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潮 庫
  • Male
  • Tekka
  • Singapo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思潮 庫's Friends

  • Host Workshop
  • Jemaluang 三板頭·
  • Syota ElNido
  • Paetiyo
  • Chiron人馬
  • 厚數據才厲害
  • Baghdad Janim
  • Suyuu
  • baku
  • Dushanbe 杜善貝
  • Ashgabat
  • KyrGyz
  • Kehtay Dream
  • Qyzylorda
  • Almaty 蘋果

Gifts Received

Gift

思潮 庫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思潮 庫's Page

Latest Activity

思潮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思潮篇

"歷史符號學 按照我本人的符號學觀點,符號學在狹義和廣義兩方面,都與歷史理論密切相通。 狹義符號學是指人類話語系統和其所指稱的歷史現實的相關關系分析,其特例即歷史話語和歷史現實的意指關系研究;廣義符號學則指人文科學理論話語構成的普遍語義學分析。百年來現代符號學的發展,使其成為當代和未來人文科學認識論和方法論進一步現代化的語義學工具之一。…"
11 hours ago
思潮 庫 posted a blog post

齊林斯基·媒介的深層時間:通過技術手段實現聽和看的考古學 下

約翰·麥克菲(John McPhee)的《盆地與山脈》(Basin and Range,1980)首次提出了 「深層時間」(「deep time」)的概念,封面就是哈頓的這幅插圖。這一發現對於地質學來說,肯定和哥白尼「日心說」首次提出之時一樣令人震驚,也同樣重要。哈頓的插圖還出現在斯蒂芬·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的《時間之箭,時間之輪》(Time‘s Arrow, Time』s Cycle,1987)中專門介紹蘇格蘭人的章節,這是他關於地球和有機生命的重要著作。 古爾德是哈佛大學的地質學家和動物學家,不過他主要把自己視為古生物學家,他認為地理邏輯上的深層時間概念對我們來說如此陌生,以致於我們只能把它作為一個隱喻來理解。想象一下,地球的年齡相當於「從國王的鼻子到他伸出的手尖的距離,用指甲剉在他的中指指甲上輕輕一劃,就能抹去人類的歷史」。…See More
Apr 20
思潮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思潮篇

"[英] 沃森《人類思想史·平行真理:從維科到佛洛伊德》 [英]…"
Apr 11
思潮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思潮篇

"孟強 ·技術創造人:斯蒂格勒的「後種系發生」研究…"
Apr 10
思潮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思潮篇

"(續上)從辭源上說,epi的意思是在……之上(upon)或在……之後(after), phylo的意思是種(race)、 枝( branch)、 族( tribe), genesis 的意思是發生、起源。斯蒂格勒為phylogenesis…"
Apr 9
思潮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思潮篇

"這就是文化的意義。人不僅是自然存在者,還是文化和技術存在者。正是這一點使得人區別於所有其他靈長類動物。斯蒂格勒說道,「此在這種生命現象在生命史中變得與眾不同,因為對此在而言,生命的後遺傳層次並沒有隨著生物體的死亡而消失,它得到保存和沉淀,在身後流傳下去」。([3],p.140)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出的「覓母」(meme)概念也表達了類似思想。類比於遺傳基因,可以把覓母看作是自我復制的文化基因。「曲調、概念、妙句、時裝、制鍋、或建造拱廊的方式都是覓母。正如基因通過精子或卵子從一個個體轉移到另…"
Apr 7
思潮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思潮篇

"這意味著南方古猿是雙足行走的,而非如猿那樣四足爬行。在人類進化中,直立姿態具有重大意義,人之為人的「第一個而且最重要的標准是直立姿態 」。( [6],p.18)其次,雙足行走解放了雙手,為人類制造和使用工具提供了條件,為技術開辟了可能性空間。「手的解放幾乎必然蘊含著不同於猿的技術活動,手從行走中解放、較短的面部、沒有獠牙,這一切促成了人工器官(artificial…"
Apr 6
思潮 庫 posted a blog post

齊林斯基·媒介的深層時間:通過技術手段實現聽和看的考古學 中

米開朗基羅在羅馬西斯廷教堂的創作 早期的虛擬現實系統CAVE話雖如此,過往之事曾經都是具有時效性的事物。然而,我們不僅要理解歷史的存在,不僅要把歷史接受為一種責任和沉重的負擔。當允許歷史發展出一種特殊的吸引力價值時,我們需要一種不同的視角。我們不能只在新事物中尋找過去。從後者的角度來看,歷史是對連續性(continuity)的承諾,高揚人類不斷前行的旗幟。世間沒有新事,只是形式不那麼複雜,而過去的幾個世紀只是為了打磨和完善偉大的古老思想。…See More
Apr 5
思潮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思潮篇

"五、技術生態位 後種系發生超出了純粹生物學過程,超出了單純的「自然選擇」。為進一步刻畫這一非生物學過程,斯蒂格勒大膽使用「人工選擇 」( artificial…"
Apr 4
思潮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思潮篇

"六、簡短結論 技術與人的關係是技術時代的人們必須面對的首要主題。不同於工具主義,也不同於批判主義,斯蒂格勒賦予技術以構成性意義,主張技術創造人。除了存在論論證外,他為此提供了古人類學論證。基於勒儒瓦-古漢以及相關的進化論成果,斯蒂格勒考察了技術在人類進化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提出了「後種系發生」概念。…"
Apr 1
思潮 庫 posted a blog post

齊林斯基·媒介的深層時間:通過技術手段實現聽和看的考古學 上

第一章,有刪節 上世紀80年代初,德克薩斯的科幻作家布魯斯·斯特林(Bruce Sterling)與加拿大的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紐約的前拳擊手兼文學教授塞繆爾·德萊尼(Samuel R. Delany)一起發明了名叫「賽博朋克」(cyberpunk)的現象。 他們的創作將乾淨的高科技和骯髒的垃圾、秩序和無政府狀態、不朽的人造生命和腐爛的物質結合起來。技術浪漫主義和死亡浪漫主義走到一起,創造了一種新的生命情感(Lebensgefühl)。 雷德利·斯科特《銀翼殺手》(1982)劇照 電影導演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和設計師兼布景師道格拉斯·特倫貝爾(Douglas…See More
Mar 31
思潮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思潮篇

"陳榮鋼譯·西格弗里德·齊林斯基:《方法與海洋》(2020) 摘要:本文研究哲學家、建築師和物理學家截然不同的世界觀。作者斷言,幾乎所有戰爭都有一種領土性質。作者將這種世界觀與對海洋思維進行了對比,後者認為地中海等水體是各大洲之間,乃至對立世界觀之間的中介,同時起到連接和分裂的作用。…"
Mar 25
思潮 庫 posted a blog post

杜贊奇: 作為歷史範式的海洋 Oceans as the Paradigm of History 10

沿海國家對此並不滿意,它們要求將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從沿海國的大陸架邊緣開始延伸,從而進一步擴大管轄范圍。這一新的邊緣不僅難以測量,而且還導致了國家主張的重疊,引發了潛在和實際的沖突。各國提出的其他原則,如對「歷史」海洋管轄權的(有爭議的)主張,使這一充滿戰爭疑雲的局勢變得更加複雜。 征服自然作為實現人類滿足的手段,是民族國家構想的現代史學的驅動力。與此同時,對民族斗爭和成就的記錄研究一直與自然研究相分離。我曾試圖論證,歷史時間應更多地從自然進程的角度來看待,而不是像我們之前所做的那樣。因此,它與海洋流動的性質是連續的。 為此,我將人類獨有的歷史學進程置於背景之下,作為與前者相關的東西來把握。然而,反思性史學對世界的影響依然強大,而人類成就的記錄是人類支配和管理自然能力的條件。…See More
Mar 24
思潮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思潮篇

"思考普遍性和多變性的邏輯 德國建築師赫爾曼·瑟格爾(Herman Sörgel,1885-1952)認真思考了「統一」(unification)的概念。1932年,瑟格爾的「亞特蘭特羅帕」計劃(Atlantropa project)主張把非洲和歐洲的資源、優勢和能源集中起來,當時法西斯剛在德國掌權。換言之,在直布羅陀海峽築壩,切斷陸地與外部海洋的聯系;降低地中海水位,擴大北非和南歐沿海地區的陸地面積,從而創造一個新大陸「亞特蘭特羅帕」。…"
Mar 20
思潮 庫 posted a blog post

杜贊奇: 作為歷史範式的海洋 Oceans as the Paradigm of History 9

即使在歐洲這些航海強國,海洋仍然是人類能力的極限所在。據說,在文藝復興時期,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間通道的「海格力斯之柱」(The Pillars of Hercules)上刻有「沒有更遠的地方」(Nonplusultra,或譯作「此處之外,再無一物」)的警示,警告水手和航海家不要再繼續前進。直到18世紀下半葉,歷史作為一個實體,即國家或文明,開始呈現線性時間的屬性,從過去延伸至未來的概念,逐漸成為時間觀念的主導模式。這一模式最初在西北歐興起,隨後在20世紀擴散至全球。歐洲產生線性時間觀念的因素很複雜,涵蓋了宗教、科學以及對全球資源的追求等概念,為資本主義不斷積累的模式提供了抽象且可測量的時間框架。對深海的不斷探索是競爭激烈的全球資本主義發展的必要條件。或許並非巧合的是,這個時期也標志著現代歷史學的興起,它偏離了海洋時間性的周期和回報範式,越來越多地受到國家利益和目標的影響。分隔海洋卡爾·施密特(Carl…See More
Mar 20
思潮 庫 posted a blog post

杜贊奇: 作為歷史範式的海洋 Oceans as the Paradigm of History 8

南亞農業嚴重依賴季風雨。從20世紀70年代起,印度人開始感到,大壩建設、運河灌溉和管井技術的進步正在將他們從這種過度依賴中解放出來。然而,印度60%的農業仍然依賴季風,而且近期季風模式不穩定,地下水位也因過度使用而急劇下降。這不僅是國家和地區的原因(導致氣候變化的因素,包括含水層枯竭,在南亞地區比比皆是),也是全球的原因。蘇尼爾·阿姆里斯(Sunil…See More
Mar 18

思潮 庫's Blog

齊林斯基·媒介的深層時間:通過技術手段實現聽和看的考古學 下

Posted on March 30, 2024 at 7:00pm 0 Comments

約翰·麥克菲(John McPhee)的《盆地與山脈》(Basin and Range,1980)首次提出了 「深層時間」(「deep time」)的概念,封面就是哈頓的這幅插圖。這一發現對於地質學來說,肯定和哥白尼「日心說」首次提出之時一樣令人震驚,也同樣重要。

哈頓的插圖還出現在斯蒂芬·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的《時間之箭,時間之輪》(Time‘s Arrow, Time』s…

Continue

齊林斯基·媒介的深層時間:通過技術手段實現聽和看的考古學 中

Posted on March 18, 2024 at 6:30pm 0 Comments

米開朗基羅在羅馬西斯廷教堂的創作



早期的虛擬現實系統CAVE



話雖如此,過往之事曾經都是具有時效性的事物。然而,我們不僅要理解歷史的存在,不僅要把歷史接受為一種責任和沉重的負擔。當允許歷史發展出一種特殊的吸引力價值時,我們需要一種不同的視角。我們不能只在新事物中尋找過去。從後者的角度來看,歷史是對連續性…

Continue

齊林斯基·媒介的深層時間:通過技術手段實現聽和看的考古學 上

Posted on March 3, 2024 at 7:30am 0 Comments

第一章,有刪節



上世紀80年代初,德克薩斯的科幻作家布魯斯·斯特林(Bruce Sterling)與加拿大的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紐約的前拳擊手兼文學教授塞繆爾·德萊尼(Samuel R. Delany)一起發明了名叫「賽博朋克(cyberpunk)的現象。



他們的創作將乾淨的高科技和骯髒的垃圾、秩序和無政府狀態、不朽的人造生命和腐爛的物質結合起來。技術浪漫主義和死亡浪漫主義走到一起,創造了一種新的生命情感…

Continue

杜贊奇: 作為歷史範式的海洋 Oceans as the Paradigm of History 10

Posted on March 2, 2024 at 6:30am 0 Comments

沿海國家對此並不滿意,它們要求將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從沿海國的大陸架邊緣開始延伸,從而進一步擴大管轄范圍。這一新的邊緣不僅難以測量,而且還導致了國家主張的重疊,引發了潛在和實際的沖突。各國提出的其他原則,如對「歷史」海洋管轄權的(有爭議的)主張,使這一充滿戰爭疑雲的局勢變得更加複雜。



征服自然作為實現人類滿足的手段,是民族國家構想的現代史學的驅動力。與此同時,對民族斗爭和成就的記錄研究一直與自然研究相分離。我曾試圖論證,歷史時間應更多地從自然進程的角度來看待,而不是像我們之前所做的那樣。因此,它與海洋流動的性質是連續的。…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