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自2000年10月《中共中央關於“十五”規劃的建議》提出“完善文化產業政策,加強文化市場建設和管理,推動有關文化產業發展”以來,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特別是十六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基本任務後,文化產業發展的步伐越來越快,中國文化產業逐漸走上了快車道並且不斷提速,已成起飛之勢。而阻礙文化產業發展的體制性障礙亦愈來愈突出,文化體制改革的要求愈來愈急迫。面對新的國際國內形勢,文化體制怎麽改?道路怎麽選擇?在一個一個十字路口,“向左走?向右走?”的問題不斷出現。這需要我們進行一系列戰略與戰術思考。
一、文化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與政治體制改革、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的結合部與過渡帶…
ContinueAdded by Dramedy on January 22, 2018 at 8:42pm — No Comments
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是世界主要大國的共識,也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中國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不僅是提升國家形象、優化競爭方式的有效手段,也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動建設創新型國家、推進和平外交和建立和諧世界的有效戰略。
最近,本人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文化產業集團的成長機制與政策取向研究》的成果受到學界稱讚,被評為優秀成果。在最終出版的以《文化產業經營通論》為名的書中,我們對如何發展與振興我國文化產業提出了若幹原則和政策建議。
現將要點介紹如下,以供方家參考與指正。
一、發展與振興中國文化產業的基本原則…
ContinueAdded by Dramedy on January 22, 2018 at 8:3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Dramedy on January 22, 2018 at 8:30pm — No Comments
那麼除了這點刻在那兒摩崖石刻以外,還有許多以“登”為題的詩,登泰山的詩歌大概有五千多首。當然還有遊記、散文,這個也還很多了。還有許多正式的文件。你比如說泰山封禪,帝王封禪,都是非常正式的聖旨和文件。每個帝王封禪完了以後,都要在碑上刻封禪記。作為文獻保存下來的數量非常多,這也是世界上所沒有的。一座山帝王聖旨和封禪的記錄,是歷史的記載。這樣多的內容也是別的山所沒有的,這個都屬於比較純的文化內涵的。還有很多建築物、構築物,那麼這些建築物、構築物也是為精神文化活動而建造的。…
ContinueAdded by Dramedy on September 8, 2017 at 4:03pm — No Comments
謝凝高,浙江省溫嶺縣人。1960年北京大學地理系畢業,1964年研究生畢業留校任教。現任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系風景研究室主任、教授,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常務理事兼風景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主要著作有《中國的名山》、《中國名山大川》、《山水審美——人與自然的交響曲》、《燕園景觀》等,發表論文30多篇。1984年主持部級重點課題《泰山風景名勝資源綜合考察評價及其保護利用研究》,榮獲建設部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內容簡介:截至2003年7月第27次世界遺產大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雙重遺產有23處。中國的泰山、黃山、峨眉山、武夷山,位居其上。…
ContinueAdded by Dramedy on September 8, 2017 at 4:00pm — No Comments
那麼今天文化景觀已經成為大家申報世界遺產的很重要的一種類型,比如說像今年28屆大會將要討論的遺產項目當中,大概有11項是屬於景觀類型的項目,是屬於文化景觀項目,它反映了一個趨勢,就是文化和自然遺產結合的這種關系。…
ContinueAdded by Dramedy on September 8, 2017 at 3:59pm — No Comments
呂舟:教授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ICCROM(國際文物保護及研究中心)理事。ICOMOS(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中國委員會副主席。
內容簡介: 1982年夏天,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收到來自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信件。教科文組織在信中詳細介紹了《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基本情況,希望中國作為一個有影響的大國,能夠簽署公約成為締約國。
1985年11月2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中國加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公約》。在廣泛征求各方專家的意見之後,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本著優中選優的原則,最終確定了中國第一批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5個候選名單,它們是:故宮、萬裏長城、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秦始皇陵、敦煌莫高窟。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的申報工作邁出了紮實的一步。…
Added by Dramedy on September 8, 2017 at 3:56pm — No Comments
北京話的最後形成與滿族入主中原有很大的關系,這不僅僅因為咱們國家發生了第三次人員和語言的交流,大規模的交流融合,不僅僅因為這個。更因為清朝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統治將近三百年。我是滿族,具體點說我們這個民族進關之前,文化比較落後,當時還是半遊牧民族,初進關的時候,六十萬人,文化又低,怎麽統治比自己文化高的偌大的華夏中州啊,統治將近三百年,原因很多。但是其中有一條就是我的祖先他非常自覺地學習漢文化,包括漢的語言文字。然而語言是互相滲透,互相融合的,在滿族誠心誠意地學習漢語的同時,他又不是簡單地放棄了滿語、滿文,而是互相同化。除了有一些滿語正式地進入北京話之外,更重要的是詞匯、腔調、語音的融合,共同創造了大家都聽得懂,都愛聽的優美的北京話。…
ContinueAdded by Dramedy on September 8, 2017 at 3:55pm — No Comments
趙大年,滿族,1931年出生於北京,1949年參加解放軍,曾入朝作戰,多次立功。1958年覆員,自學農機專業,在北京市農機研究所和農機局長期從事科技工作。自幼喜愛文學,19歲開始發表小說,後被選為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協會副會長,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新時期以來發表文學作品500余萬字,有長篇小說《大撤退》等5部,中篇小說《二七八團》等20部,短篇小說集和散文集《紫墻》、《夢裏蝴蝶》等6部,電影《車水馬龍》等7部,電視劇《皇城根》(合作)等百余集。多部作品獲全國和報刊文學獎,並被譯成英、法、日、韓、泰文在國外發表。…
ContinueAdded by Dramedy on September 8, 2017 at 3:30pm — No Comments
他堅決要禪位給皇叔,就有一次朝廷開一個大臣會議的時候,他就問一個大臣,這個大臣就是相當於部長以上了,相當於副宰相這樣的地方,說你的意見怎麼樣?結果那個大臣就表示,他說如果不禪位給太子,我就當朝自殺,拓跋弘聽了,臉都變了,又問另一個人,你說說,那都是大臣,在座的都是部長級官員,你說說,你的態度怎麼樣?那個人冷冰冰地說,我是以死忠於太子,意思就是說如果您不禪位給太子我也自殺,你想這大臣會議上居然有兩位大臣要以死來抗爭,那麼我們在這個地方就可以看出來,《魏書》它雖然沒有記載,太后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但是我們可以推測得出,這位太后實際上是在影響著大臣的態度。因為這個拓跋弘要禪位給皇叔這個舉動太明顯,雖然沒有寫太后的態度如何,但是實際上太后肯定有作用,最后拓跋弘果然讓步了,禪位,禪位給誰呢?給太子,那太子不是很小嗎?才五歲,他自己擔任太上皇,繼續掌權。面子也有了,大臣也都照顧到了,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得出來,他是迫於太后的壓力,而不得不做出這個讓步。…
ContinueAdded by Dramedy on August 24, 2017 at 5:53pm — No Comments
主講人簡介:周思源:北京語言大學漢語言文化系教授。主要著作有:《紅樓夢魅力探密》《紅樓夢創作方法論》。先后在四十余種報刊上發表學術性文章一百多篇,主編多部文化類教材。現任紅樓夢學刊編委,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魯迅研究會會員。…
ContinueAdded by Dramedy on August 24, 2017 at 5:53pm — No Comments
我們看了電影以為俠客們每天拿著劍在酒館裏出出進進,那是不可能的,任何人家裏私藏甲胄,私藏弓箭,那是要殺頭的,除了邊防地帶,特別是邊境地帶國家特許你擁有什麽樣的兵器,數量要登記,質量要檢查,每一個時間要上報官府,然後除此以外,有了特許的證件以外,任何人隨便帶兵器都是犯罪的,古代的法律比現在只嚴不寬。它是有法律的,而我們的小說家們通常不大讀歷史,他們信口胡編,只要賺錢就行,所以大家都認為古人比我們現在還自在,幾個人隨便拿一把刀,拿一把劍動不動就打起來,動不動就在那裏打抱不平一番,隨便殺一個人便揚長而去,哪有這樣的社會?那還叫文明社會嗎?那和我們自己的歷史的真實相差太遠了,那是完全是一個偽造的杜撰的歷史。於是和尚和普通老百姓出門走路,走遠路,能夠允許帶的東西,就是棍,不在國家管制範圍以內。…
ContinueAdded by Dramedy on August 18, 2017 at 6:12pm — No Comments
馬明達:回族,著名歷史學家。祖籍河北省滄州,1943年生於甘肅省蘭州。現任廣州暨南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華南師大體育科學學院客座教授、西北民族學院歷史系客座教授,廣東省武術文化研究會會長、廣東李小龍研究會會長。
馬明達教授出身中國武術世家,父親馬鳳圖、叔父馬英圖都是民國時期全國聞名的武術家(抗日戰爭時期,西北軍威名赫赫的“大刀隊”就是由馬鳳圖、馬英圖昆仲訓練出來的)。兄長馬穎達、馬賢達、馬令達都是著名武術家,弟兄四人在開武術界被推譽為“馬氏四傑”。馬明達教授自幼師從父馬鳳圖求學,文武並修。1959年初,獲甘肅省青少年武術比賽冠軍。1967年畢業於甘肅師範大學。1993年到廣州暨南大學工作至今。…
ContinueAdded by Dramedy on August 18, 2017 at 6:00pm — No Comments
那麽現在我們提一個口號,大家都知道,叫做“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覆興”。實際上這也是我們近百年來的一種願望,近百年來我們一種追求。那麽作為北京城市的變化,實際上是從鴉片戰爭開始,這座古城,這座古都它的風貌遭到一些破壞,比如城墻出豁口,我查了,北京第一個豁口是在永定門邊上。是誰幹的?是八國聯軍。八國聯軍當時總部設在天壇,它把北京掠來的東西,在天壇這兒拍賣,拍賣之後他得運走,當時火車在永定門外才是車站,在那兒拉一個鐵路,拉到天壇西門,就開始把豁口,就已經有豁口了。
那麽在民國期間,民國以後到解放北京的城樓,好多寺廟建築基本都沒得到維修,沒有得到維修。那麽因為已經民國了,對封建的東西那時候好東西不是作為文物保護,所以它已經都破落了。…
ContinueAdded by Dramedy on May 11, 2017 at 10:20pm — No Comments
這個就是剛才我多次提到的,明朝叫大明門,清朝叫大清門,民國以後叫中華門,因為這個門呢,現在我們基本看不著了。那麽這個城門它有一個什麽特點呢?我們可以看到,它是歇山頂。所謂山就是指建築的側面看它因為我們都是人字形的大屋頂房間,歇山頂的建築一般用到宮殿,比較莊重的場合。那麽當時皇城的正門,是三個圓形的大門洞,那麽兩邊是紅墻,前面這個中間一條道就是那條禦路。如果你進入皇城的那條大道,後邊那個樓子就是天安門。那麽順著進這個門,你就進入皇城了,進了這個門的後邊就是我們今天的天安門廣場,這個是清朝時候拍的一張大清門的照片,因為近處是個人穿著一個清朝的旗袍。這是中華門,就是民國了,民國之後把它變成了中華門。…
ContinueAdded by Dramedy on May 11, 2017 at 10:20pm — No Comments
無論是在北京工作,還是大家來北京旅遊,到了北京這個城市要真正了解北京這座城市,我想不了解中軸線那你肯定是不了解北京。
當一個外地人進北京從陸路進北京,那麽迎接他的第一個視點就是永定門,我們通過《乾隆京城全圖》看,前門當時沒有箭樓,有城樓,而且很矮。這個矮,一個說因為外城的城是明朝嘉靖年間建的,有人說嘉靖年間大興土木,我們的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包括景山旁邊那個大高懸殿,太廟,大修都在嘉靖年間幹的;當時還面臨著跟北方少數民族作戰,被騷擾,所以修城墻,這時候就修了外城。外城當然修得比較簡單點,和內城比就差多了。…
ContinueAdded by Dramedy on May 11, 2017 at 10:18pm — No Comments
中軸線的藝術魅力是多方面的,我們今天講的只是從音樂上,由遠漸近地這麽一種欣賞,那麽作為城市產生中軸線這個歷史是非常悠久的。那麽說,為什麽北京城會有這麽一條如此美麗像音樂像詩一般的中軸線呢?它是經過中華民族5000年歷史的積澱,就是北京城市這個城市的古都風貌,基本上說是經過元明清,我們現在紀念850年,元明清到現在也700年了,那麽這個這麽多年700年作為中國古代城市建造的最後的輝煌,那麽前期比如唐長安,西安,汴梁城這些城都在建,但是最最後把所有建築成果集中在哪呢?集中到元明清的,集中到明清北京城。它是我們古代城市建築,作為封建社會古代城市建築它是達到了頂峰,全世界獨一無二,所以就是好多像法國專家到中國之後都說,北京不僅是你們的,也是全人類的,你們要好好保護,不要把北京看成光是你們自己的,我們法國人,俄國人也都覺的它是人類的文化遺產,意義就在這兒。…
ContinueAdded by Dramedy on May 11, 2017 at 10:18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