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人類把世上的事物理解為互相感應的東西,死人和活人互相感應,星辰和生死興衰榮辱感應,木星主福而火星主禍,女人夢見了神人,或者跑到山裏踩了一個腳印,就懷孕了。這種思維方式叫作“感應認知”。初民社會中大行其道的巫術就是建立在感應思維之上的。人們施用魔魘讓對手得病甚至死掉,或者讓戰鬥的敵對一方失掉陽氣,增加自己的陽氣。
  相信感應跟相信物理因果是不一樣的。在物理因果關系中,受動的那個物體是完全消極的、被動的,比如施力給桌子,桌子是完全消極的,力來了它就動,力撤了它就不動。而在感應中,受感者並不完全是被動的,並不只是被驅動,它有所感、有所應和,它在受感而動之際是積極回應的,就像是對呼喚的響應一樣,是一種感動。你要問施用魔魘的巫師通過什麽物理機制讓那人得病的,他回答不上來。
  不過,因果這個詞有兩個意思,一個是佛教裏的因果報應,一個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原因和結果,物理因果。佛教裏的因果報應恰恰是感應的一個突出例子。你做了件壞事,後來你得到報應,這裏的聯系不能用我們今天所說的因果關系來理解。
  我們把感應叫做遠古人的思考方式,或者野蠻人的思考方式,但在我們心裏還留存著這類思考方式的很多遺跡。拳匪口中念念有詞,相信自己受了什麽功,刀槍不入。民間現在還有跳大神的、施魔魘的。我們身邊的人,也有不少仍然相信占星術,相信降靈術,很多人到廟裏燒香、求簽,想生孩子去求觀音菩薩。諧音字的避諱,吉祥用語,也都屬於此列。今天,凡是不用因果機制來解釋事物的發生,我們都稱之為迷信,而我們現在叫做迷信的東西多一半屬於感應。種種氣功此起彼伏,其中很大一部分在於相信感應,例如意念致動:使勁盯著一個杯子,心裏使勁移動它,杯子就動起來。或者,瓶子沒打開,藥片就到手裏了。
  列維-斯特勞斯早就指出,所謂“野性的思維”,la pensee sauvage,並不隨著文明的發生而消失。也許我不信意念致動,也不去燒香求簽,但是有些想法我們每個人都很難逃脫。今人不一定還相信天垂象則見吉兇,但逢巨大的自然災變,人們仍難免會感到它與人事有一種內在關聯。有個惡人朝你的父母照片上吐唾沫或者紮一個釘子,你再理性也會怒不可遏。你知道這在物理上對你父母不會造成一點傷害,但你仍然怒不可遏。你受過高等教育,可仍然會把負心人的照片撕碎以泄憤。在幼兒身上,在夢裏或者白日夢裏,可以發現更多的感應思維元素。
  感應認知不都是老百姓的迷信。在學問家的理論裏也找得到感應的痕跡。在陰陽五行理論中,陰陽錯行,則天地大駭,於是乎有雷有霆。與氣象物理學對雷霆的解釋對照,立刻可以看出這是感應式的的解釋。今天仍然盛行的各種民間理論,例如星相學、很多氣功理論,更是充滿了這類感應因素。
  的確,日出與生命的興旺,日落與衰亡,大地和母親,這些聯系是那麽自然,簡直很難不覺得它們互相感應,簡直無法不從這些聯系開始來理解世界。它們是最古老、最普遍的人類思維形式。它們既是情感又是思想,所以,榮格把它們稱作認知原型。通過象征和隱喻,認知原型在藝術中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如此,即使在科學理論中,象征和隱喻也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關於社會的大量隱喻,機體、階層、網狀、織物、機器等等,社會科學堂而皇之加以采用。無論近代物理學多麽抽象,但是物理學中的一些基本觀念仍然依賴於隱喻一類認知原型。Current或電流這個詞是隱喻類的,對電流的描述攜帶著“流”這個詞在水流等形象中所具有的語力。電流不是一個單獨地帶著隱喻的詞,這裏出現的是一族隱喻。電流通過電阻很小的導體,其中電流、通過、導體都帶著隱喻,並且由此構成一幅統一的圖畫。在榮格看來,能量和能量守恒的觀念也基於認知原型,“能量守恒觀念一定是某種潛伏在集體無意識中的原始意象,”同樣的觀念也表現在魔力、靈魂不死等等之中。這並不是心理分析學派的奇談怪論。著名的科學史家在他的《科學史》裏就這樣評論物質不滅和能量守恒:“心靈為了方便的緣故,總是不知不覺地挑出那些守恒的量,圍繞它們來構成自己的模型。”
  科學理論的確努力消除這些隱喻。然而我們有理由認為,這是一個不可能充分達成的目標。科學哲學家哈瑞就此說道,“我敢鬥膽斷言,沒有哪個物理學家,無論多鷹派的物理學家,他在說到例如‘導體裏的熱流’時所意謂的絲毫不多於‘溫度隨時間發生的變化’”。哈瑞敢於做出這個斷言,是因為“〔電流〕這類語詞不可能被人工建構的表達式替換而不毀掉電動力學的概念基礎。”
  電流這一類概念之被采用,不是偶然的,因為它們天然帶有理解。用哈瑞的方式來表述,它們同時既在描述也在解釋。實際上,我們今天所謂理解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說:被納入了認知原型。不能被納入原型的才需要另加解釋、另加論證。
  感應認知不曾從人心中根除。實際上,作為認知原型,它永遠不可能從人心中永遠根除。且不說星相學、到廟裏燒香求簽之類。感應認知以各種更加隱秘的也更加重要的方式參與我們現代人的思考和理解。

Views: 14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