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憲: “後革命時代”的日常生活審美化(4)

三、“體驗”與“品味”: 誰的審美化?

 “後革命時代”的日常生活審美化, 始終與兩個關鍵詞聯系在一起: 第一個關鍵詞是“體驗”; 第二個關鍵詞是“品味”(“趣味”、“格調”或其他“家族相似”的概念)。

不難發現, 當代消費社會與傳統社會的消費有一個很大的不同, 那就是它越發地傾向於消費性的愉悅“體驗”。說到“體驗”這個概念, 它與審美聯系非常密切。毫無疑問, 體驗是一種主體的感性活動, 它不是抽象思辨的玄想和演繹, 而是直接訴諸感官的過程, 是經由感官而獲得某種愉悅。顯然, 體驗是一個主觀範疇, 它關乎主體對外部實在世界的某種感覺。但是, 在消費社會中, 消費品在轉化為“奇觀”的過程中, 設計成為生活各個層面的基本要求時, 審美化的體驗也就是對生活方式及其物品和環境的內在要求, 而物質生活的精致性就相應地轉化為人對消費品和生活方式本身的主體感官愉悅。於是, 我們有理由說, 在某種程度上說, 日常生活審美化本質上乃是通過商品消費來產生感性體驗的愉悅。審美體驗本身的精神性在這個過程中似乎正在轉化為感官的快適和滿足, 它進一步體現為感官對物品和環境的挑剔, 從味覺對飲料、菜肴的要求, 到眼光對形象、服飾、環境和高清電視畫面的要求, 到聽覺對立體聲、環繞聲等視聽器材的要求, 到觸覺對種種日常器具材質和質感的苛刻要求等等, 不一而足。體驗貫穿到日常生活的個個層面, 它構成了審美化的幸福感和滿足感的重要指標。

“體驗”是一種內心過程, “品味”究其本義而言就是一種感官反應。“品味”與“體驗”乃一枚硬幣之兩面。西文中taste通常在美學上被譯作“趣味”, 它原本是指味覺或對食物的某種體驗, 後經康德等近代哲學家的改造, 成為藝術或審美欣賞的某種能力、偏愛和判斷。今天, 這個概念已經日益滲透進日常生活之中, 成為對從衣著到藝術、從飲食到家居的某種能力的象征。雅趣與畸趣(或良好趣味與平庸趣味)的二元對立, 標志著審美層面上的高下優劣。追求“體驗”的生活其實就是把“雅趣”作為生活的標準, 就是追求某種有品味的生活方式。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 在消費社會中, “品味”已經成為某種遮蔽商品拜物教的障眼法。只要對消費品廣告略加翻檢便可瞥見, 越來越多的消費品和“品味”(或“雅趣”)掛鉤。“有品味的生活”成為審美化的另一種表述。而“品味”在這里所激發的消費欲望, 不僅僅是對一個商品或服務的物質上的佔有, 更是對物品或服務象征價值的炫耀。“高尚”、“精英”、“白領”、“小資”、“貴族”, 諸如此類的字眼被頻繁地用於商品和服務的定性描繪中, “皇家風範”、“法蘭西風情”一類的模糊語言所彰顯的正是上層階級或上流社會生活格調, “藝術氣質”、“如詩如畫”等描述, 也被用來形容家居和娛樂, 顯然是意在提升商品或服務的檔次。凡此種種表明, “品味”與“體驗”乃是日常生活審美化的核心!

Views: 3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