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809)

陳林群·北島《古寺》賞析(中)

“難道真摯的愛/將隨著船板一起腐爛/難道飛翔的靈魂/將終身監禁在自由的門檻”。非抒情不足以為詩,這絕非“現代主義”詩歌的品質,這種遏制不住的直接抒情衝動,破壞了意象整體所包含的朦朧之美。

整體像徵是試圖對對象進行整體把握的一種思維方式,而不只是一種手法,它要求以高度的抽象概括與精妙的藝術細節完美結合。《古寺》一詩,摒棄了朦朧詩慣常的抒情,保留了北島詩歌的思想力度,完美地體現了詩人駕馭整體像徵藝術思維的才能。詩如下:

 

消失的鐘聲

結成蛛網,在裂縫的柱子里…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anuary 31, 2020 at 10:42pm — No Comments

陳林群·北島《古寺》賞析(上)

朦朧詩被詩評家徐敬亞界定為“現代主義詩歌”,但我以為,雖然朦朧詩使用了不少“現代主義”手法,卻因為運用得不自覺或不成熟,導致手法僅僅是手法,而未能使朦朧詩整體提升為真正的“現代主義”詩歌。北島是個例外,而他的例外之作也不多,《古寺》是最具代表的一首。

為了說明朦朧詩人對“現代主義”缺乏自覺意識,先來看一首舒婷的《船》

 

一隻小船

不知什麽緣故…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anuary 31, 2020 at 10:42pm — No Comments

張磊《一朵野花·陳夢家》全文與讀後感賞析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開了又落了,

不想到這小生命,向著太陽發笑,

上帝給他的聰明他自己知道,

他的歡喜,他的詩,在風前輕搖。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開了又落了,

他看見青天,看不見自己的渺小,

聽慣風的溫柔,聽慣風的怒號,…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anuary 31, 2020 at 10:31pm — No Comments

黃粱·大陸先鋒詩歌的語言之路(19)

以上討論六篇先鋒詩歌文本,G1G2G3皆屬非定型文本,雖然《四行詩》具備4行4節的型格,實際並無規範功能。《咖啡館》是延展性結構寫法中表現最好的一篇,格局也龐大,《五畝地》則是斷續性結構寫法中企圖宏闊的作品,兩篇的缺陷主要都是基礎構成的界定不明,也就是碰觸到漢語詩歌的元素、規律的本質問題,尚待各方學者思考深入研磨,型構的基礎仍有待判準。



鍾鳴的《塞留古》比起他的敘事史詩《樹巢》,顯然收斂而成熟,可以判為準定型,涵容性、發展性都有可觀之處,期待創作實踐推動。北島的《明鏡》是五行體的代表作,5 行4節的格式頗有"定型"的企圖,北島另有5行2節的詩型,美學張力特殊,值得註目。朱文的《詠冬》是雙行體代表作,這個詩型的表現空間和節奏變化還有寬大腹地可以求索。先鋒詩歌的詩型如三行體、六行體尚有極豐美的文本風貌,等待後續研究。…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anuary 31, 2020 at 9:53pm — No Comments

黃粱·大陸先鋒詩歌的語言之路(18)

詩意空間是開放性的,允許滲透和參與,多多花用251行最後導向一個封閉區域,令人不解。當然宗教或信仰確然是開闊的,但詩就是詩,每一行都必須通得過詩意的驗證。嚴格說來漢語詩歌必須在兩行以內見真章,不然就枉費了漢語句構凝斂形象豐厚的優美形質,如果不能有效處理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絲絲相扣的韻律關系和情意呼應,寫下兩百行也是白費心神。



以本詩首段四行作例:"一片響亮的天空,移過九月的耕地;/十月的摘棉人,已象雲一樣隱去;/十一月紅透的柿子,在枝上尋求變動;/萬千風雲的疾走,依舊真實可信。",詩質疏松,尤其第四行,如何標識它是一行詩?全詩定型評價:一、表現性(上),有豐富的意念呈示,全詩視野開闊。二、整體性(上),以麥田的景象變幻宏觀對照人世歲月的流轉。三、音樂性(中),雙重語調有創意,但詩的基礎構成依舊模糊。
 …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anuary 31, 2020 at 9:49pm — No Comments

黃粱·大陸先鋒詩歌的語言之路(17)

H1 明鏡 作者:北島

夜半飲酒時

真理的火焰發瘋

回首處

誰沒有家

窗戶為何高懸

 

你倦於死…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anuary 31, 2020 at 9:48pm — No Comments

黃粱·大陸先鋒詩歌的語言之路(16)

G2 塞留古(節選) 作者:鍾鳴

塞留古踢著一塊石頭。

纖小的腳丫,褐色的馬。

塞留古,以色列人?上帝的

絆腳石。塞留古。塞留古。

 

歐羅巴的小夜曲。…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anuary 31, 2020 at 9:46pm — No Comments

黃粱·大陸先鋒詩歌的語言之路(15)

■空間型構 定型——非定型

 …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anuary 31, 2020 at 9:41pm — No Comments

黃粱·大陸先鋒詩歌的語言之路(14)

F2 雨中的馬(節選) 作者:陳東東

雨中的馬也註定要奔出我的記憶

像樂器在手中

像木芙蓉開放在溫馨的夜晚

走廊盡頭

我穩坐有如雨下了一天

 

我穩坐有如雨下了一夜…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anuary 31, 2020 at 9:37pm — No Comments

黃粱·大陸先鋒詩歌的語言之路(13)

E3 夜歌(節選) 作者:西渡

黑暗里,晃動著兩支燭光的影子

就象一個在暮色里匆匆趕路的女人

越過面紗的膽怯的目光。她的男人剛剛死去

小小的骨灰盒在她的內心里

淺淺地埋了一圈,撫摸時

還帶著昨天溫存時的體溫。

 …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anuary 31, 2020 at 9:35pm — No Comments

黃粱·大陸先鋒詩歌的語言之路(11)

D2 愛情詩第一首(節選)作者:張士甫

我已把廣場等成原始時代的原野

子規在灌木中啼叫

 

第一抹熹微伴隨一位汲水的村女

從歪歪斜斜的黃土路走來

焦躁是歡樂和夏天聯合發出的請柬無法放在身邊

不時想起她在夢中投來的木瓜…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anuary 31, 2020 at 9:30pm — No Comments

黃粱·大陸先鋒詩歌的語言之路(12)

■語言功能 自我指涉——現象探索 

語言功能的最簡約分類是銘記與溝通,比較複雜的分類如《劍橋語言百科全書》分為七種:情感表達、社交功能、聲音的力量、控制現實、記錄事實、思維工具、認同功能。詩歌中語言意識的視點和視角也有非常複雜的形貌,即以上述七種功能而言,在先鋒詩歌大概都可以找到對應,有些詩單純是社交性的(凸顯自己聯絡他人),有的詩篇專注於認同(贊成反對或批判),也有些時代現象或心理特征在一般文獻中早已消泯,卻在詩歌里精確地記錄。聲音的力量當然是詩歌獨具的魅力,語言遊戲也歸屬此類。本論文采取的分類是從語言探索輻射的方向作考察:一端是現象探索,創造意志遊離於兩端之間,各取比重,而非斷離成兩個不相干的範疇。依論述格式選取六個文本單析。…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anuary 31, 2020 at 9:30pm — No Comments

黃粱·大陸先鋒詩歌的語言之路(10)

C3 事件:停電(節選) 作者:于堅

在我們一生中 停電是經常遭遇的事件之一

保險絲上的小啞劇 發電廠的關節炎 合法的強奸和暴力

光明的斷頭機 我們對之習以為常 泰然處之

當它突然逮捕了所有光 世界在黑暗中

我們毫不緊張 聲色不動照常學習和生活

(中略)

冰塊冰箱里…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anuary 31, 2020 at 9:28pm — No Comments

黃粱·大陸先鋒詩歌的語言之路(9)

■ 語言類型 文學語言——現實語言

 

C1 還給我(節選) 作者:嚴力



請還給我那扇沒有裝過鎖的門

哪怕沒有房間也請還給我

請還給我早晨叫醒我的那只雄雞

哪怕被你吃掉了也請把骨頭還給我…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anuary 31, 2020 at 9:25pm — No Comments

黃粱·大陸先鋒詩歌的語言之路(7)

A2 月出 作者:匡國泰

 透明又朦朧的鳥蛋

 從黑色巢窩里旋出

 輕輕磕碰著山角

 淡然的汁液

 濡濕遍地懷想

 綿延的群山陷入迷茫

 刺猬有些不安…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anuary 31, 2020 at 9:22pm — No Comments

黃粱·大陸先鋒詩歌的語言之路(6)

郭路生、黃翔、和以北島為代表的"今天派"像徵了大陸先鋒詩歌的三條道路,三種精神面貌。郭路生面對當下生活的誠實和敬執傳統的心情,代表回歸人性與心靈的原點,虔敬穿透現象的紛亂顛倒,試圖尋覓一個更本質的起源,在本文第二部分論述的文本中可發現同盟,以匡國泰、鐘鳴、蔡天新、朱文為代表。黃翔反抗現實禁錮的決心與裸熱奔放的激情,代表生命能量的本能性擴張,對人的尊嚴的向光性伸張是無法逆止的生命現象,第二部分的論述以周倫佑、於堅、孟浪、李亞偉為個中翹楚。北島的冷靜遠思沈澱在現實與藝術的晃蕩天平上,巧妙支撐了足以持續經營的美學張力,形質的變化是緩慢的。心緒謹嚴,這一路走向下文將以北島、歐陽江河、張棗、陳東東等為論述對象。三條道路策略,目標各有所長,各循其是,語言功能定向、語言類型選擇、空間音色偏好、型構張力布置,各因作者心靈階位美學視域不同而紛繁變轉,正是流景傷神引待深思。 …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anuary 31, 2020 at 9:21pm — No Comments

黃粱·大陸先鋒詩歌的語言之路(5)

黃翔在上述一書的自傳中提到了一段歷史:"我活著,我寫詩。我寫詩,我行動,我的詩是行動的藝術。"、"我和我的詩、我的文論出現在北京。在那里我取下了毛澤東'神'的牌位,反對對他的偶像崇拜和個人迷信,並徹底暴露了所謂'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災難性質,還它'一場浩劫'的本來面目。"(黃翔:1994,頁85)。"啟蒙"的結社事實與黃翔在天*安*門展掛的巨幅標語:"毛澤東必須三七開"、"文化大革命必須重新評價",在當時的中國是石破天驚的創舉,時當1979年11月,也就此引發了全國性的民*主結社運動,魏。。京。。生的"探索"也成立於此時期。…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anuary 31, 2020 at 9:19pm — No Comments

黃粱·大陸先鋒詩歌的語言之路(4)

■文件解讀

 

上述文件呈示了八個片段,依創作時間排列序為:郭路生《相信未來》1968·陳建華《荒庭》1968·根子《三月與末日》1971·伊群《巴黎公社》1971·多多《當人民從幹酪上站起》1972·芒克《秋天》1973·北島《回答》1973·黃翔《我看見一場戰爭》文革時期。除黃翔(1942——)年紀稍長,其余作者年齡相仿。活動範圍:黃翔(貴州)、陳建華(上海),其他人皆屬廣義的白洋澱詩群(北京)。另不在文件呈示範圍的舒婷(福建)、周倫佑(四川)在同時期也有私密性質的詩歌寫作,秘密性的地下文學活動地理範圍相當廣泛。其中白洋澱詩群以其靠近政治文化中心的優勢,文本中所匯聚的現代主義手法與自我意識的覺醒,為後來"今天"的崛起奠定根基。…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anuary 31, 2020 at 9:16pm — No Comments

黃粱·大陸先鋒詩歌的語言之路(2)

我痛恨這個每時每刻在制造仇恨和死亡的現實,而當我仍用美學手段同現實遭遇時,所帶來的不是美感的愉悅,而是泄恨的快慰,以及肉體的痛楚的反抗。……於是在詩中一再出現"牢獄"和"鞭笞"的意象,表現精神受拷炙的苦痛,如《荒庭》:

當我獨自一人默默而語的時候,/一隻猛獅從靈魂的地獄里跳出,/……/它要掙脫,回到自由的森林!/那里有成群的野狼向它屈膝。/但來了猙獰的獄卒,將它死命/鞭笞,它終於倒下,昏在暗角里。/……

——(陳建華:《今天》22期,頁263)

 …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anuary 31, 2020 at 9:12pm — No Comments

黃粱·大陸先鋒詩歌的語言之路(1)

前言 …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anuary 31, 2020 at 9:09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