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unga's Blog (246)

黃碧雲《後殖民誌》謬誤:人生的種種解釋

水仙,櫻花,和孔雀。我常說的,誤會重重:你以為是……。其實。

野地開滿水仙花,黃與白。水仙花是春天最初的花朵,和水仙共存的還有雪滴花。櫻花開了滿枝,只是一個感覺,看不清楚,只覺得眼目很模糊,微微白,在枝頭。天氣好的時候,有陽光,孔雀便跑出來,開屏。雄的開屏,滋滋聲,振動,讓母孔雀看,一只不睬,去表演給另一只看。都不睬,連在旁的白鴿和屋檐都演給它們看。下雨就收起屏,躲在林中,閑踱。

春天是那麼盛大,水仙、櫻花和孔雀,互不知曉,卻細細埋伏,逐一盛開,成了春天。



所以說,春天是一個陰謀。…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February 12, 2018 at 8:34pm — No Comments

黃碧雲《後殖民誌》血玫瑰——匈牙利心理學家雅倫·寶斯

當年她只得十九歲,剛結婚幾個月。除了丈夫傳給她淋病以外,幾乎沒有不快樂的時候。第二次世界大戰還在打,但戰場很遠。

但沒有不幸真的那麼遙遠,德軍入城,接著是俄羅斯軍隊。

她住在坦士凡尼亞。傳說吸血僵屍的故鄉。坦士凡尼亞,二次大戰還是匈牙利的國土,大戰後變成羅馬尼亞國土。



德軍入城她們就收藏保護法國戰犯和猶太人。吃還有得吃,雅倫只是不再穿絲襪。她到臨時醫院當護士。用尖刀剪掉炸爛的手指,將炸出來的腸臟塞進肚子裏。沒有麻藥,沒有燈,醫生用普通的針縫合傷口。…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February 12, 2018 at 8:31pm — No Comments

黃碧雲《後殖民誌》我身,我說

瑪莉說:操,你媽操的,你媽操的種族主義者。答案是:你都沒有陽具。你是女人。你怎麼操。這樣他們就可以說,佛洛依德是對的,你們都沒有陽具,你們妒忌。

那個操的國度,操的語言,從來不屬於我們。

那是一個入侵,征服,破壞,強暴,控制的語言國度。被入侵,征服,破壞,強暴,控制的他者,可以是黑大陸,可以是“處女地”,可以是女子―――殖民地是女子。



約瑟…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February 12, 2018 at 8:30pm — No Comments

黃碧雲《後殖民誌》伸手國(下)

她從來沒有年輕過。我無法想象她年輕的臉容。譬如十五歲:十五歲的蘇珊·桑塔和其它十五歲的美國女子沒有兩樣吧?

如今她的臉容只屬於她自己。這是一張無可替代的臉。

我記得她的一張明信片,黑白。她斜斜的躺著,是性感女郎的姿勢,她那麼老那麼瘦那麼憔悴,那斜躺就不是挑釁男子女子性欲的姿態而只是自我顯現:我自我精采,與人無關,你可不要迷戀我。



(因為她寫作,亦無可替代)



穿一件極皺的麻質襯衣。沒戴首飾。…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February 12, 2018 at 8:30pm — No Comments

黃碧雲《後殖民誌》有人在呼喊,那不是我——匈牙利詩人阿提拉·約瑟夫

“我在布達佩斯,一九零五年出生……我父親,已逝世的雅諾·約瑟夫,於我三歲時離開匈牙利。我其後被送到一個家庭寄養,一直到七歲。當時我開始工作,看豬。我母親,已逝世的寶巴拉·波斯,帶我回布達佩斯,替人洗衣服及做家務,養活我們——



《四月十一日》:一定是一個重要節日 / 信徒湧往教堂 / 聖人以哀傷的手祝福 / 震抖並跌撞前行 當教堂鐘聲響起

/ 廣大黃昏的寧靜,滿心 / 謀殺者,謀殺了他的死者 / 手拿著帽,預備離開 在一個細小的松木箱 /

郁金香在搖籃裏和活生生的希望 / 那年的憲法頒布了我 / 在一九零五年…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February 12, 2018 at 8:27pm — No Comments

汪丁丁:讓心靈在所有方向上充分湧流(下)

 跟他們接觸讓我變得很有激情

  

□您說過的一句話讓我很感動,您說,“我把這本書(《回家的路》)獻給比我年輕的人們,獻給那些生活在未來時代,目前活得並不幸福,甚至感到非常苦惱的人們,獻給那些渴望回家的人。”那麽,您想對“下一代人的前途”傳達些什麽呢?

  

■1996年的時候我特別想找那些60、70年代出生的人對話,我當時感覺到我們50年代出生的知識分子其實‘氣數已盡’,已經走不下去了,看不到什麽前途了,或者說是‘沒有未來’,在‘未來’方面我是徹底的悲觀主義者。但是我與這些年青朋友有過的一兩次對話都不很成功。

  …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January 1, 2018 at 6:18pm — No Comments

汪丁丁:讓心靈在所有方向上充分湧流(上)

受訪人: 汪丁丁(北京大學經濟研究中心教授) □采訪人:柯凱軍

  

  對我而言所有的知識領域都是一個過渡

  

□汪先生您好!在書中您把自已歸入“通才型”的學者一類,首先請您簡要概述一下您思想路徑中的幾次重要轉變。

  …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January 1, 2018 at 6:18pm — No Comments

汪丁丁:社會過程及其評價(3)

已知的人類情感,多數是負面的,少數是正面的。可名的情感——不是“無以名之”的情感,通常由許多因素聯合作用而生,並且在不同情境內可分解為不同因素的組合。如前述,人類是社會性哺乳動物的一種。哺乳動物的情感中樞是“外緣系統”,它的解剖位置在大腦之外,它只接受理性中樞(大腦)的調節但不能被理性完全控制。在腦的各項功能當中,只有“理性”是一種可將具體感受抽象為普遍規則的能力。與此相比,一般動物和植物只生活在具體情境內,它們的情感離開了它們生活的具體情境就可發生障礙——“精神癥狀”。在目前的演化階段,人類行為不能也不應完全地理性化。因為人類情感與哺乳動物情感一樣,離開了本土社會就可發生障礙。

  

  在方法論個人主義視角下,一個“美好社會”(good society)其實是它的社會成員尋求更好的社會選擇(也稱為“社會集結”)從而使每一社會成員實現美好人生的過程。…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January 1, 2018 at 6:17pm — No Comments

汪丁丁:社會過程及其評價(2)

上述的奈特社會演化學說,在兩方面需要更詳細的敘述。首先,如果一個社會格外缺少社會學家所謂的“縱向流動性”(vertical mobility),那麽該社會的重要成員的集合就是一個自我封閉的群體,從而基於該群體共識的具有重要性的事務,未必是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重要性的事務。其次,奈特指出,現代的理性社會的真正基礎是“自由討論”(free discussion)。真正自由的政府,不是根據美國人通常相信的與林肯總統的偉大名聲聯系著但缺乏實證準則的“人民的和人民參與並為著人民的政府”(a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and for the people),而是根據“基於討論的政府”(a government by…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January 1, 2018 at 6:17pm — No Comments

汪丁丁:社會過程及其評價(1)

——為天則會議---改革三十年的評價問題撰寫的發言稿

摘要:社會對它自身演變的評價,長期而言,決定了它自身的演變。最早定義了這樣一個主動過程的經濟學家,是奈特(Frank Knight),他的思想影響了阿羅(Kenneth Arrow)和布坎南(James Buchanan)。阿羅系統地批評並顛覆了公共政策的“卡爾多-希克斯”判據的合理性。布坎南則確立了數量遠大於帕累托改善之可能性的帕累托不可比的社會狀態之間的政治對話理論。最後,可以視為對布坎南政治對話理論的支持,森(Amartya Sen)提出的一個命題表明,在社會成員對諸如“自由”、“效率”、“民主”這類理想或“美好社會”(good…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January 1, 2018 at 6:16pm — No Comments

汪丁丁:微信行為學(九)—— 常識淺談(下)

附錄:兩篇舊作,記錄了我自己的思考過程。

 常識丟失 

無疑,我們生活在一個常識被遮蔽的時代。於是,怎樣拾回常識?這是一個問題。在我們能夠回答這一問題之前,我相信,我們先要回答一個預備性的問題:什麽遮蔽了常識?…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January 1, 2018 at 6:16pm — No Comments

汪丁丁:創新與標準化

 前些日子,我看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明星經濟學家達龍·阿塞莫格魯與另外兩位作者去年發表的論文《經濟增長的兩大引擎:創新與標準化》。他們的思路是這樣的:如果只有創新而沒有適時的標準化,則創新的成果就很難轉化為經濟福利和未來創新的制度基礎。但若過分強調標準化,則容易形成官僚化的管理體制從而扼殺創新。健康的增長模式,是在創新與標準化之間權衡。我們可以想象一條彩虹形的曲線,對應於創新與標準化的不同比例有不同的GDP增長率,並由這條曲線唯一的峰值決定一個最優的“創新-標準化”比例。

  極端而言,如果完全沒有標準化或標準,就根本不會有“商品分類”。你到商店買一只水杯,可以見到許多形狀不同的“水杯”,有些很細小,有些很粗大。你可以想象最細小的水杯其實是“試管”,而最粗大的水杯其實可演變為“酒桶”和“臉盆”。當然,你還可以將你個人的情感賦予它們,例如,你特別鐘情於其中一只水杯,哪怕任何他人都無法感受到它與那裏擺放的其他水杯的任何差異。…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August 11, 2017 at 11:38pm — No Comments

陳嘉映:語言轉向之後(4)

你哪怕思考一件很局部的事情,比如你是該考研究生繼續學業還是立刻找份工作,也總是滲透著這些普遍概念。你依著各種各樣的道理來思考,這些道理,或明或暗地牽涉到這些普遍概念。不難看到,我這裏所講的概念普遍性和一般理解的道理的普遍有效性或普遍可應用性是完全不同的普遍性。人們常認為:哲學關心那些普遍的道理,而不是那些限於確定領域的道理。圍棋的道理、解牛的道理是些局部的道理,物極必反,萬物萬事都一分為二是“普遍真理”。這類道理也許是普遍有效的或曰普遍可應用的,麻煩當然在於我們老是弄不準什麽時候事情就到了“物極”之點。…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August 11, 2017 at 11:37pm — No Comments

陳嘉映:語言轉向之後(3)

這裏所做的區別的內容,可以從多方加以解說。冷熱語言vs.…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August 11, 2017 at 11:36pm — No Comments

陳嘉映:語言轉向之後(2)

寬泛地說,科學是事實研究或事質研究,而哲學家若把自己的工作即概念考察誤當作或混同於事質研究,那麽,他不是把哲學變成了科學,而是幻造出了一種東西:形而上學。例如,“什麽是正義”本來是個語言-概念問題,形而上學卻把正義視作某種像銀河系那樣現成存在在那裏的東西,仿佛它是宇宙中的一種存在物,仿佛我們是在研究這種存在物,掌握它的本質和屬性等等,並力求獲得關於這一存在物的終極的、惟一的真理。

常聽說,現代哲學反對形而上學。人們對“形而上學”有多種理解,所謂反對形而上學也有種種意義上的反對。上引維特根斯坦的理解只是其中的一種,但在我看,它的確是澄清形而上學概念的一個深刻視角。

 

語義學?…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August 11, 2017 at 11:36pm — No Comments

陳嘉映:語言轉向之後(1)

內容提要:“語言轉向”的核心意義在於堅持哲學之為概念考察,以抵抗把哲學轉變為偽實證科學的傾向。然而,這一努力被廣泛理解為應將哲學問題視作語言問題,引使人們把哲學混淆於語言學和語義學。本文通過明確哲學的反身性質,劃清哲學和語言學、語義學的界限。

 

“語義學上的發現”

 

19 世紀20 世紀之交開始的語言轉向帶來的結果,最簡要地可以表述為:所謂哲學問題,其實是語言問題。這個表述含有不少可疑之處,但很多大哲學家的想法可以大致這樣概括。…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August 11, 2017 at 11:34pm — No Comments

汪丁丁:互聯與深思(4)

  波默爾關於制度和企業家才能之間關系的文章(參閱:William Baumol,1990,“entrepreneurship: productive, unproductive and destructiv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8,no.5,Part 1,pp.893-921)與上述主題密切相關。圖8取自2011年我在北京大學講授的新政治經濟學研究生課程第六講,充分表現了波默爾這篇文章的涵義。人格心理學家Hans…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July 26, 2017 at 2:59pm — No Comments

汪丁丁:互聯與深思(3)

許多作者考察了現實世界的網絡結構,例如經典文獻:H.E. Stanley,et. al.,2000,“classes of small-world networkd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vol.97,no.21,pp.11149-11152。根據這些考察,網絡社會科學界達成共識的結論之一是(Matthew Jackson,2008,《Social and Economic Network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關於合作(或不合作)的信息(或病毒)在小世界網絡裏有足夠小的傳播成本,並且小世界網絡的局部團聚性足夠支持各種合作行為,所以,“小世界”是最有利於合作秩序不斷擴展的社會網絡。與此相比,合作秩序在洞穴人的社會網絡裏難以擴展,而在完全隨機的社會網絡裏又太缺乏信任感支持。…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July 26, 2017 at 2:59pm — No Comments

汪丁丁:互聯與深思(2)

  大量關於原創思想的記錄和研究報告表明,原創思想伴隨著激情。思想者,恰如羅丹的同名雕塑,沈浸於激情之中。更確切的心理學描述是:對將要發生的突破性進展的預期與直覺,指引著思考的路向並激勵思考者緊張地探索一切可能的突破方向。

   圖1

  

   這裏需要探討的問題是:(1)伴隨原創思想的激情是否為某一類特殊情感,或是僅由緊張思考引發的情緒波動;(2)完全的無激情狀態,是否不可能產生原創思想,與此相關的是情感交往和網絡社會科學的研究課題。稍後,我將回到這一主題。…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July 26, 2017 at 2:58pm — No Comments

汪丁丁·神話是公共夢境,夢境是私人神話

        這篇文章的標題取自神話學家坎貝爾(Joseph Campbell,1904-1987)的名言,原文是“the myth is the public dream and the dream is the private myth”。他和他的妻子(也是他以前的學生)晚年在紐約和檀香山兩地生活。他在檀香山辭世(食道癌),那時我在檀香山讀書。

  坎貝爾繼續寫:the dream is an exhaustible source of spiritual information about yourself(夢境是關於你自己精神信息的可耗竭資源)。隨著工資的增長,人類的時間價值越來越高。於是,只要生命是有限的,人類就無法回避這樣的經濟學問題:既然睡眠的機會成本越來越高,那麼,怎樣從睡眠獲取更高價值?

  1980年,Stephen…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March 25, 2017 at 6:27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