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maluang 三板頭·'s Blog – January 2023 Archive (11)

歐用生:教師的課程理論化:從詩性智慧到 A/r/t(11)

結 語

過去教師一直被視為「研究者」,後來又被期待為「藝術家」,最近更有 A/r/t 的概念,強調教師游移於研究者/藝術家/教育者的角色之間,進行研究、教學和創作,由此將理論、實踐和創造結合起來。詩性智慧和 A/r/t 都是後現代課程研究的概念,放棄傳統認識論或方法論的典範,轉而重視存有論和詮釋學、美學、藝術的觀點,探討理論與實際的辯證關係,期待教師在自我研究、生活探究或實踐者的研究中,將課程理論化,以發展自己的實踐智慧。



本文主要從理論、實際及其辯證關係的觀點,探討詩性智慧和 A/r/t…

Continue

Added by Jemaluang 三板頭· on January 27, 2023 at 5:30am — No Comments

歐用生:教師的課程理論化:從詩性智慧到 A/r/t(10)

這種存有論的辯證觀超越批判教育學的辯證觀,不將辯證化約為認識論的形式,而只是理性的理解工具;亦不將辯證視為只是受普同法則約制的方法論,而使辯證變成僵化的意識形態。存有論的辯證並非從方法論開始,它始於人類存在的事實,和影響這些事實的社會、歷史因素。



這種辯證觀不重視複雜的理論的術語,而用肉體特質的語言,用感動心和靈的語言,用有感情的、思想的和歷史感的語言,在現場中實踐,說出我們的鬥爭和努力,走出是甚麼(what is)的限制,邁向可以怎麼樣(what could be)的論述。存有論的辯證與歷史的時刻常在,與活生生的人對社會存有的鬥爭一起轉變,將辯證的認知視為參與生活的手段或一種生活方式。這時,教師不僅是A/r/t,亦成為辯證者,成為實踐的哲學家。…



Continue

Added by Jemaluang 三板頭· on January 26, 2023 at 9:30pm — No Comments

歐用生:教師的課程理論化:從詩性智慧到 A/r/t(9)

在這時刻,數學的學習就像是一種沉思的實際,亦是一種存有,就像畫家沉醉於樹林的寫生時,他感覺到不是他在畫樹木,反而是樹木在看他(Montgomery-Whicher, 教師的課程理論化:從詩性智慧到 A/r/t 25 2005)。如 Morris(2008)說的,作曲家並沒有作曲,並沒有告訴曲要怎麼譜,而是曲譜引導作曲家,而創作出優美的譜曲。教師或研究者亦是讓文字引導他,文字自己走進研究報告來,增益自己的實踐智慧。所以不僅師生在學習數學,數學亦和人類

對話,學習畢氏定理不是在記憶公式,並正確回答考試問題,而在理解其方式、相關、互賴、徵兆和豐富性。在這種學習的沉思感中,「學科的學習同時亦是精神的、靈性的鍛鍊」…

Continue

Added by Jemaluang 三板頭· on January 26, 2023 at 2:30am — No Comments

歐用生:教師的課程理論化:從詩性智慧到 A/r/t(8)

A/r/t 的研究者 Guyas(2008)是一位攝影家和學者,從小生長於芬蘭的小島,由於親海、愛海,流動的水成為她攝影、研究的主題和隱喻。她說,當她專注於攝影機,捕捉美的瞬間時,雖然將自己與周遭環境抽離,仍感覺到自己存在,隨時準備應變。水讓她充滿生氣,水的流動感動了她,隨着流動的水,將自己的視覺、攝影機和周遭環境關聯起來,聚焦於類型、動作、顏色、味道和節奏的變化。這種整全的覺醒形塑了她的哲學,教導她關於自我、存有論和認識論,這不是文字可以描述的。

她這樣寫着:「我回到水的場域和聲音,以求舒適、智慧和引導,水是我的老朋友和導師,治療我的傷,激發我的精神,我感受、觀察和分析這種感覺,雖然找不到答案,卻慢慢朝向寧靜,並積極的靜止,協助我超越認知去思考」(Guyas, 2008, p.…

Continue

Added by Jemaluang 三板頭· on January 25, 2023 at 11:30pm — No Comments

歐用生:教師的課程理論化:從詩性智慧到 A/r/t(7)

由此觀之,探究實際就是在研究自我(Leggo, 2008)。A/r/t 可以說是自我塑像(self-portraiture),是在呈現和反省個人的生活,以獲得新的洞見和理解;就像大部分塑像(或藝術品)都是自我塑像,研究亦是研究者透過被研究者雕塑自己的畫像,藝術、研究和教學彼此互相包含,都是生命、自傳俗民誌和自我塑像的一部分。



自我研究是一種表演、自我定義、自我展現、自我探究,在參與自傳、故事的書寫;生活在自傳中尋找創造的活力,用新的方式書寫自己,將別人書寫的我加以重寫,超越邊界、疆界和限制,試驗不同的文本形式,展現不同的聲音。

但 A/r/t…

Continue

Added by Jemaluang 三板頭· on January 24, 2023 at 5:30pm — No Comments

歐用生:教師的課程理論化:從詩性智慧到 A/r/t(6)

A/r/t 特別注意到游移的空間,在此,語言、影像、物體、情境、空間和時間同時發揮作用,意義亦由此產生。Irwin & Springgay(2008)認為,這種方法論的思考正是Deleuze & Guattari 所說的地下莖(引自 Roy, 2003),地下莖的每一分支在彈性的動態關係中流動地組合,富有變化,或反常地突變,意義和理解不再是從一個原生點呈現出來,而是複雜的、關係性的、意外的。地下莖活化了游移的空間,邀請教師去探討藝術創作、研究和教學的縫隙,這個空間成為社會、文化和自然的轉型場域,成為圍繞着主體、主體間的地方,讓主體由維持均衡和整體的保守力量,轉向生成和對未來的開放。地下莖和游移打破二元論,不只是身體的位置或物體的移動,而是一個過程,一種移動和意義的易位…

Continue

Added by Jemaluang 三板頭· on January 23, 2023 at 5:30pm — No Comments

歐用生:教師的課程理論化:從詩性智慧到 A/r/t(5)

由此可知,詩性智慧的課程理論化是詮釋探究的一種形式,擺脫過去實徵主義、理性/技術/實驗典範的課程研究,從實徵的走向靈性的、哲學的和現象學的,建立教育、課程研究的「多元典範」,將被排除於知識生產過程的教師和行動者納入研究和革新的過程,同時讓教師檢討自己的知覺、形象、理解、脈絡、行為和關係,考驗自己生產的知識,覺醒隱藏於其中的常識或神話,以超越常識的觀點,再宣稱教師研究的合法性。如此,理論並非靜態的分析概念,不只是邏輯的理性思考,而是理念的不斷更新,使課程理論產生新的可能性。教師不僅應用理論,還要利用想像的經驗,質疑、反省這些經驗,由此詮釋理論,超越課程和教學理論的限制,走出巨型的敘說(metanarratives),走向多元的可能性和故事的世界,讓課程和教學理論回到教師和學生身上。



這亦是 A/r/t 的重要主張。A/r/t 強調,教師(T)不僅是研究者(R),同時亦是…

Continue

Added by Jemaluang 三板頭· on January 22, 2023 at 4:30pm — No Comments

歐用生:教師的課程理論化:從詩性智慧到 A/r/t(4)

實踐智慧是一種道德的知識,而且是以自我認識為起點的道德實踐,是一種知性之德,亦是培養其他德行的先備條件,不僅要有對特定性的回應的知覺,還要有知性的洞察力,以作明智的判斷,更要有道德的德性,以採取明智的行動,才能在不同的良善中,依相對的重要性作決定,這亦是實際-詮釋典範和批判-解放的研究典範所強調的。

實踐智慧強調教師在特定的情境中,集體慎思並做決定,當然可達成精緻的教學。但…

Continue

Added by Jemaluang 三板頭· on January 21, 2023 at 4:30pm — No Comments

歐用生:教師的課程理論化:從詩性智慧到 A/r/t(3)

這種詩性智慧的課程理論化引起許多迴響和批判,Macdonald(1988)Pinar (1988)雖使用詩性智慧這個概念,但只把它視為一種雄辯的語言和優雅的理念,並沒有深入探討其內涵,因而窄化了它的潛能(Holland & Garman, 2008)。後來 Kesson(1999)、M. A. Dol(2000)、Haggerson(2000)和 Holland & Garman(2008)等加以充實、衍伸,其概念和內涵才漸漸豐富。



詩性智慧是由神話(故事)(mythos)和創造…

Continue

Added by Jemaluang 三板頭· on January 20, 2023 at 4:30pm — No Comments

歐用生:教師的課程理論化:從詩性智慧到 A/r/t(2)

詩性智慧的課程理論



過去有關課程理論、實際及其辯證關係的研究主要有兩種典範,即科學典範和批判典範(Macdonald, 1988)。科學典範認為理論和實際是二元的,它視理論為一組將在實徵研究中試驗的假設,以驗證理論是否和實際相符;這個過程是價值中立的,強調控制和預測。批判典範則批評科學典範宣稱的價值中立的虛偽性,強調理論和實際間的辯證,而批判(critique)正是辯證的核心。如…

Continue

Added by Jemaluang 三板頭· on January 19, 2023 at 4:30pm — No Comments

歐用生:教師的課程理論化:從詩性智慧到 A/r/t(1)

過去,教師在課程理論化方面多採取認識論或方法論的觀點,結果課程理論無法與實際產生辯證關係,教師亦不能發展自己的實踐智慧。最近詩性智慧和 A/r/t 的概念企圖依據存有論的典範,從詮釋學、美學和藝術的觀點,探討教師課程理論化的新途徑。本文主要探討詩性智慧和 A/r/t 的概念及其內涵,並由此提出存有論的辯證觀,以作教師課程理論化的另一途徑。

在「語言學轉向」、「再現的危機」等思潮影響下,課程研究領域興起了一股自我研究(self-study)的風潮,強調課程研究者用自己的聲音說自己的故事,以生產自己的知識(Pinnegar &…

Continue

Added by Jemaluang 三板頭· on January 18, 2023 at 4:30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