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十八、Cafe Ballet Baby Kitch
做為一個喜歡喝咖啡和泡咖啡館的媽媽,第一次看到Cafe Ballet Baby Kitch的名字時我眼前一亮,終日在臺北尋著適合自己的咖啡館,這家從名字看起來肯定對我胃口,下了決心一定要去看看。
說要下決心,是因為這家咖啡館所在的富錦街,與我所住的旅館有相當遠的距離,從大安區到松山區,幸虧旅館距離捷運站很近,步行過去搭乘文湖線,繞了半個臺北在松山機場下了車,然後開始邊走邊找。…
ContinueAdded by 旅遊 庫 on May 20, 2017 at 5:06pm — No Comments
在臺北的第三天我從信義區的Home Hotel搬出來,換到大安區一家小旅館。在前臺支付房款時才發現現金不夠,急忙詢問工作人員附近哪裏有取款機,長腿長發的小姑娘聲音甜美,跟我說不用著急,邊上的便利店裏就有。我半信半疑地按照她的提示,出了旅館後左轉右拐,果然看到一家萊而富,進門一看竟然真的有臺取款機,直到一疊臺幣在吐鈔口優雅地出現,孤陋寡聞的我才相信臺北的便利店裏真的能夠取錢!
這是臺北便利店給我的第一個驚喜。對於臺北人來說,遍布大街小巷的便利店早已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必不可少又習以為常。對於我這樣初次到臺北的外地人而言,那一間間小小的便利店簡直就是百寶箱,應有盡有,並且總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
ContinueAdded by 旅遊 庫 on May 20, 2017 at 5:06pm — No Comments
十七、cafe'a'la mode
cafe'a'la mode 距離師大很近,就在雲和街梁實秋故居斜對面。我們過去的時候已有薄薄的暮色,遠遠就看見前面公寓樓底層白色主體的咖啡館已經亮起了燈,白色墻面上是大面積的落地玻璃窗,玻璃的黑色邊框與黑色店名及LOGO一起組成咖啡館外觀的第二種主色調,加上臨街窗戶錯落有致的立體感,整間咖啡館非常醒目。
cafe'a'la mode 的店名源自法語,意為“一種生活方式”,以咖啡、美食以及簡單的生活藝術著稱,老板雲遊歐洲之後在臺北開了這間咖啡館,想把自己所喜歡的盡情享受生活的咖啡館帶給臺北人。
cafe'a'la…
ContinueAdded by 旅遊 庫 on May 20, 2017 at 5:05pm — No Comments
我喜歡在臺北過馬路的感覺。無論白天還是夜晚,站在斑馬線前面等待人行道的綠燈,等待的時間比我習慣了的要長,看著各個方向的車流依次在停車線後排出長隊,綠燈一亮,就可以不緊不慢地走過去。
人行道綠燈的時間也比較長,所有方向的來車此時都被紅燈限停,因此不必慌慌張張跑到馬路對面,也不用擔心不受紅燈控制的右轉車輛突然躥出來,更不用害怕走到馬路中間時人行道的綠燈就變紅,尷尬地在路中間進退為難。
因為這個原因,臺北在我心中更加親切,它讓我在徒步的時候感覺到安全和踏實。…
ContinueAdded by 旅遊 庫 on May 20, 2017 at 5:05pm — No Comments
入住Home Hotel的時候夜幕已經降臨,信義區松仁路上各家夜店的霓虹燈閃爍得五光十色,旅館門口花壇裏的紫色小花和長木凳就顯得格外溫馨,前臺柚木墻上“no place like home”的一行黑色英文傳則達出濃郁的現代氣息。
我的房間在9層臨街的一側,打開房間的門,深色地毯,淺色臺面,一張寬敞的大床,柚木墻上兩盞乳白色長條形的臺燈散發出柔和的橘黃色光芒,紫羅蘭色的雙層落地窗簾,整個房間彌漫著簡約的古典懷舊味道。把行李匆匆一放,我就躺倒在松軟的大床上不想動彈。這間曾被評為亞太地區十大讓人神魂顛倒酒店之首的精品旅館果然名不虛傳。…
ContinueAdded by 旅遊 庫 on May 20, 2017 at 5:03pm — No Comments
十五、GABEE.
在咖啡館裏,情緒總是在掌握時間,喝掉一杯咖啡的時間,可以是十分鐘,也可以是一個下午。
我坐在GABEE.的一張小桌邊,等待咖啡的間隙,在微博上跟朋友說話。
我說,我在GABEE.
朋友笑了,你別忘了點一杯“啡你莫薯”哦,林東源的招牌創意咖啡,普通菜單上沒有,要單點。
我也笑了,跟她說,這個已經點了,還有一杯拿鐵。
說話間拿鐵已經端上來。我繼續跟她說。…
ContinueAdded by 旅遊 庫 on May 20, 2017 at 5:03pm — No Comments
城市都是千面女郎,臺北也不例外,就像我在臺北去過的幾十家咖啡館,雖說都是喝咖啡的地方,但風格各不相同,給我留下的印象也大相徑庭。比如咖啡小自由,在我的感覺裏是一家極其精致的小店,店主在咖啡館的空間布置、菜品的設計上花費的心思,並不比琢磨咖啡的時間少。
因為用心,所以精致。精致是臺北很重要的一面,衣食住行中無處不在,其中王品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白天參觀於右任先生故居、北投溫泉博物館、北投文物館,精神高度亢奮,黃昏坐到車上才感覺饑腸轆轆。晚飯吃王品牛排,我們去的是光復南路店,地處世貿中心商圈,幸好臺北朋友已經定位,否則不知道要等位多久。…
ContinueAdded by 旅遊 庫 on May 20, 2017 at 5:01pm — No Comments
十四、咖啡小自由
黃昏時我們走在金華街上,尋找這一天的第四家咖啡館,奔波了整日的兩個人望眼欲穿盯著前方街道兩旁,渴望那幢四十余年老房子改建而成的咖啡館早些出現。
Cafe Libero,咖啡小自由。默念這個名字,感覺仿佛去見一個神交已久的友人,個性鮮明但不張揚,有不可言傳的韻味。
咖啡小自由,有一臺全手動的意式咖啡機,有一個名叫Le petit patissier雷斯理的甜點店中店,還有全臺灣收藏最豐富的日本威士忌。…
ContinueAdded by 旅遊 庫 on May 20, 2017 at 5:00pm — No Comments
臺北是美食天堂,不管是舶來品的咖啡館,還是道地臺灣小吃,都讓人深切感受到用心與專業,都能讓人吃出好口味,吃出好心情,吃出收獲來。
臺灣的夜市,單單說起來就讓好多人情不能已。我是個饞蟲,不過不喜歡刻意,對待美食的態度通常是隨遇而安,很少專門外出覓食。但在臺北的日子,我居然無一例外地都住在夜市邊上,並且事先完全不知就裏。預定的兩處旅館,一處距離寧夏夜市步行大概十分鐘,另外一處,臨江街夜市可以當我後花園。如此,即便再懶,我的臺北便不得不與夜市美食關聯密切了。
一日午間,朋友約了我們晚上去寧夏夜市,說著便電話聯系開來,末了跟我們說運氣不錯,訂到了最後一桌。我心裏納悶,吃夜市怎麼還需要定位呢。…
ContinueAdded by 旅遊 庫 on May 20, 2017 at 5:00pm — No Comments
十六、瑪汀妮芝
盛夏七月臺北的傍晚,陽光已經收斂了放肆,空氣中依然彌漫著燥熱的氣息。一個人在金華街和永康街這一帶轉悠了大半天,路過一個個熟悉又陌生的咖啡館門前,盤算著究竟該到哪一家的屋子裏喝上一杯。
熟悉,因為那許多聞名咖啡館的名字早都記在心底。
陌生,卻不知風格迥異的這些咖啡館哪一家才最合心意。…
ContinueAdded by 旅遊 庫 on May 20, 2017 at 5:00pm — No Comments
十三、三槐堂
這家咖啡館吸引我的原因,一是據說裏這擁有全臺北排名前三的起司蛋糕,對於一個提起起司蛋糕就能口舌生津的人來說,如此美味不可錯過。二來因為三槐堂這個古色古香的名字,一個洋式咖啡館卻有個中規中矩的傳統名字,這店和店主是什麽模樣。帶著極大的向往和好奇,我在一個雨後的下午去到羅斯福路上的三槐堂咖啡館。
臺北連日的炎熱之後,終於有了兩場雨。我從基隆路上乘了1路公車,在師大路那裏下了車,一路查看著路牌往前走。雨後的清新和潮濕讓步行成為一種享受,不知不覺就走到羅斯福路一段72巷,站在巷口往左即可看見三槐堂的招牌。…
ContinueAdded by 旅遊 庫 on May 20, 2017 at 4:54pm — No Comments
離開臺北去往瑞芳的這一天出奇炎熱,當我站在臺鐵上看到窗外疾馳而去的城市,暗自慶幸自己的旅行計劃安排得真是英明,山區的夜晚一定涼爽許多。
旅館前臺辦理退房手續時,邊上的女孩正在咨詢如何能到瑞芳,我便臨時有了同行的夥伴。
女孩來自香港,跟她一起來的朋友當天身體不舒服留在旅館休息,她放不下小火車和菁桐,決定獨自前往。女孩很年輕,大約二十出頭,清瘦的身材,長黑發。她跟我說喜歡臺北,以後還要再來,香港到臺北的機票很便宜,紅眼航班往返還不到一千港幣。…
ContinueAdded by 旅遊 庫 on May 20, 2017 at 4:53pm — No Comments
十二、碳場咖啡
遇見碳場咖啡館完全是個偶然。
我原本是去體驗平溪小火車,卻意外收獲了一個猜火車的咖啡館。
小火車即將到達終點站菁桐,我意猶未盡地收拾了隨身攜帶的一大一小兩個背包,很不情願地下了車,盤算著到什麽地方去解決午餐。
因為當天還要趕到九份,我隨身攜帶了全部行李,在正午的烈日下被曬得發蔫。買了兩塊阿嬤水果冰,顧不得形象左右開弓地大咬大嚼,感嘆要是有間咖啡館該有多好。…
ContinueAdded by 旅遊 庫 on May 20, 2017 at 4:53pm — No Comments
九份的施家民宿是當地最老牌的家庭旅館。當老板帶我走上頂樓露臺,本已困頓不堪的我立即兩樣放光,天啦,三百六十度的九份山海美景一覽無余,連房間都沒有去看,我立馬決定住下。
到房間放行李,是一間日式的榻榻米,不大的空間但整潔舒適,雖然是不帶衛生間的雅間,但距離公共浴室和廁所並不遠,價格自然也要實惠不少,我滿心覺得不錯。
美中不足的是我房間的窗戶沒有正對著遠處的大海,路過對面的房間裏我朝裏張望,一個黑色的旅行包放在床前地板上,不知是什麽樣的人住在裏面,推開窗戶就是海天一色的美景,讓人好不羨慕。
罷罷罷,做人要懂得知足,能享受那麽個露臺我覺得自己已經很幸福。胡亂收拾了一下趕緊上了露臺,豈能辜負了黃昏落日的良辰美景。…
ContinueAdded by 旅遊 庫 on May 20, 2017 at 4:52pm — No Comments
十一、悲情城市小上海
日落之後,我坐在九份的咖啡茶樓。
暮色中豎崎路上的紅燈籠都亮起來,懸掛著“夜夜越美麗”的字樣,給山城九份更添幾分懷舊的味道。白日的喧嘩漸漸遠了,路旁的茶樓和咖啡館裏,店家們開敞著門,準備著自家晚飯。
我一個人沿著陡峭的石階慢慢地走,入夜的九份恢復了本來的安寧,年代久遠的老屋遮擋了山和海的身影,但空氣裏仍然嗅得到海風的氣息。…
ContinueAdded by 旅遊 庫 on May 20, 2017 at 4:51pm — No Comments
我的朱銘美術館之旅開始於一份雞腿飯。
乘坐好行巴士從筠園到達美術館正是中午,門票處的工作人員詢問是否需要用餐,我便買了張包含一份套餐的門票,否則以美術館所處的位置,午餐只能吃點隨身攜帶的零食以果腹。
進入展館之前是一段寬敞的長廊,兩旁的墻壁上是色彩明亮的拼貼畫,帶我不知不覺中進入朱銘先生的藝術世界。朱銘美術館是全臺最大的戶外美術館,因此長廊盡頭的入口,實際是一道通往室外的玻璃門。…
ContinueAdded by 旅遊 庫 on May 20, 2017 at 4:50pm — No Comments
十、somebody cafe
依舊是西門紅樓六號出口,上成都路後再右轉上西寧南路,一直走到跟刺青街交界的地方,“年青人眼鏡”的霓虹燈箱在夜色中份外搶眼,Somebody Cafe便在這燈箱後面的樓上。
年青人眼鏡邊的樓梯通往三樓的咖啡館,樓梯的臺階上畫滿黑色色調的各種插畫,兩旁墻上掛的畫則是彩色,雅致的樣子跟西門町的熱鬧完全不同。
Somebody Cafe 原本的名字叫二十六巷,是臺灣著名插畫藝術家張凡旋和張希洛的工作室,由市集賣創意手工起步,起初只是把這裏當做分享自己設計作品的空間,後來也邀請其他藝術家來一起展覽。…
ContinueAdded by 旅遊 庫 on May 20, 2017 at 4:50pm — No Comments
在一個夜深,臨睡前習慣性站在書架跟前打量,不由自主在一排厚重的出版物之中抽出一本小而薄的書,曹麗娟的《童女之舞》,我千裏迢迢從臺北的女書店帶回來,大田出版公司2012年復刻的版本。
照例翻看勒口的作者簡介,看那一張2001年拍攝公共電視《童女之舞》的黑白照片,素衣素顏下透露出頑強寧靜。然後,我被自己的一個發現驚呆了,全書唯一彩色的扉頁之上,黑色簽字筆記赫然是曹麗娟的親筆簽名,“曹麗娟2012女書”,在玫瑰紫的底色上散發出“青春與愛,熱與光,似點點星火向前焚燃”的力量,遠遠超過其頭頂“1991年聯合報短篇小說首獎”、“1996年聯合文學中篇小說推薦獎”的桂冠帶來的震撼。…
ContinueAdded by 旅遊 庫 on May 20, 2017 at 4:47pm — No Comments
九、女巫店
按理說,女巫店並不是我的菜。
這家師大附近的咖啡館,歷來以文藝小清新與重口味著稱。這裏每周定期不定期有各類樂隊和歌手的live show,陳綺貞,蘇打綠,張懸都曾在這裏唱歌,我去的這一晚,演唱者名叫“胡子醫生”,對我來說頗為陌生,同時也有很多新鮮感。而女巫店的重口味,在江湖傳聞中惟妙惟肖得驚心動魄,但究竟能重到什麽程度呢,親自去看了才知。
一個人搭乘巴士,糊裏糊塗提前一站在公館了車,問路的時候順便買了杯加冰的百香草,拼命抵抗著沿途路過的那幾家咖啡館飄出的濃郁香味,以及隱約傳出的音樂聲。若不是打定主意去尋女巫店,恐怕我早就邁不動步子。…
ContinueAdded by 旅遊 庫 on May 20, 2017 at 4:46pm — No Comments
我挑了個黃昏去尋青田七六,臺北的朋友說如果探訪老屋新生的日式建築,這裏一定要去。陽光透過青田街兩旁高大茂密的榕樹,化做斑駁的光影灑落下來,路上的行人以及路邊的車輛沐浴在金色的光芒之中。日治時期青田街這一帶是臺北文人聚集之地,幽靜雅致的氛圍由來已久,臺北最美麗的街道之稱謂毫不誇張。
青田七六指的是青田街七巷六號,曾是臺灣大學地質系教授馬廷英的故居。這幢木結構的日式建築完工於1931年,設計者為當時在農學部任教的足立仁教授,他以永久居住的規格投入全部資產興建,是日治時期日本教授集體開發興建的“大學住宅組合”之一。足立仁返回日本前引薦好友馬廷英入住青田七六,後來馬廷英及其家人將房屋所有權捐給臺大,2006年5月被定為臺北市古跡。馬廷英去世後,房屋在相當長時間內無人居住而廢棄,直到2011年6月才修繕開放,做文化導覽,推廣地質教育,同時也經營餐飲。…
ContinueAdded by 旅遊 庫 on May 20, 2017 at 4:45pm — No Comment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