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明·江南文化,詩學的一種可能(7)

《南窗寄傲圖》題詠,是流寓於滬的文人群體,辛亥年之後約十年間,先後同題唱和之作。為什麽要借圖言志?參加此一題詠的詩人,精神困境如何?情感心理如何?《海濱流人的招魂文學——〈南窗寄傲圖〉題詠釋證》試圖探討這些問題,同時提示大家注意此種古典文雅的藝文欣賞與交流方式,背後隱含著「江南詩學」一項可貴的成就,即以學術、藝才、詩心相互感發,以圖文相結納、以詩性相凝聚、安頓斯文骨肉。此種典雅人文主義,實為「不朽」的追尋之一;此種生命安頓的方式,實為江南詩學對古典中國人文傳統的重要貢獻。

江南詩學其實不僅是傳統的中國古典文學,甚至也涉及到域外講詩學,只要是有關江南的紀遊、意象、人物、傳說,以及接受史,都是江南詩學的內容。《偶像破壞時期的江南意象》一文,以漢字文化圈內日本漢詩中的江南意象為注對象。日本與江南的關係頗深。《晉書》里就記載當時到江南的日本人,自稱為吳太伯的後人。江南自古紡織業發達,技術與衣冠人才,遠播東瀛。更早的時期、更多的文物,甚至稻作技術,都有證據表明了古代日本與中國江南深厚的淵源關係。唐宋明清,日本是漢字文化圈最好的學生,江南不止是「意象」,更是漢字文化圈的中心,發生了深刻的文明驅動力。然而在日本近代脫亞入歐的社會轉型進程中,「江南」漸漸變成一個殘破、衰老、混合著昔日榮光的懷舊、落後保守傳統與文明新機的文化意象,這在近代日本的漢文學書寫中,心態尤為複雜奇詭。從當時日本知識人的江南書寫中,可以觀察「想像的中國」轉變而為「風景江南」或「意象江南」的虛實嬗變,由此反觀近代江南美感經驗在近代轉型中的豐富面相,由此,江南詩學不僅是一個靜態的概念,更是一個由於歷史不斷詮釋而產生不同意義的對象,這無疑從空間上加大了此一項詩學的更寬論域與更深義涵,需要更多的篇幅去展開了。

還有我主編的《歷代女性詩詞鑒賞辭典》的序。編這部大辭典的美學追求,正是「采擷那天地間靈秀之氣」。我與彭國忠教授多年合作主編了多卷本的《江南女性別集叢刊》,江南女性確乎曾經在明清文壇創造了屬於她們自己的輝煌。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著錄清代女性達3660餘人,而曼素恩據胡著統計的數據顯示,「長江下遊」的清代女作家有2258人,占清代女作家總數的70.9%。因而,中國古代女性書寫,幾乎可以等同於江南女性書寫;因而,江南詩學的重要內涵,無疑包含著江南女性生命故事的表述。在這篇序中,論述了女性詩學的「生命真切誠摯之情」「人性婉約幽眇之美」「韻致空靈馨逸之妙」,也提到了女性詩學的淩空蹈虛的一面,即透過女性書寫與女性命運,生發出有關歷史、政治、哲學與國族文化命運之思。江南詩學因女性書寫的內容而更具有豐富深細之思,也因女性書寫內容之象征維度,而具有一份浪漫高華之美。

上列各文,力圖從歷史與文學的認同譜系、中原與江南的相互融合影響、豐富而多樣的審美經驗、儒道合一的精神核心價值、回應生命困境與時代危機的安頓方式、女性書寫以及漢字文化圈的影響等,探討「江南文化詩學」的主要內涵,希望其能夠成為富於中國智慧的活的理論,並將繼續與生活現實發生聯系,不斷發展出新的論述,成為富有意義的生生不息的傳統。
今天我們看到,那些歷代稱贊江南的話語,正在以一種新的形式、在一種新背景中,重新獲得新的生命。江南文化精神絕不僅只是一種地方認同,而且正在成為一種普遍的文化意義感,甚至連接著更大共同體的思想含義,是對於什麽樣的生活更好、更值得追求的主張。詩意與美學,生活與習俗、文化的個性與多樣性,已經成為21世紀極其可貴的文明理想。

Views: 3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