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內容提要】 唐傳奇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在我國小說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代表著小說的確立,然而,唐傳奇的真正成熟、繁榮時間只有從中唐貞元至長慶短短四十年時間。唐代文人的娛樂生活需要促使他們創作傳奇。歌詩贈答、說話等娛樂活動與唐傳奇相互影響並促進唐傳奇的發展。娛樂主體的轉變及文人逐漸失落的遣興娛樂的閑情逸致使唐傳奇逐漸式微,以說、唱、演的形式繼續流傳。…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February 8, 2019 at 5:43pm — No Comments
歷史人物李百藥本人,原也是隋朝官員。據《舊唐書•李百藥傳》載:“開皇初,授東宮通事舍人,遷太子舍人兼東宮學士。”他父親李德林與楊素又有那份“共執隋政”的特殊關係,兩家有所來往,也是情理中事。當時,李百藥才名籍籍,年輕有為,《舊唐書》李百藥本傳曰:“左仆射楊素、吏部尚書牛弘,雅愛其才,奏授禮部員外郎。”可見他在隋朝,頗受楊素知重。本傳中又謂其“以名臣之子,才行相繼,四海名流,莫不宗仰。藻思沈郁,尤長於五言詩。雖樵童牧豎,並皆吟諷。”雖然這是史家綜評其一生,但他青年時的個人魅力,亦可由此想見。在女侍眾多的楊素府,他得某一女子青睞,與之產生何種情愛瓜葛,進府赴約事,想來是完全有可能的。
此外,《全唐詩》卷四十三,李百藥卷,收有《寄楊公》,曰:
公子盛西京,光華早著名。分庭接遊士,虛館待時英。…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February 8, 2019 at 5:21pm — No Comments
唐代傳奇《虬髯客傳》,是中國文學史上罕見的文言小說。特色顯著,但也留下一些需要探索的問題。
中國小說的歷史發展,到唐傳奇時代,小說創作的種種藝術手法,都已大致具備。小說這一文學樣式,至此完全成熟。虛構手段,已是有意識地運用,這便是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說的“作意好奇”。就這一點說,《虬髯客傳》正是小說藝術已臻成熟的標誌。…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February 8, 2019 at 5:21pm — No Comments
袁郊是晚唐小說家,作有小說集《甘澤謠》。而《甘澤謠》原本亦已佚,今流傳本系明人楊儀的輯佚本,收小說九篇,其中有《聶隱娘》。
袁郊《甘澤謠》中有《聶隱娘》一篇,未能引起研究者的注意,或許,這是由於今流傳的只是個輯佚本。而且,有人還對這個輯佚本一口否定,如清人周亮工,說:“或曰《甘澤謠》別自有書。今楊夢羽(按,楊儀字夢羽)所傳,皆以他書抄撮而成,偽本也。或曰夢羽本未出時,已有以鈔《太平廣記》二十餘條為《甘澤謠》以行者,則夢羽本又贗書中之重儓也。”(《書影》卷一)楊夢羽的《甘澤謠》輯佚本既被說得如此一無是處,人們又過於信從周亮工的說法,於是,對《聶隱娘》為《甘澤謠》中一篇的事實,也就不予注意了。
周亮工上述的說法,是不是有何種根據?曰:不見得。…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February 8, 2019 at 5:19pm — No Comments
今舉最顯著的《裴航》為例:書生裴航進京赴考,路過藍橋驛時,因渴向道旁一家求漿。小說女主角云英,從簾下遞出一碗漿來。裴航只看見那持碗的手瑩白如玉,按捺不住一睹她的面貌風采,驀地掀起簾來。於是,云英在那莽撞的猝然舉措下,美麗外貌和嬌羞神態,悉落裴航眼中。此外還有《昆侖奴》中的紅綃女,赴約的崔生於戶外看窗內紅綃女的風姿神態。《鄭德璘》中的韋氏女,於船窗垂釣,鄭生隔窗窺其美艷,《孫恪》中的袁氏,《張無頗》中的廣利王女,《文簫》中的吳彩鸞,《封陟》中的仙女,等等,無不如此。實際上,這是借作品中人物的目光所及,以凸顯女性主角的神情風姿,是裴铏獨有的筆墨運用方法。…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February 8, 2019 at 5:19pm — No Comments
《聶隱娘》是讀者較為熟悉的唐代傳奇小說。小說的主角女俠聶隱娘,隱身遁形、刺鷹隼、決虎豹,種種作為,且不說對後世武俠小說在寫法上產生何種影響,甚至小說中一個次要人物的名字——“妙手空空兒”,至今在人們生活中仍還作為熟語使用。可是,這篇小說的作者是誰,卻留下疑問。
60年代之初,我曾因寫論文《裴铏及其〈傳奇〉》的需要,將散見於幾部類書中的《傳奇》散篇輯出,成一部輯佚稿。輯稿的各篇,除校注外,又都有近似於“解題”的簡要說明。輯稿交給某出版社,因為稿本不足十萬字,社方考慮的是市場需要,建議再稿一本內容近似的,我又輯了本《瀟湘錄》。後來,出版社多次搬家,主管和編輯又幾經變動,那部在塵封中的《傳奇》輯稿,大概被作為廢紙處理掉,可謂無疾而終。…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February 8, 2019 at 5:19pm — No Comments
敘事角度的靈活轉換更是推動了小說敘事結構的一次深刻的革命。全知敘事作品的結構多嚴格遵守自然時序和事件因果邏輯,是一種封閉式線性模式,而《張佐》這類作品的結構則呈現出接力賽式的一環緊扣一環、既可層遞無窮,又能收放自如的開放型活性的形態。這種結構不僅能使文本故事再生性大大增強,更重要的是從根本上無限提高了小說文本虛擬真實的能力。而且敘述主體還有意借用其它輔助手段,如伏筆照應、借具體事物作行文線索等增強結構有機體的內在凝聚力,表現出強烈的結構意識。法國文學批評家茨•托多羅夫說:“只有從結構的層次上才能描繪文學的演進。”[1](p39)這種可以無限激發文本審美張力的動態性結構的出現,是唐傳奇文體獨立的又一顯著標誌。…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February 8, 2019 at 5:15pm — No Comments
同樣,元稹《鶯鶯傳》中的鶯鶯形象之所以能在接受者心中喚起一種回味無窮的神秘美感,也與作者有意采取次要人物張生視點進行局部限知敘述有關。這種在全知敘述大框架下,看似無意實有意的局部限知敘述,隱喻著小說文本的敘述層次開始發生內在變化。如果我們把這類作品的外在敘述者本文看作敘述的第一層次,那麽,其中采取人物聚焦的局部限知敘述則可看作敘述的第二層次。第二層次的限知敘述不僅可使聚焦對象更精致、逼真、其閱讀效果更耐人尋味,而且,由兩種敘述層次的交錯與互滲所產生的內在審美張力標識了小說文本虛構創造能力的大大提高,體現出小說敘述主體的自覺意識的明顯增強。…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February 8, 2019 at 5:13pm — No Comments
【內容提要】唐傳奇敘事文體的獨立與其極富靈性的視角操作藝術存在密切關係。傳奇作者們通過采取全知敘事框架下的局部限知敘述、第三人稱和第一人稱限知敘述、以及多視角的交叉與轉換等敘事謀略,使傳奇文本在敘事話語、敘事結構及敘事的時間、節奏等方面都超越了母體史傳,發育成獨具小說審美品格的敘事文體。唐傳奇敘事藝術成就的獲得,既吸納了中國傳統敘事藝術如史傳、六朝誌怪的營養,也借鑒了國外敘事藝術,如印度的佛典文學和民間文學的經驗。
從某種意義上說,文學發展史就是一個個體現精神個體的文體的嬗變史。我們評價某類新出現的文學作品的文學史意義,不僅要看其思想意蘊方面是否閃爍著創新精神,還須視其文體形式對於文學史的發展有無做出獨創性貢獻。我們欲評判一種新型小說樣式在小說史上的地位,不能僅據其思想價值的高低,還要視其文體學意義如何。…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February 8, 2019 at 5:12pm — No Comment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