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菜一斤's Blog (231)

陳之藩·哲學家皇帝

到此作工已半月,不像是作工,像是恢復了以前當兵的生活。如果我們中國還可以找出這樣緊張的工作,那只有在軍隊裡了。

同事的有從韓國剛當過兵回來的,有遠從加州大學來的學生。我問他們,美國作工全這樣緊張嗎?他們異口同聲的說:「這裏可能是最輕閒的。」

如不置身其中,可能怎樣說也不容易說明白。在日光下整整推上八小時的草;或在小雨中漆上八小時的牆,下工以後,只覺得這個人已癱下來,比行軍八小時還要累得多。…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February 9, 2018 at 6:25pm — No Comments

陳之藩·失根的蘭花

顧先生一家約我去費城郊區一個小的大學裡看花。汽車走了一個鐘頭的樣子,到了校園,校園美得像首詩,也像幅畫。依山起伏,古樹成蔭,綠藤爬滿了一幢一幢的小樓,綠草爬滿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鳥語,沒有聲音。像一個夢,一個安靜的夢。



花圃有兩片,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樹叢裡,還有閃爍著如星光的丁香,這些花全是從中國來的吧!

由於這些花,我自然而然的想起北平公園裡的花花朵朵,與這些簡直沒有兩樣,然而,我怎樣也不能把童年時的情感再回憶起來。不知為什麼,我總覺得這些花不該出現在這裡。它們的背景應該是來今雨軒,應該是諧趣園,應該是宮殿階臺,或亭閣柵欄。因為背景變了,花的顏色也褪了,人的感情也落了。淚,不知為什麼流下來。…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February 9, 2018 at 6:23pm — No Comments

游常山·你我都是讀陳之藩長大的

知名散文作家陳之藩日前病逝香港,即使在台灣居住時間不長,他卻用文字細細編織,台灣人近半世紀的國文課本記憶。

「他是國民作家,也是好幾代人的共同記憶,」學電機出身的知名散文家陳之藩,二月底病逝於香港,新上任的文建會主委龍應台,回應香港媒體採訪時說。

八十七歲的陳之藩,人生前半段,與台灣的淵源並不深厚:大學畢業前在中國大陸,後在美國攻讀博士。六十七歲之前,台灣只是他偶爾訪問、講學的地方,香港反而待得更久些。…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February 9, 2018 at 6:00pm — No Comments

陳之藩:知識與智慧

………為甚麼柏拉圖我們拿起來就可以看,就一直在引用,為甚麼阿基米德我們只說他那個原理,再沒有甚麼別的傳下了。為甚麼希臘的人文、制度、史詩至今為人所引證,而希臘的化學物理則僅是一些名詞,其余的不堪入目了。為甚麼莎士比亞的幾乎每句話被世人反復誦讀,而中世紀的煉金術幾乎完全不為人知了。為甚麼三千年前的莊子寓言還為人所樂道,而三十年前的化學元素只有九十二種已落伍得一塌糊塗了。就是在一個普通家庭中,解釋一首杜甫的詩,子女要請益於父母;而算一題新數學,父母要求教於子女?一言以蔽之,有些知識,好像是變得很少,是越老越值錢;有些知識卻是變得很快,變得很多,是越新越可貴。於是我們慢慢感覺得出來,真的,文、哲、藝術的性質,與科學的性質有所不同。如果站在涇渭交匯的地方,凝視這一半是清的涇水,凝視另一半是濁的渭水,兩水雖然流入一個河床中,卻區分得如此,鮮明如此顯著。…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February 2, 2018 at 7:11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院士文創經營培訓課程札記·孵夢創意學

2007年7月10日臨醒,我夢見自己在故宮、羅浮宮似的古老宮殿高墻旁,冷清的一角,得到一座房子,屋背緊挨著宮墻。我站在門口,心裏在想,會有人繞過這一頭來看看嗎?這個夢,正好呼應著前一晚的夢。我的“帶動師”正是背靠古老的文化遺產,怎麼引起人的關注,則恐怕是我今後所有工作的方向。



上帝之手

策棟用餐時,提到“要是有人信仰我,我說我是上帝,他們也會說我是上帝!”老媽子正罵他別這麼狂妄,一只蚊子飛過,他兩手一拍,把蚊子打死了。策簡隨口說道:“哇,這是上帝之手!”引自上個世紀某屆世界杯足球賽,超級球星馬拉多納用手把球打進對手龍門的典故。(2007年7月)



閻王不催吃飯人…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March 8, 2017 at 3:52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院士文創經營培訓課程札記·親子創意學

孩子的孤獨

從亞庇打電話回家,燕說,策鼎明天和同學去邦咯島,剩下策簡一人在家,會感覺得更孤獨了。我從歐洲回來,發現他變聲了。燕說,你們去英國第二天,他就變聲了。我笑他說:“大哥一離家去留學,你就快快長大了。”我和策棟九月二十六晚上機場前,策簡問我:“三年後,二哥也去留學,我怎麼辦?我們跟著移民吧!”策鼎回答說:“你對我這麼有信心,認為我一定會出國嗎?”



實際上,策棟去倫敦後,我發現策鼎在家也挺寂寞了,沒人和他聊足球和運動的事了。我從英國回來後,有一晚,我們出去吃晚飯,回家途中,策鼎突然問了一句:“奇怪,策棟在雙威的時候,怎麼會去做足球隊經理人的?一定是他從電腦遊戲中學會來的!”(2007年11月25日,周日)…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March 8, 2017 at 3:51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院士絲綢之路文化體驗札記·吃、消費關系民生經濟

(2005年6月23日札記)地方發展關系民生經濟,這事大家都明白。可是,休閑、吃喝、消費,購物,這些促進民生經濟的動力;卻無需苦苦由本地人來撐,這事,許多人卻未必去想過。大家在談“環球化”,想的多是怎樣把自己的所在地,變得更西式、更摩登,標桿是有沒有肯德基家鄉雞、麥當勞漢堡包。我們不妨從另一個角度談回來:“怎樣把環球在地化”或“當地化”――使自己所居住、營生的鄉鎮或城市,改變得更吸引外面世界的人。這需要管理與人才,需要學習與績效,先從休閑、吃喝等民生事開始;並注入創意。

創意:本地內容(故事、神話、音樂、圖象、活動、事件)業企業人

體驗:人人能明白、參與的活動與事件項目

人才:一帶一路智慧型經營人才…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March 8, 2017 at 3:49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院士文創經營培訓課程札記·體驗創業夥伴

鼓勵你的失業同學,成為你的創業夥伴。我在倫敦與巴黎街頭逛市集時,最令我感到有希望的是,多少引領潮流的創意人、設計家、手工藝匠…………等等文化創意企業人,都是從街邊小攤打拼出來,走向品牌專店、國際殿堂的。感謝工藝給你平臺,不需要在街頭地攤風吹雨打,而是在網上經商。

失業大學生有福了,政府要聘他們當官。看起來,像是一種補償。大好青年男女,在本地高等院校裏耗了幾年青春,居然連生存能力都摸不著邊,總叫人很不好意思。你有志氣,珍惜本身才情與青春,寧願多賺外匯捐助國家。你從東南亞藝術出發,瞄準環球電子商貿市場,業務可隨時在東南亞的任何角落經營。…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March 8, 2017 at 3:30pm — No Comments

愛墾美學體驗慕課札記·生活態度

北歐有種“不為所動”,甚至可以說“孤芳自賞”的純凈美學;某部分就像德國人,不用嚷嚷,直接用哲學、音樂與工藝,告訴你他們民族的智慧與偉大。北歐把這種“寧靜的厲害”發揮在生活風格上,活出一種不用做作的酷,以及無聲勝有聲的經濟力。……概念設計品牌,都是這場美學劇場的演員,劇本就是北歐人真切的生活。(153頁,簡單勝虛華的優雅23:挪威,純樸而快樂的國度)(《北歐魅力--冰國淬煉的生活競爭力》,2007,黃世嘉,臺北天下文化)

……品味就成為一種廣義的品味,是一種“懂得生活”並且能夠“品嘗人生”的能力。例如,品酒是一種品味,但是九只是個媒介,生活才是主體。消費則是表達這種人生態度的品味過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消費哲學,符合自我風格與價值的,才是值得消費的目標,因為這些東西對你的效用才高,意義才大。…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January 31, 2017 at 8:59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院士·一句話的故事

有的故事可能只是一句話,不過,很足夠了。例如,某位老板老是喜歡苛刻地批評他的員工,他的供應商有一回對他說了這麼一句話:“有一次,我在歐洲遊玩,一位東歐計程車司機告訴過我,常常鞭打他的馬的人,很快就要靠自己雙腳走路。”

有個人告訴他不認真工作的朋友說:“那天我經過一家公司,外頭掛了一條布條,上頭寫著,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宗教為何充滿故事?因為通過故事,信徒能輕松接受教義。當人們對生活或環境產生了疑惑或好奇,有誰給予他解答,讓他看見究竟是他還是這個世界發生了甚麼事?而他們也看見自己可以,同時也必須做些甚麼,這時信仰便產生了。…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January 5, 2017 at 9:59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院士·故事與詮釋的力量

從數據(質向、量向、客觀、主觀、心靈儲藏方格等來源)發展到資訊、知識、洞識(直觀)、概念的故事。

這故事可能發展成一部網上或平面出版的小說電影;可能拍成一部電影。主角因為這部電影而走紅,那故事成為了一號故事,他她可能去拍廣告,做代言人。

廣告也有一個故事,一般與原來的電影有一定的淵源,那是二號故事(原來故事的延續)。也有與原來故事沒有關系的二號故事,那主角只能成為吸引人眼球的“模特兒”而已,一號故事與二號故事起不了相加相乘的效果。

佐丹代言運動鞋,是因為他在球場上累積的故事給了他資本,那故事由各場球賽的數據、資訊與知識所打造出來的。…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24, 2016 at 10:57am — No Comments

陳明發院士·活動項目、代言人與故事

老話說:“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人世間何曾缺少故事?可惜,大部分地方的開發人與經營者,沒把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說出來。說出口、呈獻出來的,又說得不精彩。

還好,大家慢慢開始懂得“賣點”--



賣場缺乏人潮,請位歌星來助陣吧,希望大家在娛樂之余,順道買點東西。問題是,這位歌手的號召力如何?人們真的願意不躲在家裏,看可以不斷換臺的電視,而選擇塞車、找停車位、走路、人擠人去看歌手、聽歌曲嗎?而賣的東西不外又是你家附近的超市買得到的,你非去不可嗎?…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24, 2016 at 10:56am — No Comments

陳明發院士·故事是對人的尊重

講故事是一種對人的尊重,相信人本身懂得分辨是非,鼓勵他們思考與抉擇。那決定可能是采取某個行動,或停止做某件事,純粹自己分析,尋找更大更完整的答案,作出更正確的決定,有利於他美滿的未來。

真理真相真義絕不是單層面、平面的。它可能有多維度、多脈絡。適當的敘事讓我們看見事情的正確位置。故事有時間(例如古、今、昨天等)、空間(中、外、我家附近的公園)人物、事件、行動和結果。由於更正確的理解,讓我們作出更正確的決策。

世界太復雜了。人們需要各種答案,而為了正確的答案,人們願意付出註意力、興趣、意願與行動。包括必要的時間與金錢等資源。…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24, 2016 at 10:30am — No Comments

陳之藩:熊

有位小朋友送來一個絨作的小熊。白絨作的面龐,加上黑絨作的眼圈,玻璃眼珠是扁圓的。胸前是塊白絨心,領前是一條紅絨帶系成的領花。四肢全是黑絨做成的長方塊。小熊可以坐著,也可以站著。我向如姐說:“你看這小熊多嫵媚。”

她說:“甚麼?我沒聽清楚,你說嫵媚?我還從沒聽說過用這兩個字來形容熊的!”隨即她大笑起來,順口說:“嫵媚的小熊,小熊的嫵媚。”

我接著又說我看小熊多嫵媚,小熊看我應如是。”“對啦,你跟熊嫵媚的程度差不多,可以屬於一類!”在座的客人都笑了。…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24, 2016 at 10:30am — No Comments

陳明發院士風格體驗札記·陳之藩:方舟與魚

……五十年前,美國有個很有趣的訟案,是名律師丹諾承辦的,至今這個訟案仍在流傳。美國人無論喜愛或憎恨丹諾的,都覺得這是件有聲有色的訟案。

故事是這樣:

丹諾是個名律師兼無神論者。他承辦了一件很特殊的案件;有一國校教員,說人是猴子變的,被體氣公訴,官方說與聖經不合,於是開庭辯論,丹諾義務作此老師的律師,開庭之時,人山人海,辯來辯去,丹諾說:

“你說方舟是否真事呢?”

“當然是真事!”對方律師答。

“你說除了諾亞一家人及雞犬豬羊上了方舟以外,其余的全淹死了,是否真的呢?”…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23, 2016 at 9:27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院士風格體驗札記·陳之藩:談風格

搞那行或那一個題目,因都涉及品味,或風格問題,所以行行都是一樣。(77頁)

(楊振寧說)物理研究,也自有風格,他並未用“風格”二字,而是用英文Taste,但風格也是他譯的,並說譯得也許不大恰當。(77頁)…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23, 2016 at 9:23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院士符號體驗札記·傅佩榮:記號與符號

文化哲學卡西勒:“人是符號的動物。”他認為,人之所以異於禽獸,在於人類能夠使用符號以表現生命的各種形式,從而展開文化的全盤面貌。至於動物,則只能停留在辨別記號的層次。以著名的巴夫洛夫試驗為例。動物不僅對直接刺激有反應,同時對間接刺激也能產生反應。於是鈴聲可以變成一個“午餐的記號”,並且動物可以被訓練到“當記號不在時,不去碰它的食物”。換句話說,記號是“由甲而知乙”,甲乙之間的關系可以由經驗、訓練與約定俗成而定。譬如,馬路上的紅燈,就是止步的記號。記號或信號,不管如何指涉,總不出物質世界的實際狀況;符號則不然,它形成人類的意義世界,使人類的精神領域得以充分展現。像語言、神話、宗教、藝術等,就是最顯著的符號形式。

要進一步了解符號的特性,我們可以參考當代神學家田立克的說明。田立克在《信仰之動力》一書中,主張表達信仰之唯一語言,是符號語言或象征語言;他對符號的意義有下列六點闡述:…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23, 2016 at 9:21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院士符號體驗札記·田立克:信仰的動力與符號 2

上帝是信仰的基本象征,但不是唯一的象征。所有歸之於他的特質--權利、愛、正義--都取材自人類有限的經驗,然後再象征性地把它擴大到無窮的境界。如果在信仰中稱上帝為“至高無上”(Almighty),這就是取材於人類經驗中的權力,以象征其無限關懷之內涵,但是這卻沒有完整的刻劃出一個無所不能的神的形象。所以人類將所有過去、現在、未來,曾經出現或將會出現的特質與行動都歸於上帝。這些象征都取擷於日常經驗,但是卻不能代表上帝過去或未來的作為。信仰不是叫人相信上帝的作為,而是那些藉著神性行動表達吾人之終極關懷的種種象征。(48頁)

另外一類信仰象征,是藉著事物、事件、人物、團體、文字、文件來傳達神性的象征。以上這些神聖事物,是象征的寶庫。神聖的事物本身並不神聖,但是它們超越了本身的有限範圍,指向神聖之源,也指向終極關懷。(48-49頁)…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23, 2016 at 9:19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院士符號體驗札記·田立克:信仰的動力與符號 1

(第一節)象征之意義:人類的終極關懷必需借著象征的方式表達,因為唯有象征性的語言才能表達至高無上的理想。(41頁)

象征有六大特征。首先,象征與符號有一個共同點:它們代表的意義都超出本身、另有所指。紅燈和車輛的停止行進,原本沒有任何邏輯關係可言,但是只要這個慣例存在一天,它們之間的關係便會維持下去。符號和它們所指的意義絕對沒有任何關係,而象征則正好相反。因此人們可以因為便利或慣例的理由而更改符號,而象征卻不許任意更改。(象征 Symbol, Symbols / 符號 Sign)

二,象征和本身的意義內涵關係密切;舉例來說,一面旗子和它代表的國家權利與尊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性。…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23, 2016 at 9:00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院士風格體驗培訓課程札記·風格:個人偏愛

(27-10-2007)風格可能與以下關鍵詞有關:個人偏好或個人偏愛Personal preference;個人途徑或方法Personal Approach (to express his / her experience with richness in awareness. Attitude, style and philosophy and artistic finishes, idea and themes; motifs and brand aesthetic) Motif: a recurring subject, theme, idea sets. esp. in a literary, artistic, or musical work; a distinctive and recurring form, sharp,…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23, 2016 at 8:34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