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韵是指声韵、触韵、形韵。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56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家 在這裡 on March 28, 2021 at 12:46am


里爾克《羅丹(一個報告)》


物。

當我對你們說出這個字的時候(你們聽見了嗎?)便產生了一片靜;那圍繞著許多物的靜。一切動作均延長起來,變為輪廓,並且從過去與未來的時間凝成一個持久的元素:空間,那化為空虛的物的偉大安息。

然而不,還不是這樣,你們還沒有感到那靜的誕生。“物”這字掠過你們身邊,對於你們並沒有什麼意義:太多和太冷淡了。所以我非常喜歡剛才曾給你們提起童年;或許它能夠幫助我把這字當做一個親切的、維繫著無數記憶的字放在你們心裡。

如果可能,請你們用那已經生疏和長大了的感覺的一部分,回到你們童年許多物中一件和你們曾經有過密切關係的物。你們試想,還有比這件物對於你們更接 近、更親切和更需要嗎?是否一切(除了這件物)都能夠使你們痛苦或委屈,用痛楚來恐嚇你們或用疑惑來擾亂你們?倘若慈愛是你們最初的經驗之一,以及信心和 不孤寂的感覺~~可不全賴這件物麼?可不曾有一件物,你們曾經和它平分你們的小小的心,像一個要夠兩個人吃的麵包一樣麼?

在那些聖者們的傳說裡,你們後來找著了一種虔誠的歡欣,一種愉快的謙遜,一種無論什麼都樂意做的心情,這些都是你們早已認識的因為任何一塊小木片都曾經為你 們這樣做過,把一切加在自己身上和負擔起來。這件被遺忘了的小小物品,無論什麼意義都可以具備的,是你們和萬千別的物相熟悉--而當它藏匿起來的時候,一 切都在那裡。

這物,無論如何無價值,早已準備好你們和世界的關係,把你們帶到事與人的中間;而且,由於它的存在,它的任何形象,它的最後毀滅或神秘的消失,你們已經體驗過人事,直至死的最深處了。

你們幾乎忘了這一切,而且很少意識到你們還需要物,那和你們童年的物一樣期待著你們的信心,你們的愛,或你們自身的呈獻的。這些物怎麼會到這裡來呢?它們和我門怎樣發生關係呢?它們的歷史是怎樣的呢?

很早,人們就苦心依照他們所看見的天然物的模型造成許多物了:人們造了許多工具和器皿,而眼看見自己手制的物和那些原有的物被承認有同樣的形象,同樣的權利,同樣的真實,該是多麼稀奇的經驗啊。於是從強烈的勞動中產生了一些物,盲目的,並且帶著一個被威脅的袒露的生命的痕跡,還暖烘烘的—可是剛好完成和放下,它已經加入人物的世界,戴上它們的寧靜,它們的沉默的尊嚴,而且彷彿只帶著一種憂鬱的理解觀望著,超出它的延續以外了。這經驗是那麼稀奇和強烈,我們可以明白,為什麼驟然有些物只為了這經驗而被製造出。因為最古老的偶像,說不定只是這經驗、這企圖的實施,要由眼前的人性和獸性創造出一件不同我們一起死去的,一件持久的,一件最接近那至高的—一件物來。

什麼物呢?一件美的物嗎?不。誰會說得出什麼是美呢?一件逼肖的物而已?一件物,人們可以在那裡面認出他們所愛的,他們所畏懼的,和這一切中有所不可思議的罷了。

你們還記得這樣的物嗎?其中的一件,或許早已變成你們的笑柄了。可是有一天你們忽然發覺他的懇切,發覺它們所具有的那奇特的、幾乎絕望的嚴肅。於是在這形像上面,你們可不立刻瞥見一種你們先前以為不可能的美,幾乎不等它同意便向它走來嗎?如果曾經有過這樣的一刻,我現在要把它喚回來。就是這一刻,那些物要跟他重新走進你們的生命裡,如果你們不容許他用一種意外的美驚詫你們的話,就沒有一件物可以感觸你們了。美永遠是些突如其來的、我們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上帝的故事~~里爾克散文隨筆集,2000,48-49頁,葉延芳、李永平編,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 原載《愛墾雲端藝廊: 藝·攝影館》

                   (Feature Photo: 羅丹雕塑 Auguste Rodin's Thinker by Adobe Stock Photo)

Comment by 家 在這裡 on March 27, 2021 at 5:04pm


陳明發院士戀物體驗札記·物件加速人的自我創造

(27-10-2007倫敦)Bricolage 1. A construction made of whatever materials are at hand; something created from a variety of available things, 2. (In literature) a piece created from diverse resources. 3. (In art) a place of market shift and work. 4. The use of multiple, diverse search method.

 

前天在Design Museum購買到Sherry Turkle編的Evocative Objects: Things We Think With學到Bricolage這名詞。現代人的體驗可以從物開始,根據Turkle這位美國麻省工藝學院科學與工藝社會學教授的研究,日常生活中的物件,從大提琴、電腦鍵盤、量血糖的儀器、舊照片到博物館中的木乃伊,是會叫喚的:喚起我們在成長成熟的自我;關懷的聯接;體驗與思想。

 

“我們打了一個結,然後在空間的開拓中,發現到自己和一條線索的夥伴關系。”“物件能加速我們的自我創造。”

 

這個洞識協助文化創意體驗產業發展得更完整些:體驗不僅僅是“活動過程”,也含藏於所有的物質中(有消費處或有生活處,就有體驗的機會);怎樣將這人與物的內在關系挖掘出來,變成可體會的、可言說的“故事”、“概念”,需要文化創意,利用各種方法論給打造出來。這樣的了解,關系到各行各業,包括工業制成品的轉型。

Maggie Taylor creates evocative single-scene narratives in her whimsical and elaborate photo-montages. Working intuitively, Taylor combines 19th Century photographs, found objects, and digital capture to craft surreal alternate realities rich in symbolism. “To me, the images work on two levels: they are about these specific objects, yet they also invite reverie or recollections. I like to think that the objects are obviously symbolic, but not symbolically obvious. Most of the items have some sort of resonance or uniqueness for me when I first see them … [I’m] usually in the dark as far as the symbolism – especially when I am working. Some of the objects have a resonance for me, and others might even call up specific memories. But when I put them all together, they often add up to more than I consciously had in mind at the time I was outside photographing. I like the images to be ambiguous and even a little disturbing or uncomfortable.” – Maggie Taylor

Comment by 家 在這裡 on March 26, 2021 at 11:28pm


EVOCATIVE OBJECTS:THINGS WE THINK WITH

Edited by Sherry Turkle

Autobiographical essays, framed by two interpretive essays by the editor, describe the power of an object to evoke emotion and provoke thought: reflections on a cello, a laptop computer, a 1964 Ford Falcon, an apple, a mummy in a museum, and other "things-to-think-with."

Summary


For Sherry Turkle, "We think with the objects we love; we love the objects we think with." In Evocative Objects, Turkle collects writings by scientists, humanists, artists, and designers that trace the power of everyday things. These essays reveal objects as emotional and intellectual companions that anchor memory, sustain relationships, and provoke new ideas.These days, scholars show new interest in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crete. This volume's special contribution is its focus on everyday riches: the simplest of objects—an apple, a datebook, a laptop computer—are shown to bring philosophy down to earth. The poet contends, "No ideas but in things." The notion of evocative objects goes further: objects carry both ideas and passions. In our relations to things, thought and feeling are inseparable.

Whether it's a student's beloved 1964 Ford Falcon (left behind for a station wagon and motherhood), or a cello that inspires a meditation on fatherhood, the intimate objects in this collection are used to reflect on larger themes—the role of objects in design and play, discipline and desire, history and exchange, mourning and memory, transition and passage, meditation and new vision.In the interest of enriching these connections, Turkle pairs each autobiographical essay with a text from philosophy, history, literature, or theory, creating juxtapositions at once playful and profound. So we have Howard Gardner's keyboards and Lev Vygotsky's hobbyhorses; William Mitchell's Melbourne train and Roland Barthes' pleasures of text; Joseph Cevetello's glucometer and Donna Haraway's cyborgs. Each essay is framed by images that are themselves evocative. Essays by Turkle begin and end the collection, inviting us to look more closely at the everyday objects of our lives, the familiar objects that drive our routines, hold our affections, and open out our world in unexpected ways.

Comment by 家 在這裡 on March 19, 2021 at 8:25pm

陳明發《感性刺激》

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的經濟思想有助於政府的短期管理,如景氣循環;而管理長期的經濟成長政策,19世紀法國供給派大師賽依(Jean-Baptiste Say,1767~1832)則認為,不是消費決定論-供給會自動的去創造需求(Supply creates its own demand) ;東西賣不出不是消費不夠,是供給的創造性不夠,需要刺激的是革新而非消費。在這世界上,有形資產已接近飽和。資訊社會感性社會知識社會影響了消費口味。


詹宏志:感性消費時代

符號消費(SYMBOL CONSUMPTION)

魔課師手札·品牌體驗

從“消費人”到“審美人”的精神涅槃

“體驗”與“品味”: 誰的審美化?

體驗行銷:行銷對話

微電影營銷:體驗經濟時代的品牌傳播新思維

娛人得利

作為文化變遷標識的“後現代”

故事場景摩天樓 STORYSCAPING

突破故事行銷的迷思

《不賣東西賣體驗》推薦序

黃厚銘:風格、名牌、與符號消費

進入消費的“身體敘述”:一個符號倫理學分析

品牌神話 靠消費者加油添醋

Comment by 家 在這裡 on March 17, 2021 at 1:10pm


石黑一雄·桌燈

要是早些抵達某個市鎮,還有幾分鐘時間消磨,我喜歡一個人四處逛逛,參觀商店的櫥窗展示。我的起居室裡擺了四座桌燈,顏色不同,但款式一樣,具有可摺式的角度設計,可以任意彎曲。所以,我到了鎮上,可能會去找一家櫥窗展示著這類桌燈的商店,這麼做不為了買燈,只是想拿店裡的桌燈和家裡的做個比較。(《别讓我走》第18章)

Comment by 家 在這裡 on March 15, 2021 at 4:18pm


福柯·自身的技術:生存美學

福柯在探討生存美學的理論淵源時,所依據的歷史資料,並不是系統的傳統道德、美學或形上學的文獻,而是被傳統文化所忽視的那些論述生活風格(style de vie)、生活技巧(techniques de vie)、生活的技藝(tekhné tou biou) 、實踐智慧(Phronesis)以及生活的藝術(l’art de vivre)的零碎而又分散的古代‘小型文獻’(littérature mineure)(Foucault, 1994: IV, 213-218)。所有這些探討,連同福柯從七十年代以來所集中研究的“自身的技術”,後來都構成為生存美學的重要內容。所以,生存美學也可以說就是古代的“自身的技術”的翻版和重生。(高宣揚:福柯的生存美學,慧小田哲思學)

Comment by 家 在這裡 on March 9, 2021 at 12:03am


關於《藤藝匠》的留言

@Jamie Ong: 

想起七十年代我小時候,有位老人戴上笠帽騎著鐵馬,以沙啞的廣東音喊著“磨鉸剪!磨刀!”。我有點害怕,卻忘不了,有次婆婆叫他磨剪刀的畫面。到今天,他的喊聲還在我腦海裏迴蕩。

另一位小販辛苦地騎著一輛改裝的自行車,上面有木櫃,裏面有三層架子,整齊地擺著雞公碗。爐裏冒煙,滾熱的湯,可賣各種麵吧。我沒錢買來吃,只有看的份兒。有些人還各自從家裏拿碗出來買他的麵吃。現在成了小時候的遺憾,因為只看過這畫面,卻沒嚐過那味道。


陳明發回應:


你的經驗,使我想起在沙巴為地方創生做鄉野調查時,訪問過一家地方望族,一家俊秀,第二代長兒是位留英繪測師。他對兒時最難忘的事之一,就是隨父親出街上商會開會。大人在討論事,他沒事幹就倚在樓上會所的窗邊往街頭望,一看見賣麵食或糖水的挑擔小販出現,就問父親要不要叫他們捧上樓來賣。

Comment by 家 在這裡 on March 8, 2021 at 8:28pm


石黑一雄·我一直在找一樣給妳的東西


前接:石黑一雄·錄音帶

隱約記得我們當時往市中心走去。我正想改變話題,湯米便先開口:“妳知道嗎?之前我們在沃爾沃思商店的時候,妳不是和其他人在後面嗎?我一直在找一樣東西,找一樣給妳的東西。”


“禮物嗎?”我驚訝地看著湯米,“我不知道露絲聽了會不會同意,除非你送她一樣更大的禮物才行。”

 

“算是一種禮物啦,但是我找不到。我本來不打算告訴妳,但是現在,嗯,我還有機會再找一次,除非妳得幫我,我對買東西不太在行。”

“湯米,你在說什麼?你想要送我一件禮物,可是又要我幫你挑選,這……”

“不是啦,我知道要送妳的是什麼東西,只是……”湯米笑了起來,聳聳肩說:“好吧,我乾脆告訴妳好了,我們之前去的那家店裡有一排展示架擺滿了唱片和錄音帶,所以我就在那裡找妳上次丟掉的錄音帶,還記得吧,凱西?只是我不記得是哪一卷了。”

“我的錄音帶?我怎麼不知道你也曉得錄音帶的事情,湯米。”

 

“對啊,那個時候露絲到處要人幫忙找錄音帶,她說妳丟了錄音帶非常難過,所以我一直在找。雖然當時沒有告訴妳,但是我真的很認真在找。我想到了幾個地方妳不能去找,但我卻可以,例如男生宿舍之類的。我記得那時候找了好久,最後還是找不到。”

我看了湯米一眼,所有的壞心情全蒸發了。“我都不知道這件事,湯米,你對我真好。”


“嗯,幫助不大,但是我真的很想幫妳找到錄音帶,後來看樣子錄音帶是找不到了,我對自己說,總有一天我要去諾弗克,找到這卷錄音帶給她。” (第15章)

石黑一雄:尋找是一切樂趣的最大來源

當然,最後我找到了。當時我倚身在一排錄音帶旁,一盒一盒翻開來找,心裡想著其他的事情。突然間手指下面出現了那卷錄音帶,外表看起來和幾年前一模一樣:茱蒂拿著一根菸,對著酒保擺出一個嬌媚的表情,背後隱約可見幾棵棕櫚樹。

我沒有大呼小叫,不像平常要是發現什麼稍微讓我興奮的東西,總是會嚷個不停。我安安靜靜站在原地,看著這個塑膠盒,不知道自己是高興還是什麼。一瞬間,甚至覺得這是個錯誤。尋找這卷錄音帶是一切樂趣的最大來源,如今找到了,我們就得停止搜尋。或許這就是為什麼起先我出乎自己意料地保持沉默,甚至想過假裝沒有看到錄音帶。眼前這卷錄音帶讓我有點兒不好意思,顯得我有些幼稚。實際上,我甚至繼續翻看架上的錄音帶,任由旁邊的錄音帶壓在上面。我終於鼓足了勇氣,招呼湯米過來。(《别讓我走》第15章)

Comment by 家 在這裡 on March 7, 2021 at 2:32pm


石黑一雄·畫廊解說

那位銀髮女士笑容滿面地開始對我們說明,眼前畫作的藝術家和她之間的關連,並介紹藝術家的生平。最起碼她的介紹成功地打破了我們的恍惚狀態,我們全圍了過來,就像以前在海爾森每當監護人開始說話的時候一樣。我們的舉動使得那位女士說得更起勁,她述說每一幅畫的繪製地點、藝術家喜歡工作的時段,以及部份畫作未經草圖便直接完成的故事,我們時而點頭、時而驚呼。她的講述自然地到了最後一部份,我們嘆了口氣,感謝她的解說之後,便離開了。
(别讓我走》第13章)

Comment by 家 在這裡 on March 4, 2021 at 12:16am


陳明發《藤藝匠》

記得小時候,有人到村子裡去幫忙修補藤椅,他挑一枝扁擔一家家去問誰要修藤椅,要修的就交給他挑去,也沒寫個收據什麼的。過了幾個星期,他又把修好的藤椅送回來。大家好像也不是很熟,就是一個信賴。(2016年3月3日 臉書 / Lim Eng Choon 照片)


我對藤器的喜愛,愛屋及烏,連有唱到藤器的歌曲都愛。過去辦培訓,這首懷舊歌曲的帶動效果很好~~


姚莉/田鳴恩合唱《踏車小唱》

傳統藤藝+地方文創 = 脫貧創富,這一塊,中國近年做得真好~~

福建惠安美女文創


馬来西亞其實也有本身的“竹藤叙事”,富有潜能 ~~

                                                                            (劉富威 攝影 )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