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源·傳奇太后之文明太后 下

他堅決要禪位給皇叔,就有一次朝廷開一個大臣會議的時候,他就問一個大臣,這個大臣就是相當於部長以上了,相當於副宰相這樣的地方,說你的意見怎麼樣?結果那個大臣就表示,他說如果不禪位給太子,我就當朝自殺,拓跋弘聽了,臉都變了,又問另一個人,你說說,那都是大臣,在座的都是部長級官員,你說說,你的態度怎麼樣?那個人冷冰冰地說,我是以死忠於太子,意思就是說如果您不禪位給太子我也自殺,你想這大臣會議上居然有兩位大臣要以死來抗爭,那麼我們在這個地方就可以看出來,《魏書》它雖然沒有記載,太后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但是我們可以推測得出,這位太后實際上是在影響著大臣的態度。因為這個拓跋弘要禪位給皇叔這個舉動太明顯,雖然沒有寫太后的態度如何,但是實際上太后肯定有作用,最后拓跋弘果然讓步了,禪位,禪位給誰呢?給太子,那太子不是很小嗎?才五歲,他自己擔任太上皇,繼續掌權。面子也有了,大臣也都照顧到了,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得出來,他是迫於太后的壓力,而不得不做出這個讓步。

這樣呢,又過了五年,到了公元476年,那一年的六月初一,六月最熱的時候,突然朝廷頒了一個皇帝詔書。請註意,皇帝這個時候是10歲,頒了皇帝詔書,什麼內容呢?宣布京師,首都平城,平城就是現在山西的大同,宣布平城戒嚴,這是歷朝歷代很少有過的。不僅如此,而且京師內外的所有軍隊,分三批,分批調出首都,和首都附近,都調走,那我們就可以猜測一下,可能發生了什麼事情呢?為什麼要把軍隊調出京師,緊接著過了六天,獻文帝拓跋弘,這時候他是太上皇,太上皇拓跋弘突然死了,喝毒酒死的。暴薨,皇帝死叫薨,突然死了,是喝毒酒死的。那麼到底是他喝毒酒自殺呢?還是被別人逼得喝了毒酒,謀殺的呢?根據我的考證,獻文帝拓跋弘是因為兵變陰謀敗露被迫服毒自殺,那麼我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要講一下,第一條材料呢,是《魏書。天象志》的記載,那麼我就講《天象志》舉的這個出現日食的這個現象,這是荒誕不經的,這應該講沒有道理的,這是第一。

第二條就是《魏書。皇后傳》上講,“時言太后為之也”。那麼我們想“時言”,當時的說法,這個《魏書》它作者魏收,他當時離開馮太后去世剛61年,離魏滅亡時間更短,應該是很容易查清的,可是到他那時候已經弄不清了,就說明什麼呢?當時那個“時言”,那個“言”是說法,是個傳言,它並沒有確鑿的證據,因此這一條是估證,是不足為憑的。但是《魏書》上這麼記載了,而且歷代歷史學家從司馬光一直到現在的歷史學家都采納了這個說法,這個時候馮太后,就是這位文明太后38歲,她再次宣布臨朝稱制,她上一回臨朝稱制三年,這一次呢,從476年開始,一直到她490年去世,14年,她實際上一直是牢牢地掌握大權,臨朝稱制,那麼實際上她這個時候已經是太皇太后了,但是當時的人,當時的大臣,當時的老百姓和歷代的歷史學家歷來呢,都還稱她為太后,或者說文明太后,都是這樣,沒有叫文明太皇太后的。

當時這個小皇帝不是只有10歲嗎?那麼文明太后她臨朝稱制以后,剛開始的時候,她很不喜歡這個小皇帝,盡管這個小皇帝是她親自教育的,可這個時候她跟小皇帝的關系搞得不好,據《魏書》上記載,是什麼呢?太后覺得這個小皇帝太聰明了,怕他將來長大了會不利於馮家,所以就想廢掉他,立他的弟弟,比他稍微小一點的,鹹陽王拓跋禧。結果群臣反對,反對的結果,太后不僅接受了大家的意見,沒有廢掉孝文帝,而且后來跟他的感情還特別的好。馮太后她在教育小皇帝的過程當中,她親自編寫教材,編得還特多,據史書上記載,她編了三百多章,叫《勸戒歌》,《勸戒歌》都是押韻的,讓小孩背,又認字,又學到裏邊的道理,小孩也容易記住,編了三百多章。后來還寫了《皇誥》18篇,以皇帝詔書的名義,實際上是什麼呢?這個都是等於給小皇帝教育他施政方面的綱領,都是她親自寫的,歷朝歷代,反正國外我不知道,也沒聽說過,你像大國最高領導人親自編教材,那文明太后絕對是第一個,沒人超過她。那麼從476年以后呢,476年,小皇帝只有10歲,當然是太后親自掌權,那麼《魏書》上它沒有明確說,在小皇帝18歲,你比如說公元484年了,那時候拓跋宏已經18歲了,《魏書》上沒有記載,文明太后是不是還政於帝了,沒有,但是問題不在這個地方,問題在哪兒呢,就是說它上面有明確的記載,就是孝文帝拓跋宏非常地孝順和謹慎,對太后非常孝順和謹慎,他說事無巨細,一稟於太后,不管大小,都請示太后,都聽太后決斷。

那麼我為什麼對這個文明太后的評價這麼高呢?在這個地方我要說一下,就是我們知道,北朝不是所謂五胡十六國嗎,那麼再加上有的漢人立的國,一共有二十多國。在北朝時期,最重要的那個國,貢獻最大的那個國,對中華文明影響最大的那個國,就是北魏。因為北魏140多年,這個北魏呢,它對於后來隋朝統一全中國,出現隋唐大繁榮,大統一的局面,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而文明太后,她掌權的這二十多年,正好處於北魏承上啟下的這個過程中,正是由於文明太后她指導拓跋弘,就是弓字旁拓跋弘,就是獻文帝拓跋弘,和指導孝文帝拓跋宏,寶蓋宏,進行大量改革。特別是孝文帝拓跋宏的改革,所以使北魏的國力達到鼎盛的階段。所以古今歷史學家一致都公認孝文帝拓跋宏推進改革,這個咱們學過歷史都知道,一致公認他的真正的推動力量是來自於他的祖母馮太后,文明太后,在這個問題上是沒有任何分歧的,古代歷史學家就這麼看,現代歷史學家你去看一看比較厚的歷史書,比較詳細地介紹北魏的,那一致公認,它最重要的是什麼呢?就是在文明太后掌權的這段時間當中,她進行了許多重大的,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制度性的改革。

比如說一個它是實行的官員封俸祿制,我們知道鮮卑人他是騎馬打天下,武力奪取天下的,一開始它那個官員都沒有俸祿。俸祿就是薪水,用咱們現在的話說,工資、薪水,它是什麼呢?比如你在一個地方為官,那麼你的收入怎麼辦?就是說你那兒收的賦稅,你自己可以留一部分,另外就是打仗,打仗完了以后掠奪了很多東西,然后就賞賜。所以鮮卑人特愛打仗,一打仗他就能得到很多賞賜,尤其是當官的,但是由於沒有固定的俸祿,所以它就容易形成,一個是對老百姓的剝削的加重,還有一個貪賄成風。所以在484年,就是孝文帝拓跋宏18歲了,就決定實行俸祿制,北魏的官員,根據各級各個不同的級別,每個級別你每月拿多少錢,這個俸祿制對后代影響非常大,后代都實行俸祿制,這是一個。還有一個就是戶調制,戶調制就是賦稅,比過去更加合理,更加減輕。另外一個就是均田制,全國的土地重新丈量調查,然后呢,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比較合理的分配。這個當中還有一個制度對后代的影響非常大,叫三長制,如果沒有三長制,均田制、戶調制都很難實行,什麼叫三長制呢?三長制就是每五戶為一鄰,設一個鄰長,每五鄰為一裏,也就是說25戶設一個裏長,每五裏設一個黨,那就是75戶,設一個黨長,然后黨長的上頭就是縣令。這樣的話,朝廷它的政令就可以通過州、郡、縣、一直到每個家。這個三長制后來在隋朝的時候,隋唐的時候繼承下來,隋朝就叫三長制,后來一直影響到什麼呢?影響到王安石變法的那個保甲制,這個三長制的建立,對於中央政權加強對地方各級政權的管理,對於合理的、相對說合理承擔賦稅等等,都有很大進步。你像均田制,唐朝實行均田制、戶調制、租庸調,就受北魏的影響,所以她進行了很多制度性的改革,對后世影響很大。因此北魏國力非常強盛,五胡十六國,為什麼很多國,一開始都很強大,很快都滅亡了,北魏它就是實行漢化,那麼孝文帝是馮太后一手教育出來的,所以他有很好的漢文化根底。后來在文明太后去世以后,他遷都洛陽,頒布了很多政令,孝文帝后來就成了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領袖帶領本族人民融入漢族實行民族大團結的偉大代表,用當時的鮮卑皇帝太武帝的話來說,目標就是要“混一華戎”,戎就代表少數民族,華就是代表漢族、華夏,“混一華戎,擴定四表。”就是統一全國,所以這樣一種偉大胸懷,在文明太后手裏面進一步得到了大的發展,所以她在北魏148年當中,起著承上啟下關鍵性的作用,在中國歷史上除了已經當了皇帝的武則天,沒有任何一位太后能夠比得上文明太后,所以說她是千古第一后應該說是毫不為過。(來源:cctv-10《百家講壇》欄目)

Views: 5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