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a Wang
  • Female
  • Senawang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Sena Wang's Friends

  • Chiron人馬
  • 厚數據才厲害
  • Baghdad Janim
  • baku
  • Zenkov
  • KyrGyz
  • Kehtay Dream
  • Qyzylorda
  • Almaty 蘋果
  • 中砂礁群
  • Macclesfield
  • Spratly Island
  • 馬厩 儺淄
  • 等河水退去
  • 瑪琳娜

Gifts Received

Gift

Sena Wang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Sena Wang's Page

Latest Activity

Sena Wang posted a blog post

林燕妮《一邊死一邊生》流行「突破」

近來藝人們似乎很流行「突破」。 又似乎, 很多人誤解了「突破」的意思, 於是, 「突破」變了放棄自己有別人沒有、與生俱來的優點。 「突破」變了改成個完全不適合自己的形象。 「突破」變了做自己不適合做的事。 一言以蔽之,「突破」變了自暴其醜,缺點大披露。 太多人忘了天生優點的彌足珍貴,那是你獨有的,別人沒有的,即使學你,也學得不一樣的。比方說,天生歌聲嬌嗲入骨、其柔情似水無出其右的歌星,偏要突破自己去唱豪放狂野的DISCO歌,便等於放棄得天獨厚的優點,而去披露為天所薄的缺點了。 不要厭倦自己的優點和天賦,既是天生的優點和天賦,又不是抄人學人的,用一世也不用覺得不好意思。人有個毛病,就是輕視自己最容易做得好的事,老不承認那是大成就,偏要做自己覺得難做的(先此聲明,可不是別人覺得難做的),才認為有突破有成就,這分明是捨長取短嘛。怎麼不想想,為何某些事做起來覺得特別容易,不但容易,還特別好呢?那就是天賦了,應該好好利用它、發展它。凡事都可以更上一層的,天賦磨練得多、精研得多、試驗得多,那種好法便無止境,亦沒有所謂到了好到不能再好因而生厭的地步。…See More
Monday
Sena Wang posted a blog post

林燕妮《一邊死一邊生》運氣

不要跟人比命,命比命,氣死人。有位走遍艱辛路才變了頂尖兒紅星的藝員慨歎地說:「做我們這一行,紅不紅主要是講運氣。」有些藝員,聲、色、藝都有,卻硬是不紅;有些藝員,天賦條件極好,也碰上不少機會,紅是紅起來了,偏又差了那麼一點點最后運氣,例如機會是有的,但只是平凡的機會,總不能直上青雲;又有些人,誤打誤撞,心機也不用多花便大紅大紫……凡此種種,都是命運,不能比的。問上帝,上帝也未必能夠回答為什麼。運氣實在是件太可愛的東西,我從不蔑視它。我常覺得,人可以努力到九分九,但最后的成敗,還是決定於那零點一分運氣,沒有那零點一分運氣,就說什麼都不夠十分,亦即是沒有圓滿的成功。這又不是說,人不需要努力,或者不需要充實自己,沒有真材實料的人,即使碰到上大好機會,也沒有本領把那機會盡量發展,有成功也只是小兒科得很的成功,而不是大大的成功。所以,完全不努力等於浪費了你的運氣。我們平日充實自己,並不是白費的,而是令自己更有條件迎接好機會,把機會發展到更好。即使運不如人,至少也夠條件在社會立足,不用俯仰由人,望天打卦。有些人不喜歡別人說他運氣好,其實運氣好有什麼不好?要是沒有運氣,凡事都要比別人做得艱難十倍,那…See More
Sep 22
Sena Wang posted a blog post

林燕妮《一邊死一邊生》“拖”字累人

罵一位滿身才華的朋友:「一個字累死你一世——那便是個『拖』字。別怨才華學識不如你的人比你有成就,人家做,你卻只說不做,老是說等等,我沒有空,等等,我得想想,什麼都是等等。」不是嗎?時光飛逝,少年蹉跎十載,便是三十歲,再蹉跎十載,便是四十歲,再躊舵,便是老翁了。故友歌頓說得好:「勿提當年勇。」說什麼十年做過什麼,單看「十年」這個數目字,已經不好意思了。舉凡做事,總不會十拿九穩,客觀條件有一百分的,若是要等到條件百分之百理想才做,那麼這輩子也不會有成事之日。單看辛亥革命,客觀條件有什麼好?還不是冒死做了,也成功了?做事誠然要深思熟慮,但深思熟慮不等於事情沒有失敗的可能,這個可能是永遠存在的。人可以說不打無把握的仗,卻不可以說只打必勝的仗。何況,事情只會做完,而不會拖完。深思熟慮中,不能欠缺冒險精神和頑強的鬥志,要是想達彼岸,前面有河而沒船,也得跳下去了。誰不怕失敗?誰不怕被人訕笑?不過,失敗是人生中必有的事,也不用怕得那麼厲害。我亦相信「不做可笑之事,不成難能之功」這句話。多少成功,在初作嘗試之時都被人取笑,然而,只要問心實無可笑之處,便可以去做。自古成功,全在一個做字,空談始終是空談,可…See More
Sep 20
Sena Wang posted a blog post

林燕妮《一邊死一邊生》天賦·際遇·潮流

負有盛名的歌星,多半是有真材實料的,不要以為,他們走紅只是運氣好。歌藝不佳而紅的,一百個中也許有一個,那有許多其他因素造成,但即使一時走運,也不能持久。也許可以這樣說:紅得長久的必定有真材實料;沒有真材實料,靠色靠相靠怪靠噱頭,也難以真正立足,儘管一時受歡迎,好景也不能長,曇花一現而已。這又不是說,有真材實料必定會紅,人的際遇每個不同,唱歌畢竟是娛樂事業,年輕時遇不上機會,到了四十歲難道還有公司肯把他當新人般捧嗎?時光不留人,做那一行年輕時不出頭,年紀大了便可以說是機會沒有了。演員五六十歲才被人發掘也可以做老生老旦,歌星可沒有小生花旦、老生老旦之分,亦沒有主角不做做配角的餘地,歌只有一個人唱,可沒有配角那部分歌詞。在酒廊歌廳唱的,誰想在淺水中呆一輩子?誰不想成龍?現今很多紅歌星都在不同的淺水中唱過,天賦、努力加上際遇,令他們成龍。天賦不佳的不必說,只能當獻歌是一份工作。天賦好而無際遇的,難免老在淺水裡了。在酒廊歌廳中,白了多少個少年頭?哪類歌聲和台風才叫做好?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會幾年一變的,因為潮流會變。冰歌羅士比走紅的時間是他那種歌喉、唱法和颱風被認為最好的年代,假如今天才出世,那種潮…See More
Sep 18
Sena Wang posted a blog post

林燕妮《一邊死一邊生》謝幕

人最怕是在掌聲慘淡中收場。 「不要在台上逗留得長過掌聲。」 這是舞蹈老師教我們謝幕時說的話。 這句話,其實在人生舞台上也適用。 假使李小龍不是英年逝世,仍然活在十年后的今天,我想他一定會夜夜睡不安枕,武打片已經接近尾聲,國內又出現了李連傑這類武術造詣非常之高的年輕演員,本來是李小龍獨有的掌聲,免不了會轉移到后起之秀身上,那種感覺自是不好受的。不是咒他,命短雖是愛他的人的不幸,卻是他的運氣,他在光芒萬丈時如慧星般突然消失,留下永久閃爍的形象,用不著體驗掌聲日漸疏落的滋味。 人是會受人厭倦的,但全盛時期的傑作卻不會,因為那已經變成了大眾的擁有物,而不再是個人崇拜的事。 所謂「傑作」,不單是指一件設計、一首歌、一本書、一幅畫或者一部電影,還包括了各種業績:財經鉅子的翻金覆銀、政治家的叱吒風雲和工業家的屢創新績……其中的精神自可由他人繼續發揚,但最多人鼓掌致敬的時候總會過去,無須等到自己做到昏庸頑固的地步,自己推翻了過去的成績時才黯然隱退。…See More
Sep 15
Sena Wang posted a blog post

林燕妮《一邊死一邊生》鼓掌

鼓掌是讚許之意,我不認為是看演唱會必需的禮貌。從頭坐到尾,悶得半死也聽完整個演唱會才離去,已經是很尊重表演者了。在場喧嘩搗亂,令表演者不能集中精神演出,便是不尊重他,規規矩矩地坐著兼奉送耐性,已經禮貌足夠了。我並不反對觀眾鼓勵表演並不出色的藝人,鼓勵別人永遠是好的,我很欣賞樂於鼓掌的人的善意和菩薩心腸。我不否認我很懶鼓掌,除非表演令我十分滿意,便很少自動鼓掌,總要在旁的朋友推我一把,才懶洋洋地拍兩下。看大衛寶兒的演出,我何止鼓掌,根本情不自禁地站了起來,跟著又情不自禁地跳到椅子上,又拍掌又跳舞。一切都是發於「情不自禁」,因為這位超級巨星實在令我著魔。這完全不是偏心,我家裡連一張大衛寶兒的唱片也沒有,是他的風采魅力和出色的表演令我如此,這是種很誠實的反應。演出悶死人的歌星,樣樣都是不過如是的表演,我鼓什麼掌?內心沒有鼓掌的衝動,極其量靜靜地坐著,魂遊天外地坐完那一小時半至兩小時而已。我不喜歡太長的演唱會,一小時半,什麼都夠了。我最討厭歌者說:「請給我多點掌聲鼓勵我。」或者:「怎麼我聽不見掌聲?別那麼吝嗇呀!」那樣的逼人鼓掌,級數馬上低了。亦不高興聽見歌者說:「多謝你們的掌聲支持我。」怎麼…See More
Sep 12
Sena Wang posted a blog post

林燕妮《一邊死一邊生》這一代的詩

有時間真的要學寫詩,中國文字聲韻之美,堪足醉人,不去研究一下,實在把中國文字的優點浪費了。我沒有寫過詩,《林燕妮眼》每天的一小段,是把一些感受、一些意見、一些觀點用幾句短短的話說出來,只能說是一句一行式的長短句,說不上是詩。我不是說一句一行式的文體不應該存在,我只是說那種文體不是詩,那是兩件不同的事。平平仄仄和押韻,不算是很大的規限,不過也要先弄清楚了、把握了技巧才可以運用。白話詩,雖然應以意為先。但是放棄了聲韻之美,是很可惜的,根本上,聲韻之美是毋須放棄的。我不相信聲韻會限制了詩中之意,唐詩宋詞,聲韻律調規格多多,然而各位詩人詞人還不是發揮得淋漓盡致,在文學史上寫下極輝煌的一頁?現在學古人是無謂的,唐有詩、宋有詞、元有曲,我們這一代亦不應交白卷,既已進入了白話文世紀,將白話詩提煉得更完美是應該的,也許我們沒可能再平平厭厭,不過,我相信,多研究聲韻學,對寫白話文詩一定有幫助。白話文章自五四運動至今,已成規模,白話文詩還有很多探索的餘地。現代一句一行式的、長短不定、無韻律的文體都被概稱為新詩,其實那是一種介乎詩、文之間的新文體,寫得不好的自是不知所云;意境和文字都好的,卻是每行有每行的呼…See More
Sep 9
Sena Wang posted a blog post

林燕妮《一邊死一邊生》投入無用

莎劇名演員羅蘭士·奧利花爵士在回憶錄裡說,有些人認為,演《羅密歐與茱麗葉》的主角,每每會情不自禁地發生感情,正因為他們發生了感情,所以戲便會演得好。羅蘭士·奧利花卻覺得,這種理論很誘人,但他並不同意,假若要戲假情真到那個樣子,演被人殺死者要真的身受殺身之痛才能演得逼真,那麼還有什麼演技可言?有什麼藝術可言?我很同意他的說法,演技好的人,不論換了哪個女角演榮麗葉,他的羅密歐也會演得動人,總不成換了個沒正在跟他鬧戀愛的女主角,他的羅密歐便演得不好。演技當然要講交流,要互相觸發,但那始終是第二層次的事,基本的還是自身的演技和藝術修養。聽演話劇的朋友話當年,說有過一台戲,兇手追殺女主角,導演安排是兩人追到后台,女主角被刺殺那一刻是觀眾看不見的,然后兇手再跑出台前,以表情令觀眾知道女主角已被殺死。可是,演兇手的那位演員大投入了,他惡狠狠地把女主角追到后台,真的拿道具刀按著她狂刺,發了瘋一樣,把女主角嚇得呱呱叫。這本是無需,但他認為要這樣才能入戲。其實,這是沒有演技,有演技的人,自不用大鬧幕后一番,才交代得自己已把女主角殺死。我不會演戲,舞倒跳過,記得老師常說,「你們在台上感動了自己是沒有用的,要…See More
Jul 30
Sena Wang posted a blog post

林燕妮《一邊死一邊生》釋然

舉凡在文章裡發表意見,總是有人贊同,也有人反對的。有時實在有無所適從之感。有些人說:「林燕妮,還是你第一本書《懶洋洋的下午》最好看。」亦有人說:「現在看你的第一本書,覺得過時了。」有些人說:「你寫的東西令我很有共鳴。」亦有人說:「我完全沒有共鳴,不知道你在說什麼。」有人說我從前的東西好些,亦有人說現在的好些。我實在一腦子混亂。昨夜翻看《李笠翁曲話》,心下倒釋然了。李笠翁說:「不若出我所有,公之於人,收天下后世之名賢悉為同調:勝我者我師之,仍不失為起予之高足;類我者我友之,亦不愧為攻玉之他山。持此為心,遂不覺以生平底裡,和盤托出;並前人已傳之書,亦為取長棄短,別出暇瑜,使人知所從違而不為誦讀所誤。知我、罪我、憐我、殺我,悉聽世人,不復能顧其后矣。但恐我所言者,自以為是而未必果是:人所趨者,我以為非而未必盡非。但矢一字之公,可謝千秋之罰……」李笠翁雖在論曲,但也不失為我們讀書寫文的寶鑒,讀書要分辨好壞,寫文章惟盡所知所能,的確是讀者知我、罪我、憐我、殺我,也顧不得那麼多了,但得寫出一些有道理有思想的,也不算是千古罪人了。我是沒有什麼使命感的,寫作只是興趣而已,知我罪我其實都不要緊,求其筆下…See More
Jul 23
Sena Wang posted a blog post

林燕妮《一邊死一邊生》事實比小說更戲劇化

年前寫了三十幾個短篇故事,常有人問我,為什麼都是那麼短的?原因是我答應了《明報週刊》寫一期完小說,一期完自然不會長。不過,那是很好的練習,之前我未寫過任何形式的小說,一期完是練習故事的起、承、轉、合最好的方法。亦有人間,一星期一個故事,哪來這麼多題材?其實,旁觀了整輩子悲歡離合,題材倒是順手拈來,不算難找。很多時候,一點點事情便可觸發一個故事,搖筆桿的人總是想像多多的。《盟》便是一個例子。《盟》是個鬼故事,有一天到朋友的鄉村別墅中,一進門便看見個拿著杯呷著茶的臉孔,輪廓神情,跟一位已逝的朋友一模一樣,我不禁呆了。原來,那是別墅主人的朋友,我並不認識的,但是,我也禁不住常盯著他,看著他臉孔的變化,我發覺他連說話的聲音和徐速的習慣也和我那已逝的朋友很相似,所以便胡思亂想起來,夜裡回家,寫了個女鬼令未婚夫守生死之約的故事。真是無巧不成書,鄧光榮借了間荒棄舊宅拍這部片子,居然見鬼,而女導演麥靈芝在陰森的巨宅中,也一直覺得鬼氣迫人,怪不得我看試片時,毛骨悚然。至於《除夕》這個故事,也是有感而發。因為友人丈夫對她苛冷,一夜她獨自在家吞了幾十片安眠藥,想一死解脫,料不到丈夫回家,知她服了毒,一把抓她…See More
Jul 21
Sena Wang posted a blog post

林燕妮《色》泰然

有位著名美國女作家很幽默:“我的成功是一日之間的——我淩晨二時上床睡覺,早上醒來,出版人告訴我,所有書評人都在報上大贊我的新書。本來,我完全想不到有人會評那本書。”她出版過兩本大獲好評而又暢銷的書,對於成功和失敗,她有自己一套看法。“我不分成功和失敗的,不然怎麽寫下去?”確也言之有理,既然選擇了寫作做職業,無論如何也離不了一個“寫”字。另一位曾贏得普立茲獎的女劇作家卻不如她般處之泰然,她覺得每次寫新劇本心理上都有壓力。我想我也是屬於處之泰然那類,心血來潮時,根本非寫不可;腦筋怠懶時,卻是打也不想寫,哪裏有空預先估計成功和失敗?壓力不是沒有的,拿著筆卻腦子一片空白,截稿時候又到了,不焦急是假的。即使未到截稿時間,要是下筆不得心應手,又或者自覺不精彩,心裏先自不是味兒了,自己也知道不好啦。創作過程人人不同,剛才提及的第一位女作家雖然十分成功,她卻說:“寫作對我從來不是易事。”不過她寫得艱難,也寫得好。有些作家卻是一揮即就的,只要文思洶湧而至,便什麽困難也沒有。我想,這兩種人天才是一樣有的,不過透過腦子裏出來的通道不同,有些路難走些,有些路易走些。思潮也是每段時期不同的,有一段時期,題材會順…See More
Jul 16
Sena Wang posted a blog post

林燕妮《一邊死一邊生》誠意

我對彈鋼琴非常有誠意,但是學了幾年,依然是成績不好。我對芭蕾舞十分有誠意,但是跳了十年,依然比不上很多人。所以,誠意只不過代表了我真正喜歡做我在做那種事情,而不代表我有天分、有技巧或者有成績。天分比我高的人,指頭一按下琴鍵,發出來的音色已經比我帶著十分誠意的指頭好;輕輕一躍,已比我那帶著十分誠意的身體躍得高。誠意,和成績是沒有多大關係的。太多人把「誠意」這兩個字擴展得過大,大得代表了成績。我但願如此,不過這是沒可能的。其實,真正愛好藝術的人,在創作的時候,很難會有「假意」。但是,誠意是只有我們自己才知道的事,要別人也感受到誠意,需要足夠的表達技巧,要是技巧不夠,再有誠意也表達不出來。再說,有誠意而天分有限又如何?同是有誠意的人,天分高的與天分低的,成績便有天淵之別。誠意只代表你喜歡你的工作,並不代表你一定做得好。誠意只是一種態度,不能用來量度表現的好壞。要是有誠意便一定好,那麼好便太容易了。沒有誠意自然不會令自己工作時開心,要是黑澤明為了生活而去導演色情片,成績未必會壞,甚至可能不錯,但是,他一定不開心。反過來說,叫位九流導演去導《留芳頌》,他可能很有誠意,導得很開心,可是成績一定比不…See More
Jul 13
Sena Wang posted a blog post

林燕妮《色》盒飯

朋友聽見我說吃盒飯,一臉驚奇又不以為然的神情瞪著我。“你也吃盒飯?”“你不吃嗎?”我問。“不可以的。不可以的。”朋友搖著頭。更驚奇的是我,吃盒飯有什麽不妥。原來,有些人認為:午餐吃盒飯有失身份,非上館子不可,不吃盒飯是身份象征。見到盒飯要馬上皺鼻扁嘴,表示不能下咽,又要說怕不衛生,才叫做矜貴。我倒沒想過這種“身份象征”,我可以接受人家說:“盒飯味道不好,我不喜歡吃。”卻不能接受什麽有失身份的想法。說到衛生,最衛生自是吃家裏的,上館子也不能保證飯沒蒼蠅碰過、菜沒有倒了在地上拾起來再炒、廚房裏的人有沒有朝著飯菜打噴嚏。平日上班,午飯時間是一至二時,那是公司最寧靜的時候,至少不用聽電話。買個盒飯,看看報,寫寫槁,這一小時很好用。事務較空閑的日子,我才會約人在外邊午膳,坐車吃飯的,打一個轉自然不止一小時,吃得太匆促,又不如不出去。有些同事是習慣了整幫人同去午膳的,一小時內開車、泊車、吃飯,再開車、泊車……也不曉得他們是怎麽趕的。有些同事則喜歡吃半小時東西,再逛街半小時。我沒這個習慣,因為有自知之明,一逛街,心便野了,半小時包管回不了公司。揀飲擇食何其容易,但是,除非你真的有興趣研究食經,不然揀…See More
Jul 10
Sena Wang posted a blog post

林燕妮《色》找!找!找!

人生無證,豈不快哉。這幾天為了找那張大學畢業證書,找得上窮碧落下黃泉,終於還找不到。說來奇之又奇,一直以來,我都以為文憑是安放在學校寄來的硬紙皮圓筒內,那硬紙皮圓筒亦一直在個舊箱子裏,料不到,日前把圓筒打開,裏面的居然不是文憑,卻是一張股票證書,而那張股票證書還不是我的,是一位親戚的,此事如何發生,我百思不得其解,也算奇案之一。記得幾年前,曾把畢業證書拿出來影印,之后我把畢業證書放到了哪裏去呢?想來想去想不出來,本以為物歸原位,放回圓筒裏的,到底擺了什麽烏龍會放了另一張紙進去,可真連我自己也莫名其妙了。所以,這幾天翻箱倒筐、翻抽屜、開保險箱,證書仍是不知所蹤,惟有寫信去學校再拿一張了。現在不敢笑人把畢業證書用鏡架鑲起來掛在墻上了,到底,那是最易找的地方。我對證件處理之烏龍,無人能出其右,要是我住在鐵幕國家便慘了,隨時會失掉戶籍、肉票、糧票、什麽什麽的,結果多半會變成無籍浪民。去年到某銀行開了個支票戶口,支票還沒開過一張,支票本子和戶口號碼都丟掉了,又懶得去查,反正有其他戶口可用,結果昨天在找文憑的當兒,把失蹤了一年的支票本子給翻出來了,實在啼笑皆非。自問本性十分整潔,為什麽老是不見證件…See More
Jul 8
Sena Wang posted a blog post

林燕妮《色》人生如戲

我是什麽遊戲都學不上手的,第一回去搓“五人麻將”便被趕出局,牌章太低,一塌糊塗,眾人無法忍受。至於西洋牌,我亦只會琉十點半、廿一點和抽烏龜,技術從五歲到現在未進步過。我玩遊戲是很不投入的,因為明知一切是玩玩而已,輸了也就無所謂,所以便更加馬虎了。輸贏重要與否,當然與投注有關,我對賭博是完全沒有興趣的,不是因為天性純潔,而是投注少,輸贏都沒有什麽分別,那有什麽好賭的?投注大嗎?幾百萬一注誠然刺激,但我又賭不起,所以甘脆與賭絕緣了。所以,我不賭的原因,就是高不成低不就那麽簡單。至於沒有賭注的遊戲,便更是閉上眼睛胡亂應酬過算了,即使抽了做烏龜,也不過是扮扮烏龜而已,又不是真正變了做烏龜,無從緊張起來。人生這個大遊戲,倒是好玩得多,不過,我也弄不清楚到底是否緊張過。例如,一時心血來潮想儲錢,便禁止自己亂買東西,甚至連小弟欠我十塊錢也日夜追討,緊張非凡,但是,一時心血又來潮,便會買件大禮物去送給小弟。又或者,碰上朋友有急需,便傾囊給人家,口袋空了,又不覺有什麽不妥。那到底算是錢財緊張還是不緊張呢?一時好像十分在乎,一時又好像十分不在乎。到底,人生如戲,一切都是過眼雲煙,我誠然知道金錢可以買到很多…See More
Jul 6
Sena Wang posted a blog post

林燕妮《色》睡的哲學

公眾假期,睡得像粘在床上一樣,怎麽也爬不起來,心裏不想,身體不願。世界上最好的地方不是哪一個城市哪一條街,世界上最好的地方是自己的床。最令人舒服的事不是成功或戀愛,而是睡得香甜,夢做得暢快。為口奔馳天天開夜工,天天睡眠不足沒辦法,那是誰也不願意的事,我但願各人都討生活討得容易點,睡眠充足。別以為大富翁必定睡眠充足,為了賺更多更大的錢、為了積聚更多更大的財富,他們日夜工作、日夜應酬,再加上世界各地時間晝夜不同,半夜三更地聽長途電話打長途電話,一樣睡眠不足。這個我沒話說了,這種睡眠不足,是不用勸告也不用同情的。有些人天生的愛好是賺錢,最大的旱受是工作,花錢他是覺得不好玩的,你要他睡多點做少點賺少點,他反而覺得一點也不舒服,甚至不舒服得不能成眠。另一種人卻是該罵的,愛花錢多過愛賺錢,愛睡覺多過愛做事。假如他的賺錢本領大,花得起誠然無可厚非,只可惜有些人只懂花錢不懂賺錢,只懂借錢不懂還錢,非但如此,而且從來不覺得慚愧,認為借了而能不還,是自己本領高,有如過關斬將,不怕人追。我最怕欠人錢,欠了十塊八塊也渾身不自在。要我借錢去吃“福臨門”,我寧願在家挨一年公仔麵;要我開空頭支票去“哉絲”“詩韻”買…See More
Jul 1

Sena Wang's Blog

林燕妮《一邊死一邊生》謝幕

Posted on September 11, 2023 at 1:00am 0 Comments

人最怕是在掌聲慘淡中收場。



「不要在台上逗留得長過掌聲。」




這是舞蹈老師教我們謝幕時說的話。




這句話,其實在人生舞台上也適用。




假使李小龍不是英年逝世,仍然活在十年后的今天,我想他一定會夜夜睡不安枕,武打片已經接近尾聲,國內又出現了李連傑這類武術造詣非常之高的年輕演員,本來是李小龍獨有的掌聲,免不了會轉移到后起之秀身上,那種感覺自是不好受的。不是咒他,命短雖是愛他的人的不幸,卻是他的運氣,他在光芒萬丈時如慧星般突然消失,留下永久閃爍的形象,用不著體驗掌聲日漸疏落的滋味。…


Continue

林燕妮《一邊死一邊生》這一代的詩

Posted on September 8, 2023 at 10:30am 0 Comments

有時間真的要學寫詩,中國文字聲韻之美,堪足醉人,不去研究一下,實在把中國文字的優點浪費了。



我沒有寫過詩,《林燕妮眼》每天的一小段,是把一些感受、一些意見、一些觀點用幾句短短的話說出來,只能說是一句一行式的長短句,說不上是詩。我不是說一句一行式的文體不應該存在,我只是說那種文體不是詩,那是兩件不同的事。




平平仄仄和押韻,不算是很大的規限,不過也要先弄清楚了、把握了技巧才可以運用。白話詩,雖然應以意為先。但是放棄了聲韻之美,是很可惜的,根本上,聲韻之美是毋須放棄的。我不相信聲韻會限制了詩中之意,唐詩宋詞,聲韻律調規格多多,然而各位詩人詞人還不是發揮得淋漓盡致,在文學史上寫下極輝煌的一頁?…


Continue

林燕妮《一邊死一邊生》鼓掌

Posted on September 7, 2023 at 8:30am 0 Comments

鼓掌是讚許之意,我不認為是看演唱會必需的禮貌。從頭坐到尾,悶得半死也聽完整個演唱會才離去,已經是很尊重表演者了。在場喧嘩搗亂,令表演者不能集中精神演出,便是不尊重他,規規矩矩地坐著兼奉送耐性,已經禮貌足夠了。



我並不反對觀眾鼓勵表演並不出色的藝人,鼓勵別人永遠是好的,我很欣賞樂於鼓掌的人的善意和菩薩心腸。




我不否認我很懶鼓掌,除非表演令我十分滿意,便很少自動鼓掌,總要在旁的朋友推我一把,才懶洋洋地拍兩下。看大衛寶兒的演出,我何止鼓掌,根本情不自禁地站了起來,跟著又情不自禁地跳到椅子上,又拍掌又跳舞。一切都是發於「情不自禁」,因為這位超級巨星實在令我著魔。這完全不是偏心,我家裡連一張大衛寶兒的唱片也沒有,是他的風采魅力和出色的表演令我如此,這是種很誠實的反應。…


Continue

林燕妮《一邊死一邊生》流行「突破」

Posted on September 6, 2023 at 5:30pm 0 Comments

近來藝人們似乎很流行「突破」。



又似乎,




很多人誤解了「突破」的意思,




於是,




「突破」變了放棄自己有別人沒有、與生俱來的優點。




「突破」變了改成個完全不適合自己的形象。




「突破」變了做自己不適合做的事。…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