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ásná duše's Blog (345)

劉守華《走向故事詩學》(1)

要:故事詩學是故事學研究的新方向。新中國民間故事研究七十年,積累了豐碩的學術成果。總體而言,多學科參與形成了方法論的多樣性,促使故事研究跨學科發展,從中國文學領域拓展到了人文社會科學的廣闊天地。



從“求好運”故事(AT461)的研究歷程,和《中國民間故事》的編選案例出發,立足學科新時代背景,反思學科研究方法論,走向故事詩學將成為一種新的學術取向:一是民間故事研究需回歸文藝美學方法,二是民間故事的文選原則應突出經典文本及其詩學價值,以期對民間故事研究有新的啟示。



另外,中國民間故事多在民間文學、通俗文學和作家文學“三位一體”的格局中發育成熟,進行詩學探索,有助於發掘其所蘊含的中華文明的優良基因。走向故事詩學,將為民間故事回歸文學、回歸大眾特別是青少年的中華精神文化家園開創新的理論路徑。…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July 22, 2021 at 5:30pm — No Comments

江小涓:努力構建講述中國故事的學術體系

79日下午,本文為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教授,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科) 暨北京市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清華大學獲獎教師座談會上的主題發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517講話”中指出,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在去年“…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July 8, 2021 at 6:30pm — No Comments

赫塔·米勒2009諾貝爾文學獎演講辭《你帶手帕了嗎?》(5)

當我做樓梯智者的時候,我像童年時期在河谷放牛時那般孤獨。我吃樹葉和花朵,這樣我就能和它們融為一體,因為它們知道如何生活,而我卻不知道。我跟它們說話,叫它們的名字:奶薊草應該是那種稈上能冒出奶狀液體的帶刺植物。但是這種植物並不會理會奶薊這個名字。因此我試著給它起一些其他的名字,裏面既不帶有“奶”字,也不帶有“薊”字:刺脈,或者針脖。這些編造的名字揭開了我和植物之間的溝壑,而這個溝壑逐漸加深為一個深淵:實際上我是在自言自語,而不是在跟植物講話,這是種恥辱。但是這種恥辱對我有好處。我照看著牛群,而這些文字的聲音在照看著我。我感到: 

 

你面前的每個文字,…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July 3, 2021 at 5:09pm — No Comments

赫塔·米勒2009諾貝爾文學獎演講辭《你帶手帕了嗎?》(4)

祖母在她抽屜的最裏面放了兩張兒子馬茲的照片:一張結婚照和一張陣亡照。結婚照中,一個新娘穿著白色的婚紗,比他高出一手掌,瘦瘦的,很莊嚴——宛如一尊聖母瑪麗亞的石膏塑像。她頭上有一束蠟製的花環,看起來就像覆蓋了白雪的樹葉。她身旁是穿著納粹製服的馬茲,是一個士兵而非丈夫,是一個新娘保鏢而非新郎。他一回到前線,陣亡照就寄到了家中。照片上,一個可憐的士兵被地雷炸成了碎片。陣亡照有手掌見方:在黑色的土地中央有一塊白布,上面是一小堆灰色的屍骸。在黑色土地的襯托下,白布小得就像一塊孩子的手帕,方方正正的,中間印著奇怪的圖案。對於祖母來說,這張照片也是身兼二職:白色的手帕上是一個死掉的納粹,而在她的記憶中,卻是一個永遠活著的兒子。祖母把這張雙重意義的照片一直放在她的祈禱書中。她每天都祈禱,而她的禱文幾乎也都有雙重含義。既已承認他們深愛的兒子突變成狂熱的納粹分子,這些禱告很可能在懇求上帝做出平衡之舉:愛他們的兒子,而寬恕那個納粹分子。…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July 1, 2021 at 4:30pm — No Comments

赫塔·米勒2009諾貝爾文學獎演講辭《你帶手帕了嗎?》(3)

炎熱的夏天,家長們會在傍晚時分讓孩子們去墓園給花澆水。我們兩三個一組,很快地給一個墓澆完,接著去澆下一個。然後我們就會簇擁在教堂的臺階上,看著一縷縷的白煙從一些墳墓上升起來。白煙會在空中飄一陣,最終消失在夜色中。對於我們來說,它們就是死者的靈魂:動物形狀,玻璃杯形狀,小瓶子、小茶杯狀,手套、長筒襪的形狀,就像黑夜中飄著的一塊塊白色手帕。 …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June 29, 2021 at 4:30pm — No Comments

赫塔·米勒2009諾貝爾文學獎演講辭《你帶手帕了嗎?》(2)

我有一個好朋友,當我們沿著可憐的光榮街走回家的時候,我把一切都告訴了她。剛開始,她清理了自己辦公桌的一塊角落分給我。但是有天早晨,她站在她的辦公室外面對我說:我不能讓你進來了。人人都在說你是密探。折磨已經從上面傳下來;謠言在我的同事間流傳著。那是最糟糕的。面對襲擊,你可以自衛,但是面對誹謗,你卻無能為力。每天我都為自己準備好一切,包括死亡。但是面對這種中傷,我卻無力應對。不管做什麽樣的準備也無法減輕這種傷害。誹謗就像垃圾汙物一樣阻塞著你的口鼻;你窒息,因為你無法自衛。在同事的眼中,我恰恰成了我拒絕充當的角色。如果我做了密探去監視他們,他們反而會毫不猶豫地信任我。確切點說,正是因為我沒有傷害他們,他們才懲罰我。 …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June 27, 2021 at 4:30pm — No Comments

辛波斯卡《詩人與世界—諾貝爾文學獎領獎演說辭,1996年》(下)

這樣的人並不多。地球上的大多數居民只是為了應付生存而工作。他們工作,因為這是必須的。他們選擇這種或那種職業,並非出於熱情;生存環境替他們做出了選擇。他們之所以珍惜令人厭惡的工作,無聊的工作,僅僅因為別人甚至連這樣的工作也無法獲取——這是人類最殘酷的不幸之一。而且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未來諸世紀中,這一情形會有所好轉。

因此,盡管我否認詩人對靈感的壟斷,我依然將他們列入為數不多的幸運的選民。…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June 13, 2021 at 4:07pm — No Comments

辛波斯卡《詩人與世界—諾貝爾文學獎領獎演說辭,1996年》(上)

據說,演講的第一句話總是最困難的。不過,這個問題我已解決。然而我感到,即將到來的句子——第三句、第六句、第十句,直至最後一句——是同樣困難的,因為大家期待我談論的是詩歌。對於這個話題,我談論得很少——事實上,幾乎從未談過。每當稍有提及,我總是暗自懷疑,對於這一點自己並不擅長。因此,我的演講會十分簡短。小分量的缺憾總是更易於被容忍。…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June 10, 2021 at 3:30pm — No Comments

曼德爾施塔姆(OSIP MANDELSTAM)詩選《“向著坡堤,伏爾加,洶湧吧”》

向著坡堤,伏爾加,洶湧吧,伏爾加,洶湧吧。

雷霆呵,請擊打這嶄新的板棚,

巨大的冰雹,請砸向窗玻璃,——

請吶喊和敲擊,——

而在莫斯科,黑眉毛的你,

把頭顱高高地昂起。

 

那巫師秘密地把牛奶和…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June 9, 2021 at 8:08am — No Comments

辛波斯卡·為平庸的日常打開豐富的褶皺 (5)

請不要誤會,辛波斯卡並不是一位只會經營瑣事、熱衷表象、兜售廉價情緒的詩人。她書寫平凡且日常的事物,是為了防止個體的尊嚴受龐然大物(比如極權主義、消費主義)威脅。她寫過一首《烏托邦》,用以揭示龐然大物的謊言性質。她相信個體的救贖,而不是集體的解放。在文茨卜的訪談《我將自衛》中,她甚至對讀者閱讀她的環境提出了期待,她不喜歡讀者坐在大廳里集體感受她的詩歌,而希望他們能在自己的家里找到片刻的閑暇時間,隨意地翻開書本或雜誌,讀她的詩。她對具體世界的信仰是建立於布羅茨基所謂的兩個否定之上的:對語言大眾的否定,對引力法則的否定。她書寫日常而普通的事物卻拒絕平庸,書寫具體而真實的事物卻拒絕對重負的屈從。…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June 2, 2021 at 4:30pm — No Comments

辛波斯卡·為平庸的日常打開豐富的褶皺 (4)

閱讀占據了辛波斯卡的大量時間,也呼應著她平緩的生活節奏。1968 年開始,她為《文學生活》“非強制閱讀”撰寫書評,與雅蓋沃大學文學教授馬強格輪流供稿。1981 年,《文學生活》停刊,又為《選舉報》陸續寫過一些書評。她的書評行文不拘一格,隨著性情展開,輕鬆幽默,短小精悍,深為波蘭讀者喜愛。撰寫書評對一個書蟲來說是正中下懷的美差。她是那麽熱愛閱讀,甚至說過:“我很老派,我認為閱讀是人類迄今發明的最榮耀的事。”她還是翻譯家,精通法語,翻譯過不少法語詩歌,包括波德萊爾的《惡之花》。在自己的詩中,她會偶爾摻入一些法語詞。她那簡短的諾貝爾獎授獎答謝辭是用法語演說的。…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May 27, 2021 at 4:30pm — No Comments

辛波斯卡·為平庸的日常打開豐富的褶皺 (3)

辛波斯卡並非橫空出世的天才詩人,而是一名逐漸演變、豐富、深邃的詩人,寫詩對她來說是思考生命的最佳方式。她的詩就像樹木的年輪,經受著歲月的磨礪,生長出清晰的脈絡。1949 年,她試圖出版一部詩集,卻因當時的波蘭審查制度而流產。這部詩集中有這樣的詩句:



我們曾把世界弄得先後沒有秩序,

——它是那麽細小,兩隻手就能抓住它,

那麽平易,可以面帶微笑地將它描寫,

那麽普通,就像祈禱中的古老真理的回聲。…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May 24, 2021 at 4:30pm — No Comments

辛波斯卡·為平庸的日常打開豐富的褶皺 (2)

她在詩中不太寫私人事務,家庭成員也極少出現於她的詩中。只有在《終於,記憶》一詩中,父母的形象隱約出現,然而是在一個夢中:“他們的臉龐如兩盞燈,在黃昏,發出幽暗的光”。《讃頌我姐姐》一詩中則出現了姐姐,一位從不寫詩,卻喜歡寄明信片的姐姐。除此之外,我們對辛波斯卡的家庭幾乎一無所知,正如我們對她本人的生活所知甚少。她喜歡將作品推到前景,希望我們只閱讀她的作品,而她自己則藏身於作品背後,正如墨西哥詩人帕斯說的:“詩人沒有傳記,寫作才是他們的傳記。”

辛波斯卡的童年和少年並不安定。1926 年,辛波斯卡一家移居波蘭小城托倫,她在那里上小學。1931…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May 22, 2021 at 4:00pm — No Comments

曼德爾施塔姆(OSIP MANDELSTAM)詩選《獵手已給你設下陷阱》

獵手已經給你設下陷阱,牡鹿,

森林將為你哀悼。

 

你可以擁有我的黑色外套,太陽,

但是請為我留下生存的力量!

 

1913  (王家新譯)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May 11, 2021 at 4:00pm — No Comments

曼德爾施塔姆(OSIP MANDELSTAM)詩選 《曾經,眼晴……》

曾經,眼晴比磨過的鐮刀還要鋒利——

在瞳孔中,一隻布谷鳥,一滴露水。

 

現在,在充滿的光流量中,它勉力辨認著

一道黑暗、孤單的星系。

 

1937.2.8-9,沃羅涅日…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April 27, 2021 at 11:00am — No Comments

曼德爾施塔姆(Osip Mandelstam)詩選 《在淡藍色的琺瑯上》

在淡藍色的琺瑯上

仿佛 四月里的思緒,

白楊樹枝升起

於是不覺間 黃昏降臨

 

花紋精致而細密,

精細的網格凝固了

仿佛瓷盤上

刻意描繪的圖案…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April 26, 2021 at 9:27pm — No Comments

曼德爾施塔姆(Osip Mandelstam)詩選SILENTIUM*

她還未曾降生,

她是音樂,是詞匯

因此她是一切生靈

難以割裂的聯系。

 

大海的胸膛平靜地呼吸

但是,白晝閃耀,如同瘋子

泡沫樣的白丁香

插於深藍色的容器里。…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April 24, 2021 at 12:30pm — No Comments

曼德爾施塔姆(OSIP MANDELSTAM)詩選《黃鸝在樹林里鳴囀》

黃鸝在樹林里鳴囀,拖長的元音

是重音格律詩唯一的尺度。

但是每年只有一次,大自然

綿延和溢滿,如同在荷馬詩中。

 

這一天打著哈欠,如同詩中的停頓:

清晨起便是安謐和艱難的持續;

牧場上的牛,一種金色的慵懶,已不能…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April 22, 2021 at 4:00pm — No Comments

曼德爾施塔姆(OSIP MANDELSTAM)詩選《“不,我不是任何人的同時代者”》

不,我不是任何人的同時代者,

這樣的榮譽我不勝任。

哦,我多麼厭惡那個與我同名的家夥,

那可不是我,那是別人。

 

世紀的主宰者擁有兩顆惺忪的眼球,

和一張粘土樣漂亮的嘴巴。

但是,他依靠衰老兒子的麻木雙手…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April 17, 2021 at 4:00pm — No Comments

曼德爾施塔姆(OSIP MANDELSTAM)詩選《“我們生活著,感受不到腳下的國家”》

我們生活著,感受不到腳下的國家,

十步之外便聽不到我們的談話,

在某處卻只用半低的聲音,

讓人們想起克里姆林宮的山民。

他肥胖的手指,如同肉蛆般油膩,

他的話,恰似秤砣,正確無疑,

他蟑螂般的大眼珠 含著笑

他的長筒靴總是光芒閃耀。…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April 15, 2021 at 4:0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