妲姬 格格's Blog – May 2016 Archive (11)

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作家。著有短篇小說集《邂逅集》、《汪曾祺短篇小說選》,散文集《蒲橋集》、《晚飯花集》等。

這是我父親的一句名言。…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May 31, 2016 at 10:42am — No Comments

梅紹武·梨園影壇兩大師——憶父親梅蘭芳和卓別麟的交往

梅紹武(1928~2005),生於北京,翻譯家、評論家、戲劇家、作家。主要譯作有:《阿爾巴尼亞短篇小說集》、《馬克思和世界文學》、《微暗的人》等。

曾使億萬電影觀眾悲喜交集的著名喜劇演員查利·卓別麟1977年12月25日破曉之前溘然長逝於瑞士,享年88歲。噩耗傳來,我們全家都感到十分沈痛,因為父親梅蘭芳生前和他相交甚篤,時常向我們談起他那卓越的表演藝術,他就像我們家裏的一個老相識似的。母親囑我擬一唁電,但因不知詳細地址,未能發出,頗感遺憾。於是,我便情不自禁地寫下拙文,追憶這兩位同為貧寒出身、奮發學藝而聞名世界的藝術家的友誼,以表達自己對這兩位長輩的懷念,借此也可代表卓氏的一個中國朋友的演員家庭向他表示深切的悼念,向他的夫人和家屬表示親切的慰問。

一…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May 28, 2016 at 8:29pm — No Comments

陸文夫·我的塾師

陸文夫(1928~2005),江蘇人,作家。著有小說集《小巷深處》、《小巷人物誌》、《美食家》等。

我六歲的時候開始讀書了,那是1934年的春天。

當時,我家的附近沒有小學,只是在離家二三裏的地方,在十多棵雙人合抱的大銀杏樹下,在小土廟的旁邊有一所私塾。辦學的東家是一位較為富有的農民,他提供場所,請一位先生,事先和先生談好束※、飯食,然後再與學生的家長談妥學費與供飯的天數。富有者多出,不富有者少出,實在貧困而又公認某個孩子有出息者也可免費。辦學的人決不從中漁利,也不拿什麽好處費,據說賺這種錢是缺德的。但是辦學的有一點好處,可以賺一只糞坑,多聚些肥料好種田,那時沒有化肥。…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May 21, 2016 at 7:39pm — No Comments

林海音·訪母校·憶兒時

林海音(1918~2001),原籍臺灣省苗栗縣,生於日本大阪,在北京長大。著有《城南舊事》等。

我的小學母校是在大陸的北平,地址在和平門外廠甸,簡稱廠甸師大附小。北平的師範大學,有附屬中學和附屬小學,在同一社區,是文化古都北平有名的校區。我第一次返第二故鄉北平,訪母校附小是1990年五月的事。一群夏家的子侄陪我一道去,因為他們也都是附小畢業的,就連他們的子女,現在也都在附小讀書,是一家三代的母校了。…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May 18, 2016 at 6:02pm — No Comments

唐達成·父親的悔恨

唐達成(1928~1999),湖南長沙人,作家、文學評論家。著有《藝術探微錄》、《世象雜識》等。

六十年代初,我獲準從下放勞動的農場,回家探親。

回家後,第一個突出印象,就是父親更見蒼老遲滯了。那時正是災荒年月,物資供應空前窘迫。母親嘆息說:“糧食這麽緊張,營養也差,人怎能不老得快呢?”

父親見我回來探望,是非常欣慰興奮的。一大清早,我還未起床,他已邁著蹣跚吃力的步子,溜跶到江邊去了。母親說:“老人覺少,他早起常去散步,不用管他。”…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May 17, 2016 at 10:47am — No Comments

葉至誠·關於父親

葉至誠(1926~1993),江蘇蘇州人,當代作家。作品有散文集《花萼》、《三葉》、《未必佳集》(與其兄姐葉至善、葉至美合著)。

旅伴

樂山被炸以後,我們家住到了樂山城外,張公橋雪地頭。瓦屋三間,竹籬半圍,靠山面水。所謂山,至多只有今日一般住宅的四五層樓高,水也不過是條小溪,名字挺秀美,竹公溪,只在漲水的日子稍有點兒洶湧之勢。

房屋雖然簡陋,客人倒還常有。父親的客人多半是當時他在武漢大學中文系的同事,其中朱東潤、朱光潛、陳通伯幾位先生,更來得勤些;常常晚飯過後不久,或單個,或結伴,拿了一枝手杖,信步從城裏走來。有時在我們家坐上一陣,有時邀父親同去散步,父親便穿上長衫,提了手杖,一同出門。…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May 15, 2016 at 5:23pm — No Comments

韋君宜·不能忘記的老師

韋君宜(1917~2002),生於北京,作家。著有散文集《似水流年》、《故國情》,小說集《女人集》等。

人不能忘記真正影響過自己的人。

我寫過好幾位教過我的老師,包括大學的,中學的,小學的。田驄是影響我最大的老師,他是南開的,但是南開卻不記得他。那些有功於校的老教師名單裏沒有他。

他是在我進高中一年級時,到南開教書的,教國文。人很矮,又年輕。第一次進教室,我們這群女孩子起立敬禮之後,有人就輕輕地說“田先生,您是……”他毫不躊躇地拿起粉筆,就在黑板上寫了:“田驄,燕京大學文學士”幾個字作為自我介紹,接著就講課了。…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May 14, 2016 at 8:22am — No Comments

林文義·古都

冷雨未雪,長牆下一盞一盞的立燈,火把般地暈黃映照出晚霧的氛圍,迷魅的幽玄;心就靜止在時間的彷彿停歇之中,說是心靜,卻突然憶及芥川龍之介小說場景──無邊的夜暗裡,城主下令焚燒他華麗的蒲葵車,潑墨般的黑煙及其灑上金粉般的火焰……待畫師清晰看見,車中哀號的淒豔女子,竟是心愛的女兒!

鬼一樣的孤寂,人般的絕望,神似的嚴酷……黑瓦白牆內的妻子兀自遊園,我則在牆外的手工藝店門口觀望來去喧譁的人家,心隨妻去,五百年前的梟雄遺孀終老的府邸庭園,冬夜的銀杏與山茶花和苔石是否會冷?芥川啊三島啊川端啊他們一定來過這裡,文字與夢境。…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May 8, 2016 at 6:58pm — No Comments

宗璞·三松堂斷憶

宗璞(1928~),女,原名馮鐘璞,原籍河南省唐河縣,生於北京。著有長篇小說《南渡記》、《東藏記》,散文集《宗璞散文集》等作品。

轉眼間父親離開我們已經快一年了。

去年這時,也是玉簪花開得滿院雪白,我還計劃在向陽的草地上鋪出一小塊磚地,以便把輪椅推上去,讓父親在濃重的樹蔭中得一小片陽光。因為父親身體漸弱,忙於延醫取藥,竟沒有來得及建設。9月底,父親進了醫院,我在整天奔忙之余,還不時望一望那片草地,總不能想像老人再不能回來,回來享受我為他安排的一切。…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May 7, 2016 at 9:54am — No Comments

徐遲·祭馬思聰文

徐遲(1914~1996),浙江吳興人,著名詩人、報告文學作家。主要散文集有《徐遲散文集》、《法國,一個春天的旅行》、《愉快的和不愉快的散文集》等。

歷史上,放逐、出奔這類事不少。屈原、但丁是有名的例子。在“文革”中,我中華民族的著名作曲家馬思聰先生,受盡極左路線的殘酷迫害,被迫於1967年出走國外,以抗議暴徒罪惡,維護了人的尊嚴,他根本沒有錯,卻還是蒙受了十九年(1967~1985年)的不白之冤。…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May 5, 2016 at 6:42pm — No Comments

梁斌·話黃胄

梁斌(1914~1996),原名梁維周,河北人,當代作家。著有《紅旗譜》、《播火記》、《烽煙圖》等。

繪畫者,天才之事業也。我們河北蠡縣梁家莊不過是個只有百多戶人家的荒僻小村;而黃胄在我們老梁弟兄行中,又是比較幼小的,卻從童稚時就顯示出這種藝術才能。他寫大仿,常是中途輟筆,竟然畫開了畫兒。祖父是戲班會頭,而戲班就在外院,所以黃胄那時也常畫“戲子人”。他現在畫的人物婀娜多姿,恐怕與此不無關系吧。

黃胄八歲隨母親離開了出生他的冀中平原,浪跡在古關中地區。“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是古人所謂雲樹之思,友朋間的懷念。黃胄遠在渭水之濱;我轉戰於冀中,卻沒有到過江東,但這種雲樹之思卻常牽動我的感情。近年來,我們身居京、津兩地,相距咫尺,這種感情仍然有增無已。…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May 4, 2016 at 4:07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