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人們常常說:鸛鳥不開口,張嘴必訴苦。現在又一次證實了這句話是千真萬確的。更加糟糕的是這隻鸛鳥發聲吐字十分困難,因而聽他的講話那就更令人難受了。他站在那兒很長一段時間只是嘎嘎地掀動嘴喙,後來才用嘶啞而輕微的聲音講出話來。他牢騷滿腹,大事抱怨:他們在格里敏大樓屋脊下的窩巢被嚴冬暴風雪摧垮了,他如今幾乎在斯康耐尋覓不到食物,斯康耐的老住戶正在設法圖謀他的全部家當,因為他們竟然在沼澤地里排水,並且在低窪地里開始播種。他說,他打算從這個國家遷移出去,再也不回來啦。…
ContinueAdded by baku on April 16, 2019 at 8:54pm — No Comments
於是阿卡發出了啟程的信號。這一天她為了躲避狐貍斯密爾的緣故,仍舊盡量往遠處飛,他們一直飛到格里敏大樓南邊那片潮濕得像沼澤地一樣的草地上,才降落下來尋覓食物。
整整一天,男孩子都悶坐在一個小池塘的岸邊吹蘆葦口笛。他因為不能夠去看鶴之舞表演大會而怏怏不快,然而又不好意思向雄鵝或者別的大雁張口提出這件事情。
他心里非常難過,因為阿卡到底還是不大信任。他想到,一個男孩寧可不重新變成人,而跟隨著這些一無所有的大雁到處顛簸奔波,那麽大雁們應該明白,他是決計不會出賣背叛他們的。再說他們也應該明白,他為了同他們在一起已經做出了那麽大的犧牲,那麽他們自然也應該義不容辭地讓他能夠看到這一切了不起的奇妙事情。…
ContinueAdded by baku on April 16, 2019 at 8:53pm — No Comments
在得到了馬爾默這塊地盤之後,他們就或者是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地,或者是小股小股地出動奔赴各地,終於佔領了全國各地。令人費解的是,為什麽黑老鼠沒有糾集起一支討伐大軍,趁灰老鼠還立足未穩的時候就將他們一網打盡,統統消滅掉。大概是由於黑老鼠過分確信自己的勢力強大,根本不相信會有喪失權勢的可能性。他們高枕無憂地坐享自己的財富,而灰者鼠卻趁虛而入,從他們手中一個倉庫接著一個倉庫、一個村子接著一個村子、一個城市接著一個城市統統地奪了過去。於是黑老鼠只好被活活餓死,被驅趕得走投無路,或者被聚而殲之。在整個斯康耐平原上,他們已經沒有容身之地了,只有格里敏大樓還在他們的手里。…
ContinueAdded by baku on April 16, 2019 at 8:53pm — No Comments
4.格里敏大樓
黑老鼠和灰老鼠
在斯康耐平原東南部離大海不太遠的地方,矗立著一座名叫格里敏大樓的古城堡。這座城堡四周沒有房屋墻垣,只有光禿禿一幢高大而又堅固的巖石建築物,從平原上十幾公里開外就能夠一眼望見它。這座城堡雖說只有四層樓,但是非常巍峨壯觀,要是同樣地方再有一幢普通房屋的話,那麽那幢房子看起來保準像是給小孩玩耍的小遊戲屋一樣。…
ContinueAdded by baku on April 16, 2019 at 8:52pm — No Comments
靜嘉堂的文庫是一座外觀平實的三、四層建築,大約是書庫的面貌吧!進口處亦很不顯眼,門是緊閉著的。按門鈴數次,才有一位女士出來詢問來由。我遞上名片,由同行的日本朋友解釋,終於得到管理人員的許可,容我們入內。
室內陰暗,是深色木板鑲裝的西式建築,一邊有壁爐,上懸創辦人的畫像。面積不大,應是明治時代的遺物。因係西式地板,我們要脫了鞋才能進去,靜嘉堂文庫為「重要文化財」,室內不准抽煙。我搞不懂是指這座房子為文化財,還是指庫內的藏書?請教那位朋友,他搖頭笑笑,根本不知道文化財為何物。
我們被引進一間明亮的大房間,有兩個大窗戶面對院落,很像當年的書房。裏面有二、三人踞案研讀。我們進門後,先要登記,然後填寫單子,要求取書查閱。這個手續似乎與中央圖書館的珍本書取閱方式相類,只是日本人在形式上顯得更加謹慎小心而已。…
Continue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April 16, 2019 at 8:17pm — No Comments
這次去靜嘉堂文庫則是很偶然的。知道它的存在乃因翻閱讀書目錄時,發現它有相當數量的中國古版書。我並不是讀古書的人,但近年對古典風水有興趣,不時注意這方面的古書,曾在它的目錄中發現有兩部明代中葉前的木刻版風水書,因此「靜嘉堂」這個名字就一直記在我的腦子裏,後來在翻閱中國古代美術的著作時,有兩個精美的唐三彩器,下面註明屬於靜嘉堂文庫。這當然加深了我的印象。
前些時候我曾打聽取得那兩本古風水書複印本的可能性。由於與日本的學術界毫無淵源,隨便打聽一下,並沒有甚麼結果。因此使我感嘆做點研究是很困難的。這次去日本另有公務,雖然抱著渺茫的一點希望,並沒有訪問靜嘉堂的計畫。只是在聊天時,一位日本朋友問我公餘有無其他的打算,我不經意的說,如果可能,很想去靜嘉堂找兩本書,他大為驚訝,我為甚麼知道這樣一個偏僻的所在?…
Continue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April 16, 2019 at 8:16pm — No Comments
「大成殿」是五開間單檐歇山頂,屋頂比例相當舒展,正脊兩端有非常特殊的鴟尾。灰綠色的屋瓦,黑色的柱梁,灰色花崗石的正庭鋪面,整個感覺是溫和而又嚴肅的。大殿前沒有月臺,又沒有前廊,所以顯得臺基不夠寬大。在造形的意味上與我國明清以來的孔廟確實有相當大的距離,與本省孔廟的繁瑣裝飾來比較,距離更遙遠了。…
Continue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April 16, 2019 at 7:51pm — No Comments
東京對我好像是一個很熟悉的城市了,因為我曾經在那裏停留過多次。然而我所知道的東京,仍然是觀光客所知道的東京。一個龐大的國際性都市,有一千多萬人在裏面過著各式各樣的生活,而數百年的發展史,留下來的無數的時代的痕跡,對一個外來的過客,即使要了解一鱗半爪也是不容易的。所以這次偶然聽到東京有一座孔廟,我居然不曾去拜訪過,並沒有感到非常驚訝,只覺得有點慚愧而已。
一位日本朋友帶領我自新宿的旅社搭火車到秋葉原方向,他們的公司裏去辦事。在前一站停站的時候,我看到河川的對面山坡上是一片蓊鬱的樹木,樹叢中有些灰灰的廟宇的屋頂。他告訴我,這是孔廟。真慚愧,來東京這麼多次,為甚麼沒有想到他們也應該有座孔廟?我大感興趣,一連問了他幾個問題,他一無所知。這只是一座孔廟而已,有甚麼好興奮的?他一生沒有進去過。然而為我的興趣所感染,同意安排利用午飯的時間,到孔廟一遊。我欣然道謝。…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April 16, 2019 at 7:51pm — No Comments
若干年前我初次到巴黎旅遊時,特別選拉丁區的小旅館住下,希望看到些畫家的街頭活動。我當然失望了,因為我對拉丁區有錯誤的看法。靠拉丁區一面的塞納河岸,聖母院外觀最為美麗動人,照說應該有很多畫家去畫才對。其實不然。沿著河岸石欄,有很多木製的箱子,固定在欄上,並上了鎖。我初次看到是在晚間,以為那是藝術家的畫具箱。第二天去看,發現每一個箱子相當於一個攤位,打開來,撐起棚子,就是賣觀光品的小店。其販賣品中多的是印製品與廉價的古董畫頁,自然也有些寫生畫,但已完全變質了。至於當年這裏是不是街頭畫家的集結地就不得而知了。
第三類街頭畫家是我這次訪巴黎才看到的。…
Continue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April 16, 2019 at 7:43pm — No Comments
一天晚上約了些朋友到頂好市場一帶去吃飯,發現在那座三角形的小廣場擠滿了人群,原來大家圍觀的是所謂街頭畫家的攤子。
對於街頭畫家,我知道的實在不多,但是在國外旅行卻也常常看到。街頭畫家大概都是落魄的畫家。在通都大邑中,有各種階層的藝術家為各階層的人士服務。博物館級的美術家,功成名就,下筆萬金,過著帝王式的生活。畫廊級的美術家,有相當的中產階級的市場,繪畫就是產品,也能享受到富裕社會的種種利便。然而又有些畫家,尚徘徊在畫廊之外,或懷才不遇,或學而無成,或自願經受貧窮生活的煎熬,就成為社會上的浪子,過著所謂波希米亞人的生活。…
Continue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April 16, 2019 at 7:42pm — No Comments
蠟燭流淌,燃燒,
我們感到溫暖舒服,
微弱地傳來風的狂吼,
當它襲擊凍僵的樹木。
這間小屋的模糊的墻壁
開始收縮,對著靈魂閃起眼睛;
深深的寂靜在幽暗中浮遊:
沒有響動,唯有木炭聲息輕輕。…
Continue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April 16, 2019 at 6:57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April 16, 2019 at 6:55pm — No Comments
我去了兩次世博,人太多了,根本沒有耐心排隊。仔細觀察發現,幾乎所有的參觀者都是中國人。我在北京連線香港的主持人任韌,在上海連線的鳳凰衛視評論員鄭浩先生介紹說,90%以上的遊客都是中國人。外國人來得太少,從借此機會加強中外交流、加深中西理解的角度看,不能不令人感到遺憾。
我曾向不少西方媒體人打聽過從新聞價值的角度出發對上海世博感不感興趣。他們基本認為:不大感興趣,只做最基本的報道,其他都不做了,反正是政府的表演舞臺嘛。…
Continue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April 16, 2019 at 6:25pm — No Comments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會開幕了。晚上的煙火讓我想起了家鄉伊豆在海邊每年舉行一次的“煙火節”。看煙火,日文叫“花火”,對日本百姓來說是最好的情緒釋放,把平時積累的所有郁悶和不滿都釋放出去,大家一起享受節日的歡樂。
世博的歷史一脈相承。愛知到上海,讓我想起了少年時代專門從事的“接力賽跑”,它包含著所有隊友的汗水,是心連心、手牽手的靈魂交接。我曾接觸過許多被派遣到日本愛知縣吸取愛知世博之經驗的中國官員,但願愛知經驗能夠為中國模式提供一點點參照。一衣帶水的中國和日本,地理上很接近,雖然曾發生過不幸的歷史,國家實力關係的歷史性變化也折射著些許互不信任,但經貿上、文化交流上、人文情懷上的相互依存是不爭的事實。相鄰的中國館和日本館將攜手展現對“環保”、“綠色”的極高忠誠度。…
Continue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April 16, 2019 at 6:24pm — No Comments
2010年9月中旬,我在海外待了10天,不在北京的這段時間,《環球時報》編輯告訴我說:“在你離開的這幾天,北京大堵車,超級無敵堵。一個是節前,好多人送禮,外地車多。另外就是開學了,很多家長要接送孩子”。我畢竟在北京這座行走成本居高不下的大城市待了七年,對這些現象不難理解。編輯接著說:“中國的學校硬件不差,但是居然都沒有校車”。
我立即反駁:“學校有沒有校車與北京大堵車無關”。…
Continue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April 16, 2019 at 6:23pm — No Comments
我從2004年開始在人大附中教日語。一天傍晚放學,在高中樓一層大廳,我跟一位年輕的中國教師邊走邊聊。同學們穿著校服,背著書包,有的大聲聊天,有的吃零食,紛紛離開校園。我感覺很孤立,幾乎沒有一個學生理我們。
我問旁邊的老師:“他們怎麼回事,面對著老師,連‘再見’都不說?”老師回答:“現在的孩子都是這樣的,忙他們自己的。”忽然,有個女生邊跑邊向我們擺擺手,快速說:“拜拜!”只有這一個學生打招呼,用的是英語。老師說:“那是馬來西亞的留學生。”…
Continue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April 16, 2019 at 6:22pm — No Comments
四
2010年6月,高考那一天,我在北京地鐵一號線終點站四惠東站入口處看到了“高考生優先安檢”的牌子。我不由自主地停了下來,看著那張牌子陷入沈思。我曾在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當過外教,人大附中畢竟是升學率高的學校,學生們也都很活潑、聰明、睿智。只是除了那些靠金錢或權力出國留學的孩子之外,他們都要面臨高考的壓力。曾經無數家長為孩子的未來表示過擔憂,並向我詢問:“加藤老師,您看我孩子怎麼樣?”
我平時也收到無數高中生的郵件,其中來自高考生的郵件最多,內容大概都是“加藤老師,我是您《Vista看天下》專欄的忠實讀者,很喜歡您的專欄。我是即將面臨高考的學生,最近壓力很大,實在受不了,我們中國的孩子為什麼……”…
Continue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April 16, 2019 at 6:05pm — No Comments
三
2010年1月,北京市政府下令,北京地鐵站內除《北京娛樂信報》之外的報紙一律被禁售。理由為超過500萬人次的大客流難以控制,目的為確保乘客安全。這條新規引發軒然大波,市民們從輕視民意的角度表示不滿。
我特意去看了一下1號線和10號線交接的國貿站,確實見不到報紙銷售員了。站臺上的人數似乎少了一些,氛圍似乎冷清了一些。上車後發現,果然沒有人看報紙,很正常,畢竟買不到嘛,普通百姓把在外面買的報紙帶到地鐵裏專門翻一翻,有些夠嗆。看看周圍,有打遊戲的,聊天的,吵架的,吃喝的,比原來亂了些,吵了一些。…
Continue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April 16, 2019 at 6:03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April 16, 2019 at 6:03pm — No Comments
我在北京,平時都坐地鐵。從我剛來北京的2003年至後奧運時代的2010年,北京的地鐵發展很快,變化很大。地鐵是我觀察中國的重要窗口。地鐵是反映一個城市文明程度與發展水平、人民素質與文化面貌的珍貴鏡子。每到一座城市,只要有,我都會選擇坐地鐵,從感受地鐵的草根角度觀察中國。在這裏,我想跟讀者分享“我與北京地鐵”的四大故事。
一
2008年5月的某一天,我去天津出差,先從北大走到五道口,坐城鐵到西直門,再坐開往北京站方向的2號環線。與平時一樣,我拿著《新京報》,度過地鐵裏的時光。…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April 16, 2019 at 6:03pm — No Comment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