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桃
雲層中難得漏下陽光,但桃花在樹上的確開得熱烈而隆重,一派來自山野大地的勃勃生機,全無古詩間中那些或者輕薄,或者紅顏遭妒的意味。
有時候,語言學也很可愛有趣。有趣之處在於,某些字與詞還包含著字典詞典釋義之外的秘密。
比如這個字,這個作為一種植物名字的字:“桃”。…
ContinueAdded by Récupérer on December 16, 2018 at 1:54pm — No Comments
紫荊是很早就開在身旁的。十年前住在另外一個小區時,樓下圍墻邊就有幾株。每年春天,暖陽讓人變得慵倦的日子,就見未著一葉的長枝上綴滿了一種細密的紅花。
那種紅很難形容。上網查一下,維基百科有直觀的色譜,給了這種紅一種好聽的名字:淺珍珠紅。對了,在太陽下,這些密集花的確閃爍著珍珠般的光澤。但那時的印象就是圍墻邊有幾樹開得有些奇怪的花。那麽多細碎的花朵密密猬集,把一條長枝幾乎全數包裹起來了。但就沒有移步近觀過。我想,這也就是大多數人對於身邊花開花落的態度吧。也詢問過這花的名字,“花多得把枝子全都包起來了,就像蜜蜂把蜂房包裹起來了一樣。”問得並不認真,答得人也多半心不在焉,“也許……大概……可能……”不記得是不是有人真的告訴過正確的名字了。就這樣,這花年年在院子里兀自開放。…
ContinueAdded by Récupérer on December 16, 2018 at 1:52pm — No Comments
直觀的色譜給了這種紅一種好聽的名字:淺珍珠紅。在太陽下,這些密集花的確閃爍著珍珠般的光澤。那麽多細碎的花朵密密猬集,把一條長枝幾乎全數包裹起來了。
六天時間下來,看看里程表,將近兩千公里。
去了趟川滇交界的金沙江邊。…
ContinueAdded by Récupérer on December 16, 2018 at 1:51pm — No Comments
下午,接到去韓國作文學交流的邀請,發現護照過期,去公安局排號申領。事畢出來,走青江路時見一路車流的盡頭參差樓群後的天空中,一輪夕陽溫暖金黃,就想真是春天了。成都的春天很美,首要之處不在百花競放,而在一冬的陰霾散開,常常有了艷陽與藍天。這麽想著,已經下意識把車開進了省博物院,取了相機就進旁邊的公園去看海棠。一路看見,玉蘭到了尾聲,水邊垂柳綠絳柔軟搖蕩,黃色的迎春垂岸而下,把綠水映得發亮。
相伴而開的,還有同樣明黃照眼的棣棠。桃花開了,李花開了,榆葉梅開了。但我直奔記憶中曲徑旁有成群海棠的地方。
是的,它們都盛開了,都是蘋果屬的海棠:西府海棠和垂絲海棠。…
ContinueAdded by Récupérer on December 16, 2018 at 1:50pm — No Comments
所有粉白都從一派粉紅中輕泛出來,那粉白與淺紅的幻變都莫測而豐富,就是同一朵花,每一片花瓣,那粉與白的相互滲透與暈染都足以吸引人久久駐足,沈湎其間。
先得說說植物學的專門詞,又不想抄植物學書上的定義,就以我的理解來說吧。好在如果說得不恰切,也可以預先原諒自己,說我不是植物學家。也怪吾國的植物學家,何不多對大眾說些通俗的話。
就我理解,這些專門詞就是方便把所有植物分門別類的一種命名。植物是生命。所以,首先要將其從地球上所有生命形態中分別出來。這個大分別叫“界”。我已寫將寫的開花的草木都屬於“植物界”。…
ContinueAdded by Récupérer on December 16, 2018 at 1:50pm — No Comments
潘先生和羅婆婆,沒有幸運到完成這種乾坤相生相長的循環,他們沒有機會,把傳承銘刻在自己的家園。這樣的疼痛,除了當事人,恐怕就是作者感受得最為深刻。那些美麗慈悲的人物,那些曾經的輝煌,在這裏哢嚓哢嚓,斷裂開去。這樣的消逝“比黃金更加壯麗”,這種壯麗是對歷史的哀悼,也是對未來的祝福,是當下我們忍不住的疼痛。…
Continue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December 16, 2018 at 1:14am — No Comments
也只有在故鄉的道場,一個天真的少年,才可以無憂無慮的沈溺,可以內聖外王、顧盼自雄,有這樣堅實實的人格基礎的厚積薄發,才有自己天性的敏銳,甚至能從腐朽的世界找到耀眼的光芒。詩人在《牛糞如煙》中寫道:
在所有的動物糞便中
我唯一能接受的是牛糞
它不僅與傳說的黃金有關
更與低矮的房屋有關
還是治療凍傷的良藥…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December 16, 2018 at 1:13am — No Comments
超越簡單的物理度量,注入生活的規劃內涵:一是貧瘠土地上勞作可能帶來的谷穗收成的高度,二是滋養生命萬物的溪水寬度,他們都是同樣的父愛,矛盾沖突的父愛:水流豐沛,則表示風調雨順,稼穡豐收;而河水泛濫又是孩子生命安全的障礙。一個父親,如何丈量這個寬度或高度,需要怎樣的智慧,一把銀卷尺可有這個擔當?
事實恰恰相反:卷曲的尺子
很少展露容貌,從祖父傳下來的
小銀盒,是父親珍藏的一顆
不欲輕示於人的瑰寶…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December 16, 2018 at 1:12am — No Comments
三品風水:穿行於土地下面的盤根錯節,在很多時候把幾個家庭在地底下串聯起來,正所謂“同氣連枝”,也把過去和未來、生與死串聯起來,正如詩句“穿透小學操場、梯田以及墳墓”。世界上有一些部族,就像電影《阿凡達》表現的那樣,大樹變成靈魂的安放地。貴州黔東南的芭沙族至今演習的風俗:每當一個親人離世,家人就種下一顆樹安放他的屍骨和靈魂,所以芭沙人祖祖輩輩拒絕砍樹。大樹承載的古老故事太多,見證的村莊變遷太久,大樹就像一個古老的聖賢,成為人們祈求長壽繁衍子嗣的偶像。滿樹掛滿紅綢之類的吉祥物,逢年過節,接受人們祭拜,成為關乎村落命運的風水樹。
至於晝夜分泌的愛情或樟腦 …
Continue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December 16, 2018 at 1:09am — No Comments
題記:回首家園,我和家園都已經不存在,只記憶的鋸齒劃過心尖兒。
今年的十月,比往年的十月更加肅穆一些,向以鮮教授的新詩集《我的聶家岩》,在華東師大出版社出版了,這部不僅僅是“懷鄉”詩集的雋永深意,又令作者在故土題材、故鄉的文化、情感、家國運道的書寫上,到達一個新的高度。《我的聶家岩》是今年下半年最值得關注的一部詩歌作品,對於未來的影響可能會超出很多人的生命長度。 …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December 16, 2018 at 1:08am — No Comments
二零一七年三月二十一號,天氣晴。
站在略顯朦朧的鏡子前,黑色正式西裝被鮮明地映照在眼前的畫面裡。我扣上襯衣最後一顆紐扣,撫平了一下頭頂翹起的髮絲,稍微平復以下裙子上的皺褶就提起桌邊的斜挎包出門了。今日陽光正好,是去探望你的好日子。…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December 16, 2018 at 12:57am — No Comments
這些年頭,人們都熱衷於到國外度假,可能是作家的責任感,我卻偏偏愛到鄉下度假,講透徹一點,就是按照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講話》精神,走與工農兵相結合的道路,與工農兵打成一片,深入生活,體驗生活,積累素材。
下鄉第一個早晨,突然,庭院外大路上響起了一聲聲“有早餐、有黑豆芽、豆角、椰子菜賣啊……”的女人尖叫聲,把我從夢中驚醒。當聽到這一奇特的聲音時,我顧不上梳理頭髮,像孩子們看熱鬧一樣,急忙趕到庭院大門口觀賞。原來,這是被鄉下人稱為“村姑”的售貨員,她每天清晨五點多鐘,從相隔離五六公里遠的圩市,用“三巴車”滿載著各種早餐、蔬菜,一路上走村串巷叫賣。據說,這些“村姑”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很流行。新中國成立後,走社會主義大集體化道路,鄉村都辦起了供銷合作社代替了“村姑”;如今,南巡風吹散了鄉村供銷合作社,推行單幹承包制,“村姑”又流行起來,成為鄉下的一道風景線。…
Continue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December 16, 2018 at 12:43am — No Comments
大東海是海南島著名的旅遊勝地。她座落在三亞市東海岸邊。遠遠望去,長長的海岸線猶如那彎彎的月牙,把大海緊緊地抱在懷裏。沙灘上的椰子樹,隨著迎面吹來的海風,輕輕地搖擺著。這裏,氣候溫和,四季如春,風景秀麗,每天吸引著上千名國內外遊客,到這裏觀光與海浴。
大東海的白天是迷人的。可是,夜幕下的大東海更是使人流連忘返。夜幕漸漸降臨,大東海就沈醉在詩一般的氣氛中。椰林夜市,這是大東海主人,特意為遊客精心設計的一個旅遊景地。傍晚時分,遊客相繼在五光十色的燈光底下下圍著火爐旁品嘗狗肉、羊肉、蛇肉、牛肉、海鮮等海南風味。酒足飯飽後,遊客又紛紛坐在柔軟的沙灘上,面對著那浩渺的大海彈起吉他,唱起心中的歌,有些遊客還在椰林中,隨著輕松的樂曲翩翩起舞。…
Continue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December 16, 2018 at 12:41am — No Comments
最近,中國國內某博物館一個大型展覽匯集了眾多精品,其中不乏國寶級文物,觀眾從展廳走出時卻很懵。有人坦言,精品雖多,但彼此沒有明顯的主次與關聯,銘牌上也只是簡單寫著名稱、年代、出土地點,像是把文物從庫房搬到了展廳,讓人看不出頭緒,也提不起興致。 (中國浙江美術館)…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December 16, 2018 at 12:30am — No Comments
北極村的街道縱橫交錯,北極大街,黑龍江大街。。。。。。一個只有二百四十三戶人家,不到一千村民的小村莊,街道名稱卻十分大氣、霸氣。村民住宅與商業門店相映成輝,磚瓦平房與散落的“木刻楞”式小木屋爭彩鬥艷。中國最北鄉政府,最北小學,最北最美郵局,最北客運站,最北供銷社。。。。。所有處在北極村的單位,都為自己冠上了中國最北的稱號。走在北極村的街道,你會深切的感受到這濃濃的“最北”的文化氣息和情結,自豪、愜意的心情油然而生。
最北郵局布置的溫馨雅致,充滿松木香的大廳裏人頭攢動,人們簇擁在櫃臺前購買印著北極風光的明信片,遊客們只有一個目的,為了能蓋上那方祖國最北端,“北極村”郵局的郵戳,為遠方的親朋好友送上一份來自“最北”的最美好祝福,也為自己多年後留一個夢似得旅遊念想和證明。最北郵局已經成為北極村必去的一個旅遊景點。…
ContinueAdded by 旅遊 庫 on December 16, 2018 at 12:27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旅遊 庫 on December 16, 2018 at 12:26am — No Comments
午前春陰,午後春雨,和暖,閑適,且寧靜。
八幡的梅林裏,一位背著孩子的老婆婆,正在拾松葉、松子和松枝。雨水透過林中的松樹、杉樹、櫸樹,沙沙地滴打在散滿枯葉的沙地上。
從村莊來到野外,麥苗郁郁青青,路邊的枯草也泛起片片綠意。春雨瀟瀟,神武寺山青煙迷離。櫻花山頭雖有斑斑白雪,然而,這山,這樹,這房舍,這田園,無不在春雨裏盡情洗浴。河邊乾枯的蘆葦被草草割去了,剩下的,這裏一絲,那裏一簇。河床開闊了,被辟為寬廣的田圃。春雨淋在一張漁網上。
梅花漬香,山茶流紅,麥苗綠潤,山色空瀅。這是一場催春的雨啊!…
Continue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December 16, 2018 at 12:15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December 16, 2018 at 12:14am — No Comments
到過溫州的人都說溫州的小吃多,其中使人難以忘卻的當推三絲敲魚。
說起敲魚,有一段饒有趣味的傳說。溫州某古剎有一位老方丈,孤身一人赴福建取經。
不幸途中遇上大風流,小船頃刻覆沒,老方丈葬身魚腹。
留在寺中的小和尚獲知噩耗,悲痛萬分,便帶念經的木魚,到師父遇難的地方念經超度。過了七七四十九天,驀地,發現海面上浮起了許多金光閃閃的黃魚。
小和尚看著看著,猛然想起師父走時穿的那件黃色袈裟,心想這些魚肯定是吃了師父的肉體才顯出黃色。
於是、他怒火中燒,立即把這些黃魚撈起來,剝去皮,凈內臟,抽了骨,把魚剁成肉腐,然後放在木魚上狠狠地敲起來,把魚肉敲成一片片薄餅狀的魚片,他把這些魚片放在船上曬乾,帶回留念。由於數量過多,多餘的就留在船上。…
Added by 美食 庫 on December 16, 2018 at 12:05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December 16, 2018 at 12:00a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4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