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嘉一《中國的邏輯》 地鐵的故事(1)

我在北京,平時都坐地鐵。從我剛來北京的2003年至後奧運時代的2010年,北京的地鐵發展很快,變化很大。地鐵是我觀察中國的重要窗口。地鐵是反映一個城市文明程度與發展水平、人民素質與文化面貌的珍貴鏡子。每到一座城市,只要有,我都會選擇坐地鐵,從感受地鐵的草根角度觀察中國。在這裏,我想跟讀者分享“我與北京地鐵”的四大故事。



2008年5月的某一天,我去天津出差,先從北大走到五道口,坐城鐵到西直門,再坐開往北京站方向的2號環線。與平時一樣,我拿著《新京報》,度過地鐵裏的時光。

雖然是早上擁擠的時間,乘客卻沒那麼多,難得可以輕鬆閱讀文字。忽然間我發現,周圍一半以上的乘客跟我一樣在專心看報紙。在20多分鐘的時間裏,至少我周圍的人始終保持沈默,車廂很安靜。我一口氣讀完報紙,感到了生活的樂趣。

這是不尋常的現象,令我吃驚,並讓我再次思考北京和北京人。

其實,北京市民在地鐵裏看報紙或看書並不是新鮮事。我每一次坐地鐵時或多或少接觸過看報的乘客,只不過旁邊乘客的表現五花八門而已——有聊天的、吵架的、郁悶的、睡覺的、吃喝的、沈默的……看報的人並沒有那麼突出。而那一天,所有人安靜看報的場景,一瞬間在我眼中幾乎成為北京地鐵文明史上的一次轉折。

最近,乘坐地鐵的市民不斷增加,高峰時間實在令人頭疼。排隊、等待、擁擠、臭味兒、大聲……地鐵已變成人海,而地鐵對所有承受了巨大生活壓力和希望降低生活成本的市民來說,又是那麼不可或缺。因此,如何度過地鐵時間就變成一個重要的課題。

請大家冷靜想一想:地鐵是公共交通,地鐵也是個公共場所,它應該是有序、理智、和睦的。凡是牽涉到公共兩個字的事物都要被公眾的認同與關懷所支撐。地鐵既是公共的代名詞,也是衡量城市文明的象征。在這個意義上,在地鐵裏看報紙的乘客,即“看報族”的存在無疑是值得贊揚的。據我所知,與我剛來北京的2003年相比,“看報族”明顯增加了。地鐵站旁邊的報刊亭以及地鐵裏的報紙銷售處對城市市民來說越來越不可或缺,那些賣報的叔叔阿姨對城市文明進步的貢獻功不可沒。何況,大家在地鐵時間關注新聞,了解社會動態,充實知識,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同時它給北京帶來的是文明與和諧。

一個國家的文明水平首先要看它的社會秩序和國民素質。如果國民能夠主動認同社會的穩定,並為此自律,必然就產生良性的秩序。無序永遠與和諧背道而馳。所謂“和諧社會”也絕不能光靠強制性的公共政策來建立,它需要全體市民的積極而耐心的參與,實際上是一種潛移默化。

北京地鐵(包括城鐵)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在原有1號線、2號線、13號線、八通線的基礎上增加了5號線、10號線、奧運支線、機場快軌,2010年前還會增加幾條。那時候,北京交通會迎來何種局面?北京市民的生活將取得怎樣的便利?我現在就在認真構想,默默期待著。

看報族的增加很有可能成為北京走進市民社會的開端或切入口。倘若在日益成熟的地鐵裏,大家沈默而愉快地看報紙,而不隨便大聲說話和吃東西,不就是一種精神文明的進步嗎?它既可以提高市民的知識水平,也可以維護公共秩序,還能促進媒體的市場化和大眾化。這難道不是一條實現現代化、加速改革開放的必經之路嗎?

翻報紙是一種放鬆,看報紙是一種樂趣,讀報紙是一種文明。讓我們一起在地鐵裏,度過放鬆的時光,享受生活的樂趣,推進精神文明的進步。在地鐵裏看報紙是一件大事。

Views: 3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