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查爾斯·波德萊爾於1821年生於巴黎。很小的時候,他就不願呆在家裏。五歲時,父親死了。一年後,他母親再度結婚,對於繼父,波德萊爾沒有好感。他被送到多所寄宿學校讀書。由於不守校規,他一再地被這些寄宿學校逐出校門。長大後,他發現自己和中產階層的生活格格不入。他和母親、繼父爭吵,穿劇臺上才使用的黑色鬥篷,在自己的臥室裏掛滿德拉克洛瓦的名畫《哈姆萊特》的平版復制品。在日記中,他抱怨自己深受折磨,其根源之一是"一種可怕的病魔——對家的恐懼",其次則是"幼年便有的孤獨感。盡管有家人,特別是有學校裏的朋友,一種註定終生孤獨的宿命感總也揮之不去"。…
Continue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February 10, 2018 at 7:22pm — No Comments
在倫敦通往曼徹斯特的高速公路旁,有一家用紅磚搭建的加油站。加油站只有一層高,有玻璃櫥窗,從那裏可以俯瞰下方的高速公路,以及路旁單調的平坦無垠的原野。加油站的前院懸著一幅巨大的塑膠廣告旗幟。上面的內容是一只煎雞蛋、兩根香腸和成堆的烤菜豆。它招攬來過路的司機,也吸引了鄰近田野裏的一群羊。
我是在傍晚時分到達這家加油站的。西邊,天空正布滿紅霞。加油站的一邊是一排景觀樹,在過往車輛持續低悶的噪音裏,還能聽到樹叢裏的鳥鳴。我已經在路上顛簸了兩個小時,孤獨地看車窗外天邊的雲起雲聚;看路旁草坡外市鎮裏的燈火閃爍,看公路大橋和車窗外超前的大車小車的匆促背影……車廂裏的空調機制冷時,總發出連續不斷的劈噠聲,像是有回形針不停地落在引擎罩上。下車時,我已覺昏眩。我的感官也需要調整,重新適應腳下堅實的土地,習慣拂面的微風和夜即將來臨時似有若無的天籟。…
Continue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February 10, 2018 at 7:22pm — No Comments
如果在家裏我還對巴巴多斯島念念不忘,那也許是因為我從未認真仔細且長時間地閱覽巴巴多斯島的圖片。假使我在桌上擺一張巴巴多斯島的圖片,強迫自己盯著它看上二十五分鐘,我的心智和身體也自然會遊移,為許多外在於巴巴多斯島的焦慮所糾纏;我也許會因此更真切地體驗到我們所身處的地方對我們心智的旅行的影響是如何之小。
這裏出現了另一矛盾情形,只有當我們不必親臨某地去面對額外的挑戰,我們方能最自如地置身其中,對此,德埃桑迪斯一定會感同身受。…
Continue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February 10, 2018 at 7:20pm — No Comments
德埃桑迪斯曾試圖到英國旅行,在這之前的許多年,他還想過到另一個國家旅行,這個國家就是荷蘭。在動身前,他把荷蘭想象成特尼爾斯、揚·斯丁、倫勃朗、奧斯塔德的畫作所描繪的地方。他期待那裏有簡單的家族生活,同時不乏肆意的狂歡;有寧靜的小庭院,地上鋪的是磚石,還可以看見臉色蒼白的女仆倒牛奶。因此,他到哈勒姆和阿姆斯特丹旅行了一趟,結果當然是大失所望。盡管如此,那些畫作並沒有騙人,荷蘭人的生活確有其簡單和狂歡的一面,也有鋪著磚石的漂亮庭院,能看到一些女傭在倒牛奶,然而,這些珍寶都混雜在一大堆乏味的日常影像中,比如餐館、辦公樓、毫無特色的房屋、少有生機的田野等,只不過荷蘭的畫家們從不在他們的作品中展現這些普通的事物而已。旅行時,置身於真實的荷蘭,我們的體驗也因此奇怪而平淡,全然不及在羅浮宮的荷蘭畫作展廳裏瀏覽一個下午來得興奮,因為在這幾間展室裏,收藏有荷蘭和荷蘭人生活中最美好的方面。…
Continue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February 10, 2018 at 7:18pm — No Comments
實地的旅行同我們對它的期待是有差異的,對此觀點,我們並不陌生。對旅行持悲觀態度的人(德埃桑迪斯應該是一個極佳的典範)因此認為現實總是讓人失望。也許,承認實地的旅行和期待中的旅行之間的基本"差異",這樣才會更接近真實,也更有益。
經歷了兩個月的期待,在二月的一個晴朗的下午,我和我的同伴抵達了巴巴多斯的格蘭特利·亞當斯機場。從下飛機到低矮機場大廳間的距離很短,但卻足以讓我感到氣候的劇烈轉變。才幾個小時,我就從我所居住的地方來到了一個悶熱潮濕的所在,這種天氣,在我所居住的地方,五個月後方會來臨,而且,悶熱潮濕的程度也不會如此難耐。…
Continue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February 10, 2018 at 7:17pm — No Comments
時序之入冬,一如人之將老,徐緩漸近,每日變化細微,殊難確察,日日累疊,終成嚴冬,因此,要具體地說出冬天來臨之日,並非易事。先是晚間溫度微降,接著連日陰雨,伴隨來自大西洋捉摸不定的陣風、潮濕的空氣、紛落的樹葉,白晝亦見短促。其間也許會有短暫的風雨間歇,天氣晴好,萬裏無雲,人們不穿大衣便可一早出門。但這些都只是一種假象,是病入膏肓者臨終前的"回光返照",於事無補。到了十二月,冬日已森然盤踞,整座城市每天為鐵灰色的天空所籠罩,給人以不祥之兆,極類曼特尼亞或韋羅內塞的繪畫作品中晦暗的天空,是基督耶穌遇難圖的絕佳背景,也是在家賴床的好天氣。鄰近的公園在雨夜的路燈下,滿眼泥濘和積水,甚是荒涼。有一晚,大雨滂沱,我從公園走過,忽地記起剛剛逝去的夏日,在酷暑中,我曾如何躺在草地上,伸展四肢,任光腳從鞋中溜出,輕撫嫩草;我還記起那種和大地的直接接觸如何讓我覺得自由舒展:夏日裏沒有慣常的室內、戶外之別,置身大自然時,我有如在臥室裏一般自在。…
Continue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February 10, 2018 at 7:16pm — No Comments
生活中的繁重與瑣碎使我感到萬般無奈和煩躁時,那些陳舊美麗的小歌又會回到我唇上。當歌的悲涼將心中的焦灼滌凈,眼前的世界又重新恢覆清明。
多麽不可解!我們追求的不是快樂和幸福嗎?偏又只有悲傷與寂寞才能使我們咀嚼出更深更豐富的人生意義。也許這就是赫胥黎所發現的定理:“快樂本身原是一種消蝕,我們真正珍惜的情感常來自悲戚與憂傷。”也許,這也是為什麽當我迫切地需要勇氣和歡樂時;會去琢磨那些悲涼的小歌。
“客中不禁思起故鄉,兒時遊釣不能忘。不禁思起我的故鄉,萬重煙水勞相望,思我故鄉,悠然神往。舊事回首半渺茫……”…
Continue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February 10, 2018 at 7:07pm — No Comments
其次,依靠土地以農業為主的生計模式已轉換為農業+副業的兼業模式。後鄉土社會的另一個重要變遷就是農戶生計模式的轉型,盡管在鄉村發展進程中,農業經濟與糧食生產也在不斷增長和發展,但是對於多數農戶而言,農業卻已經不再是主要的生計模式。多數農戶的生計模式屬於農業+副業的兼業模式,而且越來越多農戶的主要經濟收入與生活來源是依靠外出打工或工商經營,從農業收入在農戶總收入中所占比例來看,較多農戶的主業其實已從農業轉型為非農業。
盡管“民以食為天”,盡管農業的基礎地位不會改變,但農業之於鄉村居民的生計來說,其地位或重要性卻已經發生改變。這一變化是現代化和市場化背景下鄉土社會的一個重要轉型,也是後鄉土性的又一典型特征。…
ContinueAdded by ucun estutum on February 10, 2018 at 7:03pm — No Comments
在村落共同體中,村民之間的關系是熟悉的。熟悉的關系並非指具體的兩個個體間的交往情況和熟知程度,而是指村落社會關系是相互熟知的。熟悉的社會是一種信息非常對稱的社會,也是一種信息透明的社會。信息對稱指的是自我與他人是知根知底的、相互能達成默契的。不論兩個村民個體之間是否有直接的交往和互動,也不論一個人對其他個體具體情況的熟知程度如何,人們都能達到相互熟知或知根知底,因為村落共同體本身就是一個信息透明的社會。在一個固定的場域里,個人及其社會關系的信息其實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人們的行動信息也容易被村里人所知曉,並不一定需要專門的努力就能達到。
熟悉關系仍代表著鄉村社會的一種特質,因為這是與城市社會關系有著本質區別的。盡管在城市化擴張和鄉村勞動力流動的沖擊下,鄉村社會熟悉關系也處於變遷之中,但在村落生活共同體依然存續的情況下,基於地緣和血緣而形成的熟悉社會關系的特征也繼續留存。…
ContinueAdded by ucun estutum on February 10, 2018 at 7:02pm — No Comments
從二元發展論的視角來看待和解釋鄉村社會變遷,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強調了結構、制度因素對遷所具有的決定性的意義,盡管鄉村變遷也被視為一種社會過程,但這一過程卻是方向和軌跡已被結構、制度決定的動態過程。也就是說,在現代化過程中,鄉村社會變遷受這一大趨勢及其相應的結構和制度安排所制約。二元論的問題和局限在於,對鄉村變遷的動因和未來作宿命論的理解,將鄉村發展的未來走向歸之於現代化的趨勢,或是將工業化國家鄉村終結的歷史看作是當今鄉村社會的未來走向。理解當今中國鄉村社會變遷,確實需要以現代化的社會轉型作為大背景,然而同時也需要關注和思索為何鄉村與現代社會共存這一現實問題,以及當今鄉村社會的特質與性質問題。
二、後鄉土性:特質與性質的維度…
Added by ucun estutum on February 10, 2018 at 7:01pm — No Comments
鄉土社會經歷一系列改造的歷史事實,反映出鄉土性無論在制度基礎方面,還是在經濟與社會結構方面,乃至在文化層面,都已發生了較大程度的變化,鄉村改造運動已改變或沖淡了“鄉土本色”。(21)盡管鄉土性的一些元素如村落共同體、熟悉關系和禮俗傳統仍部分地維續著,但是,鄉村社會的基本性質其實已發生改變,變遷之後的鄉土性特征也就具有了後鄉土性。…
Added by ucun estutum on February 10, 2018 at 7:00pm — No Comments
那晚是一月二十四日,中國人的除夕夜。
我正在準備晚餐;外子走過來訕訕地問:“今晚吃什麽?大年除夕夜啊!”我愕然了一下,根本就忘了過年這回事,家裏就兩個人,大眼對小眼,還過什麽年?我望望盤中洗凈待烹的魚,頓時理直氣壯起來:“吃魚呀!年年有余,吉慶有余,別的都不用吃了!”真是湊巧;居然那晚準備了魚,其他就可以看作多余。所以,那晚年夜飯,就是那麽大魚一條!…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February 10, 2018 at 7:00pm — No Comments
鄉土社會理論高度凝練了中國傳統鄉村社會與文化的經驗事實,為理解鄉村社會結構及鄉土文化功能提供了一個重要框架,讓我們可以把較多的鄉村社會現象和問題置於這個框架之中來加以分析和認識。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和現實是,在現代化大潮中,鄉村社會已經並正在發生著劇烈的社會變遷,鄉土社會理論只有更新,才能更準確概括和解釋當下中國鄉村社會的結構及其特征。
2.內卷化與過密化…
Added by ucun estutum on February 10, 2018 at 6:59pm — No Comments
鄉村社會從歷史到今日,已發生了諸多的變遷。如何理解當下鄉村的形態、問題和未來方向,是鄉村社會研究領域理論探討的重要方向。鄉土性概念是基於20世紀上半葉的經驗現實從社會結構-文化功能的維度對中國鄉村社會基本性質的理論概括,後鄉土性是為分析和解釋經歷系列改造和轉型之後鄉村出現空巢社會、兼業生計、〖JP+1〗自治與建設並行以及文化多元化的現實形態、特征、性質、成因及其應對提供一種理論框架。相對於過密化論、二元發展論、新鄉土社會論、“空心化”論或城鎮化論,後鄉土社會論把後鄉土性的維續和鄉村的變遷視為現代化背景下具有中國特色的鄉村社會的一種新常態,從而為理解鄉村社會的現實、問題和趨勢提供了一種客觀中性和建設性的分析框架,可有效地解釋鄉村變遷的歷史原因、現實問題的根源,以及建設與發展的可能路徑。…
ContinueAdded by ucun estutum on February 10, 2018 at 6:58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ucun estutum on February 10, 2018 at 6:56pm — No Comments
李:您剛才說,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鄉村一般都是被犧牲掉的角色,不論是許村也好,還是青田也好,藝術家或社會學家介入進來,想要重建的是一個什麼樣的理想範式呢?…
ContinueAdded by ucun estutum on February 10, 2018 at 6:56pm — No Comments
采訪人|李淑娟 《青田範式》專題片編導(以下簡稱李)
被訪人丨渠敬東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以下簡稱渠)
時間丨2017年9月24日上午
地點丨廣東順德青田村…
Added by ucun estutum on February 10, 2018 at 6:55pm — No Comments
親愛的小朋友:
我給你們寄的“通訊八”,是在英國蘇格蘭首府愛丁堡寫的,如今我又從蘇聯的首都莫斯科,給你們寫信。中間我曾訪問過英國南部的威爾斯和幾個大學,又到過瑞士,六月初回到祖國。十月初,我又參加了亞非國家作家會議的中國代表團,來到了蘇聯的烏茲別克共和國的首都塔什幹。在塔什幹開會的幾天,有許多很激動人心的事情,應該向小朋友報道一下,我想你們一定會喜歡聽的。…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February 10, 2018 at 5:04pm — No Comments
親愛的小朋友:
來到英國已經十天了,訪問的日程是忙逼的。我現在是在英國北部蘇格蘭首府的愛丁堡,一座旅館的窗前,時間已過半夜,樹影搖曳,滿月的銀光,射在我的信紙上,活潑而激越的蘇格蘭民歌的余音,還在我耳邊蕩漾。趁著我睡不著的時間,來給我所惦念的小朋友寫幾個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一九三六年的冬天,我曾到過英國,那時只在倫敦住了一兩星期,在牛津和劍橋兩個大學作了很短的訪問。這次重來,走的地方較多,接觸的方面也較廣,有許多感想,真不知從哪裏說起——先從“一世之雄”的“大英帝國”說起吧!…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February 10, 2018 at 5:03pm — No Comments
親愛的小朋友:
昨天我們從意大利又回到瑞士,明天要出發到英國去了,三星期的意大利之遊,應當對你們作一個總結。
我們訪問了意大利的大小二十個城市,說一句總話,我實在喜歡意大利,首先是它的首都羅馬,和我們的北京一樣,是個美麗雄偉的首都。它的古老的建築,和博物館裏的雕刻、繪畫,以及出土的文物,都和北京的建築和博物館一樣,充分地呈現了它的勞動人民的驚人的智慧!關於意大利,將來有時間再詳細地述說,如今先舉出幾個最突出的印象,給小朋友們畫一個輪廓。…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February 10, 2018 at 5:02pm — No Comment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