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而這是頭腦的最後聲明。這最後一次聲明是有意義的,有很大的意義,但它不是超脫的竟義。這個意義仍然是頭腦的一個局限,它仍然是思維的,是通過頭腦想出來的。
它就像一支火苗,一盞將滅的燈里的一支火苗。黑暗正在降臨,黑暗正在來到,它包圍得越來越近,火苗即將消失,火苗已到了它存在的最終點,它說著"現在黑暗來臨了"然後就不存在了。現在黑暗已經充滿而完全。但是將滅的火苗的這一最後聲明,仍然是為火苗所知道的:黑暗並不是完全的,因為火苗還在,光還在。黑暗是光明想像出來的。
…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3, 2020 at 4:15pm — No Comments
那就是為什麽毗濕奴總是被放在花上,這朵花是薩哈斯拉的像徵,而毗濕奴是印度教徒頭腦里看到的最後一個形象。佛陀、毗濕奴和耶穌是原型(archetypes),也就是榮格所稱的原型。
頭腦無法抽象地想像任何東西,所以頭腦了解真實存在的最後努力,將是借助那對它是最為重要的像徵。頭腦的這一高峰體驗是頭腦的最後的體驗。高峰總是終點,高峰意味著結束的開始。高峰是死亡,所以薩哈斯拉的打開是頭腦的高峰體驗,頭腦可能有的最高的體驗,也是可能有的最後的體驗。最後的形象——最核心的形象、最深刻的形象,原型將會出現。它將會是真實的。…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3, 2020 at 4:12pm — No Comments
在頭腦里,一切都被劃分為二。你體驗到某些東西,你可以任意稱呼它,名字無關緊要,但是體驗者和被體驗者、知者和被知者兩者之間的分隔都存在著。兩分性(duality)依然存在著。
但這些視像是好兆頭,因為它們都是在最後階段才出現的,它們都是在頭腦要消失、頭腦快死掉的時候出現的。特定的慕德拉斯和視像都只是像徵性的。所謂像徵性,是指它們表示頭腦已經臨近死亡。當頭腦死去,什麽也不會留下。或者,一切都留下來,但是體驗者和被體驗者之間的分隔將會不存在。
…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3, 2020 at 4:09pm — No Comments
當薩哈斯拉的開花第一次發生時,它是你的身外之物。它對你來說是未知之物,你不熟悉它。它是某種在滲透你的東西,或者是你在透進它。你與它之間有一個間隔,但是間隔會漸漸地消失,你和它會合為一體。於是,你不會把它看做是發生在你身上的東西,你自己成了那個發生。它會不斷擴張,而你將與它合為一體。
然後,你不會感覺到它。你只會注意到它,但你對它的感覺不會超過你對你的呼吸的感覺。只有在你發生什麽新的或者錯誤事情時,你才會感覺到自己的呼吸;否則你不會感覺到它。你甚至連自己的身體也不會感覺到,除非疾病悄悄襲來,除非你生了病。如果你是完全健康的,你不會感覺到它,你只是有它。實際上,當你健康時你的身體更加活生生,但是你不會感覺到它。你不需要感覺到它,你和它是合一的。薩哈斯拉打開時,宗教的視像和深度靜心的其他表現會怎麽樣?
…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3, 2020 at 4:05pm — No Comments
通過其他途徑而開悟的人也到達這同一點,但是名稱將會有不同,像徵將會有不同。你對它的想像也會有不同,因為正在發生的事無法被描述,而被描述的不完全是正在發生的。描述只是一個比方,描述是隱喻性的。你可以說開悟就像鮮花一樣開放,其實那兒根本沒有花。但是那感覺就好像你是一朵開始綻放的花朵,就是那種綻放的感覺。但是換了另一個人,他會有另一種想像。他也許說:"它像是一扇門的打開,一扇通往無限的門,一扇一直敞開的門。"所以,一個人可以使用任何的東西。 …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3, 2020 at 4:03pm — No Comments
對我來說,桑雅世並不是什麽很嚴肅的事。生命本身並不是很嚴肅的,嚴肅的人總是死氣沈沈的。生命本身只是充溢能量、沒有任何目的的。所以對我來說,桑雅世就是去過毫無目的的生活,把人生當作一場遊戲,而不是一項工作。
如果你能把整個人生只當作一場遊戲,你就是一個桑雅生。你已經放棄一切。放棄不是離開這個世界,而是改變態度。這就是我為什麽能把任何人點化成桑雅生的道理。對我來說,點化本身是一個遊戲。我不會要求任何資格——不管你是否合格。因為只有在做嚴肅的事情時,才會要求資格。只要存在著,每個人都有足夠的資格去遊戲;即使他不夠格做一個桑雅生,那也沒有什麽關係,因為整個事情只是一場遊戲。
…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3, 2020 at 4:00pm — No Comments
然而,它不是絕望,它不是失望,它只是對奧秘的本性的領悟。奧秘就是那麽的不可解釋;奧秘就是這樣,那個要想求解的努力是荒謬可笑的;奧秘就是這樣,那個靠智力來求得解答的嘗試是毫無意義的。你已經走到了思維的盡頭。現在,根本沒有了思維,知道就開始了。
但這是和科學的"知道"不相同的某種東西。"科學"這個詞的意思便是知道,但這個知道是使奧秘不再成為奧秘。宗教的知道恰恰相反,它不是去解開真實存在的奧秘,反而是使原來知道的一切重新變得神秘了,甚至連你原來有把握、絕對有把握的事情都變得神秘了。現在連那扇門都不見了。在某種意義上說,一切都變得沒有門了——沒有盡頭,無法解決。
必須在這樣的意義上認識知道:它是參與…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3, 2020 at 3:59pm — No Comments
靜心就是進入內在世界。這個旅程是沒有終點的。沒有終點的意思是指門打開了,一直開著,直到門本身變成宇宙。靜心像花一樣盛開,一直開下去,直到花開本身變成宇宙。這個旅途是沒有盡頭的,它有開始,但永遠不會結束。開悟沒有深淺程度之分。一旦悟了就是悟了。它就好像是跳進了海洋的感覺。你跳下去,你同它化為一體,就像一滴水掉入海中而同它變成一體一樣。但那並不是指你已經認識了整個海洋。
那個片刻是全然的:拋棄自我的那一個片刻,消除自我的那一個片刻,無我的那一個片刻是全然的;它是完整的。就你來說,它是完美的。但是對海洋來說、對那神性來說,它只是一個開始,而且不會有結束。
…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3, 2020 at 3:58pm — No Comments
“至於科學,中國肯定遠遠落後於歐洲”。[23]這就是從中國考察歸來的馬戛爾尼使團的結論。由於擁有“絕技”的耶穌會士多被召往北京,故上述科技交流基本上是在京城進行,帶有濃厚的“禦用”性質,這可謂17、18世紀中西科技交流的一大局限。由於中西方之間的科技差距在當時尚未拉開,中國仍有能力消化來自傳教士帶來的信息,因此中國士人並不以差距,而是以差異來看待雙方的落差。加上康熙極力倡導“西學中源”說,士人對中西學之間的裂縫以傳統的方式輕輕地就抹平了,康熙皇帝和士大夫對西學的“受容”某種程度上仍受制於天朝的尊嚴和儒教的訓誡。馬戛爾尼、約翰·巴羅在他們的報告中對中國科技的評價和中西之間的差距的看法,雖然帶有一定偏見,但大體反映了走在歐洲前列的英國人的自信。[24]
…
ContinueAdded by Bleach on January 23, 2020 at 2:30pm — No Comments
二、洪席耶的「計算為一」與話語所銘刻的「缺口」
(一)感知分享的話語邏輯與計算理性的共識結構
洪席耶的核心思想在於處理穩定的權力結構之下,政治性行動如何使不可見與無分者得以出現。洪席耶認為,一個時代的政治、藝術、設計、科技、商業與日常生活所參與的世界,都從屬於其所「分享」的話語結構與感知機制(the regime of the sensible)。洪席耶所說的「分享」(partage),同時意味著在整體之下共同享有…
Added by iPLOP on January 23, 2020 at 1:30pm — No Comments
印度教教徒是通過他們的環境來看上帝的。美麗的大自然、肥沃的土地,這個民族深深紮根於土地中。一切都在流動,朝著一個特定的方向流動,緩緩地像恒河一樣。它既不嚇人也不危險。所以印度教的上帝必然是跳著舞吹著笛的克利希納。這個形象來自環境、來自民族的思維和民族的生活經歷。
每一樣主觀的東西必須經過翻譯,但是,不論我們給予它什麽名字、什麽象征符號,都不是不真實的。它對我們是真實的。所以一個人必須捍衛自己的象征符號,但不能把它強加在別人身上。一個人必須這麽說:"即使所有的別人都反對這個符號,它對我是合意的,它自然而然地發生在我身上。上帝就是這樣降臨於我的,我不知道他怎樣降臨於別人的。" …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3, 2020 at 1:28am — No Comments
我們為上帝造了種種偶像,因為我們無法領會抽象概念。上帝作為抽象概念,是毫無意義的;它只是個數學概念。我們知道上帝這個詞並不就是上帝,但我們不得不用這個詞。詞不過是一個象征。我們知道上帝這個詞是一個象征,是一個標記,而不是一個真正的上帝,但我們還是非用它不可。這就是悖論:當你知道它不是事實,又知道它不是虛構,它是一個必需品,是一個真實的東西,那麽你就必須超越象征。你必須超越它,還必須認識這個超越。
但是,頭腦無從設想超越,而頭腦是你僅有的工具。每一種概念都是通過你的頭腦出現的。所以,你會感覺到這個象征,它會變成真實。而對另一個人會出現另一種象征,和你的象征一樣真實。這樣就產生了矛盾。對每個人來說,自己的象征才是真實可信的。但是,我們都被具體的現實所困擾。象征必須對我們是真實的,否則它就不可能是真實的。…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3, 2020 at 1:26am — No Comments
由於瑜伽在一個農業社會中發展出來,所以它用了農事的象征:一朵花、一條蛇等等,但是這些僅僅是象征。佛陀從未談論過空達里尼,即使他談過,他也不會談到蛇的力量;摩訶毗羅也不會這樣說。他們出身皇族,別人聽來親切的比喻,他們聽來並不親切。他們會使用別的象征。
佛陀和摩訶毗羅出生在皇宮里,那里沒有蛇這個真實的東西。但是對農民來說,蛇是極常見的真實的東西,他不可能不熟悉它。蛇也很危險,一個人必須警覺它。但是,對於佛陀和摩訶毗羅,蛇根本不是一個真實的東西。…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3, 2020 at 1:25am — No Comments
我在說空達里尼是象征的,是心靈的,這個真實性是心靈的,但是象征是你賦予它的某種東西,不是它所固有的。
這個現象是心靈的。有某種東西在你里面升起,那是一個有力的升起,某種東西從下面升向你的頭腦,它是一股強大的穿透力,你感覺到它,但是你想表達時,就會想到一個象征;甚至在你開始理解它的時候,你也得借助象征。不僅在你向別人表達這一現象時你要借助象征,你自己要理解它也非借助象征不可。…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3, 2020 at 1:24am — No Comments
最後一個能量中心是薩哈斯拉,用任何方法都能到達。薩哈斯拉和頭頂的梵穴都是空達里尼瑜伽中對第七個能量中心的稱法。如果你不用空達里尼,如果你修煉第三體,你也可以到達這一點,但它就不稱作頭頂的梵穴,而且前6個能量中心也沒有了。你走的是另一條路,所以里程碑也不同,但是終點是相同的。7個體同第七個能量中心都關聯著,所以從哪里出發都可以到達。
一個人不可以同時關注兩個通道、兩種方法,那樣會產生混亂的,內在能量會分流到兩個渠道中,任何方法都應該把全部能量納入一個方面。我的動態靜心法便是這樣做的,這就是為什麽以10分鐘的深而快的呼吸開始。…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3, 2020 at 1:23am — No Comments
採用其他方法的導師會徹底否定空達里尼。他們會稱它是胡說八道,說它是想像出來的,說你只是在投射。"不要關心它,不要注意它。"而如果你不注意它,那麽你就能繼續修煉第三體,漸漸地,空達里尼就會停止。能量不再會流入第二體。那樣會好一些。
所以,採用任何一種方法,你都要專心致志地用。不要介入別的方法,不要去想別的方法,因為那樣會搞混亂的。空達里尼的流通是十分微妙而不可知的,混亂會對它有損害。
我的動態靜心和空達里尼是有關的。即使你只是在持續觀察自己的呼吸,那樣也會有助於空達里尼,因為呼吸在生命能量普拉那①的伴同下,與第二體靈妙體有關。呼吸也是與生理體無關的,它是從生理體提取過來的,生理體只是一扇門戶而已。…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3, 2020 at 1:20am — No Comments
有許多瑜伽派別不提空達里尼。只有哈達瑜伽把空達里尼用作通道。但這是最科學、最不難的。它比其他瑜伽派別容易,是一步一步地達到喚醒的方法。
即使不用空達里尼通道,有時空達里尼也會有突發性地喚醒。有時會發生一些超出你的能力所及的事情,有時會發生你無法設想的事情,那時候你就完全被瓦解了。其他通道都有它們自己的準備工作要做。坦屈拉的或玄奧的方法不是空達里尼瑜伽。空達里尼瑜伽只是許許多多方法中的一種,但是要用就最好只用一種。
我用的動態靜心與空達里尼是有關的。用空達里尼比較容易修煉,因為牽涉到的是你的第二體。你越深入,牽涉到第三、第四體,它就變得越難。第二體最接近你的生理體,在生理體上有對應點,所以它比較容易一些。…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3, 2020 at 1:17am — No Comments
當我說生命力通過空達里尼,我的意思是空達里尼好像一條通道,是連接7個能量中心的整個通道。這些能量中心也不在生理體內,所以,有關空達里尼的一切話都是針對靈妙體說的。
當生命力穿過空達里尼時,能量中心會開始顫動和開花。一旦能量到達了那里,這些能量中心就活了起來。這就像水力發電那樣,水的力量和壓力轉動了發電機。如果沒有壓力和水,發電機就會停下,它無法工作。發電機因壓力而轉動。同樣,能量中心是存在的,但是在生命力穿過它們以前它們是死的。只有在生命力穿過它們後,能量中心才開始轉動。
那就是為什麽把它們叫做能量中心。譯成"中心"不太確切,因為中心是靜止不動的東西,而能量中心是動的。所以確切的應該譯成"輪"而不譯成"中心";或者譯成"動態的中心"、"轉動的中心"或者"活動的中心"。…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3, 2020 at 1:16am — No Comments
一個靈性導師是一個個體性消失了的人。只有在那時候,他才能深入地看到你的個體性。如果他本人還是一個個體,他雖然能夠解釋你,但他從不了解你。比方說,我在這裏談論關於你的什麽事,這是在談到你的那個我,這不是關於你的,相反,這是關於我。我幫不了你,因為我並不真正了解你。每當我了解你的時候,它總是繞彎子,那是通過了解我自己才得知的。
有·我·在這個點必須消失。我必須·只·是·一·個·不·存·在。那時候我才能深入到你的里面,而不做任何解釋。那時我才能了解真實面目的你,而不是按照我自己的了解到你。那時我才能有所幫助。因此,必須保守秘密。
所以,最好不要談空達里尼和能量中心。只有靜心需要被傳授、被聆聽和被理解,其他一切都會迎刃而解的。…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3, 2020 at 1:14am — No Comments
所以你要關心的是靜心而不是空達里尼。當你覺知的時候,在你身上會發生不少事情。你會第一次覺知到內在世界比宇宙還要大、還要寬、還要廣;你內部會有未知的能量、完全未知的能量開始流動;從未聽說過、從未想像過或者夢想過的現象也開始發生。但是,發生的現象因人而異,所以還是不談為好。
發生現象各不相同,所以古老的傳統強調要有一個靈性導師。經典不管用。只有靈性導師才行。而靈性導師一直在反對經典,雖然經典談論靈性導師並稱贊他。靈性導師這個概念本身就是同經典對立的。那句熟悉的成語"無師則無識"的意思,並不是說沒有靈性導師便沒有知識,而是說只有經典沒有知識。…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23, 2020 at 1:12a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