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這就在祭奠中了。
深深的無言
在無名的日子
也許真的,只有墳頭的青草
才是離去的人的守望
不知何故,這部電影我竟看得傷感之極。“太陽出來了,有一只鷹飛向天空,剎那間,它在天空凝聚不動,不知從哪裏來,也不知往哪裏去”(大意)。張國榮演的靳,被叛徒出賣了,敵人來抓他,他散步未回,敵人控制了他的妻子。他的妻子為了保護他,突然掙脫從高樓跳下。靳在外面看到這種景象:高樓很高,可以在空中有很長的時間飛下,很慘烈,也很美麗。此後,靳每次犯病,處於昏迷狀態,都念著那種在空中飛動而凝固的詩句。…
ContinueAdded by Sogno Realtà on March 30, 2017 at 10:08am — No Comments
文美惠·譯
在華盛頓廣場西邊的一個小區裏,街道都橫七豎八地伸展開去,又分裂成一小條一小條的“胡同”。這些“胡同”稀奇古怪地拐著彎子。一條街有時自己本身就交叉了不止一次。有一回一個畫家發現這條街有一種優越性:要是有個收帳的跑到這條街上,來催要顏料、紙張和畫布的錢,他就會突然發現自己兩手空空,原路返回,一文錢的帳也沒有要到!
所以,不久之後不少畫家就摸索到這個古色古香的老格林尼治村來,尋求朝北的窗戶、18世紀的尖頂山墻、荷蘭式的閣樓,以及低廉的房租。然後,他們又從第六街買來一些蠟酒杯和一兩只火鍋,這裏便成了“藝術區”。…
ContinueAdded by Scarborough 黃岩 on March 30, 2017 at 10:03am — No Comments
西雙版納的召片領曾經擁有一隊威風凜凜的象兵。所謂象兵,就是騎著大象作戰的軍隊。象兵比起騎兵來,不僅同樣可以起到機動快速的作用,戰象還可用長鼻劈敵,用象蹄踩敵,直接參與戰鬥;一大群象,排山倒海般地撲向敵人,戰塵滾滾,吼聲震天,勢不可擋。
1943年,日寇侵占緬甸,鐵蹄跨進了和緬甸一江之隔的西雙版納邊陲重鎮打洛。象兵在打洛江畔和日寇打了一仗。戰鬥異常激烈,槍炮聲、廝殺聲和象吼聲驚天動地;鬼子在打洛江裏扔下了七十多具屍體,我方八十多頭戰象全部中彈倒地,血把江水都染紅了。戰鬥結束後,召片領在打洛江邊挖了一個長寬各二十多米的大坑,把陣亡的戰象隆重埋葬了,還在坑上立了一塊碑:百象冢。…
ContinueAdded by Scarborough 黃岩 on March 30, 2017 at 10:03am — No Comments
燕穎·譯
女教師瓦蓮金娜·戈奧爾基耶夫娜說:“從明天起就要放寒假了。我相信,同學們在假期中的每一天都將過得很幸福。各種各樣的展覽會和博物館在等待著你們去遊覽參觀。不過,一定其中某一天是最幸福的,我對此深信不疑。你們寫一篇家庭作業,題目就叫作‘最幸福的一天’。寫得最好的將在全班朗讀,到了那天,就該是我最幸福的一天了。”…
ContinueAdded by Scarborough 黃岩 on March 30, 2017 at 10:03am — No Comments
一 生存美學在福柯思想體系中的地位
福柯的生存美學(l’esthétique de l’existence),是他長期進行知識考古學(l’archéologie du savoir)以及權力和道德系譜學(la généalogie du pouvoir et de la morale)研究的直接成果,也是他自身生活歷程的經驗總結和實踐智慧(phronesis)的結晶,同時又是他在探索西方思想源頭和批判古希臘羅馬時代原有生存美學古代版本的基礎上,為了徹底擺脫近代西方思想及其社會制度的約束,根據現代生活條件而創造性地設計出來的新型的自由生活方式(une nouvelle manière de vivr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March 30, 2017 at 10:00am — No Comments
四 生存美學是永恒逾越的實踐智慧
…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March 30, 2017 at 10:00am — No Comments
由此可見,福柯對傳統主體論的系譜學批判,是他建構生存美學的基礎和出發點。正如福柯所說﹕實際上,“唯有首先通過將主體自身的存在納入真理遊戲之中的代價,真理才有可能被賦予主體自身”(la vérité n’est donnée au sujet qu’à un prix qui met en jeu l’être même du sujet)(Foucault, 2001: 17)。所以,福柯明確地指出:“我的問題,始終都是關於主體與真理的關系﹔也就是說,主體究竟是如何進入某種真理遊戲之中” (Foucault, 1994 : IV, 717)。為此,福柯在1980至1981年度的法蘭西學院課程大綱進一步明確地指出,‘步入真理的門檻’(l’accès à la vérité),對當代西方人來說是如此重要,以致連西方人自身的身份及其生活的意義,都是由此決定的(Foucault, 2001: 504)。…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March 30, 2017 at 10:00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Kaki Bukit on March 29, 2017 at 10:51pm — No Comments
合理的人生生活
這個問題似乎是人人都當留意的,無須解釋。但是在什麽時候的人最要求解決這個問題呢?這在青年時代,尤其較優秀的,愈覺這種尋求的急切。我在中學時即如此,有幾個朋友也如此。後來到北大,那邊有幾個同學也如此。都是感覺煩悶,因而發生種種奇異的思想,甚至自殺。恐怕這邊諸位中或者也許有這樣的。所以把這個問題略說一下。…
ContinueAdded by Kaki Bukit on March 29, 2017 at 10:50pm — No Comments
合理的人生態度
我很慚愧我講這個題目,如果我的生活能夠合理,我就不是這個樣子。我現在患失眠的癥候,昨天夜裏最厲害,精神十分不好,這實在因為雖然曉得所謂“合理的生活”而不能實有諸己。這種樣子確為自己生活未能調順自然合乎天理的征見,所以我講這個題目,真是慚愧!…
ContinueAdded by Kaki Bukit on March 29, 2017 at 10:49pm — No Comments
三種人生態度——逐求、厭離、鄭重
“人生態度”是指人日常生活的傾向而言,向深裏講,即入了哲學範圍;向粗淺裏說,也不難明白。依中國分法,將人生態度分為“出世”與“入世”兩種,但我嫌其籠統,不如三分法較為詳盡適中。我們仔細分析:人生態度之深淺、曲折、偏正……各式各種都有;而各時代、各民族、各社會,亦皆有其各種不同之精神;故欲求不籠統,而究難免於籠統。我們現在所用之三分法,亦不過是比較適中的辦法而已。…
ContinueAdded by Kaki Bukit on March 29, 2017 at 10:49pm — No Comments
人生的意義
一
人們常常愛問:人生有不有目的?有不有意義?不知同學們對於這一類的問題想過沒有?如果想過,其答案為何?要是大家曾用過一番心思,我來講這問題就比較容易了,你們就可以比較容易地了解我的話。
我以為人生不好說目的,因為目的是後來才有的事。我們先要曉得什麽叫做目的。比如,我們這次來興安,是想看靈渠,如果我們到了興安,而沒有看到靈渠,那便可以說沒有達到目的。要是目的意思,是如此的話,人生便無目的。乘車來興安是手段,看靈渠是目的,如此目的手段分別開來,是人生行事所恒有。但一事雖可如此說,而整個人生則不能如此說。…
ContinueAdded by Kaki Bukit on March 29, 2017 at 10:48pm — No Comments
一天清晨,路上站著兩個小孩,正在為一件英雄壯舉——看誰能從廟裏的花藤上摘下花來——而打賭。一個說:“我能!”而另一個說:“你永遠辦不到!”
摘花的事,聽來易如反掌,但為什麽又這樣難以實現呢?
要明白其中的原委,還必須解釋一番。
已故的馬多博錢德拉的寡妻——賈伊卡莉·黛比,是這座克裏希納神廟的主人。馬多博錢德拉曾在梵語學校教書,而且獲得過“雄辯家”的稱號。然而他一到妻子跟前,這種雅稱就無法得到證實。根據某些學者的意見,稱他為“雄辯家”還是名副其實的。因為不論是辯論,還是講演,誰都得在他妻子面前甘拜下風。而他作為丈夫,分享妻子的盛譽,是理所當然的!…
ContinueAdded by 寧靜心 on March 29, 2017 at 10:46pm — No Comments
一
羅馬納特·錫爾三層樓房最高一層的房間裏,住著戈皮納特·錫爾的妻子——吉麗芭拉。臥室南門外面就是涼台。花盆裏長著幾株茉莉和薔薇。涼台有高墻圍著,墻上留有空眼,可以欣賞外面的景致。臥室的墻壁上,掛著許多著衣的和裸體的西方女郎的板畫。然而,房門對面的大穿衣鏡裏出現的15歲女主人的倩影,就其漂亮程度而言,與墻上任何女郎相比,都毫無遜色。
吉麗芭拉的艷麗姿容像閃電、像奇跡、像如夢初醒的朦朧意識;只要她偶然一瞥,就可使人傾倒腳下。我初見吉麗芭拉時,被她的美麗震得目瞪口呆,驚訝不已。她與我平時見到的普通人迥然不同。…
ContinueAdded by 寧靜心 on March 29, 2017 at 10:45pm — No Comments
我不得不離鄉背井。為什麽呢?這個嘛,我可不能開誠布公地告訴你,而只能隱晦地暗示一下。
我是本地的一個鄉村醫生。家就住在警察所的對面。對警察所裏的先生們,我總是低三下四奴顏卑膝,真是比對閻王還要有過之而無不及,我非常清楚,這些保護神會給人們帶來各種苦難。
寶石能使首飾更加名貴生輝,首飾能使寶石更加璀燦奪目。我和警察所的關系也是如此——我的職業能給警察所帶來好處,而他們的營生也能使我增加收入。…
ContinueAdded by 寧靜心 on March 29, 2017 at 10:43pm — No Comments
一
金克拉科塔的地主——克裏希納戈帕爾,把整個地產和全部家業都交給長子之後,就退隱到貝拿勒斯①去了。他走的時候,當地那些無依無靠的農民,都痛哭流涕。他們說,在這種世風日下的年代,像克裏希納戈帕爾這樣慷慨大方、虔誠善良的人,真是打起燈籠也找不著啊!
--------
①貝拿勒斯:印度恒河畔一聖城,古稱迦屍。…
Added by 寧靜心 on March 29, 2017 at 10:42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March 29, 2017 at 10:33pm — No Comments
關於夢的更多想法,要歸功於佛洛伊德(S.Freud)。一般人對佛洛伊德的認識是:夢不是反映現實,夢不是現實的鏡映(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比現實說出了更多的東西。
然而,紀傑克(S.Zizek)的分析更精妙。當眾人的關注焦點都是把「夢和現實」(dreamandreality)構成為一組關係時,紀傑克卻轉換了思考的架構,他以「夢和真實」(dreamandtheReal)這組關係來重新討論夢,並給予了「惡夢」特殊的地位。
當我們談「夢」時,重點不在於夢本身的定義,而是要思考:夢與什麼概念一起共舞?談夢的架構是什麼?這才會決定我們如何看待夢的功能。
1.夢是治療的:它補償了現實?…
ContinueAdded by 說好不准跳 on March 29, 2017 at 10:27pm — No Comments
1.「異化」三變之一:用回歸克服異化
「異化」(alienation)這個概念源自黑格爾和馬克思。所指的是:人疏離了他的本性,以一種外在於自身之本性的方式活著。他活著像個他人或他物,而非他自己。這裡的本性指的就是他的同一性。
在這樣的傳統觀念下,異化是糟糕的,是要被克服的。由於已經預設好一個「本真的同一性」,因此,克服異化的方式,自然就是要讓人回歸於他的本真同一性,回歸於某種整體的、無縫隙的、一致的存在狀態。
一旦克服了異化,人就不再與自身疏離,而是能夠與自身緊密的合而為一:我不是別的什麼,我就是我自己。在這裡,「異化」,與「本真同一性」是一組相對立的術語。…
ContinueAdded by 說好不准跳 on March 29, 2017 at 10:23pm — No Comments
城市就像一本生活的筆記,五味具全,聲色俱茂。"塗鴉",就是這本筆記裏一頁另類的插畫。
塗鴉(Graffiti),是指在墻壁上塗寫的圖像或文字。一般認為,它最早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與奇裝異服、街舞、HIP&HOP(街頭說唱)、MC(唱白)、滑板、街頭籃球等並列為"街頭文化"的幾大元素。而其中,塗鴉又尤為特別:它誕生於城市社會邊緣青年之手,經過多年的發展,竟然走出了名不見經傳的街頭巷尾,不僅開始逐漸擺脫它遊蕩於法律邊緣的"地下"身份,而且登堂入室地進入了公共社會的視野,開始躋身於拍賣行和藝術畫廊,甚至走向世界,成為一種先鋒藝術的形式,為越來越多的人們所了解,所接受。…
ContinueAdded by 說好不准跳 on March 29, 2017 at 10:20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