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lkata Bachcha
  • Female
  • Parit Sulong, Johore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Kolkata Bachcha's Friends

  • Sindumin
  • 罗刹蜃楼
  • 朋豐 婆鳳
  • Bayrut Alhabib
  • Chiron人馬
  • Suyuu
  • baku
  • ucun estutum
  • Kehtay Dream
  • 未知 非可怕
  • Passion for Form
  • Virunga
  • Jambatan Tamparuli
  • 趁還來得及
  • Dramedy

Gifts Received

Gift

Kolkata Bachcha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Kolkata Bachcha's Page

Latest Activity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張曉傑:藝術的洞察—結構與解構 下

三、夢是一種結構還是一種解構當人們糾纏結構主義還是解構主義的時候,他們忘了,人類天生具有解構宇宙秩序的本能。這個本能,就是夢。我的一個朋友曾經說,藝術的本質,說到底,是對人頭腦中虛幻世界的一種處理。從史前最深邃最黑暗洞穴中的岩畫一步步走來,整個藝術史,也就是人類的進化史,無非是把人的頭腦中的虛幻世界處理得越來越接近現實世界。這個虛幻世界,就是夢。他把我描述成一個有夢並且正在用自己的手藝「造夢」的人。我欣然接受。…See More
Aug 25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張曉傑:藝術的洞察—結構與解構 中

現在複雜,這個純文本的符號世界,使得人對自然的認識不僅是結構的問題,更提供了解構的無限可能性,意思是說,宇宙是由諸多元素組成的,是可以拆開來的。這些元素的任意組合,並不破壞宇宙自然的法則,就像自然科學中,從機械論到原子論的飛躍,意義非同小可。至少在藝術家複雜,它使得藝術創作空間更大,創作更為主動,使得藝術創作不僅僅是對自然的模仿,更是對心靈的闡述和發掘。人類第一次獲得和上帝一樣平起平坐的地位。藝術創作公然成為一種真正意義的心靈的探險。從固有的結構中找出其中的真理,打破這種結構,從心靈中另造一個新的結構,而不違反自然結構的基本原理。這個過程便是解構。解構從哪里來,只能從真理和心靈中來,只能從自然和人的互動中來,只能從藝術中來。…See More
Aug 21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張曉傑:藝術的洞察—結構與解構 上

張曉傑,1963 年6 月生於江西省景德鎮市,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8 歲開始就隨父(張松茂,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學藝,1977 年進入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從藝30 多年來,在對中國傳統陶瓷技藝的繼承、發揚、充實、提高的基礎上,不斷吸收現代陶藝理論,大膽創新、努力探索現代陶瓷藝術創作的新形式,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創作了大量的現代陶瓷藝術精品。張曉傑的作品造型奇特神秘,線條變化莫測,色塊組合撲朔迷離,空間形式的多維交錯,構圖的神秘狂放與強勁,色彩的凝重與昂揚、斑斕與冷豔,形象的奇詭與力度,情感的由冷到熱、由靜到躁、由死到生、由冷寂到熱火、由沉睡到爆炸、由夢幻到現實、由現實到未來、由瞬間到永恆的大幅度的跳躍……曾跟隨父親參加了首都機場《森林之歌》、釣魚台國賓館、人民大會堂《井岡春色》壁畫和江西省政府為慶祝香港回歸《紫歸牡懷圖》瓷板畫的繪制工作。作品參加國家、省、市級藝術陶瓷展覽和大獎賽中,獲各種獎項50…See More
Aug 17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呂晨頤·自我民族誌: 從寫作過程中探尋自己

每個人,都有一篇屬於自己的生命之歌。我記得第一次上課,老師要我們思考「自我民族誌」(autoethnography)的核心價值。我一直以為「民族」兩字會貫穿六週課程,探討自身種族與社會的相互關係,經過老師解說之後,了解到「auto-」這個字才是課程的中心思想,可以寫生命經驗,也可以做社會觀察,但一定要以「自己」為核心。而自我民族誌,其實就是一趟探尋之旅,用文字紀錄自己,讓過去的經驗彼此交織,寄託在每個字裡行間的細節當中。「分享」則是另一個自我民族誌的核心概念之一,我也認為寫出來的作品就是要讓他人看見,文字才會被賦予更大的意義與價值。有了對自我民族誌最基本的認識之後,老師讓我們與組員分享生命經驗,每個人都把彼此的故事分裝在瓶子裡,然後讓瓶子們輕碰,開展出各種不同的可能。原來說話沒有我以為的容易,向別人分享故事的過程當中,其實也是在面對自己,更深入認識內心的想法,悄悄為生命之歌譜寫了前奏。為之後的自我民族誌書寫做準備,老師安排了兩次實地探訪的活動。從走訪小福樓與瑠公圳的過程當中,紀錄我的所見所聞,用文字整理成現場文本,再加入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研討出研究文本。所有步驟走一遍下來,才發現寫作自…See More
May 23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馮文開 廖明君:口頭傳統詩性智慧的探索者——朝戈金的口頭詩學研究 下

對朝戈金而言,1989年是他第一次親身經歷民俗學田野作業與萌生做出第三次學術轉向的第一個關捩點。這年深秋,他陪同德國突厥學家卡爾·賴歇爾(KarlReichl)到新疆對柯爾克孜史詩進行田野調查。這次田野作業使得他由對史詩和民間文學的興趣愛好逐漸轉向對它們的學術思考。同時,這次田野經歷不僅讓他對田野作業的規程、手段和方法以及田野中所遭遇的某些現實的困境與尷尬有了初步的認識,而且通過直接接觸口頭詩學的翹楚卡爾·賴歇爾,朝戈金開始對口頭詩學理論有了初步的了解,並在第二年,即1990年翻譯了卡爾·賴歇爾的《南斯拉夫和突厥英雄史詩中的平行式:程式化句法的詩學探索》,刊登在同年的《民族文學研究》第二期上。1995年是促使朝戈金做出第三次學術轉向的第二個關捩點。這年夏天,他參加芬蘭民俗學暑期研修班,真正邁進了民俗學的大門。通過聆聽勞里·杭柯、勞里·哈日維拉提、安娜-莉娜·斯卡拉、約翰·弗里、理查德·鮑曼等許多國際民俗學界名家的授課,以及參與他們的討論,朝戈金開始對將史詩作為一般文學作品來研究產生的偏頗進行理論反思,有心糾正中國史詩學界長期以來那種對史詩進行一般文學和社會歷史闡述的學術路數,對國際學術…See More
Apr 10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馮文開 廖明君:口頭傳統詩性智慧的探索者——朝戈金的口頭詩學研究 中

學術轉向並不是拋棄以往的學術旨趣,而是學術研究重心的轉移。因此,朝戈金1999年之後在側重對史詩學、民間文學與民俗學展開研究的同時,對少數民族文學的研究仍然在進行,依然關注著少數民族文學研究的現狀與未來,對「中華多民族史觀」、「多元文化格局中的少數民族文學研究」、「少數民族文學研究的前沿話題」以及少數民族文學理論建構等諸多問題做了前瞻性的思考,提出了許多影響力持久,且得到普遍認同的觀點和見解,有力地推動了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研究的進一步深入。21世紀初,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逐漸得到中國政府的重視,而且逐漸成為中國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2003年,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開啟。2004年,中國正式加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5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意見》。2005年6月,《關於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的意見》出台。2011年6月,中國正式頒布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另一方面,學者、民眾以及其他諸多社會力量也逐漸自覺地意識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且積極參與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與保護工作中。朝戈金…See More
Mar 18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馮文開 廖明君:口頭傳統詩性智慧的探索者——朝戈金的口頭詩學研究 上

朝戈金是當下民間文學與民俗學界知名的中年學者,其研究領域非常廣泛,涉及民族文學、文藝學理論、史詩學、口頭傳統研究等,且卓有建樹,自成一家之言,在中國民間文學與民俗學,乃至國際學界都有著重要的地位。最為學界稱道的是他在史詩學與口頭傳統研究上的貢獻。在中國民間文學和民俗學的研究由書寫範式轉向口頭範式過程中,朝戈金將口頭詩學理論引介入國內,成功地將它運用到蒙古英雄史詩研究上,創建史詩研究的新范例,助推了民間文學與民俗學研究範式轉換的完成。朝戈金對口頭詩學的引介、實踐、反思與建構引領了中國民間文學與民俗學研究的深入開展,時至今日,這一理論依然在這些領域,乃至其他相鄰學科的研究中發揮著強大的影響力和闡釋力。一、朝戈金的學術轉向朝戈金的治學方向、關注的領域以及相關學術成果在他公開出版和發表的論著、媒體訪談與報道、新聞報紙以及書評序跋等中清楚地表現了出來。從1985年至1998年,少數民族文學是朝戈金學術研究的重心,幾乎所有的論文與專著都是關於少數民族文學研究,特別是關於少數民族作家文學研究的話題。毋庸置疑,他在與關紀新合著的《多重選擇的世界———當代少數民族作家文學的理論描述》中對「民族作家與民族…See More
Mar 13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費小五·越無知,越幸福 下

03 亞當夏娃偷嘗禁果後,再也回不到美好的伊甸園。《聖經》中稱這顆果實長在「知善惡之樹(tree of the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上,蒙昧時期的人類不知世間萬物的善惡,所以無憂無慮,幸福快樂。而再也回不去伊甸園的我們,卻發現通往巴別塔的道路愈加艱辛。每天被囚禁在格子間里,束縛在朝九晚五之間,為了生存或者虛無縹緲的夢想而掙扎,就像希臘神話里推石頭的西西弗斯,日復一日,看不到盡頭。夜深人靜時,也許會羨慕在原野上奔跑的野人,也許會想著放下一切去當一個山水之間的隱士。但我們都是凡夫俗子,做不到揮劍斬斷紅塵。社會的發展在一步步放大我們的欲望,這讓我們感到痛苦。一個叫叔本華的德國精神病患者曾經說過:「生命是一團欲望,欲望不能滿足便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以前,無聊的人很多;現在,痛苦的人很多。唐代有位名叫青原行思的禪師說他一生參禪的三個階段是:一開始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有所覺悟時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只有大徹大悟後方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不忘初心,找到最初的自己,也許是唯一的治療方式。…See More
Nov 9, 2023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費小五·越無知,越幸福 中

蘇東坡是大宋朝文化水平最高的人,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但是事業很坎坷,一生中多次遭排擠,多次被貶謫到偏遠地區,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雖然東坡被認為是一位隨遇而安的樂觀主義者,但有著一肚子不合時宜的他又怎能做到超然物外呢。而且他的前輩范仲淹也說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們這種心懷天下的人,憂慮是一種責任,憂郁是一種效果。睿智的東坡很快醒悟到了自己不快樂的源頭:知道太多,想得太多。在給友人題詩時,他情不自禁地寫道:「人生識字憂患始,姓名粗記可以休」,根治抑郁癥,從不上學做起。東坡的孩子出生時,他用一首詩表達了自己的美好祝願: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與蘇東坡同時代的沈括在《夢溪筆談》里記載了這麽一則故事,有個叫梅詢的官員因為工作勞累,苦不堪言,忽然看到院子里躺著一個老兵,一邊伸懶腰一邊曬太陽。梅詢不禁艷羨地贊道:「真快活」。於是上前親切交流:「你識字嗎?」「不識字。」「更快活了!」不過現在社會光是文盲已經無法保證你的幸福指數了!古人信息閉塞,只有讀書人才知曉古今中外之事,普通人的生活大多局限於某個狹窄的熟人社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對世界的認…See More
Nov 5, 2023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費小五·越無知,越幸福 上

01在中國的西南邊陲,有一個偏居一隅的小國叫不丹。不知何時起,中文網絡上開始出現鼓吹不丹為「幸福指數最高」國家的軟文,據說此地是現實中的世外桃源,傳說中的香格里拉,「離世界最遠,離天堂最近」,那兒的生活就像童話的結尾,幸福又快樂。於是乎,在鋼筋水泥中忙碌辛苦的小資白領們蜂擁而至,準備尋找心靈的凈化。下車伊始,和美帝一樣甜美的空氣,純天然原生態的風景,似乎都預示著一個美好的旅程即將開啟。然而,接踵而至的種種原生享受卻讓城市精(diao)英(si)們感到不那麽幸福了:坐著騾車在泥地奔馳嚴重考驗你的平衡感;露天廁所的原味享受讓身體很不健康;茅廬瓦舍、水電俱缺的房子讓你開始懷疑擁抱大自然未必是一個好主意。狼狽逃回充滿環境汙染、交通擁擠、消費主義與現代工業產品的大城市後,感到上當受騙的人們紛紛吐槽:這明明是一個原始落後的國度,啥都沒有,何來幸福?然而,在那些淳樸的不丹人眼中,他們的生活也許很富足。有吃有喝有住,能按上電燈電話、吃上土豆燒牛肉那都是共產主義社會的標準了。至於高速公路是什麽,手機是什麽,電子遊戲是什麽,不知道。所謂幸福,大約就是現實與欲望之間最短的距離吧。2005年,不丹曾煞有介事地…See More
Nov 4, 2023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高小康·從記憶到詩意:走向美學的非遺(7)

在文化消費日益增長的當代生活中,與傳統技藝相關的物品日用價值漸漸褪去,而在實用技藝背後的情趣意韻卻在逐漸顯現;「使用」逐漸變成「把玩」,用一個文玩界的行話說叫「盤」——即對物品的興趣與物品的實用功能疏離開來,停駐在對物品本身的直觀狀態,沈浸於「現量」的反復品味體驗過程中。物品蘊涵的傳統實用技藝因此成為領悟貫通古今之道的途徑。在傳統文化保護理念的發展進程中,對那些失去實用性的傳統技藝的關注從傳統價值轉向了重構的價值——從對技藝實用功能的關注轉向對技藝的文化意味重構和審美境界的體驗,即從日用的感性經驗向靈性的升華。傳統技藝的保護沿著「技進於道」的方向發展:傳承即活化→活化即超越→超越即創意,從美學創意的意蘊層面激活傳統技藝的內在生氣。藝術人類學家方李莉在談及手工藝在當代文化中的意義時指出:「手工藝品體現了一種『慢』節奏,而現在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正需要『慢』來制衡。」[22]手工藝的「慢」從傳統而言是技術限制的結果,而在今天蛻去了實用需要之後,「慢」成為對抗日常生活快節奏的審美疏離狀態,即朱光潛先生所說的「慢慢走,欣賞啊」[23]之「慢」。這種「慢」凝聚了對技藝本身的關注即「盤」的愛好,使生…See More
Sep 8, 2023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高小康·從記憶到詩意:走向美學的非遺(6)

非遺的美學化就如同環法旅行的蛻變——從學徒遊學的傳統習俗到「將土地納為己有」,在當代大地上尋找重建法國記憶的審美「十字軍東征」。過去的習俗、記憶和生活技藝在今天的重構也是一種將過去納為己有的歷程。四…See More
Sep 5, 2023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高小康·從記憶到詩意:走向美學的非遺 (5)

在中國古代詩學研究中,對上古時代審美文化遺產的理解往往有很大困難。如《詩經》「國風」中許多來自鄉野民間的歌詞詩句,詞意淺簡重複雜沓,令人難以體會其中的趣味。經學研究者為了發掘其中的微言大義往往曲意引申,結果愈失其旨。但清代學者方玉潤在《詩經原始》一書中通過對詩歌活動現場的想像體驗而另覓神悟之境。如《芣苢》一首字句幾乎全部重復,令詁者無從措辭。方氏卻從歌者現場情境體驗出詩中聲應情和的韻味:讀者試平心靜氣,涵泳此詩,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於平原繡野,風和日麗中群歌…See More
Sep 1, 2023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高小康·從記憶到詩意:走向美學的非遺(4)

王國維在評論元曲時說,元曲「關目之拙劣,所不問也;思想之卑陋,所不諱也;人物之矛盾,所不顧也」。那麽這種粗樸稚拙的草根藝術價值何在?「彼但摹寫其胸中之感想,與時代之情狀,而真摯之理,與秀傑之氣,時流露於其間……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11]王國維所說的「意境」是「寫情則沁人心脾,寫景則在人耳目,述事則如其口出」,即自然生成的生命直觀——這就是生自草根的詩學。王氏在《宋元戲曲考》中提出的「意境」這個審美範疇,正是直指民間粗拙鄙俗趣味深層之靈性的草根美學。在精英文化觀念中,雅俗是對立或分為高下等級的,而美國社會學家芮德菲爾德把人們關於文化的雅與俗、精英與大眾等二元對立觀念解釋為同一文化中「大傳統」和「小傳統」的共生性:前者是顯現的、固化的,後者是隱秘的、習俗的;這兩個傳統其實是共生在一個社會的文化結構和歷史傳統中的兩個分別呈現而又相互滲透的側面[12]。經典藝術和草根藝術是一定社會文化中的「大傳統」和「小傳統」兩種審美經驗。這兩種審美傳統在歷史發展中是共生互滲的存在,但在經典美學史觀念中「小傳統」文化美學失落了。對「草根」美學的發現和研究意味著對「大傳統」和「小傳統」文化研究的整合…See More
Aug 24, 2023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高小康·從記憶到詩意:走向美學的非遺(3)

這的確是一個「文學的自覺時代」,不僅是因為有了自覺的經典標準,而且這種文學經典是與相應的文化區隔相聯系的。自東漢末年曹氏父子和鄴下文人集團等精英社會的文學活動興起,文學藝術創作和經典審美標準都成為文化區隔的標志。士大夫多以能文標榜高致。《世說新語·文學》中有這樣一段對話:「孫興公作《天臺賦》成,以示范榮期云:『卿試擲地,要作金石聲。』范曰:『恐子之金石,非宮商中聲。』然每至佳句,輒云:『應是我輩語。』」「應是我輩語」顯示出文學評價與優越身份的關係。這種身份並非僅指家族門閥地位。在《世說新語·賞譽》中孫興公譏訕衛君長:「此子神情都不關山水,而能作文?」可見個人的氣質修養和品位更為重要。可以看出,中國和西方早期的文學經典都是精英文化傳統生成的概念。這種經典概念影響到文學史和美學史研究中的審美標準和價值觀念。典型的文學史敘述中把鄉土文學視為低級的質樸狀態,有待提高到完美的境界,經典就是金字塔式審美傳統的完美標準。這種經典觀在西方造就了文藝復興後的古典主義美學思潮,中國則形成宋以後的崇尚古典傾向,直到明代七子「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極致復古主張。然而,經典標準之外的民間文藝其實從未遠離主流審美…See More
Aug 22, 2023
Kolkata Bachcha posted a blog post

高小康·從記憶到詩意:走向美學的非遺(2)

從遺產到非遺,對傳統文化價值的認識經歷了從物質到心靈的演進,從經典文字到經義闡釋,再到「鮮活的記憶」。這是集體記憶的活化,即進入了當下的生活。哈布瓦赫所說的鮮活記憶是指某些教徒心靈天啟(「內心之光」)的體驗,而一般意義上的集體記憶能否成為「鮮活的記憶」呢?這意味著使逝去的「過去」變成對當代人有意義的記憶。意大利歷史哲學家克羅齊在解釋他那句名言「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時這樣說:人類精神保存歷史的屍骸,即空洞的敘述和編年史……他們雖然死了,但將活在我們的記憶中,並將活在後代的記憶中……當生活的發展需要它們時,死歷史就會復活,過去史就會再變成現在的。羅馬人和希臘人躺在墓室中,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歐洲人的精神有了新出現的成熟,才把它們喚醒。[5]從史料和編年中「喚醒」歷史的魔術精髓就是生活的發展帶來的當代人的心靈需要。19…See More
Aug 17, 2023

Kolkata Bachcha's Blog

張曉傑:藝術的洞察—結構與解構 下

Posted on August 11, 2024 at 1:00am 0 Comments

三、夢是一種結構還是一種解構

當人們糾纏結構主義還是解構主義的時候,他們忘了,人類天生具有解構宇宙秩序的本能。這個本能,就是夢。

我的一個朋友曾經說,藝術的本質,說到底,是對人頭腦中虛幻世界的一種處理。從史前最深邃最黑暗洞穴中的岩畫一步步走來,整個藝術史,也就是人類的進化史,無非是把人的頭腦中的虛幻世界處理得越來越接近現實世界。這個虛幻世界,就是夢。

他把我描述成一個有夢並且正在用自己的手藝「造夢」的人。我欣然接受。…



Continue

張曉傑:藝術的洞察—結構與解構 中

Posted on July 27, 2024 at 2:00am 0 Comments

現在複雜,這個純文本的符號世界,使得人對自然的認識不僅是結構的問題,更提供了解構的無限可能性,意思是說,宇宙是由諸多元素組成的,是可以拆開來的。這些元素的任意組合,並不破壞宇宙自然的法則,就像自然科學中,從機械論到原子論的飛躍,意義非同小可。至少在藝術家複雜,它使得藝術創作空間更大,創作更為主動,使得藝術創作不僅僅是對自然的模仿,更是對心靈的闡述和發掘。人類第一次獲得和上帝一樣平起平坐的地位。藝術創作公然成為一種真正意義的心靈的探險。

從固有的結構中找出其中的真理,打破這種結構,從心靈中另造一個新的結構,而不違反自然結構的基本原理。這個過程便是解構。解構從哪里來,只能從真理和心靈中來,只能從自然和人的互動中來,只能從藝術中來。…



Continue

張曉傑:藝術的洞察—結構與解構 上

Posted on July 11, 2024 at 5:30pm 0 Comments

張曉傑,1963 年6 月生於江西省景德鎮市,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

8 歲開始就隨父(張松茂,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學藝,1977 年進入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從藝30 多年來,在對中國傳統陶瓷技藝的繼承、發揚、充實、提高的基礎上,不斷吸收現代陶藝理論,大膽創新、努力探索現代陶瓷藝術創作的新形式,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創作了大量的現代陶瓷藝術精品。張曉傑的作品造型奇特神秘,線條變化莫測,色塊組合撲朔迷離,空間形式的多維交錯,構圖的神秘狂放與強勁,色彩的凝重與昂揚、斑斕與冷豔,形象的奇詭與力度,情感的由冷到熱、由靜到躁、由死到生、由冷寂到熱火、由沉睡到爆炸、由夢幻到現實、由現實到未來、由瞬間到永恆的大幅度的跳躍………

Continue

呂晨頤·自我民族誌: 從寫作過程中探尋自己

Posted on April 29, 2024 at 11:30am 0 Comments

每個人,都有一篇屬於自己的生命之歌。

我記得第一次上課,老師要我們思考「自我民族誌」(autoethnography)的核心價值。我一直以為「民族」兩字會貫穿六週課程,探討自身種族與社會的相互關係,經過老師解說之後,了解到「auto-」這個字才是課程的中心思想,可以寫生命經驗,也可以做社會觀察,但一定要以「自己」為核心。而自我民族誌,其實就是一趟探尋之旅,用文字紀錄自己,讓過去的經驗彼此交織,寄託在每個字裡行間的細節當中。…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