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第一次訪談之前我們通常會草擬一份企劃書。企劃書的主要目的是讓受訪者知道你的研究方向為何;另一方面,企劃書也是展現你參訪誠意的ㄧ種象徵。研究企劃書簡報以文字檔呈現,內容不用太多,大概兩到三頁(參考範例);研究主題是誰、研究成員、如何進行、研究議題、期望對方給你的協助、預期的成果、預期的進度以及參與人的介紹,你可以把這些相關的內容起草成一份企劃書。
準備簡報、PPT,可是這大概是備而不用,通常第一次不會那麼正式就報告一個PPT;不過對方如果要求談你自己的想法,你就可以把簡報展現出來,所以簡報通常是備而不用。
 以下為企劃書之範例:
「合作專案」簡介
【研究的主題】…
Continue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November 1, 2016 at 9:02am — No Comments
閱讀文獻的竅門:四個秘訣與三個重點
不可否認的,許多人在閱覽質性化研究的經典文獻時,或多或少都會面臨到一些問題與挫折。到底要如何閱讀一篇學術性的研究文獻?在某次的課堂中激起我整理個人經驗的意願。閱讀質性化研究時有四個秘訣及三個反省的主題。現在,我將藉由這個機會介紹如何閱讀質性化文獻。…
Continue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October 18, 2016 at 7:54pm — No Comments
【摘 要】本文將嘗試將全球“綠色浪潮”的成果應用於我國酒店業發展的思考,從環境文化與市場的對接中看當前酒店管理理念的更新。
   當今社會,人們不斷追求經濟的發展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但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的生存空間遭到了嚴重破壞。人們不得不選擇一種既滿足發展需要,又能保護環境的發展方式,即可持續發展。保護環境的最根本目的是保護人體健康,保護人享有健康生存空間的權利,所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生存空間是綠色酒店管理的基礎。 …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October 15, 2016 at 1:37pm — No Comments
以自我介紹方式說明如何寫撰寫企劃書,可以掌握四要:要獨特與有趣、要先喜歡、要有三個亮點、要化抽象為具體等。
會談及寫這個主題,起因於一個巧合,適逢實踐大學國貿系學生要參加全國性的會展比賽,而這個會展比賽其中一部分便是要求學生寫「會展企劃案(企劃書)」;因此,我特地與學生們談談,到底要如何寫一份好的企劃書。
課堂一開始,其實我的心情並不愉快,學生來的不多;我立即覺知到「參與學生的心態不對,其學習的動機並不強」。我看著學生們,心中突然靈機一動;於是,我請學生們一一做自我介紹。想當然爾,學生們突然被點名起來做自我介紹,內容通常都很一致;一來是沒有做好心理準備,二來是內容十分貧乏,不外乎是我的名字是某某某,我家住在哪裡等等。我直接地指出,這樣的內容既不獨特亦不有趣,怎能引起別人對你產生興趣呢?…
Continue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October 10, 2016 at 3:02pm — No Comments
「一府二鹿三艋舺」,這句諺語深深烙印在台灣人的腦海中,清領時期的繁榮風華在北、中、南三個地區蓬勃發展,而位在台北的艋舺沿著悠悠的河岸坐擁豐富物產,貿易往來興盛的港口帶動了台北城的時代巨輪。
「這就是台北的根、台北的家」,長期耕耘在萬華的社區規畫師陳德君認為,這個「家」,對她來說穿越時光屹立不搖的存在著,至今仍能找尋的到當年燦爛風華的時代脈絡。…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October 7, 2016 at 9:53am — No Comments
摘要:從質性研究的經驗,我體會出不同「田野」的意義」,再貼上「背包、現場、研究室、理論、審稿人」的五個標籤,我發覺田野是一個「思維辯證、開悟的地方(place)」文章由實踐大學國貿系向庭萱校稿。
田野一般被狹義定義為「研究訪談的現場」例如,管理研究的實際場域「企業」。可是,我對「田野」進一步解讀為一個「思維空間」;那麼,我認為田野可擴大解釋為五種:「背包田野」、「個案現場田野」、「研究室田野」、「理論田野」與「審稿田野」等五種。以下,我從個人的經驗裡,把田野分為五種:
 背包田野…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October 5, 2016 at 6:58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October 1, 2016 at 12:31pm — No Comments
【摘 要】旅遊活動從本質上說,是一種以審美為突出特征的消閑活動,是綜合性的審美實踐。現代導遊服務工作具有獨立性強、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結合、複雜多變和關聯度高的特點,而對於從事現代導遊工作的導遊人員來說,要想勝任這項具有挑戰性的職業,就必須具備相應的素質,保證優質的導遊服務。
   
導遊員的服務在旅遊過程中,是因其所處地位而產生的。一切都是圍繞滿足旅遊者審美需求而進行的。 
    …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September 28, 2016 at 9:00pm — No Comments
作者:李慶芳,實踐大學國際貿易系副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兼職副教授。本文以「吸引人的特點、停留久的理由、常回來的渴望」來說明經營一個景點的三個原則。實務上,這三個原則亦可以運用於如何經營一個店家以吸引顧客、如何運作一間學校以吸引學生,也提醒服務提供者背後可以共創的方法。文章由實踐大學國貿系林佳蓉整理,中文系陳詩晴校稿。…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September 20, 2016 at 7:34am — No Comments
作者:李慶芳,實踐大學國際貿易系副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兼職副教授、工商管理學院MBA學院客座教授、管理案例研究中心研究員。這次參與成功大學、實踐大學、天津大學兩岸研究型案例研發研討會。帶著「社會創新」與「價值共創」的觀點解讀兩岸「高教市場」的現況、問題與解決之道,釐清兩岸可以共創價值的契機:第一,學術交流浮現共創價值的機會。第二,以價值共創解決高教市場之困境。第三,善用高教閒置資源與台商企業共創價值。文章由實踐大學國貿系林佳蓉整理,中文系陳詩晴校稿。…
Continue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September 17, 2016 at 4:09pm — No Comments
方世杰,成功大學企管系教授。他帶領「價值共創研究社群(VCC, Value Co-create Community)」長期聚焦關注於「價值基礎觀點(VBV, Value-Based View)」之策略議題。此次,方老師分享價值共創的五個思維邏輯:有能力、有意願、要互補、要互動、要開創;其中,這五個思維邏輯也是「選擇合作(共創)夥伴」的基本思維。文章由方世杰老師口述、李慶芳整理。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September 17, 2016 at 3:52pm — No Comments
一、旅遊業整合營銷傳播的來臨
 
   我們現在已進入了一個溝通的新紀元,溝通是尋求對話而非獨白,是能引發回應而不是刻意炒作。
傳統的旅遊傳播已經過時,“酒香不怕巷子深”觀念早已落伍,以坐待商將成昨日星辰,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新的旅遊行銷已轉向了信息、需求、成本、便利與溝通。
過去旅遊企業的經營哲學是“遊客請註意”,現在最時髦的座右銘是“請註意遊客”。
新的旅遊觀念如是說:
告訴人們你是誰?你有什麼?…
Continue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September 15, 2016 at 7:16pm — No Comments
我在《時尚》雜誌和“杉杉西服時裝發布會”的報紙廣告中兩次看見“不是我,是風”的大字標題,感到有必要談一談這句話的背景,在崇尚文化拼盤,《絕對隱私》迅速竄紅的今天,看來真的有許多東西可以作為大眾文化自助餐的一種選擇。…
Continue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September 11, 2016 at 4:15pm — No Comments
充分利用山東省境內豐富的文化資源,大力發展旅遊產業,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文素質水平的提高,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擬就在淄博東南部山區構建新的齊魯文化旅遊平臺問題談些看法。
  一、文化旅遊是旅遊產業發展的基本趨勢 …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September 2, 2016 at 1:07pm — No Comments
旅遊產品的核心在於體驗,遊客出遊追求的是值得回味、以超功利性為主的獨特體驗。景區必須對旅遊體驗給予更多的關註,使之能夠滿足遊客的需要、需求與期望。對於旅遊體驗的研究,事實上構成了旅遊研究的核心內容[1]。旅遊體驗雖是旅遊全過程感受的綜合,目的地旅遊資源的主要空間承載地——景區占據了遊客活動核心空間的相當部分,因此景區的旅遊氛圍強弱及質量狀況對於滿足、提升遊客綜合體驗具有重要意義[2]。如今眾多旅遊景區處在初級的觀光遊覽階段,遊客人數每況愈下,景區部門不去反思自身的問題,反而將這種狀況歸結為外部的客觀因素。根本的解決之道是根據遊客的需要,為其提供足夠的體驗,吸引與留住遊客並且增加重遊率[3]。基於主題的體驗設計在未來有可能成為旅遊景區的長勝之道,並成為主題型旅遊景區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August 23, 2016 at 2:09pm — No Comments
摘要:隨著旅遊人數的增多,遊客旅遊方式也趨向多元化。由各旅行社組團的傳統旅遊方式所占市場份額比例不斷下降,而親友間組成小團體的自由行、自駕車旅遊等旅遊方式,正逐漸成為我國旅遊市場的主體。從遊客角度出發,探討未來適合遊客的旅遊方式,這對旅遊市場的發展及旅行社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現實意義。
1 遊客旅遊方式的起源…
Continue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August 17, 2016 at 9:30am — No Comments
關於生活所有該知道的事,其實我們早就知道了。如果還要靠看書來提醒,只因我們習性太深。手機,一種最能剝奪自由的工具,卻總被宣傳成“讓你自由自在,隨時保持聯系”的好東西。沒有手機的年代,一般打工仔“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門工作老板找不到他,下班離去老板還是找不到他,現在可不同了。李奧巴伯塔(Lee Babauta)的部落格“禪習慣”(Zen habits)全是至為簡單的提示,但點擊率驚人,成了全球頭50大最受歡迎的部落客。然後,僻居關島的他再把部落格發展成一本小書《少做一點不會死!》(The power of less),依然是本暢銷書。…
Continue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August 12, 2016 at 1:05pm — No Comments
摘要:旅遊業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文化旅遊已成為遊客經久不衰、最熱衷的旅遊資源,從而文化必不可避免地成為了旅遊產品的內核和本質。由此,在重視旅遊業發展狀況以及旅遊研究呈現多元化的同時,研究旅遊產品文化挖掘及其傳遞研究、二者之間的關系,以及其對旅遊企業發展的作用問題,也就成為目前旅遊界人士所關註的重要課題之一。
   …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August 7, 2016 at 11:00pm — No Comments
如果眼前有兩個選擇:一是外資企業延攬自己去做民宿集團CEO,一是繼續在淳樸的鄉間小鎮耕耘文創產業,你會怎麼選擇?
何培鈞選擇了後者。
7年前,他與表哥古孟偉赤手空拳整頓了南投一間百年老宅,創立「天空的院子」,如今被譽為「中部最美的民宿」。
此外,他充分利用社區閒置空間,打造出大草原、餐廳與背包客棧等景點,7年來替南投竹山大鞍社區,從沒有訪客,到帶進每年平均約5萬名遊客,影響所及,甚至讓政府決定出資改善原有交通設施。…
Continue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August 5, 2016 at 5:05pm — No Comments
「青年返鄉務農」近來成為一股風潮,經由媒體不斷報導,許多青年擁抱大地、追逐夢想、堅持理念的故事在年輕人中流傳,激起更多人對於從事農業的憧憬。從事農業固然有其願景,但從農之路亦非毫無挑戰,尤其對於無經驗的新手而言,在決定務農之前勢必有許多功課必需研究,有許多資訊必需蒐集,甚至也需要參考成功者的經驗。…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August 3, 2016 at 2:55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