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garet Hsing's Blog (238)

Smallpear·後現代

其實我並不喜歡後現代的理論

許多堂皇的名詞

因為過於繁瑣 導致於看來活像是學者一時興起提出的一家之言

沒有所謂的王道與定論 也令人感覺不到信服的價值

又因為每個家派之間的攻訐質疑 每個立論者都小心翼翼

甚至過於小心翼翼

每個論述句前有前提後有但書 講完了再引用相近學者的論述 然後舉例

常常例子一舉就又講到天外八百里去…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November 1, 2015 at 3:48am — No Comments

憨夜·現代詩

泰戈爾的海角天涯,

被一條光纖取代了,

但他確實錯了,

即使大剌剌的站在所愛的人面前,

清楚明白的示愛,

也不能改變些什麼。





世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 明明知道彼此相愛卻不能彼此在一起而是 明明無法抵擋這一股氣息卻還得裝作不在意





徐志摩如果還在世上,…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28, 2015 at 10:12am — No Comments

沙丘·談散文

地球已逐步轉移暖化,世界各地災情,更是傳出不斷,科學家以及學者們,危機意識更是紛紛議論;突然間,這回竟讓自己感到大自然的生命循序,變得如此脆弱不堪?感覺有許多生命的衍端故事,不斷在改變整個大自然環境的生態組織與生存變化,同時也正反映出有許多具有歷史滄桑的愁憂寫照,正組合著先人們所遺留下來的明哲與智慧....

 我們,始終無法與天爭地?但還是可以嘗試用著自己的經驗累積與睿智思考,嘗試去改變人類生存條件之下的生活與命運。

 是啊。…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25, 2015 at 8:53pm — No Comments

陳嘉映:事物,事實,論證 (下)

六.“符合事實”

  

  奧斯汀自認屬於一種源遠流長的傳統,把真理定義為“符合事實”。在我看,“真理就是符合事實”這個提法的大致意思還是清楚的。有人問:命題和事實是兩類性質的東西,怎麽個符合法兒?這一置疑貌似嚴厲其實花拳繡腿。

  先說命題和事實異質。這裏的命題,當然是指命題所指的東西,而不是構成命題的字詞聲音。所說的東西就像一幅畫,事實就是擺在那裏的事情,我們常問一幅畫像不像它畫的東西,我們也是在這一意義上問所說的是否符合事實。…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25, 2015 at 8:05pm — No Comments

“數字絲綢之路”促沿線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

在7月6日召開的中歐數字合作圓桌會議上,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指出,中歐要共同建設好網上“數字絲綢之路”。相對於“一帶一路”,“數字絲綢之路”有哪些特別涵意,有哪些具體構想?對中國與周邊國家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設將起到怎樣的推動作用?

共建“數字絲綢之路”是提升中歐合作水平關鍵所在

魯煒表示,中歐要共同建設好網上的絲綢之路,建設好數字絲綢之路,為中歐雙方搭起溝通交流、互信互贏的平台,造福雙方人民;為中歐雙方的數字化發展、網絡發展和網絡安全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他著重強調了中歐數字合作的重要性,鼓勵中歐數字協會和互聯網協會、互聯網發展基金會開展廣泛合作,搭起中歐友誼之橋。…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22, 2015 at 11:58am — No Comments

陳嘉映:事物,事實,論證 (上)

一.小引

  

  1950年,奧斯汀寫了一篇題為“真理”的文章[1],文章中曾把真理定義為“符合事實”。同年,斯特勞森發表了一篇同名文章[2],對這一頗為尋常的定義提出批評,斯特勞森認為,人、物、事件是在世界裏面的東西,事實卻不是,事實是陳述所陳述的東西,是半實體;事實並不是真在世界裏的東西,因此命題也無從去和事實符合。隨後,奧斯汀專門寫了“對事實不公”一文[3],作了反批評,爭點集中在事實究竟是不是世界裏的東西;圍繞這一中心問題,兩位哲學家各展其能,從各方面對“事實”的哲學語法進行了分析。…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20, 2015 at 10:10pm — No Comments

陳嘉映:我們身上的感應思維

遠古人類把世上的事物理解為互相感應的東西,死人和活人互相感應,星辰和生死興衰榮辱感應,木星主福而火星主禍,女人夢見了神人,或者跑到山裏踩了一個腳印,就懷孕了。這種思維方式叫作“感應認知”。初民社會中大行其道的巫術就是建立在感應思維之上的。人們施用魔魘讓對手得病甚至死掉,或者讓戰鬥的敵對一方失掉陽氣,增加自己的陽氣。

  相信感應跟相信物理因果是不一樣的。在物理因果關系中,受動的那個物體是完全消極的、被動的,比如施力給桌子,桌子是完全消極的,力來了它就動,力撤了它就不動。而在感應中,受感者並不完全是被動的,並不只是被驅動,它有所感、有所應和,它在受感而動之際是積極回應的,就像是對呼喚的響應一樣,是一種感動。你要問施用魔魘的巫師通過什麽物理機制讓那人得病的,他回答不上來。…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19, 2015 at 10:11pm — No Comments

陳嘉映:關於談話的談話

         本文原是1997年秋末和簡寧先生(文中簡稱“簡”)的一次談話,簡寧先生整理後發表在《南方文壇》1998年第三期。

  簡:今天我想聽你談談談話本身。我首先想問你,哲學家還能夠對普通人說話嗎?我的意思是說,跟沒有經過哲學訓練的人談論哲學。

  陳:我的第一個回答是:可以。雖然對哲學的定義一人一個,但是無論如何定義,哲學最主要的任務之一就是探討基本概念的意義及其聯系,而所謂基本概念就是我們每個人都使用的概念。

  簡:但是對現在的普通人而言,哲學的基本概念是不是已經喪失了?…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17, 2015 at 9:30pm — No Comments

陳嘉映:海德格爾其人其事

第一節 海德格爾簡傳

  

  說起海德格爾,我先引用舍漢的一段話:

  馬丁·海德格爾也許是本世紀最有影響的哲學家。從許多方面看,他是個沒有生平事紀的人。有一次他講授亞裏士多德,開場便說:"他生出來,他工作,他死了"。講起海德格爾恐怕也差不多。他1889生於德國西南部,除了在馬堡工作五年之外,一生都在西南部從事他的工作,1976年5月26日在那裏去世。然而,在這八十六年紮他的思想震撼了整個哲學界。海德格爾的生平事紀和他的思想歷程其實就是一回事。他自始至終生活在他的思想中。所以,真正值得一寫的傳紀,只能是一部哲學傳記,標出他思想的未源與發展。1…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14, 2015 at 2:26pm — No Comments

陳嘉映:關於語言的討論

本文根據1998年兩次討論會整理的,參加並提問的有:陸丁,周濂,陳岸瑛,郭洪體,劉暢。

  

  問:一個信號對應於一類事件。如果一類事件每發生一次都要一個特別的信號來對應,信號就沒意義了,因為我們就要學習無數多的信號。

  答:信號的功能在於應付預設的情境,但預先學習總是以會重復的事物為對象的。

  

  問:但怎麽確定這一情境與那一情境相同呢?兩個情境嚴格說總是有點差別的。…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12, 2015 at 4:40pm — No Comments

陳嘉映:何不做點自己高興做的事———“文化特殊性”解

餓了,要吃,這是生理。有好炒幹煸牛肉絲的,有好烤牛排的,有用筷子吃的,有用刀叉吃的,這是文化。你們吃肉不吃魚,他們吃魚吃牛不吃豬,你們見面作揖,他們見面握手。從自然的角度看非必如此而在實際生活中人皆如此的行為模式,就是文化。你到歲數想倆人往一塊兒睡,這是自然,你穿件白紗裙子上教堂照好多相片,這是文化。

  雖說文化“從自然的角度看”非必如此,但人本來就是一種“非必如此”的動物,一種文化動物;就像鯨魚是一種水生動物,回頭是岸,卻還是遊在海裏自在。…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10, 2015 at 10:29pm — No Comments

陳嘉映:五味鹽

任何一種生活都可以是好的。有更好的,也許有最好的,但沒有唯一的。

   羨慕讓人怨天尤人,欽慕讓人愛命運。

   責任從不落到縮在後面的人的肩上。道德的困境要人主動去承擔。

   德諺說:上帝懲罰他所鐘愛之人。

   也許真有人無所畏懼。但那些行住更高存在的生命怎能不心懷敬畏呢?

   君子坦蕩蕩,就是說無論君子怎樣慮遠,怎樣任重道遠,甚至中心惶惶,都不會唉聲嘆氣。

  …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8, 2015 at 11:13am — No Comments

林中路:一個思想者的文化漫步--陳嘉映訪談錄

*本文由周濂、陳岸瑛根據他們對我的一次采訪整理成文,曾以"林中路:一個思想者的文化漫步"為題刊登在北大哲學系的內部刊物《學園》1997年7月號上。後應劉夢溪先生之請對該文中的一些論題作了進一步的闡發,更名為"未來最好不要由我們決定",交由《中國文化》,迄未發表。後收入《思遠道》自選集。

  

  學生:陳老師,我們今天是為《學園》文化評論副刊來訪談,所以準備談些比較輕松的話題。

  

  陳嘉映(以下簡稱"陳"):這最好,誰都有膩煩了艱深話題的時候。

  …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5, 2015 at 7:00pm — No Comments

陳嘉映:知識與看法

知道、認為、所知

 “知道”總是與真相相連,“我知道p”,蘊含“p是真的”,我不能說“我知道他來了,其實他沒來”。自奧斯汀等人之後,這一語法已人所周知。我們拿“認為”和“知道”對照來看,這一點很清楚。“他知道你不會去”和“他認為你不會去”這兩句中國話的區別,人人一聽就明白。*“我當時知道他會來,結果他沒來”是個病句,必須改成“我當時認為他會來,結果他沒來”之類。

   大致可以說,“認為”承認自己可能是錯的而“知道”卻沒有這份保留。所以很多人〔例如愛耶爾〕認為,知道和認為的區別是心理上確定程度不同。的確,謙虛或圓滑的人多說“我認為”,自信或狂妄的人多說“我知道”,但“認為”和“知道”之所以能反映心理上的差異,原在於兩者在語法上有別。我們,或哲學,總是首先關心語法。

  …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2, 2015 at 5:25pm — No Comments

陳嘉映:藝術劄記

題記:這些是我關於藝術的一些困惑,和自己嘗試解惑的零星想法,竟敢發表,是想發表出來有可能得到知者指教。

  藝術是否有進步?貢布裏希的回答類似於庫恩關於科學是否有進步的回答:在一個範式之內可以談論進步。不過,兩個人的趣向正好相反。人們一般認為科學是個不斷進步的過程,於是,庫恩強調的是範式轉變;人們一般認為藝術無所謂進步,貢布裏希強調的是在範式之內藝術是不斷進步的。

  貢布裏希喜歡強調藝術和科學的相似之處,喜歡引用某些藝術家和藝術史家"藝術是一門科學"的提法。這在很大程度上旨在反對關於藝術的純主觀解釋。在反對關於藝術的純主觀解釋方面,布迪厄比貢布裏希要嚴厲得多。技術的繼承、作品的市場等多種因素支持貢布裏希、布迪厄等人的觀點。純主觀解釋不是解釋,經常只是一個借口。…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2, 2015 at 2:00pm — No Comments

宗白華·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

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痛苦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於智慧、最濃於熱情的一個時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藝術精神的一個時代。王羲之父子的字,顧愷之和陸探微的畫,戴逵和戴颙的雕塑,嵇康的廣陵散(琴曲),曹植、阮籍、陶潛、謝靈運、鮑照、謝朓的詩,酈道元、楊衒之的寫景文,雲崗、龍門壯偉的造像,洛陽和南朝的閎麗的寺院,無不是光芒萬丈,前無古人,奠定了後代文學藝術的根基與趨向。 

這時代以前——漢代——在藝術上過於質樸,在思想上定於一尊,統治於儒教;這時代以後——唐代——在藝術上過於成熟,在思想上又入於儒、佛、道三教的支配。只有這幾百年間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人心裏面的美與醜、高貴殘忍、聖潔與惡魔,同樣發揮到了極致。這也是中國周秦諸子以後的哲學時代,一些卓超的哲學天才——佛教的大師,也是生在這個時代。…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September 29, 2015 at 2:58pm — No Comments

龍應台·我們的“中國夢”

  第一次接到電話,希望我談談“中國夢”的時候,我的第一個反應是:“一千枚飛彈對準我家,我哪裏還有中國夢啊?”

  可是沈靜下來思索,一九五二年生在臺灣的我,還有我前後幾代人,還真的是在“中國夢”裏長大的,我的第一個中國夢是什麼呢?

  我們上幼稚園時,就已經穿著軍人的制服、帶著木制的步槍去殺“共匪”了,口裏唱著歌。當年所有的孩子都會唱的那首歌,叫做《反攻大陸去》:

  反攻 反攻 反攻大陸去

  大陸是我們的國土

  大陸是我們的疆域…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September 29, 2015 at 2:29pm — No Comments

柯羅納、沈從文與 黃永玉之移動與聯想

與黃永玉一樣,意大利木雕家柯羅納有一個貧寒的流浪式的童年,但是對於一個藝術家,這樣的人生卻讓他們飽嘗人生百味,更何況上帝都賦予他們罕見的天才。天大的才能是一定會橫溢的。於是,就像黃永玉的才華橫溢繪畫的河床之外,流淌到散文的田野;柯若拿的才華橫溢出木雕的森林,馳騁到登山、寫作、演員的草原,向我們展現了文藝復興故鄉全才天馬行空的風采。

生於1950年的柯羅納,青年時代在采石場做苦工、業余時間做木雕消磨時間的時候,被藝術經紀人發現,逐漸走上藝術家的道路,不久成為歐洲著名的木雕家。在他五十歲的時候,涉足寫作,竟然以一本充滿大自然情調的《貂之舞》舞上意大利暢銷書峰頂,接下來約稿不斷,到2004年為止,已出版《森林的聲音》《只要布谷鳥繼續歌唱》《林木與巖石之歌》《酸與甜》《意大利的山城歲月》六本書。…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September 26, 2015 at 5:43pm — No Comments

周國平·中國人缺少什麽——在北京大學的演講

一,對百年文化反省的一個反省:什麽逃脫了反省反而成了反省的前提?

今天我講的題目是從尼采的一篇文章套用來的,那篇文章的題目是《德國人缺少什麽》。遺憾的是,尼采講這樣的題目用不著做譬如說德國與東方或者德國與英國之類的比較,他只是把德國的現狀與他心目中的標準做一個比較,然後直截了當說出他的批評意見來。而一個中國人講《中國人缺少什麽》這樣的題目,似乎就理所當然地成了一個所謂中西文化比較的題目。事實上,中國人也的確是在西方的沖擊下才開始反…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September 24, 2015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張曉風·高處何所有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一位老酋長正病危。

他找來了村中最優秀的三個年輕人,對他們說:“這是我要離開你們的時候了,我要你們為我做最後一件事。你們三個都是身強體壯而又智慧過人的好孩子,現在,請你們盡其可能地去攀登那座我們一向奉為神聖的大山。你們要盡其可能爬到最高的、最淩越的地方,然後折回來告訴我你們的見聞。

三天後,第一個年輕人回來了,他笑生雙靨,衣履光鮮:

“酋長,我到達山頂了,我看到繁花夾道,流泉淙淙,鳥鳴嚶嚶,那地方真不壞啊!”

老酋長笑笑說:“孩子,那條路我當年也走過,你說的鳥語花香的地方不是山頂,而是山麓。你回去吧!”…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September 23, 2015 at 5:15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