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 Link's Blog – November 2020 Archive (2)

石計生·兩岸歌流傳﹕千高原「洄流迴路」與臺灣流行歌(17)

1970–80年代兩岸流行歌的交織,臺北高原的作用力開始增強,逆轉過去長期上海高原的支配作用,原創的校園歌曲或國語流行歌,從過去被支配的流行空間發展出具備特色的流行歌,反向輸出至上海等音樂洄流“上層”形成“地下地上化”、“邊陲中心化”的現象。



本文以兩岸近代三次歌流傳為例,探討地緣政治中權力與空間所形塑的音樂流行輪廓,擴張“洄流迴路”論意涵。整體來說,從1930–1980年這五十年間,兩岸宏觀政治對於音樂流的截斷從來沒有停過,卻都無法抵擋兩岸人民對於這些直接觸及人們心靈與生活感情的“平民音樂”的熱愛,這些都在在證明聆聽與流傳歌的欲望量子流永不止息,創造流行音樂逃逸線始終是千高原“洄流迴路”的最高維度。…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November 28, 2020 at 5:05pm — No Comments

石計生·兩岸歌流傳﹕千高原「洄流迴路」與臺灣流行歌(16)

就兩岸歌流傳而言,臺語(閩南語)作為屬於福建南部漳州泉州一帶的語種,屬於大陸語系的方言,使得臺語歌曲的傳播幅度有限,可以理解。但是,我們從“小歌片”的收集與研究發現,除了鄧麗君的歌穿透兩岸敵對狀態的魅力外,國語歌曲、校園民歌與臺語歌曲的翻唱都在文革後成為大陸人民日常聆聽的喜愛歌曲,少數在臺灣火紅的臺語歌曲,如〈一支小雨傘〉等也成為“小歌片”在其中。事實上,冷戰時期臺灣歌謠的歌的語種量子流強度相當強,但循環的地理位置不是向中國大陸,而是日本,如寶島歌王洪一峰與文夏,和許石、郭一男等。這些歌手在日本受到熱烈歡迎,除了個人魅力強能用臺語充分表達主體性與歌曲外,更重要的是都能講和唱流利的日語,這與他們都是戰前出生受過日本教育有關。…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November 20, 2020 at 6:00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