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計生·兩岸歌流傳﹕千高原「洄流迴路」與臺灣流行歌(1)

摘要 近代兩岸之間出現過三次流行歌的交織,關鍵的城市是上海與臺北。首先是二戰前30年代從上海流傳至被日本殖民的臺灣,並且被翻唱成臺語歌,這一趨勢越靠近終戰越明顯。第二次交流是戰後國民政府主政的1950–60年代,海派上海歌隨著來到臺北旋即在臺灣各地流傳被翻唱成臺語歌,成為臺灣流行音樂文化的養分。第三次是80年代由臺灣流行至大陸,最具代表性的是園民歌和國語歌曲,在大陸“改革開放”時期對於民眾的日常生活聆聽影響深遠。

                                                           (民國著名影星 周璇 1920 — 1957)


就作者“洄流迴路”流行歌研究而言,本文新的理論性問題是:這樣的歌流傳的循環是否都沒有障礙地流動?如何突出上海與臺北城市位置,合理解釋兩岸歌流傳?本文借用德勒茲論點回答。歌流傳與交織的洄流長時段歷史,原先看似無阻礙平滑移動的歌循環,事實上充滿宏觀政治的截斷與阻擾。兩岸音樂生產與傳播可通過高原與高原之間的裂縫而彼此互通、通過淺層的地下莖河流和深層的洋流與其他高原動態相連接,從而擴展張開成能夠跨界跨時的根莖,上海和臺北就是流行歌城市高原。  

臺灣校園民歌與國語歌曲在80年代通過廣播和港口傳播進入大陸創造流行,突破政治壓制產生“地下迴路”與跨界“洄流迴路”的連結,使得臺北高原一反過去被上海支配的歷史,在音樂層化空間中得以“地下地上化”,千高原“洄流迴路”於是成為一種跨界、跨洋的“地下迴路”現象。而創造歌流行逃逸線始終是它的最高維度:經由個體的創作與聆聽的欲望驅使形成群集,如此強大而深層的洋流在各個城市高原間流竄,克服種種權力運作的截流,歌乃能持續周而復始地循環洄流。本文以兩岸近代三次歌流傳為例,探討宏觀政治與微觀音樂流行的關聯,擴張“洄流迴路”論的解釋
意涵。



一  前言


本文是總結過去十年關於流行歌學術研究的一部份。1 年鑑學派布勞岱爾(F. Braudel)曾說:“歷史的深層只是蜻蜓點水,就像最輕捷的小船在激流的表面飛駛而過,這是個危險的世界。為了躲開它的魔法和巫術,我們必須弄清楚這些隱蔽的、往往無聲無息的巨大水流,而長時期的觀察才能揭露它們的流向。引起轟動的事件往往只是這些寬闊的命運的瞬間和表象,而且只能用這些命運予以解釋。” 2 這麼說的話,我們只有從長時段,那或許就至少是五十到一百年,才能看清眼前起伏的事件的真實,臺灣歌謠不例外、這篇文章想要探討的兩岸流行歌傳播也不例外。短時間裡的人不是不重要,過去研究過的寶島歌后紀露霞、歌王洪一峰與文夏等,其代表性還是影響深遠地在那裡。而當我們把時間從1930年拉長到現在,就會發現個人的歷史作為一種類型(如跨界空間移動,歌的流傳等)產生區分和典型性,才能看清這無聲無息巨大水流的流向,有如洋流般在東亞甚至世界的各地流動著,而不為當時的個人所自知。

馬克思名言:“人創造自己的歷史,但卻無法隨心所欲地創造;他們不能在自己選擇的境遇,而是被已經存在、給予或從過去所繼承的境遇深深作用。” 3 從時間軸來看,指的就是這種長時段的力量。但研究上我們應該自覺,妄言結構或鉅觀力量決定個人,其所喪失的是人在結構縫隙裡的呼吸。人不是同質而是異質的存在。就人文社會科學而言,看不到人的研究是可悲且無意義的。所以,作者累積的方法是:由小而大,見微知著;尋找類型,形成論點。

從人的個案訪談交叉累積,最後長時段慢慢發展理論性概念和鉅觀的視野,通過流動的空間,看人在地理、社會空間的移動,探討集體心靈的土地鑲嵌與變化。這就是我之前曾提出的在“人—空間—音樂”之間流動的“洄流迴路 4” 論高度所看到的歷史全景,其中,蘊含了權力、種族、音樂流行和空間的複雜交織。這種方法翻轉了我們習慣的找主流課題研究的向度,從流行歌,這一向被邊緣化的主題我們就可以看到歷史與社會的動態變化。結構其實藏在人的生活細節裡,等待有耐心去發現。世界還在那裡,消失的一方面是我們的輪廓,另一方面不斷更新的是人的活動與創造的力量推動著歷史巨輪的轉動。



注釋


1 本文為作者獲得臺灣科技部個人型研究兩年期(2017.08.01–2019.07.31) 補助計畫部分研究成果。計畫名稱:《“歌流傳社會學:‘洄流迴路’與臺灣流行歌”專書寫作計畫》計畫號:06-2410-H-031-046-MY2。

2 布勞代爾(Fernand Braudel),《菲利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Méditerranée et le monde méditerranéen à l’époque de Philippe II,二卷),上卷,唐家龍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參考第一版序言,8–11;第二版序言,16。

3 Karl Marx: The Eighteenth Brumaire of Louis Bonaparte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Co., 1994).

4 石計生、黃映翎,〈流行歌社會學:年鑑學派重估與東亞「迴流迴路」論〉,《社會理論學報》,第二十卷第一期,1–39,《社會理論學報》編輯部,2017年春季。

本文作者石計生,服务单位:東吳大學社會學系
(原载:社会理论学报 第二十一卷第一期 (2018): 81–120)

Views: 5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