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2019 Blog Posts (831)

李勝傑:社會倫理語境下的民族鄉村旅遊演進與反思(3)

為了迎接旅發大會,在上級財政的支持下,雷山縣委政府貸款投入8000多萬元對西江苗寨進行建設,用半年多的時間完成了民族歌舞表演場、西江苗族博物館、民族文化精品一條街、觀景臺、古街、白水河生態水體、河濱道民族特色、風雨橋、鼓藏堂、夜景燈光系統、西寨門和北寨門、朗西公路等26個工程項目的改造和建設。特別是35公里的郎利至西江柏油公路修通後,極大地縮短了西江與外界的時空距離。2015年12月凱雷高速公路開通後,把之前從州府凱里到西江苗寨的40分鐘再次縮短為10多分鐘,交通道路的便利把西江推置到了現代社會的面前。 …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December 16, 2019 at 9:59am — No Comments

李勝傑:社會倫理語境下的民族鄉村旅遊演進與反思(1)

內容提要:在政府行為和經濟政策雙重力量作用下,西江苗寨的鄉村旅遊業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在給村民帶來可觀經濟利益的同時,也對傳統村落的社會文化帶來了不容忽視的影響。這些影響包括旅遊景觀的人為塑造,與村民傳統互動方式產生對抗,民族傳統文化商品化,村民日常生存方式前臺化,傳統的禁忌倫理難以執行,各類噪音對村民生活造成干擾等。針對上述問題,從社會倫理的角度提出三項對策:一是培育村民的文化自覺,增強村民的文化自信,提高村民的跨文化交往能力;二是設置前臺與後臺的區域隔離,保護傳統文化核心以及村民日常生存方式免受破壞和騷擾;三是加強鄉村生態環境保護,守住地方感吸引遊客,留住鄉愁圈住本地人。  

  …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December 16, 2019 at 9:49am — No Comments

向勇·創意旅遊:地方創生視野下的文旅融合(6)

創意旅遊,地方創生的一種選項 



文化和旅遊的融合發展是晚近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超越獨自發展現實的重大命題。文化旅遊、文旅融合是這種超越發展的產業實踐和政策引導,也是我國地方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地方創生作為更加綜合、更加系統的地方發展策略,通過統籌「人、文、地、景、產」的地方元素,聚焦「地、產、人」的關鍵要素,將給文旅融合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和想像空間。 …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December 16, 2019 at 12:44am — No Comments

黃碧端·作品導讀/導讀者:石德華

  隨筆作品的特色是:篇幅短小精緻,題材自由不拘,可敘述、可議論、可描寫、可抒情,以作者個性的表現與文字風采的呈現為主,是一種表現個人生活觀察、思想與情感的散文。〈西灣隨筆〉專欄作品中,文學性和抒情意味濃厚的篇章,收錄於《有風初起》,這部分作品是一個文學人對有情世界的觀照,筆調閒適從容,文學典故與現代新知梭織,楊牧評其「舊學與新知雙勝」;社會觀察評論類篇章則收錄於《記取還是忘記》,是黃碧端以社會觀察家與評論者身分所寫的文章,筆觸冷靜,關懷面深廣。以這兩本書為代表,恰可看出黃碧端書寫的兩個向度,感性抒情與冷靜知性形成黃碧端寫作的兩種風格。…

Continue

Added by 楊薇 on December 15, 2019 at 11:52pm — No Comments

赫塔·米勒《鏡中惡魔》我們的心仍舊戰栗(4)

“……我必須承認,我當時確實想把埃里希·昂納克描繪成我的同鄉,他身上有薩爾人的各種印跡和特點。我甚至於把他的邊防想法診斷為薩爾人誤入歧途的象征。我錯誤地做出了執拗的斷言,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家鄉累積了太多的感受,是會把它們當做國際間的兄弟情感釋放出來的。這會導致神經病患者的失誤,這種失誤緣於被壓抑的反抗意志,鑒於有人想逃跑就會拉起鐵絲網,鑒於有人渴望回家就會建起一堵墻。”…

Continue

Added by 李蕙佳 on December 15, 2019 at 10:52pm — No Comments

赫塔·米勒《鏡中惡魔》我們的心仍舊戰栗(3)

羅馬尼亞體操世界冠軍納迪婭

科馬內奇把自己的匈牙利名字改成羅馬尼亞名字,並上了獨裁者小兒子的床,為的是能在國外站在平衡木上。獨裁者的影子跟著她在平衡木上一起晃動。她在外國的體育館成為勝出者,但在自己國家她仍舊是個臣仆。贏得世界冠軍賽的歡呼聲一結束,她在“家里”就去獨裁者那里表示感謝。她說,她在平衡木上獲得的勝利全要歸功於他的領導和智慧。齊奧塞斯庫微笑著吻了她。當獨裁者的兒子早就躺在別人的床上之後,她去了美國。後來人們聽說她在那兒給內衣做廣告。

無論人們向哪里看,來自民主國家的人和來自獨裁國家的人的命運是根本不同的。因為前者是民族國家的孩子,而後者是政體國家的孩子。如果民族國家和政體國家的孩子在同一個地方做同一件事,只有政體國家的孩子腦中才會有陰影蔓延。

Added by 李蕙佳 on December 15, 2019 at 10:34pm — No Comments

赫塔·米勒《鏡中惡魔》我們的心仍舊戰栗(2)

羅馬尼亞劃手伊萬 

帕扎伊金多年一直是劃艇世界冠軍。盡管他挫敗了所有的競爭對手,在外國他卻是帶著獨裁的陰影坐進賽船的。而他的另一個與生俱來的陰影就是他的童年。因為他來自多瑙河三角洲,他父母的家是建在水邊木樁上的茅屋,邁過門檻就進入水中了。由於目力所及到處是水,所以他就像這一帶的所有孩子一樣必須同時學會在窩棚里走路和劃小船。…

Continue

Added by 李蕙佳 on December 15, 2019 at 10:32pm — No Comments

赫塔·米勒《鏡中惡魔》我們的心仍舊戰栗(1)

1987年我到德國後曾在柏林生活了三年。當時柏林還是一座有一堵“移動的”墻的城市。有些日子這堵墻就立在街的盡頭,而在另一些日子它又不在那里了。我深信:那墻由生活在不毛之地的動物馱在背上遊走。兔子和烏鴉,這些被射殺的動物就像槍管一樣令我感到恐懼。墻消失了,被射殺的動物逃到鄉下去了。可能它們逃亡時心也怦怦地跳,就像此前許多遭追殺者那樣。當時正值嚴冬,墻的後方一片荒涼猶如不毛之地。…

Continue

Added by 李蕙佳 on December 15, 2019 at 10:31pm — No Comments

徐訏·魯文之秋(2)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December 15, 2019 at 10:16pm — No Comments

徐訏·魯文之秋(1)

人的心理對於某件事某種行動的解釋,有時候不但欺人,而且是欺騙自己的。所以我對於要人的宣言,名人的日記,青年們的情書,以及演說家的演說,我都不全很相信。因此,我對於我自己的心理,有時候也覺得不很可靠了。…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December 15, 2019 at 10:13pm — No Comments

梁實秋《雅舍小品》年齡(上)

從前看人作序,或是題畫,或是寫匾,在署名的時候往往特別註明“時年七十有二”、“時年八十有五”或是“時年九十有三”,我就肅然起敬。春秋時人榮啟期以為行年九十是人生一樂,我想擁有一大把年紀的人大概是有一種可以在人前誇耀的樂趣。只是當時我離那耄耋之年還差一大截子,不知自己何年何月才有資格在署名的時候也寫上年齡。我揣想署名之際寫上自己的年齡,那時心情必定是揚揚得意,好像是在宣告:“小子們,你們這些黃口小兒,乳臭未乾,雖然幸離繈褓,能否達到老夫這樣的年齡恐怕尚未可知哩。”須知得意不可忘形,在誇示高齡的時候,未來的歲月已所餘無幾了。俗語有一句話說:“棺材是裝死人的,不是裝老人的。”話是不錯,不過你試把棺蓋揭開看看,里面躺著的究竟是以老年人為多。年輕的人將來的歲月尚多,所以我們稱他為富於年。人生以年齡計算,多活一年即是少了一年,人到了年促之時,何可誇之有?我現在不復年輕,看人署名附帶聲明時年若干若干,不再有艷羨之情了。倒是看了富於年的英俊,有時不勝羨慕之至。…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December 15, 2019 at 9:56pm — No Comments

徐訏·談美麗病(下)

其實青年人之願意為美麗犧牲的,正像生物在性的追逐時,常常會不顧生命,植物在結果前要開花一樣,這到是極其自然的事。 

用這個眼光去看現在青年們健康,實在也只是為另外一種犧牲罷了。以前是的,西洋女子有束腰,中國女子有纏腳,不久以前,把好好的牙齒去換一顆金牙齒,不是有的嗎? 把好好的耳朵鑽過窟窿去掛金器不是中西都是一樣嗎? 人人都笑非洲土人的以泥裝飾為野蠻,可是你有沒有想到自己生活中也常有這種相仿的事情呢? 金屬與土不都是礦物麼? 現在正有人冒著冬寒裸著手臂為帶鐲頭之用,忍受那手術之痛苦冒著危險去受科學美容術的洗禮你都知道? …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December 15, 2019 at 9:33pm — No Comments

徐訏·談美麗病(上)

那末,為什麼不叫病態美? 偏要叫美麗病呢? 這個,我願意先告訴你,我是學過醫的,沒有學過藝術,所以我願意,而且只能夠談病,談美可真就外行了。 

近來有許多提倡健康美的藝術家,把小姐們半身的,穿著游泳衣的與穿運動衣的照相,介紹給我們,指示我們這是健美的標準,叫人擺脫東方病態美的典型,來模仿他們。

 …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December 15, 2019 at 9:32pm — No Comments

李冰封《想起了梁宗岱先生》(4)

從實用主義的見地看,需要從事科學技術的知識分子,還容易理解。因為他們中間除了從事基礎理論等研究的以外,所有科學技術活動的成果,往往容易直接在物質生產領域很快生效。容易增加社會物質財富。 (不過,也不要忽視,即使是比較有價值的科研成果,獲得了公認,在落後的體制中也不一定會立即被採用。) 而文科知識分子從事的活動則不是這樣,他們活動的潛在的、巨大的影響,在一個短見的社會里,不容易一下子被覺察。應該客觀地說,自從改革、開放以來,這種影響的程度在不斷縮小,現在,當然很少人再相信主要是只辦理工科大學 (連醫科、農科大學也不要? ) 而不要辦文科大學的主張了。能夠設想一個現代化的國家里,缺乏出類拔萃的哲學家、歷史學家、經濟學家、法學家、教師、文藝理論家、詩人、作家、建築師、畫家、音樂家、書刊編輯、新聞記者、導演和演員……等等、等等麼? 精神上的無知當然不能建成現代化。從梁宗岱先生後半生的遭遇中,不能不使我們又認真地思考這個問題。…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December 15, 2019 at 9:11pm — No Comments

李冰封《想起了梁宗岱先生》(3)

那正是一個被譽為「和尚打傘」的時期,在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其危險程度,不言自明;而這個「權力的代表」當然不可能知道什麼是詩的價值,精神的力量,什麼文學研究會,什麼羅曼·羅蘭,梵樂希。以後,還是梁先生在監獄中偷偷寫了一封長信,由好心的看守所長私下遞給甘少蘇女士,再用雙掛號由最高法院副院長張志讓轉呈毛主席,最後,才由黨中央,中南局,廣西省派了調查組,查清了這是冤案,下令放人,派人到監獄里向梁先生道歉了事。這時,近三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





讀到甘少蘇女士的這些記述,我不禁捏了一把汗,假如那封信沒有送到毛主席那里去呢? 這就不堪設想了。這實在可怕。應該特別說明的是,在製造這場冤獄的過程中,確也有一些愛護知識分子、敢於主持公道的共產黨幹部,挺身而出,保護這些社會上的寶貴財富。據甘少蘇說,梁宗岱還曾得到胡喬木同志的關照。但在某一領導者的意志就能體現法律時,他們提的意見,又能起多大作用呢?…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December 15, 2019 at 9:08pm — No Comments

李冰封《想起了梁宗岱先生》(2)

甘少蘇女士這些記述,與溫源寧教授在三十年代所寫的《一知半解》一書中,對梁先生的記述,大體吻合。溫源寧這樣寫道: 

「萬一有人長期埋頭於硬性的研究科目之中,忘了活著是什麼滋味,他應該看看宗岱,便可有所領會。萬一有人因為某種原因灰心失望,他應該看看宗岱那雙眼中的火焰和宗岱那濕潤的雙唇的熱情顫動,來喚醒他對『五感』世界應有的興趣;因為我整個一輩子也沒見過宗岱那樣的人,那麼朝氣蓬蓬,生氣勃勃,對這個色、聲、香、味、觸的榮華世界那麼充滿了激情。」 (溫源寧著《一知半解》,南星譯,第56—57頁) …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December 15, 2019 at 9:05pm — No Comments

李冰封《想起了梁宗岱先生》(1)

一顆沙里看出一個世界

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

把無限放在你的手掌上

永恆在一剎那里收藏

       

               ~~梁宗岱譯勃萊克:天真的預示…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December 15, 2019 at 9:03pm — No Comments

梁宗岱·晚禱之二——呈敏慧

我獨自地站在籬邊。 

主呵,在這暮靄的茫昧中。 

溫軟的影兒恬靜地來去, 

牧羊兒正開始他野薔薇的幽夢。 

我獨自地站在這裏, …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December 15, 2019 at 8:52pm — No Comments

梁宗岱·散後

花對詩人說:

「我們的花雖有大小,

我們都是各自創造我們的藝術的,

都是一樣美麗的呵。」



在生命的路上,

快樂時的腳跡是輕而浮的,

一剎那便模糊了。…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December 15, 2019 at 8:5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