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益龍:後鄉土性:理解鄉村社會變遷的一個理論框架(3)

從二元發展論的視角來看待和解釋鄉村社會變遷,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強調了結構、制度因素對遷所具有的決定性的意義,盡管鄉村變遷也被視為一種社會過程,但這一過程卻是方向和軌跡已被結構、制度決定的動態過程。也就是說,在現代化過程中,鄉村社會變遷受這一大趨勢及其相應的結構和制度安排所制約。二元論的問題和局限在於,對鄉村變遷的動因和未來作宿命論的理解,將鄉村發展的未來走向歸之於現代化的趨勢,或是將工業化國家鄉村終結的歷史看作是當今鄉村社會的未來走向。理解當今中國鄉村社會變遷,確實需要以現代化的社會轉型作為大背景,然而同時也需要關注和思索為何鄉村與現代社會共存這一現實問題,以及當今鄉村社會的特質與性質問題。


二、後鄉土性:特質與性質的維度


如何理解和解釋現代化進程中的“鄉土中國”的社會變遷呢?對這一問題,或許有多個維度、多種解釋框架。將經歷現代化變遷之後的鄉土社會理解和解釋為具有“後鄉土性”,主要是基於中國鄉村社會的特質和基本性質而言的。

用後鄉土性來概括和解釋當下的中國鄉村社會,是要說明在現代化的大趨勢下,中國鄉村社會具有著自己的一些特質。正是這些特質,使得鄉村變遷與社會現代化並行相隨,而非被現代化所取代。

“特質”是文化相對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本尼迪克特在對文化比較研究中,發現不同類型的文化有著不同的特質,如“阿波羅型”文化與“酒神型”文化的差異,就主要體現在各自有各自的文化特質。⒀

現代化進程中的鄉村社會,有著與城市社會所不同的特質。鄉村社會的特質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村落共同體;二是熟悉關系;三是情感與道義聯系。鄉村社會的存在和維續是以村落或村莊為物質基礎和空間載體的,就物質形態和空間形態而言,鄉村社會就是由一個個村落或村莊構成的。如果沒有村落,鄉村社會也就無從談起。所以,村落或村莊是鄉村社會特質的核心標誌。鄉村居民聚村而居,共同分享著一定邊界範圍內的資源,在一定邊界範圍內共同生活,並對這一邊界範圍內的人有著認同心理,在此基礎上也就形成了村落共同體。村落不僅僅是一種地域性社會空間,而且還是一種社會生活共同體。作為一種共同體,村落既有地域的共同性,即村民聚居在這個共同的地方已有歷史的延續性;此外,村落也有社會經濟與文化心理的共同性,也就是指村民在生產生活與文化心理上有著密切的互動和聯系,因而具有許許多多的共同之處。

盡管在城市化的快速擴張過程中,每年會有數萬個自然村落隨之消失。與此同時,越來越多年輕的農村人以入學和就業等方式步入城市化的軌道,即便在村里成家立業的村民,其中也有一大批人不在村莊里“安居樂業”,而是要進城打工。但是,我們需要注意到的事實是,目前村落依然廣泛地存在和延續著,依然有大量的人口居住和生活在村落之中。從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來看,到2012年,全國仍有58.8萬多個村民委員會,鄉村住戶有2.7億多戶,鄉村人口有9.7億多。⒁由此可見,村落作為鄉村人口的生活共同體,雖經受著現代化與城市化的沖擊,但依然是現代社會中具有相對獨立性和自身特質的構成之一。

村落共同體的維續和變遷,為鄉村社會的結構特質的形成奠定了時空基礎。正是因為村落共同體內的各家各戶是長期生活於這個時空場域,祖祖輩輩在此繁衍生息,彼此之間相互守望,由此也就彼此相互熟知、知根知底。所以,鄉村社會在結構上仍是由熟悉關系構成的,熟人社會仍是鄉村社會的特質。

關於當前鄉村社會的關系與結構特質,基於費孝通的“熟悉的社會”論,已有多種多樣的觀點,有“半熟人社會”的觀點,認為在村民自治選舉中,行政村內的社會關系不同於自然村落的熟人關系,而是一種半熟人關系。⒂而“無主體熟人社會”論則出,後革命時代的鄉村社會出現了“空心化”的特征,熟人社會逐漸走向沒有主體的熟人社會。⒃還有一種“弱熟人社會”的觀點,從社會網的分析角度,認為一些村落中村民之間的網絡是間接連接構成的,所以村民之間也難以熟知。⒄甚至在一些媒體上,根據鄉村社會出現的人情冷落的個例事件,延伸出鄉村社會“熟人關系的陌生化”觀點。

“熟悉的社會”是對鄉村社會的地方性與整體性結構特征的一種概括,而非指微觀的、個別的人際關系或社會網絡狀況。經歷經濟轉型、社會與文化變遷之後,鄉村社會中諸多微觀結構與行動都可能已發生這樣那樣的變化,其中就包括人際關系和交往方式的變化。然而,村落共同體的地方性以及共同體的整體性特征依然留存。

Views: 6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