部的試驗,並且同樣也禁止在歐盟銷售曾經在動物身上進行實驗的化妝品,包括歐盟外的舶來品[78]。
這些勇敢的事業目的在於增進我們生物同胞的利益,建立人類和動物之間更加平衡的生態關系,但它並非沒有付出代價。歐盟擔憂,和其他動物保護法律薄弱或幾乎不存在的國家相比,它進步的動物政策令自己處在了不利位置。例如,歐盟估計,淘汰個體豬圈的成本是平均每公斤豬肉0.006至0.02歐元。在雞蛋生產中,為母雞創造更多空間預計將在2012年增加16%的成本[79]。為了迎接這項挑戰,歐盟正在把它的動物保護及動物權利的理由帶到貿易合作夥伴面前,希望雙方致力於在其他國家推動類似的動物福利改革。歐盟同樣積極推動貼標簽,讓消費者了解已經采取過的人道主義措施。給雞蛋貼標簽的法律已經通過。
在2002年11月發布的公報裏,歐盟委員會宣布歐盟農業政策將日益註重質量而非數量[80]。對歐盟而言,質量視角意味著思考怎樣才能最好地優化包括食品系統在內的整個關系網絡。委員會把質量概念定義為包括了一系列優先權的概念,其中有提高食品安全、環境保護、農村發展、保護自然風景和動物福利[81]。這種恢宏的系統觀著眼於把所有這些領域都整合在共同利益的單一網絡內,而美國的公共政策就不曾產生這類結果。
人類的同情擴展到關心我們生物同胞的完整性,這個事件標誌出人類統治歷史中的分水嶺。倘若所有生物都真正彼此聯系在一張不可分割的生命之網裏、置身於生物圈之內,那麼,承認、保衛這些關系就是認識更加全面的新科學觀、推進可持續發展和真正全球意識的關鍵所在。
統一生態系統
把自然理解為不可分割的生命之網,這種新見解最明顯地體現在跨國和平公園的提出上。這個全新概念正在全世界迅速獲得認可,但在歐洲特別受到歡迎。要點在於建立跨疆界的保留地帶,以重新連結從前被民族國家邊界所割斷的自然生態系統。在1997年南非開普敦召開的跨國保護地帶會議開幕式的講話裏,當時的南非環境和旅遊部長帕洛喬丹(Z. Pallo Jordan)博士有力地陳述了這種跨國保護地帶背後的邏輯。喬丹觀察到:
南非的河流由多國共享。我們的山脈不會因為某些19世紀政治家在地圖上畫的一條線而突然中斷。風、大洋、雨、氣流,它們都不承認政治的國界。地球環境是所有人類和造物的共同財富,在一國發生的事件不僅影響它的鄰國,也影響到諸多遠邦。[82]
跨國保護地帶最初也是最主要的設計目的,就是保障地區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保護生物多樣性及自然棲息地。它們還服務於另外兩項相關功能:保存特別是跨疆界民族的文化資源和價值觀,以及推進國家間的和平。歐洲以擁有數量最多的跨國公園為榮,總共大約有45個;其次就是非洲,共有34個跨國公園。目前全世界共有158個這類跨國公園,並且它們的數目每年還在迅速增加[83]。
留出寶貴的自然環境、建立公園,這並不是什麼新觀念。國王和領主常常圍出一塊地方作為專用狩獵保留地,僅供皇室成員狩獵使用。
1872年3月1日,美國政府宣布懷俄明州的黃石地區為了人們的利益和愉悅而批準成為公園和休閑場所[84],這是現代國家公園的觀念的肇端。隨後的一個世紀裏,國家公園運動傳遍世界。過去,各國把環境看做是為了生產性的經濟價值而有待於馴服、支配的力量,但國家公園概念開創了另一種具有內在價值的自然觀,即它是一種為了人們的審美愉悅而值得保存、維護的東西。只是到了後來,國家公園還被看做是一種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方式,以求加強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統的正常功能。亞馬遜公園系統就是這後一種理由的絕佳例子。
不論就概念還是目標而言,跨國公園的想法都更加激進。回想一下,啟蒙主義的早期科學乃是致力於分割自然,把它變成可以在市場上交換、在民族國家疆界內受到保護的私有財產。在過去的數世紀裏,作為資源的自然都是科學的支配性的主旋律。
跨國和平公園意味著政府承認自然的疆界超越了國家的疆界它們存在於任何政治邊界之前,應該在統一的系統裏重新連結、維護。歐洲在推進跨國公園上處於領導地位,盡管非洲國家也在邁出它們自己的大步伐。僅僅在幾年前,這些概念都還是不可想像的自然生態系統應當被重新統一起來,而政府有責任共同協作,創造跨國空間來管理這些生態系統。正如我們在拓展普遍人權的問題上看到的那樣,歐洲和其他地區的人們日益意識到,當涉及管理人類事務以及我們同自然世界的關系時,國家邊界不再是最後的發展階段了。
跨國和平公園由所涉及的國家合作進行管理。其目標包括:支持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長期合作、生態系統服務以及跨國自然和文化價值;通過統一的生態區域土地使用規劃和管理,加強景觀級生態系統管理;建立國家、社區、機構及其他股份擁有者之間的信任、諒解、和解及合作;阻止或者解決緊張局勢,包括對自然資源的過度使用權;在符合國家主權的情況下,推動使用自然資源的權利,並以公平、可持續的方式使用它;提高保護帶來的收益[85]。
自然生態系統需要作為統一的整體進行管理,而非分割成片以求符合任意性的政治邊界,這一認識反映了系統分析在科學思維和公共政策裏已經在多大程度上獲得了立足點。只有通過重新連結深層的關系網絡、允許自然生態系統正常工作,自然環境才能以有意義的方式被保存。例如,對於維持特殊物種特別是大型食肉動物的最低生存數目而言,大面積連綿不斷、沒有界限的地區常常是關鍵所在。當動植物群落生活的地區跨越了政治疆界時,倘若能夠共同合作,就更容易掌握它們的數量並保證其生存。與之類似的是,倘若知識和專業技能可以由各國分享,那麼研究計劃就更容易展開。跨國公園常常由利益集團網來管理,包括國家、當地、地區,也有科學家、民間組織和私人部門。
意大利和法國在1992年建立了一個跨國公園,以便更好地保護巨角塔爾羊的遷徙區。這種野山羊在法國某區域度夏,而在意大利過冬。1922年意大利人建立了大天堂國家公園,主要就是為了保護巨角塔爾羊。由於巨角塔爾羊只在冬天的意大利受到保護,法國人最終決定建立瓦諾伊茲(Vanoise)國家公園,保證巨角塔爾羊的整個遷徙區受到天衣無縫的保護。1972年,兩個公園的正式合並協議簽署,使它們的共同邊界從6公裏擴展到14公裏。如今,巨角塔爾羊全年都在這個跨國公園內受到保護[86]。
波蘭和斯洛伐克沿國境創建了一個跨國公園。這個公園在卡巴希恩(Carpathian)山脈的最高處塔特拉(Tatra)群山創造了一片無縫區。這片地區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包括喀斯特石灰巖和白雲石景觀、阿爾卑斯牧場、溫帶樹林、湖泊、巖峰,並且是許多地方性或古老物種的家園,例如巖羚羊塔特拉亞種、旱獺、熊和猞猁種群。不少冰川古魚也生活在這個地區的高山湖泊裏。這個公園已經變成了主要的旅遊區,每年接待超過800萬的拜訪者[87]。
跨國公園扮演和平角色並同時執行環保使命的這種潛力最好體現在了跨越波蘭和白俄羅斯邊界的兩個公園上。波蘭的比阿洛維察(Bialowieza)國家公園和白俄羅斯邊境另一側的別洛韋日森林(BelovezhskayaPushcha)國家公園恰巧共同覆蓋了整個歐洲最後一片原始森林。分開兩國的這片森林同樣也是最後一群珍稀的歐洲野牛的家園。這種歐洲最大型的陸地動物曾經在整個歐洲漫遊,正如它的北美洲同類一樣。如今,僅剩的500余頭野牛被一道8英尺高的金屬柵欄分開。此外,由衛兵巡邏的一條30英尺寬的安全道路把野牛漫遊的森林切割成兩半。這道柵欄是蘇維埃時代的遺物,其建造的初衷是為了防止波蘭的持不同政見者進入白俄羅斯。如今,這道柵欄依然阻止人們獲得同時進入兩個公園的權利,也阻礙了野牛自由地穿過森林。
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及和平活動者一直積極追求創造跨國和平公園的理念,把這作為一種緩和兩國之間邊界緊張關系的方式,並創造合作管理它們共有生態系統的共同基礎,希望這類合作可能擴展到包括更廣泛的政治、文化和商業交流。跨國合作正在兩國之間緩慢增多,但距離創造一個正式框架、使得公園真正實現無縫式管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最近,當白俄羅斯人需要野牛的時候,波蘭提供給了他們;當波蘭人需要珍稀松樹的時候,白俄羅斯也提供了樹。然而,除非柵欄倒下、野牛能夠自由地在整個原始樹林裏漫遊,生態系統才能真正走向復合[88]。
統一生態系統是一個革命性的觀念,特別是當它意味著自然的邊界高於國家邊界的時候。跨國和平公園還挑戰了另一個現代的基本假設私有財產的神聖。隨著和平公園的出現,彼我對立被我們的觀念所取代。自然所有權變得不如它的使用權重要。自然的實用價值不再是它價值的唯一標準。毋寧說,它的內在價值凸現出來,具有了平等的地位。隨著內在價值的重新引介,人類相信了這一觀念,即:自然也有權利存在,並像每個人類一樣得到承認。跨國和平公園把普遍人權的觀念擴展到包括自然界其余部分的權利。
歐洲是否正在領導世界進入第二次啟蒙時代?對此下一斷言還為時尚早。毫無疑問,它的多邊協議、內部條約和指示、大膽的先進提案都表明,它徹底地重估了看待、使用科學技術的方式。在全球聯網的世界裏,歐洲越來越倚賴預警原則和系統思維,這使得它在重新構思科學技術問題方面走在了美國和其他國家前列。不過,一句謹慎的話還是必要的。不論在歐洲、美國還是世界其他地區,在多數新技術、產品和服務的研究、發展和推向市場的過程中,受權力驅策的舊啟蒙主義科學依然是首要方法。歐盟政府是否能夠有效地把它的調控制度所采用的新科學思維應用於市場上的舊科學商業運作,這尚需拭目以待。長遠來看,向新科學時代的成功轉型還有賴於企業界本身是否能夠開始把預警原則和系統思維內在化,融入它的研發計劃,創造從一開始就具有生態敏感性和可持續性的新技術、產品和服務。
註釋
[1]Rees,:BasicBooks,.
[2].
[3].
[4]Ibid.
[5]Ibid.
[6]Davidson,.April14,2003.
[7]Rees,.125,128.
[8].
[9]AmericanandEuropeanPublicOpinion&..worldviews.org;..
[10],.com
[11]Becker,Elizabeth,.,2003.
[12]Ibid.QuotationbyMargotWallstrom.
[13]REACH,即Registration,Evaluation,andAuthorizationofChemicals的簡寫。譯者
[14]Loewenberg,.,2003.
[15]Becker,Elizabeth,.Exports.
[16]Ibid.
[17]Ibid;,.com
[18]Becker,Elizabeth,.Exports.
[19]REACHonItsWayRiskorOpportunityforChemicalsSector?EurActiv.October29,.com
[20]Ibid.
[21]Leowenberg,.Companies.
[22]Ibid.;CommissionandIndustryDividedOverImpactAssessmentofChemicalsReview.
[23]1990年一米一花一書一庫一 WWw.7mihUA.CoM,法國著名礦泉水Perrier被發現苯濃度超標,致使該公司不得不從全球撤回2.8億瓶礦泉水。譯者
[24],.eu.int
[25]Ibid.
[26]Harremoes,Poul,DavidGee,MalcolmMacGarvin,AndyStirling,JaneKeys,BrianWynne,andSofiaGuedesVaz,eds.ThePrecautionaryPrincipleinthe20thCentury::EarthscanPublications,.
[27]Pollan,Michael.TheYearinIdeas:,2001.
[28]Harremoes,Poul,DavidGee,MalcolmMacGarvin,AndyStirling,JaneKeys,BrianWynne,andSofiaGuedesVaz,eds.ThePrecautionaryPrincipleinthe20thCentury:.4.
[29].
[30],194.
[31].
[32]LoveCanal位於紐約州北部,上世紀20至50年代曾用為化學物質填埋場。1953年被Hooker化學公司售為住宅用地。1978年,有關這一地區公共健康危害的衛生報告被披露。當地社區的地下水已經被放射性物質所汙染,100余戶居民裏存在著流產、畸胎、白血病高發等現象。是年,美國政府宣布當地進入聯邦緊急狀態,居民被遷移。譯者
[33],..int
[34]Harremoes,Poul,DavidGee,MalcolmMacGarvin,AndyStirling,JaneKeys,BrianWynne,andSofiaGuedesVaz,eds.ThePrecautionaryPrincipleinthe20thCentury:.6.
[35]Alden,Edward.CautiousEURulesAreBartoTrade,,2003.
[36]Wallstrom,Margot.TheEUandtheUSApproachestoEnvironmentPolicy:AreWeConvergingorDiverging?EuropeanInstitute.April25,.org
[37]Ibid.
[38]Ibid.
[39]Harremoes,Poul,DavidGee,MalcolmMacGarvin,AndyStirling,JaneKeys,BrianWynne,andSofiaGuedesVaz,eds.ThePrecautionaryPrincipleinthe20thCentury:.xiii.
[40]Heisenberg,Werner.PhysicsandPhilosophy:TheRevolutioninModernScience.NewYork:Harper,1958.
[41]Maren-Grisebach,,Ger.:Olzog,.QuotationbyErnstHaeckel.
[42]Lovelock,James.TheAgeofGaia:ABiographyofOurLivingEarth.NewYork:Norton,.QuotationbyVladimirVernadsky.
[43]Polunin,N.OurUseofBiosphere,Ecosystem,andNowEcobiome.EnvironmentalConservation11,;Serafin,Rafal.Noosphere,Gaia,.p.125.
[44]Patten,,M.,,eds.TheoreticalStudiesofEcosystems:TheNetworkPerspective.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1.
[45]Capra,Fritjof.TheWebofLife:ANewScientificUnderstandingofLivingSystems.NewYork:AnchorBooks,.
[46];:Bantam,.,102ff.
[47]Prodi,.Brussels.June16,2003.
[48]本書作者系歐盟委員會主席羅曼諾普羅迪的顧問,他曾以此身份提交了一份戰略備忘錄,促成歐盟氫計劃的采納和實施。
[49]Prodi,Romano.TheEnergyVectoroftheFuture.
[50]Ibid.
[51]Ibid.
[52]Ibid.
[53]Greene,Catherine,.OrganicFarmingin2000-2001:.No.55(AIB780)..usda.gov/publications;Scowcroft,.June28,.org
[54]HowtoFacilitatetheDevelopmentofTransnationalCo-OperationinResearchinOrganicFarmingbyMemberandAssociatedStates.PaperpresentedatSeminaronOrganicFarmingResearchinEurope(Brussels).September24-25,.
[55].
[56],2002.
[57],5.
[58]Brown,(ofNewcastle).October15,2002.
[59],.org
[60]Wynne-Tyson,,England:CentaurPress,.QuotationbyMohandasGandhi.
[61]FeelingtheHeat:.427.January8,.com.Gorman,.January8,2004;Gugliotta,Guy.WarmingMayThreaten37%,2004;Houlder,.January7,2004.
[62].
[63],.com/2002/WORLD/europe/05/17/germany.animals
[64]Ibid.
[65]Barboza,.June25,2003.192
[66]Pepperberg,IreneM.,.HarvardGraduateSocietyNewsletter.Spring1991.
[67].koko.org/world
[68],.org
[69]Tangley,.S.News&WorldReport.October30,2000.
[70]Ibid./
[71]Noah,.December12,.scotsman.com
[72],./2/hi/uk_news
[73]Lymbery,Philip.TheWelfareofFarmAnimalsinEurope:CurrentConditions&Measures.PaperpresentedatSymposiumonOrganicLivestockFarming&FarmingAnimalWelfareinJapanandtheEU/,.
[74]Ibid.
[75]TheWelfareofNon-humanPrimatesUsedinResearch:,.
[76]Ibid.
[77]Ibid.
[78],2002.
[79],2002.
[80],..int
[81]Ibid.
[82]Jordan,.OpeningAddresstothe1997CapeTownmeetingonTransboundaryProtectedAreas.
[83]Kliot,Nurit.TransborderProtectedAreasinEurope:.ut.ee/SOPL/english/border/nk.htm
[84]Wonderland:..gov
[85]Sandwith,Trevor,ClareShine,LawrenceHamilton,.(WCPA).TheWorldConservationUnion,2001.
[86]Cornelius,Steve.TransborderConservationAreas:AnOptionfortheSonoranDesert?..p.3.
[87],.net
[88]Sochaczewski,.July/August1999.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