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嘉一《中國的邏輯》 中文比英文重要(中)

我很吃驚,但一瞬間解答了我過去無數次感到過的疑惑。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有英文名字,背景很清楚——改革開放。在對外交流不斷增多的今天,用英文名與外國夥伴交流確實更容易和平相處。畢竟,對我們老外來說,中國人的名字的確不好念,很多的時候甚至不知道怎麼念,很費勁兒。

問題在於,許多中國年輕人,尤其80後和90後的思維觀念和表達方式已經徹底變成英文化了,用不好聽的話來說,全盤西化了。包括在中國人的圈子里,不叫自己王明或李雪,而叫Franklin或Amanda。

根據我在北大留學期間的經驗,中國學生之間,尤其在與國際交流有關的社團里,都互相叫英文名,郵件也用英文。我則始終被卷在他們的遊戲規則里面,對我來說,與中國人溝通還是用中文名字,郵件用中文舒服一點。因為,我們生存於東方文化,為了雙方能真正理解對方的意思,還是用本土化的語言精確一點。


中國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比日本學生高是個不爭的事實,相信這是中國學生刻苦練習英文取得的成就。日本人做不到本國人之間說英文,一般也沒有英文名字。原因一方面是日本人的名字比較好念,日本人也不那麼經常與外國人打交道,另一方面或許是日本人對自己國家歷史和民族傳統的執著。

名字與語言是自我認同(identity)的核心。倘若“00後”的小朋友已經有英文名字,並用它經營自己就有些危險了,必須加以警惕,因為這很有可能逐漸失去自己作為中國人的思維觀念,這點也正是我堅決反對中國孩子過早(比如幼兒園或小學)開始接觸英文的根本原因。那些從小在英語和漢語雙重語言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們很難建立自我認同,哪一種語言都掌握得馬馬虎虎。


應該回到初衷,起英文名或用英文名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是為了方便交流,而不是消失自我。其實,不僅年輕人需要引導,那些引導年輕人學習的大人更應該需要引導,因為有些現象實在令人深思,絕不能說大人比年輕人做得好。

2010年5月,我有幸出席了一個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做了主題演講。出席會議的代表都是來自國內外權威學術機構的專家,我很不好意思,覺得自己很不適合在那里坐著。說實話,我很不習慣那種充滿官腔兒味道的學術會議,大家互相說套話,拍馬屁。我明顯是最年輕的,其他代表的年齡跟我母親差不多,主辦方卻給我提供與他們同等的待遇,很令人感動。


畢竟是國際研討會,就必然涉及到語言的問題,並不是所有人懂得漢語或英語,所以,主辦方準備了同聲傳譯。我說中文或英文無所謂,但畢竟中國國內的學者占多數,這里也是中國,就入鄉隨俗得了,何況,我的中文比英文好。

會議過程中,我注意到一個細節,多數中國學者用英文來講話,顯得很自信,好像特別想借此機會確認並張揚自己的英文水平的樣子,但他們大部分都是念稿。

我在中國生活有個原則,不跟中國人說英文,不跟西方人說中文,除非是大山、朱力安那樣把中文說成跟中國人沒什麼兩樣的資深老外。我聽會場的中國學者嘴巴上講著英文,感到很別扭。而且,有些學者的英文水平不怎麼樣,還非要說英文不可,怕傷自尊似的。


其實,我在中國看到過很多次類似的學術場面。此刻我很想說,在中國舉辦的帶有中英文同聲傳譯的國際學術會議,應該建立一個明文化的原則,即任何一個出席者或演講者都務必用最能準確表達意思的語言發言。中國人說中文,美國人說英文,其他母語非中文或英文的人就自己判斷哪一種語言更容易表達。

Views: 6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